第131節
第199章 重新。。。 一般來說, 當你把秘密告訴給另一個人的那一刻開始,那么這個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即使嘴巴再緊,這消息散發出去也只是時間的問題。阿華這里也確實驗證了這一點。當他帶著顧建國他們友情贊助的一整套復習資料回到北大荒之后, 那些和他關系不錯的一個個也開始了復習。 當然阿華也沒有那么傻,一開始就把這復習的目的, 和大學可能復招的事兒說出來。這畢竟只是猜測,是對政策揣摩,上層人員變動分析的結果,里頭關系到了不少人,他沒道理為了取信身邊的人就把顧建國他們置于險地。 所以他拿著書開始復習的時候, 也不過是說不想把學校教的全還給老師,豐富一下課余生活,或者尋個周邊沒什么娛樂,那讀書做習題當游戲什么的。你別說這道理在這個年代其實還是能取信人的。 你說為啥?因為這個時候真的是除了干活就沒別的事兒可干了呀!電視,電腦那是不用說, 肯定沒有的。收音機?這個時代能聽的就那么幾個頻道,還都是千篇一律的宣傳攻勢,就這樣,還不是每家都有的,像是他們這樣的知青, 更是想都別想。想去看電影?北大荒這地方,你想進城去看,那不走上一天基本沒戲,就是偶爾來個下鄉的露天電影, 那沒有點特別的情況,你也別想看到,所以這一點你也不用指望了。除了這些,琴棋書畫這類的,你尋不到什么趁手的樂器紙和筆,自然也沒可能,下棋這事兒,倒是可以,可目前正是反封建殘余的階段,是個人都謹慎小心的厲害,生怕這傳了千百年的棋類游戲讓人當成把柄,除了偷偷的自傲屋子里躲著玩會兒,外頭那是絕對不會拿出來的。 一樣兩樣的都被否決了,能剩下的也就只剩下看書這一項,也正是因為這樣,這個年代在歷史上還曾出現不少的手抄本,比如那個什么繡花鞋之類的,這是人們精神生活極度匱乏下隱隱的反抗。流傳速度快的,比那什么什么寫真集都吸引人。只是這樣的書一樣有風險,被定性為黃/色刊物的小說一個不小心很容易引來某些人的攻jian,搞不好要批/斗的。如此一來,復習功課,做點習題成了最安全的活動。 “雖然明知道這復習了也是白瞎功夫,推薦上大學這樣的事兒,咱們想都不用想,可拿著書本,我還是感覺心里挺歡喜,你們說奇怪不奇怪?” 這時候不是物質豐富的年代,這個時候也不是大學擴招的年代,在這個時代,即使知識越多越反/動的理論讓無數知識分子倒霉,可幾乎所有的人依然很清楚,知識分子永遠都不可能落伍。那些廠礦單位,政府機關里頭做主的,也還是讀書人。再加上如今這求學的艱難,大學之路的斷絕,讓這些知青們對學習更加的珍惜?;蛟S這也是另類的求不得造成的現狀。 “這一套書可真夠全的,阿華,怎么想著弄這么一套回來?” 聰明人從來都不缺,總有人從阿華這突兀的舉動中察覺到點什么,不過人阿華也不是笨蛋,自然知道該怎么說。 “我爹留下的唄,好些都是當初備課攢下的全套習題,不知道翻了多少地方才攢齊的,我可不舍得幾分錢賣給廢品收購站打紙漿,所以就帶來了?!?/br> 都知道阿華這次回家就是因為他爹病重病危,也都聽說回去還是晚了,愣是沒趕上見最后一面。如今聽得是他爹的遺物,瞬間一個個都不出聲了,就是再有疑問,這會兒也不合適問啊,所以,這一個話頭算是插了過去,就是以后有人來問,估計也有這些再坐的幫著分辨一二了,從這個角度來說,阿華人挺機靈。 等著一個個的跟著沒事兒學上一會兒成了習慣,阿華挑了一個人最少的機會,可死黨打著趣一般的閑話道: “你說這大學會復招不?” “這可不知道,應該會吧,不然這以后本事人不是越來越少?那些推薦上學的,十個里頭倒有九個底子差的一塌糊涂的,光靠著成分,就能學出來?傻子都知道不可能?!?/br> “我也覺著會,再不復招,咱們不說別的,以后人北面的老大哥要是再來幾個專家啥的和咱們開個研討會,那咱們臉往哪兒擱?青年科學家一個都沒有,那不是把笑話都鬧到國際上?” “這話沒錯。要這么說,還真是不得不復招,不然人才斷層了?!?/br> “所以啊,我想著,既然這樣,那咱們這讀書復習的事兒,就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么瞎來,就是奔著有這么個可能呢,系統的制定個計劃,好好的擼一遍也是必要的。你說,要是真復招了,消息下來,到時候咱們已經復習過一邊,那到時候這優勢??!” 白日夢什么的,偶爾做做還是挺美的,更不用說還是那種聽著挺有道理的夢了,阿華的那幾個交好的伙伴一個個忍不住都笑了起來。臉上也出現了幾許夢幻一般的幸福表情。 “要真是那樣,我肯定能考個第一等的大學,順帶還能回家了,我家就在**大學邊上,走路不過是二十分鐘,多方便。我就考我家邊上的這個學校,到時候天天能回家吃飯,那日子美的?!?/br> 對于知青來說,遠離家人,孤身在外,一頓團圓飯簡直就像是世間最幸福的夢。而能天天回家吃飯,更是他們想了好幾年的好日子。這會兒說出來,若是外頭人聽了,只怕淚都能催下來。 “我更想去**大學,聽說那學校有個老大的圖書館,啥書都有,有好幾萬本書。要是能考上,到時候還看啥手抄本??!一天換一本都能看好幾年的??纯?,我這手指頭這兒的繭子,厚的都能挫下好幾層了。到時候我怎么的也要好好的養養,不然談個對象都被人嫌棄?!?/br> “我想去**學校,到時候去看天安/門。。?!?/br> “我覺得**學校更好,那誰誰誰就是這個學校畢業的。。?!?/br> 起了個話頭,這些對大學校園有著無限渴望的年輕人自己就能不斷的接下去,一點一點的,開始改變他們的觀念,說到了后來,似乎這大學復招就像是已經定下來了一樣。 “你們說,這復招真的可能?” “為什么不能?” “是啊,為什么不能?復習吧,大不了就是白忙乎一場?!?/br> “對,學到自己肚子里的東西,怎么都不會吃虧?!?/br> “也好,我也來,大家做個伴?!?/br> 不得不說阿華的計策真的不錯,不聲不響的,就這么引導著周邊的人跟著他一起開始復習準備了。這一手不但讓他準備日日復習讀書的行為不再那么突兀顯眼,同時也避免將來復招的消息傳來,做了出頭鳥,伙伴們心生隔閡的可能。順帶還帶動了他最想帶動的那些親近的伙伴們,讓這些最苦的時光里,和他一起奮斗努力的人們不至于錯失改變命運的機會。 阿華這里一切順利,而阿米和阿燦他們這里自然更加的方便,本就早有準備,還有足夠的空間讓他們避開其他人的側目,自然這事兒更加的順當。甚至在阿米不斷的抽獎,不斷地自傲廢品站淘寶的支持下,他們學習所涉及到的書本范圍不斷的在擴大。原本不在計劃內的知識也一點點的豐富起來。 閱讀量和知識面很多時候都決定了一個人的思想深度,書讀的越多,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思考也就越發的深刻,所以,當時間來到69年下半年的時候,阿燦也好,顧建國也罷,即使還沒有收到任何復招的消息,可心里卻已經對自己的未來越發的有了信心。因為他們已經懂得怎么透過迷霧去看清這個世界的本質。 “凡是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城知識青年,復原軍人和應屆畢業生,符合條件均可報考??忌邆涓咧挟厴I或與之相當的文化水平。招生辦法是資源報名,統一考試。。。。。?!?/br> 平地一聲雷,一下子震驚了國家,尤其是這文件上沒有一個字標識出政治出身的歧視,這讓那些受盡了委屈的人忍不住嚎啕大哭,更有人跪在地上泣不成聲。這不僅僅是大學復招的消息,對于很多人來說,一樣也是無盡屈辱可能得到平反的信號。 “阿華。。。你。。。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北大荒的某個房間里,好幾個眼睛亮閃閃的青年激動的拍著阿華的肩膀,大聲的詢問,那喜形于色的模樣,傻子都知道是高興的。 阿華能說啥?他什么都不說,只是露出最燦爛的笑容,顫抖著將書本再重新整理一遍,重新挺直了脊梁,昂起了頭。他的未來已經綻放出希望之光,如今就看怎么抓住了。 第200章 考試考試!三年后 拿慣了鋤頭的手重新捧起了書本, 已經當了爹媽的人,重新做起了習題,從宣布大學復招之后, 整個國家的學習熱情都被點燃了,無數當年被打倒的教授, 教師被人們重新請出了山,每一個聚居之地都開起了補習班。在這樣的氛圍中,很多基礎不怎么樣,明知道不可能考上的人也被感染,忍不住跟著在閑暇時聽課;還有好些領導干部, 看著手下如此努力,索性幫著調整工作,或是用輪崗的法子多給他們點休息時間。 幾乎所有的都看的分明,這些正拼命復習的人,只要真能考上, 將來必定有大出息。在這樣的認知下,燒冷灶的有,趁機結交的有,給予方便的更是隨處可見。就是阿燦他們那么一個山溝溝里的單位,居然也免不了俗, 才得到消息沒多久,阿燦就被放假了,美其名曰探親假!就在本地,哪來的探親假?明顯就是讓阿燦回家復習的。 這個時候課本這東西成了搶手貨, 不管是高中教材還是初中教材都是如此,甚至有些實在弄不到教材的,直接借上一天油印手抄。高中畢業的都被當成了臨時老師,詢問的,請教的絡繹不絕。 到了十月,眼見著就是秋收了,可這會兒人們哪還有這心思啊,不少人就是去了田里,那腦子里想的也是課本上的東西,為了能及時收回糧食,上頭不知道想了多少的法子,最后不得不發動家屬幫忙。你家娃子要復習,要讀書,要前程,可也不能耽擱國家的大事兒吧,既然你家娃子不能完成任務,那就家屬來干,每人該干多少,干幾天,把量定好,不管你家是老頭老太來,還是奶娃子來,只要準時準量的干完了就成。 這其實已經很有些包干到戶,甚至是承包的意思了,真說起來和如今這政治形態可不一致,但你也不得不說這法子不是一般的好使,有了這么一個變通的法子,這秋收任務立馬就變得輕松了起來,沒幾天就順利的完成了。由此可見這種勞動模式還是挺先進的對吧。讓這些連上廁所都開始跑步前進的未來大學生們很是感激,有些腦子活絡,政治敏感的人甚至還從中看出了一些別的端倪。 于此同時,笑話也一樣不少,畢竟很多人放下書本已經很久了,就是當年自傲學校,因為運/動,學習也有點散漫,沒能打牢基礎,這些事兒往日看著不起眼,到了這會兒卻都成了弱點。比如“咄咄逼人”被都成“出出逼人”;比如 “千里迢迢”被都成“千里召召”的,簡直慘不忍睹。 還有往日最是忽視的外文部分,那更是讓人瞪目結舌。像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你能想到他們怎么翻譯嗎?“goodgoodstudy,daydayup”這水平不是一般人真解釋不了。 這一次復招考試文科類考政治,語文,數學,史地;理科類考政治,語文,數學,理化。各科滿分100份,報考外語專業的,加考外語一項,總的來說,這一次的考試真的比現代不知道簡單多少去,就是考試的內容,想想這都耽擱了多少年,就知道一定不會太難,不然只怕能通過的不多。萬一連學校一半都招不滿,那為了實現復招的政治影響,豈不是連不及格的都能進大學了?所以啊,降低難度是一定的。 說起來這個年頭的人優勢也不是沒有,比如說歷史這一項上,因為“批/孔批/林”,“批水滸”,大家自學成才,從歷史到黨史,順帶加軍史基本都熟悉的張口就來。要是家里有機關部隊的親戚,那么哪怕是為了炫耀一下這光榮身份,也要熟悉這單位,部隊有啥光輝歷史對吧!順帶把這些近代史都擼了一遍。 地理也有優勢,那時候多少熱血青年玩全國大串聯?說是瞻仰革命圣地,實際上就是自由行,比說走就走更徹底,就差沒有雙腳走遍全國了。等到了知青下鄉,一個地方聚集了五湖四海的人,肚子餓的時候,來個精神聚餐這時候很流行,這說著說著,自然會討論一下,哪里的水果最好吃,哪里的鴨子更rou嫩,連著盛產將軍都能拿出來侃侃。如此一來這地理不好都不可能。 政治更不用說了,運動,批/斗,學習,一直到如今的申請平反,沒有點政治理論水平,你都不好意思和人說話。再不濟那些紅寶書也能成為秘笈,這年頭出門不會背這個都讓人看不起,你還愁啥? 到了12月,終于定下了考試的時間,也定下了錄取名額,這一次將錄取27.297萬個學生。這個數字聽著不少,可你知道報名的有多少嗎?即使比歷史上的1977年提早了8年恢復高考,可參加考試的依然超過了500萬,錄取比例達到了18:1,和后世近乎3:1,2:1的比例對比,激烈程度幾乎嚇死人。 有準備的人自傲機遇來臨的時候總是比較占便宜的,像是顧小麥他們,從考場出來,那滿臉的喜色就能知道,這一個個的都考得不錯。甚至阿燦這家伙還有心情跟著阿米當了一回跟屁蟲,一直跟到了家里,趁著沒人注意,偷偷的向阿米要承諾。 “阿米,咱們以前說的還作數不?” “什么?以前說的啥?” “就是一起考到北京去的事兒?!?/br> “我可不敢說死了,誰知道是不是能考上呢,不過往這個方向努力是一定的?!?/br> “那就好,我這就給小麥哥寫信,正好,也該把我們的事兒說說了?!?/br> “等,你等等,什么叫我們的事兒?” “自然是咱們兩處對象的事兒??!阿米,你,你不會后悔吧?!?/br> “你。。。你混賬。一天到晚的都想什么呢?事兒都沒一撇呢,你這。。?!?/br> “啊,那不是,那不是怕以后咱們不是一個學校。。。怕你被那些狼給盯上嗎?!?/br> 白眼和白眼有時候也是不一樣的,像是現在,即使阿米翻的惱羞成怒,看在阿燦的眼里,那也是秋天的菠菜,帶著無限風情?;蛟S這也和人逢喜事精神爽有關? 或許吧,反正阿燦覺得最近他遇上的都是好事兒,喜事兒。比如他爹就要來探親了。比如他爺爺已經接到了京城老友的來信,平反有望,比如他mama的工作問題有可能重新調整等等,每一項都足夠他高興。 。。。。。。。。。。。。。。三年后。。。。。。。。。。。。。。。。。。 “阿燦,你怎么在這兒?怎么不去cao場???今天可是有好些中央部門來招人,去晚了人家招滿了可怎么好?!?/br> 寢室門推開,一個高大的男生一進門,看到坐在床邊,靠著柱子看書的阿燦很是驚訝,忍不住詢問起來,對阿燦居然不受高大上的政府部門吸引很是不解。是的,大家沒聽錯,這最初的好些畢業生確實有不少被中央部門招走。這在當時并不稀奇,甚至很多人都覺得理所當然。一來事是因為這個時候所謂的大學生依然是社會精英,天之驕子的代名詞,另一方面也是大家都知道,就因為那幾年運動過量,各部門損失嚴重,目前人員嚴重不足。這個時候不用這些大學生做替補,還能用誰?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這前幾批的復招大學生中,后來很是走出了一批大人物。 即使政治在不敏銳的人也知道,這會兒去政府部門很是劃算,可不想往日學習最好的幾個學霸之一的阿燦居然沒去應征,這也怪不得讓人吃驚。 “哦,我早就定好單位了,所以就不去湊熱鬧了?!?/br> “你定好單位了?怎么沒聽你說起?” “呵呵,那不是。。。我那個單位有保密條例,不好意思??!” 運動那么幾年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所有人對于國家機密,對于保密條例那是相當的熟悉,也相當的自覺,一聽這事兒還保密,就是再怎么好奇,也立馬閉嘴了,當然了打趣還是要的。 “好吧,那我不問,不過阿燦,你這要保密,那你媳婦咋辦?外語學院狼可不少??!” “呵呵,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我和我媳婦那是有約定的,那些人在怎么奔達也沒戲?!?/br> 說起這個,阿燦臉上的神色立馬就變了,帶著幾分得意,也帶著幾分惱怒。嘴巴上雖然不饒人,可他對那些窺視自家媳婦的人還是很不滿的。在他看來,那些只會卷舌頭說話的臭小子,老是盯著阿米真是太討厭了。不就是因為阿米能說幾國外語嘛,你就今天請教這個,明天請教那個的,男子漢大丈夫還不如個女娃本事,居然還不知道臉紅,還敢上前招搖,這都什么人??!皮也太厚了! 當然更關鍵的是,雖然嘴上叫著媳婦,可到底沒領證,他自己都沒扶正呢,自然底氣不足了些。想想如今都要畢業了,自己也該采取點釜底抽薪的手段,阿燦的眼睛立馬閃起了光! 不出手則以,一出手,他一定要一擊必殺,徹底斬斷所有人的希望。 第201章 結局最后的最后 73年春, 阿米來到這個世界已經整整十年了,她的生活已經變得翻天覆地,在沒有往日的模樣。走出了那個小小的山村, 再不復當年差點餓死的凄慘,也不再是可憐的孤女, 而是成為了受人矚目,無數人仰望的精英。 即將畢業的阿米和阿燦確定了就業單位,一個將前往航天局,一個赴任外交部,不過是二十剛出頭, 這兩個就已經為自己的未來,跨出了最堅實的一步。他們的夢想已經起航。 生怕媳婦被搶的阿燦在確定了工作之后,利用報道前難得的空閑,忽悠了阿米一起去拍了一張雙人照。隨后偷偷和自家已經恢復工作,在京城也算是有點名聲的爺爺打了招呼, 開了個后門連著結婚證都一并辦了下來。 雖然陰謀暴露之后很是吃了一番苦頭,比如被上火的顧小麥找上門來狠揍了一頓,比如顧建國狠狠的吃了他一個禮拜,使得他私房錢瞬間告罄??伤廊缓艿靡?,這個時候除了早年動/亂的時候為了劃清/界限什么的特殊情況, 離婚率比較高,其他時候,結婚那代表的就是一輩子,結婚證還是挺有保障的。有了這個, 他就能安心搞研究去,再不用擔心那些餓狼來窺視自家的rou了。 阿米對于阿燦的舉動雖然很詫異吃驚,可最終卻什么都沒說,連著特意趕來的顧小麥這里都沒有抱怨什么,反而引著哥哥說了好些別的,為阿燦抵消了不少的沖擊。而這個態度也讓顧小麥酸了好一陣子。自家妹子如今胳膊肘已經往外拐了,再不是一心想著哥哥的軟萌模樣了,這讓妹控的顧小麥差點哭出來。 好在這會兒的顧小麥也不在是往日的他了,前兩年就已經和軍校教授家閨女結婚的顧小麥在今年有了一個軟萌的女兒,已經勉強可以承擔起替代自家姑姑,成為新一代小棉襖的重任。當然了,這里面距離也是造成這樣現狀的原因之一,顧小麥畢業后重新回到了西北的軍營,離著meimei實在是太遠了,在親近的人,長時間不見面,感情也會變淡的好不。 再說了,歲月也一樣是改變的緣由之一,已經成為連級干部,可以家屬隨軍的顧小麥隨著女兒的誕生,成為了一個父親,一個丈夫,他再不是往日的少年,感情也越發的內斂起來。即使心里依然疼惜meimei,也不會和以前一樣外露了。 不單是顧小麥,就是顧建國如今也變化多多,阿雅那年復招考上了師范學院,如今已經確定了單位,將隨著顧建國回到家鄉,顧建國學的是政法專業,如今回到家鄉法院工作自然是專業對口,回家便利,就是阿雅也被分到公安系統子弟學校去教中學。兩口子在地方上工作,阿雅還能有寒暑假,已然將生孩子的事兒放到了計劃中。 從復招開始,許許多多的人有了新的選擇,人生在這里拐了彎。不說別人,就是秀芝,這么一個本該埋沒在山村,一日日成為尋常農婦的女子,因為阿米的鼓勵,因為這一場機遇,雖然當年沒能第一次考試就考上大學,可第二年還是順利的讀了一個??茖W校,成為了城里人。邱家三兄弟,也陸陸續續的靠著高考改變了命運。曾絕望的,眼里都帶著灰色的阿華,成為第一學府新一代的研究生,致力于機械研究。 十年的時光,讓孩子變成了大人,提早八年的復招,讓無數人改變了命運,阿米雖然一直都沒有想明白,這蝴蝶是怎么飛起來的,可她對這樣的改變很滿意,很高興,也很感激。 滿意身邊沒有誰因為這一場動亂遭受冤屈,失去性命。 高興無數社會精英逃過了一劫,國家元氣,底氣沒有被傷的太狠,連著那些古董珍本也逃脫了好些。歷史財富被多保留了不下兩成。功績滿滿??! 而更該感激的是,在這里,她擁有了最好的哥哥,最親的伙伴,還有阿燦,這個青梅竹馬,最愛的丈夫,生活充滿了希望和溫暖。 “阿米,咱們這喜事兒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