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節
………………算了算了,這波當熱身運動。 初禮想了下,轉身去找了余姚,和初禮一樣,余姚走的時候,并沒有像老苗一樣簽署任何《業內保密條款》,屬于言論自由人……初禮旁敲側擊問了下余姚對于元月社這波的看法,果不其然,大家都有各自的撒嬌對象——也不知道索恒跟余姚吹了什么枕邊風,總之現在余姚對于之前梁沖浪把索恒趕下簽售臺的事情非常憋火! 當初禮停頓了下,問余姚“搞不搞他們”時,余姚幾乎是沒怎么猶豫,就回了她一個字:搞! 兩人迅速達成共識,擰成一根麻繩。 至于初禮為什么找余姚——當然是因為余姚有帶元月社工作人員認證的微博號啊,現在余姚微薄的認證是“前 元月社《月光》雜志總編”,正好和初禮之前跟那個【說給元月社】的介紹不謀而合。 于是初禮順利的拿到了余姚的微博號。 再去找那個【說給元月社】—— 【余姚:我換大號,現在你信了吧?】 【余姚:這不是我本人的號,是我以前的上司的,但是我能開這個號來與你對話,也說明了我的身份不是嗎?我也是《月光》雜志的前任主編?!?/br> 【說給元月社:…………………………66666666666666天??!】 【說給元月社:這次我信了,啊啊啊,天啊,你是《月光》雜志的編輯!】 【余姚:“前”編輯?!?/br> 【余姚:實不相瞞,《太平洋最后的鯨》這本書就是我談下來的,當年我親自去了一趟伊斯坦布爾,就是為了能夠拿下這一本書。 只是后來,因為受不了元月社從來無視作者的尊嚴,讀者的權益,把所有人的心意都當成屎這件事,我沒能等這本書做出來就提前離職了…… 啊對了,我也是那個離職前千遍萬遍提醒了元月社,赫爾曼的作品千萬不要和《龍刻寫的天空軌跡》粘上關系的人,畢竟我知道其中的厲害關系,有些基本資料不做好之前,我怎么敢去土耳其親自見赫爾曼先生? 《龍刻寫的天空軌跡》沒有中文譯本,在“赫爾曼”三個字本身就是一個天然國際化ip的前提下,怎么可能沒有中文譯本——事出反常必有妖??! ……可惜沒有人聽我的。 早知道這本書會弄成這樣,我或許不應該提前離職?!?/br> 初禮打下以上的字,臉不紅心不跳。 晝川哄睡了兒子從房間里走出來正好看見這一幕,趴在沙發上圍觀初禮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有些基本資料不做好之前,我怎么敢去土耳其親自見赫爾曼先生”,男人聯想到她在伊斯坦布爾那天晚上聽他各種科普后一臉懵逼的模樣,嗤之以鼻,誠懇評價:“臭不要臉?!?/br> 初禮:“咦嘻嘻嘻?!?/br> 晝川伸手捏了下她的耳垂:“怎么用余姚的號???” 初禮:“用我的號她不信我,我號沒有認證,身份不明?!?/br> 晝川:“你該用我的號,她就信了?!?/br> 初禮:“……哇哦,晝川老師拿到七位數版權費后親自下場撕自己的書,以求毀掉和元月社合同轉戰新盾社賺第二波稿費?你想上明日新聞頭版頭條嗎?” 晝川:“……” 推開晝川的腦袋,示意他少出餿主意乖乖閉嘴裝死,初禮與維權者的對話還在繼續,此時對方對她說的話可以說是深信不疑,戲給得很到位—— 【說給元月社:居然……信息量好大,我真是不知道說什么好了?!?/br> 【說給元月社:聽你的話里的意思,元月社不尊重作者,無視讀者權益這種事不止一次兩次了?】 【余姚:呃,你大概不知道吧,元月社拒不回應,裝死到底,是他們的老套路了,你可以去查一下當年的元月社出的索恒的《小神仙》,曾經發生過封面裝訂錯誤的毛病,當時他們的做法就是—— 「裝死到底,拒不賠償,事后推出一個編輯頂罪作為交代」。 這就是元月社,你們現在這樣維權是沒有用的,元月社肯定不會理你們。 他們對裝死這個套路太熟悉了,我很奇怪你們既然要維權,為什么不去聯系赫爾曼先生,我記得他有官方微博,雖然他本人看不懂中文,但是他的助理會看的?!?/br> 【說給元月社:……其實不是沒想過要聯系赫爾曼先生,但思來想去,我們不想讓這件事影響到赫爾曼先生,也不想讓他對中國的印象變差?!?/br> 初禮:“……” 對方的說法可以說是非常標準的粉絲心理了:有事兒我們來抗,別煩我們大大。 這種心理初禮完全理解,然而……初禮翻了個白眼,這波不讓赫爾曼知道,等后面事發了才更氣好吧? 而且赫爾曼手里握著的恐怕是最鋒利的屠龍刀吧,關鍵時刻,想要把元月社剁碎了喂狗,這把刀怎么可以放著不用? ——作者是編輯手里的武器。 【余姚:可是,這事如果得不到解決,就這么任由元月社蒙蔽下去……到時候木已成舟,一切都成定局的時候,赫爾曼先生受到的傷害大概會更大?!?/br> 【余姚:我們都不希望看到《太平洋最后的鯨》變成第二本《龍刻寫的天空軌跡》,赫爾曼先生早些年已經被這樣蒙蔽過,本人對這種事無需置疑肯定深惡痛絕!】 【余姚:而如果作為粉絲的你們,作為這本書的曾經負責人的我,如果就連我們都不能為赫爾曼先生做些什么,那還有誰能夠站出來,為他維權呢?】 【余姚:我們的最終目的是,讓元月社把所有的書召回,銷毀,然后還我們一個毫無污點的世界級新作—— 至少我個人希望,《太平洋最后的鯨》能夠是赫爾曼系列作品之中的巔峰!】 曉之以情,動之以理。 這邊,站在沙發后面當門神的晝川看著初禮低著頭噼里啪啦的打字,越看越覺得哪里不對。仔細琢磨了下緩緩道:“你剛才也是這么騙我的?” 初禮打字的手一頓,抬起頭,一本正經道:“……這是真情實感的鼓舞人心?!?/br> 晝川伸手掐住她的臉:“你這個感情騙子?!?/br> 初禮的臉被他扯住,嘴裂開:“你好好說話,這難道不是為了你嗎?你想被赫爾曼先生拉黑嗎?這隊該怎么站你心里沒點兒13數嗎?” 晝川松開她的小嫩臉,順手給她揉揉:“……好好好?!?/br> 兩人對話之間,初禮也在焦急的等待對方的回應,這次對方沒有立刻回復她,顯然在掂量這事兒的輕重—— 終于。 過了十分鐘。 微博私信來信聲響起—— 【說給元月社:好的,這場戰,我們不會讓元月社裝死,勢必維權到底!】 【說給元月社:所以接下來我們該怎么做?我們聽你的?!?/br> 看著手機,初禮勾起唇角:第一波戰友已經成功到達戰場,正式吹響戰爭的號角! 第181章 在初禮的指揮下, 【說給元月社】微博開始不再做出發各種投訴投稿、然后一一@元月社妄圖討回一個公道這種傻事兒。 他們立刻明確了一個總目標:這件事里, 手握最終屠龍刀的是赫爾曼先生,他們必須要讓赫爾曼先生知道這件事,問責元月社。 “你現在去找赫爾曼, 搞不好會被梁沖浪倒打一耙, ”晝川看著初禮興致勃勃地指揮著這些憤怒的天然水軍停止發微博艾特元月社,站在她身后指點江山, “想想怎么做才能讓整件事最后不被元月社甩鍋,說是「刁民粉絲」在作亂?!?/br> “我好歹也是從那個狼……狗窩爬出來的人,”初禮皺皺鼻子,“梁沖浪那點小伎倆我還能不知道么……這種時候只需要永遠記得一句話,讓當事人從第三渠道親眼見證的事實,比被別人直接通知來的沖擊感更加強烈?!?/br> 晝川微微蹙眉:“……什么意思?你等赫爾曼自己發現?就元月社這么會捂的,等他自然發現黃花菜都涼了?!?/br> 初禮笑道:“所以我要讓元月社捂都捂不住?!?/br> 好歹是在這行做了接近三年。 對于一本書的出版流程,初禮再熟悉不過, 與此相對的, 對于一本書被投訴的流程,她也并不陌生—— 初禮指揮著讀者先去攻擊出版社,初禮知道元月社怕什么, 他們才不怕讀者攻擊他們,他們臉皮子厚, 可以裝死,但是元月社作為一個圖書出版公司,合作的出版社就那么幾家, 如果一個出版社覺得被他們連累了,以后不再那么愿意給他們批書號,那無疑就像是讓他們斷了一條腿似的…… 就算不至于斷腿,那也算活生生從他們身上剜一塊rou下來。 初禮讓他們不要再打元月社,轉去投訴出版社,先投訴到省級出版署,如果省級不受理,就連帶著給省級出版署扣個“包庇下級”的帽子,直接在網上繼續投訴至中央—— 投訴的理由是什么? 出版編輯試圖以個人思想為基礎,往擁有巨額首印數字的書本中添加書本中并未擁有的宗教思想,其心可誅! 這事兒可就大了喔。 簡直是摁著出版署的g點往下戳心眼子了。 于是初禮先指揮他們這么干了,那讀者本來就拉了個維權的群,一發號令,瞬間幾十上百的投訴信就飛過去了出版署,頓時出版署都懵逼了,這啥情況啊,于是暫時先將這事兒壓下,第二天一上班,就去找出版社—— 出版社也懵逼了,我他媽就發了個書號啊,怎么就萬人聯名投訴??! 然后轉頭,怒氣沖沖、怨氣沖天地去找元月社。 出版社那邊找完元月社,元月社這時候還在兩頭安撫,沒什么動靜……【說給元月社】的po主也是有些心急,問初禮這時候該怎么辦,初禮想了想,就讓他們直接給元月社編輯部打電話了—— 說來也是巧,電話接通之后,接電話的人是《月光》的前臺妹子,她連電話都沒捂,直接向里吼了句“阿先,還是《太平洋最后的鯨》的事,你能來接電話嗎”,過了一會兒,來了個人接電話,當然她不會說自己是阿先找罵,直接使用“不是本人”大法,口口聲聲稱負責《太平洋最后的鯨》的責編人現在不在編輯部,請問有什么事需要幫忙,她可以幫忙轉告。 打電話的妹子早有準備,一連串的問題包括《太平洋最后的鯨》究竟有沒有經過審核與檢測這類早就挖好的坑—— 這么個坑,阿先果然義無反顧地跳了下去。 “我們的書已經在受到質疑的第一時間送去出版署,并通過了質檢?!?/br> 電話的錄音最后被送到了初禮手上,初禮第一時間就聽到那句“阿先,你能來接電話嗎”,先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了一通,然后告訴【說給元月社】的po主妹子,注意聽前臺妹子這句話,后來接電話的明顯是阿先本人,還有,出版署質檢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阿先顯然在撒謊。 當天晚上,通話錄音被做成了視頻版,從前臺妹子的“阿先,你能來接電話嗎”到阿先接電話后謊稱自己“不是本人”開始,就被萬能的po主一人一頓瘋狂嘲諷,到了后面的各種謊話連篇,聲稱什么《太平洋最后的鯨》已經通過了質檢,請大家不要再跟風鬧事,這些話語更是被逐字逐句的嘲諷—— 【說給元月社】的po主妹子真是才華橫溢,做得視頻妙趣橫生,將一通普通的電話愣是做成了配套各種表情包的搞笑視頻,微博瞬間被轉發好幾千,轉發內容全部都是——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視頻一做出來,一份掛微博,一份抄送出版署,出版署瞬間炸了,立刻跳出來發了則通稿,聲稱對《太平洋最后的鯨》需要審核內容并不知情,審核的過程嚴謹且嚴格,目前尚未接到任何相關單位的審核申請—— 瞬間打臉。 出版署的官方申明又被輪了個千來次轉發。 好事者興高采烈又是一波@元月社,并配字:看啊,天空中響起了啪啪的聲音,是誰的臉被打成豬頭! …… 第二天。 又是出版署rou出版社,出版社rou元月社的一波正常順序—— 這次,在出版社幾乎暴走的逼問中,元月社終于扛不住了。 按照阿象的說法,元月社第二天上班午休時間都不要了,抓緊時間立刻開了個緊急會議——這兩天他們盡開緊急會議了——會議上的中心思想就是,元月社表示,我靠,這群讀者居然不按套路出牌啊,怎么辦?! 老梁被出版社的負責人摁住一陣狂rou,對方明擺著說,這事兒不解決以后沒辦法合作了,說這話的時候大家都在開會,整個會議廳的人都聽見了…… 當時梁沖浪臉上的表情很精彩。 至此,元月社終于意識到這事兒就這么裝死好像也不能裝下去了,怎么辦,于是梁沖浪這邊掛了電話,當場想了個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