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節
所幸得月閣所處位置極好,自洞開的窗欞放眼望去,草木蔥蘢綠意蓬勃讓人賞心悅目。 吳慶家的細聲道:“五姑娘不用太緊張,有時候越是在意,心越偏,反而更紉不進去?!?/br> 這話聽著別有深意。 楊妡細細咂摸片刻,笑道:“多謝?!?/br> 吳慶家的忙擺手,“五姑娘別客氣,我只是下人,當不得姑娘謝?!?/br> 楊妡笑笑,依著她所言,試了兩次,果然輕輕松松地紉了進去。 連著兩次課,就只練習穿針分線,第三次開始講最基本的起針行針,臨走時留了功課,每人在素絹上繡一只紅蘋果,不要求配色針法,只要針腳勻稱筆直即可。 隔天再上課,眾人把自己的繡活都呈上來給吳慶家的評點。 楊嬌曾和楊娥一道學過些日子,底子還在,不但繡了紅蘋果還繡了兩片綠葉,有模有樣的,得了吳慶家大力稱贊。 楊姵與楊妡基本是新手,繡得雖看不出來是蘋果,好歹也是紅球。 唯獨楊婧繡得毛毛糙糙,素白綢子上一團亂七八糟的東西,左看右看瞧不出什么形狀。 楊姵“噗嗤”笑出聲來,“六meimei繡得是蘋果,怎么看著像刺猬?” 這么一說還真是有點刺猬的模樣,楊妡也隨著笑,“再繡上頭和眼睛就更像了?!?/br> 楊婧面皮掛不住,一下子就惱了,抓起吳慶家跟前的素綢連帶著幾綹絲線盡數扔在地上,哭喊道:“你們欺負人,我不學了?!?/br> “六姑娘仔細傷了手,”吳慶家的忙攔住她,安慰道:“萬事開頭難,六姑娘剛拿針,繡成這樣已是相當好的,多練習幾次,針腳就勻稱細密了?!?/br> “不學,白費工夫學這沒有用的玩意兒,我才不稀罕?!睏铈豪^續發飆,將臺面上盛針線的五只笸籮全扒拉下去,剪刀尺子等物散了滿地。 隔壁等候的丫鬟們見勢不好,匆匆上前幫忙收拾。 楊婧發瘋似的亂揮亂踢,不知有意還是無意,一腳踢在紅蓮額頭,頓時紅了一片。 楊妡瞧見,臉色一沉便要發作。 楊姵伸手攔了她,吩咐松枝帶紅蓮下去請府醫,轉身板著臉對楊婧道:“六meimei,你這是作什么?” 楊婧叫嚷著,眼淚嘩嘩地往下流,“我不想學,你們非逼我來,還欺負我。都是你們不好!” “就是句頑話,誰欺負你了?再說你不想學就走,又沒人攔著……看看你這樣子,哪里還有半分體面?多大點事值得你又哭又鬧的?”楊姵訓完楊婧,又吩咐正手忙腳亂撿東西的撫琴,“送六姑娘回霞影軒,告訴葉姨娘說六meimei該好生管管了,要是她教不好,就讓林姨娘代為管教,正好林姨娘也閑著?!?/br> 她畢竟是大房院的嫡女,發起火來很有幾分氣勢。 楊婧再不敢分辯,惡狠狠地瞪楊妡一眼,跟著撫琴走了。 楊妡完全沒有在意楊婧的眼神,就是頗感意外。 她跟楊婧接觸得少,平常只在松鶴院能見到,覺得她挺懂事的,沒想到竟有這么蠻橫無理的時候。 而且楊家姑娘哭鬧起來果真半點美感都沒有,連鼻涕都流出來了。 楊姵見她愣神,鄙夷道:“你不知,她小小年紀學得跟葉姨娘一般做派,真不如跟著林姨娘好?!?/br> 葉姨娘出身青樓,是個清倌,彈一手好琵琶。 楊遠山與同僚喝酒,聽過她兩支曲子贊不絕口,第二天同僚就連人帶賣身契送到府里來。 起先沒有名分,生了二少爺楊峋后提了姨娘。 林姨娘則是錢氏陪嫁過來的丫鬟,有年楊遠山外出游學,錢氏主持中饋脫不開身,葉姨娘那會兒懷著身孕,錢氏便讓她跟著伺候,一年之后,挺著大肚子回來,生下了大姑娘楊婉,隨后也提成了姨娘。 經過這番鬧騰,吳慶家的有些心虛,局促地說:“要不今兒就先到這里,我去跟桂嬤嬤回話?!?/br> 楊姵無謂地說:“不管你的事,該怎么教還怎么教?!?/br> 吳慶家的定定神,將事先已描好的圖樣拿出來,笑道:“上回學了行針,這次就講蘇繡里頭兩簡單的行針針法,直針和纏針?!边呎f邊掂起針慢慢地做著示范。 繡花繃子架在中間,三位姑娘圍在旁邊看得目不轉睛。 正專注的時候,外面傳來紛雜的腳步聲和丫鬟們低聲的勸阻。 緊接著,簾子被撩開,闖進來一個三十出頭的女子。 女子話不說一句,掄起繡花棚子就摔在地上,緊接著又扇了吳慶家的一巴掌,“好你個欺軟怕硬的奴才!” 這一下打得狠,吳慶家的不防備險些摔倒,愣怔著問:“葉姨娘這是為什么?” “為什么?”葉姨娘冷笑聲,伸著蘭花指姿態優雅地從懷里掏出絲帕擦了擦手,揚著下巴,慢條斯理地說,“你一個奴才還學會看人下菜碟了,都是楊家的姑娘,憑什么別人能學,六姑娘就被趕回去?” 楊妡看不下去,開口道:“是六meimei自己不想學?!?/br> 葉姨娘轉過身來,視線落在楊妡臉上,明顯滯了滯。 楊妡暗呼不好,莫名地心虛了下。 她在楊家將近兩個月,已經開始適應楊家五姑娘的身份,不但在下人們看來沒有破綻,甚至在魏氏跟前待一兩個時辰也毫無問題。她自認足可以瞞天過海,只除了葉姨娘。 因為她們是同類。 但凡出自青樓的,不管是破了瓜的還是清倌,能出來見客,都事先受過好幾年的調~教。 楊妡前世從五六歲上開始學站姿學走路學儀態,然后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凡此種種,目的就是勾住男人的心絆住男人的腿,而留住男人最關鍵的就是要媚,要sao。 這種媚與sao已經刻在了骨子里,舉手投足間不經意就會流露出來。 縱然她時不時地警戒自己要行端立正,而且做得也相當不錯,可在有同樣經歷的葉姨娘眼里,仍是瞞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