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
榜樣的力量永遠是無窮的!阿米他們即使沒能考上大學,一樣成為了村子能耐人!出息人!他們的成功方式也被無數人家牢記,并準備復制。詭異的,成了教育興村的最佳宣傳,效果強大。 第190章 城里生活 新房子買好了, 收拾起來自然有村子里親近人家來幫忙, 不知道剩下了多少的工錢, 連著那回廊對著花園的那面墻壁上的孔洞,都被村子里的大爺們給堵了起來,按照他們的說法, 這樣才安全, 小姑娘家一個人住著,不能讓人看清楚底細,不然引來了賊偷可就麻煩了。而阿米這房子的氣派, 當然也引來村人的一陣陣驚嘆。八卦的婦人也在研究著值錢多少的問題。 阿米大大方方的擺出來自然是不會怕他們問的,很干脆的表示,這房子買的大式因為還有小麥的份,想著小麥將來轉業分配后的結婚孩子問題, 這才買這樣大。理由很正當,說起來也絕對說的通, 村子里那些習慣了子子孫孫想的遠的老人只有點頭的份, 哪里還會琢磨其他?就是心疼錢,那也不是他們能管的,人小麥如今可是干部,可不就是不缺錢嘛。 好容易在紛紛鬧鬧的喧嘩中收拾妥當, 尋著人脈關系, 搜刮了一堆成套的家具擺了進去,阿米也終于能住上小樓了。不過還有一件事兒不能不辦,那就是暖屋回禮, 這也算是還上村子里鄉親們為了她這忙里忙外的跟著折騰了好久的回禮。順帶也是讓親戚們知道自家門在哪兒,免得來了城里不知道地方,也是給村子里人來縣城多一個落腳的地方。 啥?來人多了麻煩?越是貧窮的地方,對于親戚鄰里那是越看重,因為以往,他們總是依靠著團結的親如一家的力量,安穩的度過一個個危機,所以也形成了他們對這種鄉里鄉親的親情看的分外慎重的習慣。在這樣的情況下,你一旦出頭了,不在和以往一般照顧村子里的人,那對山里人來說,絕對是一種背叛,是要被唾棄的。 阿米沒那么傻,平白的得罪村子里讓她依靠了多年的親友。再說了,這一次不單是她,連著顧建國也一并準備搬出來,住到那單間去,有了這么個小子在,即使有啥事兒估計喊道自己的時候并不會多。重男輕女的另類好處就是,關鍵時刻,男孩子承擔的也比女孩多。 想來想去,到時候最多就是村子里人過來借宿罷了,這有什么難為的?她本身就不是那么小氣的人,加上屋子確實不少,就是沒這個規矩,遇上了難事兒,阿米還能看著不管?還能不讓他們借宿? 阿米不覺得未來這些村子里的人來自家借宿有什么不好,更沒有那些進城后心里自卑的人敏感下意識的想要掩蓋出身的那種心虛?;蛟S真的是心胸坦蕩,或許是長久以來從上輩子遺留下的灑脫,或許是她真的孤單的狠了,對村子里的人特別親近,反正阿米只覺得熱鬧,滿臉都是笑,歡歡喜喜的看著一群人在新屋子里鬧騰。 不管怎么說,阿米的城里生活總算是開始了,雖然到了城里,她那一身山林里的本事似乎就沒有了什么太大的用處,可到底早就心有準備。像是她這樣的,除非能按捺住了進取心,不讀書,不上進,嫁在村子里,一輩子不出村,不然這走出去,用新的本事或許未來更光明的前程是一定的。 這么些年,一個月一次的抽獎,技能類其實算下來也增加了不少,即使是看著像是山里獵戶的本事,放到了城里也未必就是無用的。比如那不一般的耳朵,除了在林子里聽野獸的聲音,難道不能在城里用來觀察環境?不能用來窺探人心?什么辦公室政治,你這邊八卦一說,那邊立馬就能知道,這效率該有多高?想想都能覺得酸爽。 還有那鼻子,就是放到現代,想在水里下點藥啥的,也妥妥沒戲,更不用說這個年頭連個偵探片都沒看過的人能想出的拙劣的把戲了,阿米對自己在這城里生活,那是相當的有信心。甚至能通過鼻子,聞出身邊的人中午吃了什么,剛從哪里回來,這本事,混個官場都是委屈了。真該去特勤玩007的把戲去。 還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技能,什么書法,什么數學,什么機械的,每一樣拿出來或許不能算很專業,卻絕對在這小小的地方足夠使,還有英,日,俄,德四國語言,阿米覺得就是當個外交官其實也不是不能勝任。 有了這樣的信心再來看目前的工作,除了統計就是制表,這樣的工作只要數學不差,那做起來真的很輕松,甚至能空出大把的時間來作其他的事兒。比如弄點課外書籍讀讀什么的。 若是一般山里的孩子,或許感覺到了輕松之后,毫不遮掩的就這么干了,不過阿米不一樣,這娃子即使再上輩子沒經歷啥辦公室政治,可也不是什么小白,知道有些事兒做的說不得,所以很是小心。 做手里的活怎么也不會比老手做的快來彰顯自己,每次進度差不多了,就停下翻看點別的東西,等著前輩們做好了,再補上最后一點交上去。而且還是隔上幾天稍微提速一點點的那種。這樣看著像是努力追趕前輩的效率,可目前還不盡如人意,需要繼續學習的狀態,讓辦公室的其他人一個個都很滿意。而阿米自己也滿意,因為這中間自己停頓的時間用來看其他書,這辦公室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在意,就是看到了也會當沒看到,這就是潛規則,是心照不宣的默契。 阿米這么懂事,自然投桃報李的機會人家也一樣會多給,甚至很多時候這種所謂的投桃報李很是讓人哭笑不得。比如知道了阿燦和阿米是青梅竹馬,幾個促狹的不知道聯想到了什么,一個個搞得和紅娘一樣還特別興奮:在下去檢查設備或者其他時候,總是會尋點借口讓阿燦跟著回城里。等著人到了,又對著阿米擠眉弄眼,一臉我多仗義,我多為你想的模樣。 “今兒他們又尋了個什么借口?你也是,怎么每次都跟著跑,也不知道開溜,上山下山的可不輕松?!?/br> 接過阿燦的背簍,朝著里頭一看,一只野雞,兩只野兔,不用問也知道,這估計又是為了洪教授夫妻弄的rou食,阿燦去工作了,還不在家住,那老兩口固然是少了一個小伙子口糧的負擔,可同時也少了能為家里打獵補充rou食葷腥的大孫子。說不上什么尚算不上算。 好在阿燦從來都是個孝順孩子,知道心疼爺爺奶奶,所以趁著工作正好也是在山里,就想法子在氣象站附近做了點套子啥的,等著休息日送到家里。后來有了這城里阿米的同事的召喚游戲,他索性直接往阿米這里背,城里邱亮每天都回去村子里,托他帶給洪教授很是方便。 當然了,既然來了怎么也要給阿米帶點吃的。 “我這會兒先去找邱亮,讓他把兔子帶回去,這野雞咱們留著,燉野雞湯,下班你先拿到家里收拾,我等去過郵局,見了邱亮就去喊建國?!?/br> 阿燦那都是什么心思阿米還能不知道?這追求女孩子的手段真心讓人懵/逼。送個野雞,還要女方自己殺雞拔毛做菜,順帶還要帶個電燈泡過來蹭吃,這手法!已經可以上天了!若不是阿米也算是實在人,若不是這年頭處對象連拉個手都能被劃入流/氓,訓一頓階/級斗/爭啥的,阿米真想照著他腦袋來一下,好讓他也清醒清醒,明白一下啥叫傲嬌! 當然了嘴上是不能這么說的,再說了人阿燦進城一趟時間不短,怎么也不可能今晚走夜路回山,如此一來的話,肯定要在城里住宿,讓阿燦住到阿米家若是在山里那是沒問題的,那么多房子,誰也不會瞎想,可這是城里,還是剛搬來,鄰里之間最是好奇的階段,那是怎么也不能這么干的,否則只怕第二天阿米脖子上就要掛上個破鞋的牌子了。 如今這政治風氣詭異,雖然不像是歷史上那樣,什么人都斗,一句話不對都能遭殃,可這并不是說所謂的□□就沒有了,像是事關風氣道德問題的,大家伙兒還是挺積極的。所謂的有所收斂,那也只是在政治敏感的一些問題上。 所以顧建國很重要,除了做電燈泡,彰顯一下阿米二人沒有私相授受的問題之外,還要負責帶著阿燦回去,在他那三十平小窩里暫住,做阿米和阿燦分開的見證啥的!孤男寡女可真的要避嫌! 哎!雖然顧建國時不時能混上一頓好吃的,能和小伙伴熱鬧熱鬧確實挺不錯的,可表示上那么一個政治任務,人顧建國感覺也挺奇怪的好不!瞬間感覺長大的代價不是一般的大。甚至在想,等著自己寒暑假不在城里,這兩人該怎么辦?想湊一起吃頓好的都難了。 最關鍵的是,阿米一個人住在那么個大院子里,人顧建國其實很擔心的好不,這里可不是山里,自家村子里那是周邊都是村民,自然不用cao心阿米有啥危險,可這里呢?這是城里,萬一遇上壞人了,阿米就是喊個救命,屋子里都沒人應??!要是遇上特/務啥的,那豈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這樣一想,顧建國心下有些后悔,感覺那房子是真買錯了,哪怕是為了能多幾分安全感,當初也該讓阿米買個筒子樓的單間才對,那樣多少人包圍著她?多安全??! 再不成。。。。。??纯磩偛排炅瞬窕?,這會兒又幫著拿碗筷的阿燦。顧建國頭一次覺得,自家meimei便宜他似乎也不是不行。 第191章 曙光 城里的生活和山里真的是不能比, 即使阿米以前讀書的時候也算是長期在城里住著了, 可到底和如今不一樣。因為成了正緊的氣象局的職工, 戶口,糧油關系也一并到了城里,她開始要拿著戶口本買糧食, 拿著副食品補貼的本子去買菜了, 這讓阿米很不習慣。 比如說買大白菜,去年過冬前,阿米難得尋了個空隙時間, 一大早拿著本子去采購,去了才發現,自己來晚了,這排隊排的人都被寒風吹得瑟瑟發抖不說, 居然連著排了三個街口都沒完,好些人居然是從昨天晚上開始就過來了, 你說說, 這都什么事兒??!最要緊的是,這一次就要直接買完,還不能分幾次的,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 這一買就是幾百斤, 誰有這本事能背回去?所以來的人大半都是一個人排隊,其他人推著小車什么的,在邊上等著, 等輪到了,直接幾個人上來,一起搭把手裝到車上。 看到這一幕,阿米才發現自己這么過來實在是太out了,根本就不是買白菜的架勢,忙不迭的去尋了顧建國,也學著別人弄了輛小推車,運了三回,這才算是將自己的那份白菜運了回去。 你說顧建國?說來還是這家伙聰明啊,當時是想著一個單身大男人,小單間開火也不方便,看著學校的食堂做菜不錯,所以索性在學校食堂搭伙,每個月的蔬菜糧食等定量直接劃給了食堂,每次去吃飯從本子上劃,到了月底有剩余的直接結錢,不夠的就自己補上。反正他就是有油水不夠,也能在阿米這里蹭點阿燦帶來的rou食,所以在食堂吃飯總能剩下不少余額,日子過得很是不錯。這一次也是這樣。往日還覺得搭伙有點浪費,不如自家做省錢,可如今看來,卻是省了老大的麻煩了,顧建國瞬間對自己當時的決定萬分的滿意。 除了這個買菜的問題,還有燒火的問題。這城里燒柴火十分的不方便,沒地方砍柴不是!所以大家都用煤球什么的,這一來買煤也成了大事兒,最要緊的是,這東西一樣,也是要定量的,為了儉省,還要在買回來之后,自己和泥做煤球,那真不是一般的麻煩。即使阿米力氣再大,也沒法子省功夫。好在她還有后招,比如做蜂窩煤。 這東西早在五幾年就已經開始流傳,只是他們這樣的小地方一直沒被傳到罷了,這么簡單的東西,就像是一張紙,稍稍一桶就開,她不過是和顧建國及阿燦兩個說了一聲,沒幾天,這兩個家伙就做好了磨具,等著幫她把這些煤餅子都變成了蜂窩煤,兩個人還招呼了邱明等幾個同村的小伙子,拿著磨具滿縣城的轉悠,幫人做活,連著幾個節假日下來,一人掙了不下二十塊。都快趕上學徒工一個月的工資了,這讓村子里出來的小伙們很是高興。 即使如今村子里土地不少,打獵還能補充收入,各家都不怎么缺衣少食,可能掙錢這還是很讓人心動的,更重要的是,村子里的其他人不是阿米,他們掙錢的途徑和方式沒有阿米這么多,收入依然不高,這樣的意外出息,已經很讓人滿意了。與此同時,也一樣是村子里出來走進城市的顧建國和阿燦繼續維護小伙伴們友誼的一種方式。 要說進城有什么好,或許工業券是個亮點。自打阿米他們進城,按照工資,二十塊發一張工業券的標準,這幾個月攢下來還是很有用的,最起碼什么毛巾,什么熱水瓶都能置辦了,剩下的還能支援一下村子里的其他人家。還有布票,像是阿米這樣從來不缺的更是能當做不錯的禮物,往村子里送人情,不管是婚喪嫁娶,還是生孩子什么的,這布票都很實在。 阿米的自行車終于能名正言順的騎了,可惜即使保養得再好,這車也經不住村子里那么多人使用,看著已經舊了好些,再加上自家大伯總是靠著這個進城開會,村子里的人習慣了進城來借車,真直接一并帶走了,那村子里那些人只怕一時半會兒的也會不習慣,不方便。阿米狠狠心,索性把車給了大伯,與此同時,為自己當初的沖動購物感覺后悔,早知道這樣,還不如留著到現在再買呢。 不過她這些想頭也真的只是想想,畢竟自行車票人家也是有時限的,不是金子銀子,你想藏幾年都成,所以最終只能安慰自己,反正以后有工業券了,攢下來即使沒有自行車票,也一樣能買得到。 不管怎么說,阿米的城里生活在磕磕絆絆中慢慢的開始,也在日復一日的流水中慢慢的變得平靜,就像是當年一下子到了山村中一樣,生活總會教會你怎么適應。 城里和山村相比,人多了不少,自然看到的東西也多,比如某些解/放前的地主的□□,比如某些被定性的罪犯的審判,有些阿米看著過于嚴厲和苛責,有些卻欣慰這個時候人們對于善惡的批判。而在這之外,還有無數的暗流在涌動,即使是在人數稀少的氣象局聯絡站,也偶爾能察覺到這樣的不一般。 “你是說你們氣象站的副站長搞揭發?不是吧,那就是個山里的小地方,他能知道省城大人物的問題?” 火爐邊阿米一邊磕著剛炒好的榛子,一邊聽著阿燦說些八卦,聽著聽著就覺得很有些問題。忍不住提出了質疑。 “很多人都說他這是在山里呆的發瘋了,為了調回城里瞎來,可上次我跟著站長去省城送資料的時候聽說,那個被揭發的似乎是什么京城大官的親戚,我覺得吧,這事兒只怕后頭問題不小,很可能又是什么上層交鋒,讓下面的人出頭試探呢。至于那些問題?即使他不知道,總也有人知道,只要抓住了小辮子,到時候誰管他是怎么知道的?” 工作之后的阿燦越發的沉穩了,有洪教授夫妻教導,還有他爹的前科,這人眼睛那不是一般的利,很多事兒看的透透的,雖然在外頭不聲不響,一派老實人的模樣,可阿米知道,他那不是老實,是用心在觀察,暗暗地將這些都記在心里,用這些別人的事情在磨礪自己。 就像是這次的事兒,說來表面上簡單的很,就像是外頭無數的貼大字報的人一樣,下級揭發上級的某些不當言論,生活問題,可他卻愣是能從中看到不一樣的內涵。從這一點來說,他比阿米強多了。 “京城的大官?你這是啥意思?難道說你懷疑這是京城里有啥變故造成的?不該吧,這么遠也能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