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節
第189章 番外:萬國衣冠拜冕旒(上) 大明泰昌二十二年, 永明城港口。 永明城就是后來在清朝時被以海參崴命名、俄羅斯人占據后又用含義為“征服東方”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命名的城市,如今在朝廷的大力開發下, 作為北方少有的大型港口,非常的繁榮。 在研究了鄭和下西洋的資料之后,大明朝廷就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寶船的重新制作, 甚至在此基礎上還有所創新。 后世有傳言說明廷兵部某個名為劉大夏的官員將這些資料全部燒毀,但是這種嚴重的行徑如果真的是某個官員做出來的話,那史料是一定有所記載的, 所以劉大夏燒毀鄭和下西洋資料的傳言, 大概也是后面清廷的杰作。 不管怎么說, 這些意外現在都沒有發生,有了寶船以及鄭和當年完整的資料,大明的海運雖然在鄭和之后進入了停滯乃至于倒退狀態, 但是再度起步, 也并不算晚。 幾個穿著大紅蟒衣飛魚服的錦衣衛坐在高頭大馬上開路, 后頭是儀仗隊以及護衛隊, 整體用的是親王的儀仗規制。 能著大紅蟒衣飛魚服的錦衣衛已經到了堂上官的級別, 最低也是一個千戶。 能讓千戶在前頭開道, 后頭人是親王的可能性已經不用質疑了。 在清道之后靜立路旁的人互相目視, 等到全副儀仗過去了,才有空討論起來:“真是好大的氣派。不知是哪家的王爺回來了?” 在近些年, 大明的藩王與新貴們不負朱常洛的期望,已經將手伸到了歐洲大陸,當然, 朝廷在里面是出了大力氣的。 不過要說另辟蹊徑的話,朱常洛也犯不著和頭一批藩王去爭。 事實上,前頭有人成功之后,想要吃魚嘗鮮的人就變得越來越多,但是前頭的蛋糕已經分完了,所以即使他們跑過來抱朱常洛的大腿,朱常洛也不能大舉地干涉藩王們對歐洲的動作,自己一個人吃獨食。 不過泰昌二年的時候,朱常洛就從自己俘虜的荷蘭人那里知道去往美洲的移民活動才開始了不過幾年,即使算上相互之間信息的滯后,也最多不過幾十年。 美國經歷了上百年的移民才有了獨立戰爭前的規模,現在的話,大概還在和印第安人大規?;鹌粗?,對于大明來說,簡直就是黃金時間。 澳洲大陸也是差不多的情況,也就是說,在本土之外,大明完全可以先吃下美洲和澳洲兩塊蛋糕。 最先發現澳洲大陸的是一個荷蘭人,他發現澳洲的時間和美洲移民開始的時間差不多,而澳洲因為環境的“惡劣”——對于動物、植物來說的天堂,并不完全適合人類居住,而且那里也是有原住民存在的,那里真正被利用起來還得看英國人,時間線比最初發現時間要晚許多——比之美洲尚有不足。 正式因為大明有其他兩塊大蛋糕轉移注意力,所以歐洲現在和那批最早出手的藩王貴族形成了僵持之勢,卻沒有完全和大明撕破臉。 對歐洲最為渴求的是最早向歐洲范圍進軍的那批藩王,至于自己的后代,朱常洛已經將美洲和澳洲的一些好地方給預定了。 當然了,他在歐洲也不是沒有代言人的。 “你這都不知道?前些日子都已經傳遍了,信王殿下要回來了?!?/br> 信王朱由檢,歷史上的崇禎皇帝,泰昌帝第五子,也是到了就藩的年紀后,被朱常洛送往近歐洲封地的皇子。 單純從封地來看,歐亞的文明程度本來就比美洲、澳洲發達,那里更適合安逸地發展,那還得是已經被成功改造后的情形,現在只能說發達程度不夠。 所以說朱常洛將自己穿來以后出生的皇子皇女的封邑定在美洲、澳洲,其實并不算太偏心。 前頭提問的人聽完邊上人的回答后并沒有熄滅自己的好奇心:“那跟在信王后邊的這些人又是誰?” 雖然親王級別的儀仗非常的龐大,但是跟在后頭的并非親王府的成員這一點還是能看出來的,畢竟這里是永明城,金發碧眼以及雖然是黑發但皮膚白皙能看出明顯的洋人特征的人還是很容易認出來的。 “唐王、福王他們在那邊鬧出的動靜太大,那些蠻子忍不住了唄?!惫饴牷卮鹁湍苈牫龌卮鸬娜藵M滿的不屑。 如果說信王朱由檢被送到遼東之外的封地上還有些摘桃子、享受的意味的話,那當年被封為世孫、時隔不久就繼承了唐王之位、從此成為朱常洛最堅實的擁躉的朱聿鍵,在繼承唐王之位不久就帶上到前線去打拼,屬于最先一批吃螃蟹的藩王,就真的是受到了很大的鍛煉了。 到現在,唐藩在明人所稱的西土之地,占據的地盤是最大的幾個之一。 正如這些在路邊議論的百姓所言,跟著信王朱由檢一道由寶船往永明城來的,是歐洲一些國家的貴族,公爵王子女王公主之類的名頭都有。 但是他們的名頭再怎么大,也得在大明的威勢下俯首稱臣。 按照正常路線,朱由檢這次不應從永明城方向南下回京師,要走水路的話,這里并不是最快的選擇。 不過這一次的路線有些奇怪,寶船到達歐洲接了朱由檢等人后,又專門跑了一趟美洲——實際上,這才是寶船的正確用途,要不然朱由檢應該是從陸路,由大明專門修建的官道回來的,或者通過那些規模稍小的官船回來——不過速度在精準的航海路線以及有經驗的cao作者的情況下,加快了許多。 在朱由檢后頭,還有一些在海外的重臣回國,只不過他們的官銜沒有朱由檢高,所以都排在朱由檢后面上岸罷了。 更何況,調度整個寶船也是一項工作。 浩蕩的親王儀仗后頭,是西方貴族們相比起來寒酸了許多的排場。 他們的騎士和衛隊,幾乎就沒有多少能得到允許進入寶船的,畢竟他們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大明的人也有這樣的顧慮。 懷中抱著長子的法國王后,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之女、人稱奧地利的安娜的女性眉宇間籠罩著淡淡的憂愁,她同法王路易十三的meimei、英王查理一世的王后亨利埃塔·瑪利亞共乘在一駕馬車之中。 馬車是信王府友情提供的,奢華程度自然是不用提的。 然而這兩位在自己的國家幾乎是最為尊貴的女性卻絲毫沒有放寬心的意思,她們的手中拿著遮掩容貌的繪扇,采用大明最頂尖的工藝、原材料是專供皇宮御用的蘇織制成的漢風美人扇,并沒有讓她們倆因為得到一件在本國萬金難求的寶物而開懷。 亨利埃塔·瑪利亞是法王路易十三的幼妹,嫁給英王查理一世后,生育了數個子女,下一任的英王肯定是她的長子,按理說,這樣的人生沒有什么不好的,但是英國國內的局勢非常的不好。 非要說明的話,后世的人看到一個特有的名詞就會知道,英國現在處于什么時期——“護國公”克倫威爾統治前期。 也就是說,英國很快就會爆發內戰,再過幾十年,光榮革命將會徹底爆發。 因為英國國內的局勢問題,而且她這個天主教信仰的王后也是民眾反對查理一世的理由之一,亨利埃塔·瑪利亞在某次被護送回法國商量如何集合歐洲各國之力應對明廷藩王之后,就一直留在了法國,沒有再回到英國。 和帶著避難性質回國的瑪利亞相比,法國王后安妮就顯得名正言順的多,她也是此番法國非正式使節團隊中身份最高的人。 不過很顯然,安妮王后的日子也不算太好過。 一直以來被法王路易十三倚為心腹的宰相、僧侶貴族、紅衣主教黎塞留去世,被壓制多年的大貴族勢力有再度抬頭的趨勢,路易十三在黎塞留的幫助下強化了君主□□,面對想要再度逃脫控制的大貴族集團,沒了心腹助手的幫助,他有些焦頭爛額。 明廷藩王們的虎視眈眈,對于在歐洲大陸屬于頂端國家的法國來說,也不是能輕易對付的。 和英國一樣,地處西歐的法國,和明廷占地之間還隔著俄羅斯、波蘭、立陶宛、奧地利等國家,然而歐洲各國之間互有親緣關系,西歐國家想要隔岸觀火是全然行不通的。 俄羅斯是東正教信仰,無論是對天主教信仰還是新教信仰的國家來說,都是異類,所以當年大明穿過草原最先和俄羅斯交兵的時候,那些歐洲國家都沒什么反應,可是之后大明沒有選擇攻下俄羅斯全境——畢竟一點都不春暖夏涼,不符合華夏審美,有更好的選擇的話,那自然是先把他們放一邊了——一部分藩王轉而向歐洲繼續進軍之后,最先遭殃的天主教信仰國家就慌了。 法國雖然在三十年戰爭中幫助的是新教勢力,但是,這種關乎信仰、國力以及其他種種的要事,他們怎么也不能放任下去。 路易十三焦頭爛額,而他在和自己的母親、弟弟鬧翻后,也找不出能完全信任的親族,導致重任就交付在了安妮王后的身上。 帶著長子來到異國他鄉,甚至將幼子安茹公爵菲利普就這么留在法國宮廷,安妮心中不可能是完全心甘情愿的。 然而大明,這是一個與法國、西班牙,乃至全歐洲的國家都全然不同的國度,即使心中憂愁,思緒萬千,現在看到這樣的國家,她也暫時忘卻了種種思緒。 被安妮王后攏在懷中的路易·迪厄多內·波旁好奇地掀開馬車邊上垂掛的簾布,永明城的三月還是比較寒冷的,但是外頭熱火朝天的買賣、勞動的場景卻讓路易看得津津有味,不愿把簾子放下來。 雖然是一個極北城市,但是依靠港口,永明城也成為了北方有名的繁華城市。 在朱常洛的努力下,公共衛生條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最起碼,像是京師、全國各地的古都、省城、名城,乃至于永明城這種極為繁榮的城市,街角等處也不會有隨處大小便的情況了,南方因為水系豐富的原因,城市衛生條件基礎比較好,北方在朱常洛的努力下,各地都有數量繁多的公共旱廁,終于改變了從前即使是京城,街道上也可能隨處有那啥的“古代特色”。 大明的南北方在朱常洛改進之前衛生條件不同,是因為水系分布的原因,要說講究衛生,全歐洲都不能和大明的人比,畢竟華夏人自古就講究這些,官員們都有三日一沐五日一浴的習慣,而歐洲嘛,即使是穿越之后的朱常洛,最深刻的印象也是他們的貴族一輩子不洗幾次澡、貴族的城堡外頭的水溝、水湖其實是糞坑。 真的是想想就扎心。 在小路易看來,這是一個即使是法國的王都也只能勉強與之相較的繁華城市,沿路是清新的空氣,偶爾間雜著美食的香氣,小商小販們叫賣著煎餅、糖葫蘆抑或是其他的地方特色產品,街邊還有糕餅店鋪、衣衫首飾等店存在,還有新奇的雜耍,即使是驚鴻一瞥也讓他念念不忘。 他們的馬車雖然是王府提供的,但是并不能算進王府儀仗之中,所以即使跟在王府車隊的后頭,他們也能見到大明城市的種種特色場景。 作為一個藩王,除了自己的封地和京城之中有住處外,在路上,信王朱由檢也得居住在驛站或者驛館之中,但是待遇自然是別人不能比的。 雖然是外國人,但是一路搭乘信王的順風車的法國使團也居住在了驛館之中。 既然回到了大明,那自然有人用盡渾身解數給舟車勞頓的信王殿下解乏。 毫不夸張地說一句,這個時代,無論是永明城還是大明的其他港口城市,都能說是匯聚了世界各地的特產,而大吃貨國源遠流長的美食傳統也征服了小路易的胃。 年長的安妮王后和瑪利亞公主——雖然她是英國王后,但是這是法國使團,那她自然得用在法國的身份——還可能因為長久地食用本國特色料理,口味已經定型了,但是年幼的路易可不是這樣。 孩童的口味尚未定型,那就是說他們對于異國他鄉的美食有更高的接受程度。 這也是為什么后世的中華美食出了國門以后,還要針對當地人的口味進行整改的原因,幾乎所有特色美食,在走出國門的時候,其實就已經經過了改變。 最典型的就是印度咖喱,使用了濃重的香辛料,口味比較辛辣,日式咖喱則口味微甜,更加符合東南亞地區的口味。 不過安妮王后和瑪利亞公主對中華美食的接受能力很好,道道菜都吃得贊不絕口,全然忘記了要保持什么淑女風范。 即使是寶船,在海洋上航行的時候,也不會攜帶太多規定以外的食材,但是上岸之后,親王這個身份能夠享受的種種待遇都是能夠保障的。 一路上法國使團可以說是沾光不少,小路易更是被養叼了胃口,怕是回到法國以后,要有很長一段時間不習慣了。 經過長達三個月的漫長旅程,法國使團終于跟隨信王的隊伍走完了大明龍圖的一小半,來到了大明帝都——北京城。 這是一座承載量已經超過了兩百萬的特大城市,在原有的四九城——也就是紫禁城、內城、外城整體——之外,北京城再度擴建,作為一手締造了古代版一二三四五環的皇帝,朱常洛表示,想要在帝都定居的人太多了,怪他咯? 在被稱為中興的弘治年間,北京城的居住量也就67萬而已,然而這已經是很大的數量了,放在歐洲能力壓五六個巴黎,這還是法國這種體量極大的大國,至于其他的國家嗯,還是不比了吧,傷感情。 龐大而威嚴的大明帝都讓所有第一次見它的人都震撼不已,皇城紫禁城上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美輪美奐的光彩,映襯著整座宮城在威嚴之外更顯富麗堂皇。 作者有話要說: 最早的美洲移民在17世紀初,160x年的時候,澳洲的發現也在這個時候。 等到獨立戰爭開始的時候,差不多是150年后了,澳洲真正開始被利用也在發現時間百年后,所以說明末依然屬于世界探索的黃金時期??! 本書由 了了官人 整理 小說下載盡在 附:【本作品來自互聯網,本人不做任何負責】內容版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