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發覺外星人的套路自己看不懂的世界人民:等會兒,現在不是應該是外交扯皮時間嗎,怎么調到了外星人調解員頻道了? 安和王楊侑:不好意思,寡人是什么時候給了你們要和平解決這件事而不是護短到底的錯覺? 美國政府:抗議,嚴正抗議,為什么你們偏幫華國人,就憑膚色嗎?作為世界的爸爸,我們代表所有的白種人黑種人和除華國人之外的黃種人表示不服! 除了外國人之外被代表的世界人民:請問老美你能要點臉嗎? 美國人這段本來應該到處是槽點的話,卻被楊侑的話給證實了。 楊侑:不好意思,我管你服不服,你又不是我兒子。 莫名就被兒子的華國:喵喵喵? 這種設定比被美國壓在頭上還要不爽呢。 但是很快,來自楊侑的解釋讓世界人民的唯物主義觀點都受到了嚴峻的挑戰,很多沒有受過中國網絡文學熏陶的歪果人表示還特么有這種cao作? 只有中國的許多網民和部分沉迷中國網絡小說無法自拔的歪果人表示這么多年的yy想不到居然成真了? 作為外星人,天元界的人快速收集了地球世界的諸多信息,地球人民還是比較容易接受的。 外星人嘛,點亮各種技能點一點都不稀奇。 然而接下來,楊侑就舉著來自華國的諸多資料,解釋了一下地球和天元世界的關系。 天元世界,原本是一個歷史位面,當時國力最為強大的當然是華國所在,九州之地的大隋。 大隋的圣皇至尊永圣帝陛下在位的時候,神書天降,從此大隋世界就在浩瀚星海中走向了融合與本身世界相近、充滿靈氣的小世界的道路,一路成長為了天元世界。 而地球,則和大隋世界一些靈氣稀薄的相近世界一樣,雖然發展過程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九州之地的華國人,和天元世界的人有著極高的相似性。 對于天元世界的人來說,美國是化外蠻夷,華國才是符合他們胃口的正統。 美國人:我們才是世界人民的爸爸! 天元界and華國人:不存在的。你們是在做白日夢嗎? 天元界的人既然自陳了來歷,世界各地,其實有許多人都將楊侑所言的華國歷史記載找了出來,當然,許多語種都沒有華國古代歷史的詳細正確記載,至于機器翻譯了之后有多少錯誤,那就只能問那些人自己了。 當然了,世界使用量比較廣的一些語種,還是有華國歷史研究的,但是主要的研究區域,還是集中在東南亞一代,這是華夏文化圈所在。 翻看了華國歷史之后,不少人都表示你特么在逗我? 華國古代的帝王求仙問道的不在少數,但是成功的基本為零,就連大名鼎鼎的始皇帝也不例外,天元世界的人說他們的至尊永圣帝在位時神書天降,這么好的事,世界人民紛紛表示不相信。 但是天元界現在發展成這樣的事實卻讓他們不得不相信。 問題是,他們相信了以后,根本找不到華國的隋代有永圣帝這么一位皇帝的記載??! 倒是楊侑,關于他的記載還有一些,但是根本不是他自報家門的這個安和王的身份,因此人們也不敢確定。 等到楊侑出言將一些人的疑問解釋清楚后,最清楚古代歷史的華國人已經暈菜,世界人民也差不多。 廢太子房陵王楊勇的長子,歷史上被叔叔鴆殺的倒霉蛋,和楊侑極為推崇的堂伯父永圣帝真的是一個人嗎? 至尊天生神圣,天生便當為天子、統御萬方,這種話安和王你到底是怎么一本正經地說出來的??! 因為刺激太大,所以知道驍勇善戰安分守己李世民、一家和樂李唐家族、萬國來朝大隋國這種設定的時候,人們是很淡定的,但是當知道天元世界還有一些名為徐子陵、石之軒、李元霸之類的存在的時候,人們不能淡定了,這不是小說之類的人物設定嘛,怎么會出現在正常的世界?! 安和王楊侑:你們不是都已經提出了什么平行空間與平行世界、小說可能是創作者對其他世界故事的感應之類的理論嗎,怎么還這么大驚小怪的? 作為一個好脾氣的郡王,安和王還給地球人們友善地解釋了一下,什么叫做和諸多平行世界融合共創和諧美好新世界,像是徐子陵之類的主角,能為大隋所用的,他們自然不吝于培養人才,但是不能為大隋所用的嘛……呵呵。 地球世界的人民心中不禁泛起了一股涼意。 但是心中泛起涼意的同時,他們又不禁心存幻想,要是他們自己的世界也迎來一次進化該多好。 楊侑:不可能的,你們的世界按照靈氣量來說,已經是末法之世了,所以你們的科技才會大行其道,想要重走我們的路,你們可以休息一下了。 雖然另一個世界華國可能的發展很可怕,但是這個世界看的是科技,美國表示雖然華國人已經漸漸地趕了上來,但是他們不怕,大不了魚死網破。 等到天元世界的外星人離開后,因為他們同源的原因,指不定還能興師問罪,從華國那里得到一點好處。 天元界的人:你們當我們是死人嗎? 楊侑表示,原本這個世界的靈氣太低,他們對這里是沒有興趣的,即使有幾個人因為地球外面的衛星一時好奇來到這里,其實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是誰讓美國作死呢? 既然看到了這個世界的華國,而且華國的處境在他們看來不太好,有能力的他們當然要幫一幫啦! 據他了解,不久之后,便會有一顆大彗星與地球正面沖擊相撞,按照地球上現在的情況,人類能存活的情況很低,即使是美國所有隱藏手段齊出,也不能該表什么。 但是沒關系,他們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已經在地球外面設置了一個靈陣,等到彗星撞擊的時候,產生的巨大能量將會重新刺激地球靈氣的活性,同時會逐漸將月亮牽引回地球本體,與之相合,最后為地球增加靈氣能量,彗星的星體也不會浪費。 不過既然他們天元界的人與華國人同為炎黃子孫,按照歷史進程,或許華國就有許多他們在這個世界的同位體留下的子孫后代,因此好處自然先緊著華國來。 美國:等等,那我們呢?還有,科技呢? 楊侑:相信你們一定能適應改變后的世界觀,完美找出科技與玄幻相結合的方法的。 幫你們完美地避開了所謂的世界末日,不用謝。 不過因為靈陣的設置,可能你們的核彈之類的武器因為天道的細微變化都會受到影響,我們相信你們能克服的! 咳,那個,不用想著趁著大國的武器全都失效的時候去攻擊了,尤其不用打華國的主意了,至尊剛剛傳令,命天官去布置九州聚靈陣去了,對你們這些異族來說,那就是九州結界。 說完這些事情,楊侑便準備回去復命了,一個靈氣稀薄的世界,天道也因為科技的盛行有所偏移,他們天元界不需要貪圖這個世界,替在他們看來過得很是憋屈的華國張了目以后,楊侑就覺得諸事已畢了。 至于美國之類的外族準備在最后時刻拼一把什么的…… 楊侑:我是不是沒和他們說,那顆彗星就在我們世界后面,天元界閃避開以后,不出半月,那彗星就要撞擊地球,原本的世界末日就要來了?算了,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原本想在最后時刻鞏固地位的美國爸爸:外星人害我! 獲得了異世界“祖宗”們友情提供的基礎修仙法訣和高武世界功法的華國人:天,天上掉餡餅兒了? 不是華國人,完全不能理解什么叫經脈、xue位、氣感的世界人民:爸爸,求帶我們裝逼帶我們飛??! 作者有話要說: 昨天的思路今天續寫的時候已經忘掉了,重新寫出來的這一章感覺畫風怪怪的orz 明天更新的就是唐朝卷啦哈哈哈哈,又完成了一卷好開森~ 第七卷 :不為唐悲 第141章 嗣一 開元四年, 婕妤武氏誕九皇子, 因其生而秀美, 上特愛之, 名之曰“一”。 又因為李隆基諸子最初皆從“嗣”字行輩, 因此九皇子全名為李嗣一。 李嗣一天生便秀麗可愛,為父親特所鐘愛, 又因為母親得寵,待遇更是不必言說。 只是他的得名,以及他們母子的受寵,礙了相當一部分人的眼。 武婕妤出身武氏家族, 是恒安王武攸止之女,因父親早逝而養于宮中, 論起血緣關系, 能與李隆基論上表兄妹。 當然了,這種表兄妹的關系在大唐不值錢, 尤其是武婕妤出身的這個武氏,出過曾稱帝的則天皇后, 武周宗室為了鞏固權力,不知殘害了多少李唐宗室和大臣,飛揚跋扈之名人盡皆知,李唐皇室的人更是不愿意再提起這門糟心親戚。 武周宗室后來被徹底清算夷滅三族的多的是,武婕妤她是因為父親早逝,其為人也比較平庸,才幸運地沒被清算。 饒是如此, 對“武”這個姓氏已經有了極大恐懼的朝臣們對此的反應很激烈,后宮之中,對李隆基寵幸武氏有所不滿的人也多的是。 再加上李嗣一的得名,讓一群人仿佛瞥見了武氏女子借助子嗣逐漸得到帝寵、最后竊取天下的舊事重演。 所謂一,有萬物之始之意,李隆基前頭的幾個兒子都是請廣平郡公宋璟取的名,唯有李嗣一,是他特所愛重,親自為取名的;這“一”字又放在嗣字后頭,同樣因母寵而越位獲封為太子的皇次子名為嗣謙、皇長子名為嗣直,與李嗣一相比,尊貴程度尚且有所不及。 更何況,李隆基為此子取名為一,豈不是說前頭諸子他都不放在心上,此子才是他心中的“第一子”?嗣一,豈不正是子嗣中第一人的意思? “一”有時又有天子之指代,因此武婕妤誕子、李嗣一得名之后,宮中與朝中皆有憂慮。 和母親一樣成為了許多人眼中釘、rou中刺的李嗣一,在睡夢吧嗒了兩下嘴,依舊睡得很香甜。 不過,這或許是他在習慣之前,能睡的最后一次好覺了。 開元四年六月,太上皇李旦崩于太極宮百福殿。 是月,皇九子哭鬧不休,身體漸弱。 李嗣一出生在開元四年的五月份,李旦駕崩的時候,他還沒有滿月。 最初哭鬧的時候,只當是上皇崩御,皇子被宮中的聲響驚著了,許多大人們習以為常的聲音,對于孩子來說是難以忍受的,等熬過這段時間,也就是了。 而且孩子年紀小,這個年紀的孩子吵鬧當是正常的。 武婕妤頭一次產子,對這些情況不甚了解,縱然有經驗比較豐富的女官,也不敢輕易給李嗣一的狀況下結論。 后來發展到李嗣一見到自己的乳母就哭泣,只有武婕妤親自給他喂食乳汁才能止住哭聲。 事情到這里便有些不對了,孩子年紀尚小,怎么會如此精準地認人? 但是武婕妤見兒子如此親近自己,喜不自勝,認為這是母子天性的體現。 除了武婕妤外,李嗣一最親近的便是李隆基,視野范圍內,他必得要見到這二人其中一個,否則便會哭鬧不休,李隆基對武婕妤正是寵愛的時候,又有一個如此喜愛他的兒子在一旁作為助力,雖然李嗣一尚未開始說話,卻已經取得了皇帝更多的寵愛。 大概這就是所謂爭寵從娃娃抓起吧。 成功幫助自己綁定的小倒霉蛋后代固寵的阿飄們:深藏功與名。 事情其實是這樣的,作為一個純正的原裝小嬰兒的李嗣一之所以會做出如此類似穿越者的舉動,完全要歸功于從李旦駕崩之后就陸陸續續聚集到他身邊的一群阿飄。 阿飄一號,在李嗣一出生月余之后駕崩的太上皇李旦,廟號睿宗。 作為一個說得好聽點是明哲保身、不問世事,說得難聽點就是脾氣太軟的皇帝,李旦對于自家兒子的家務事根本就不怎么插手,所以說,對于李嗣一這個諸多孫子中的一個,李旦其實是不甚在意的,武氏女子所出又如何,他不正是則天皇后所出的嗎?重點是看武婕妤此人如何,還有她的兒子如何。 李嗣一的年紀尚小,李隆基又榮寵太過,李旦其實是不看好他的。 三郎到底是太年輕了??!過盡千帆的李旦這么評價自己的皇帝兒子。 但是,阿飄李旦突然接到了自家老爹高宗李治傳來的消息——鬼知道相隔不知道多少里,他是怎么收到這些消息的——開元之時,大唐極盛,有萬國衣冠拜冕旒之景象,而后盛極而衰,成也李隆基、敗也李隆基,煌煌大唐之基業自此葬送,幾代之后,大唐基業就此煙消云散。 李旦:對不起,這個我接受不了。 他們老李家好不容易把皇位從他的則天大帝娘手里搶回來,結果老爹告訴他,敗壞大唐基業的是他那個從小就很出息、為大唐的延續做出了莫大貢獻的三兒子李隆基? 不過呢,這只是預知的未來,他們還是有改變的機會的。 雖然不知道自家祖宗做了什么,但是在預定歷史發展之外的人物中,有一人將被選中,去挽救大唐。 所謂的預定歷史發展之外,經過認真品味,李旦終于了解了那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