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這意味著什么? 這意味著作為司馬懿長子的司馬師光是靠爹就能走上人生巔峰! 所以,無論如何,司馬師都要把老爹和自己的好感度刷起來,順便幫老娘張春華維系一下和老爹的感情。 兩個人早年可以說是情比金堅的典范,誰知道到晚年,張春華居然被司馬懿棄若敝履,就算有兩個在司馬懿那里一直得寵的兒子加成都沒用,司馬師也真心是好奇了。 不過這輩子,這兩個原本在史書上出現的形象變成了他的親爹媽,為了日后的生活著想,司馬師當然要從小做起,爭取不讓老爹和老娘出現感情破裂的機會。 司馬師的靈泉是用他的意念控制,能順著他的意念傳到任何地方的。 所以和司馬懿單獨待在一起的時候,司馬師就經常把靈泉水放到老爹的水杯里,有時候還親自動手以表孝心,倒出來的水有一多半都是靈泉,司馬懿當然會感覺到和長子在一起連身體都好了不少。 當然,因為司馬懿現在還年輕,對身體的感覺沒有那么強烈,只以為是因為和兒子待在一起心情舒爽罷了。 而除了司馬懿和張春華這對夫妻之外,經常享受到司馬師的靈泉照顧的不是他的嫡親弟弟司馬昭,而是曹家二公子曹丕。 在這里呢,就不得不提一下曹二公子和司馬仲達兩個人的良好關系了。 司馬懿和曹丕差了八歲,只從年紀來看,其實兩個人算是同輩人。 而曹丕呢,是個文藝氣息很重的文藝青年,對友情看得很重,又講感情。 司馬懿被曹cao強行征召,內心是有點不爽的,再加上曹cao一直讓他和二公子多作交流,兩個人就順理成章地成了好友。 想當初,司馬師周歲的時候,送禮物的人里就有和司馬懿還不是太熟的曹丕。 曹丕作為丞相二公子,當然不用巴結司馬懿,所以司馬師也記住了這個對司馬家有善意的曹家人。 話說晉書上還記載著曹cao察覺了司馬懿有“狼顧之相”,欲殺之,幸虧曹丕斡旋,司馬懿才留下一命。 而死后,司馬懿葬于首陽之山,其時,魏文帝曹丕陵同樣在首陽,號為首陽陵。 要不是腦補自家老爹不太好,司馬師早就不知道腦補了曹丕和司馬懿多少回了。 小文青曹丕很早以前就沒有跟隨自家老爹一起出征,而是留在鄴城——雖然漢都在許,但是曹魏的基本盤是在原來袁紹的地盤鄴城,畢竟曹cao不能和天子搶都城吧?——看家,但是令人氣憤的是,四公子曹植還偶有隨軍,把曹丕羨慕得呀! 司馬師還記得上次曹丕來家里和老爹說話,他坐在一邊旁聽。 當時他們談論到了詩賦問題——那是在建安十五年的時候,鄴城邊上的銅雀臺業已完工,有傳言說丞相會命諸子登臺作賦,雖然對自己的才華也很有自信,但是曹植在詩賦方面最得父親垂青,曹丕因此頗為灰心,來找知心哥哥談心——司馬懿在安慰、開導了曹丕之后,還展望了一下曹丕從前的作品,想要增加他的信心。 然后時年三歲的司馬師就聽見了由曹丕本人深情朗誦的后世認證最早的七言詩《燕歌行》。 一個大男人,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地說著“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那畫面真的是太美了,司馬師想忘都忘不掉。 雖然曹丕是個憂郁的文青,有些地方還不那么完美,顯得有些蛇精病,但是司馬師還是很喜歡他的! 畢竟一個有人情味的世叔,誰會不喜歡? 司馬師小朋友時年四歲,還是個小豆丁,雖然很得父母的喜愛,但是也不能像后世一樣,隨便地出門去找小朋友玩,所以他的朋友不算多,基本上都是世交帶著自家小孩兒來拜訪的時候,司馬師才有機會見到同齡人。 而唯一一個經常見面的“世兄”,是曹二公子的長子曹叡,一個比司馬師年長兩歲的……熊孩子。 曹cao雖然對曹丕這個兒子的態度不算好,但是對孫子還是很寵愛的,有著祖父當靠山,再加上現在的甄氏還沒失寵,對上家世沒有自己好的司馬師,曹叡當然有些傲氣。 小孩兒嘛,被寵得多了,這樣子也是正常的。 走端莊可愛風的司馬師才不和小屁孩兒一般見識呢,只要曹丕叔叔看他順眼就可以了。 恰恰因為這樣,父子關系不算太親密的曹叡看司馬師更不順眼了。 司馬師:誰怕你啊,有本事咱們來干正面??! 哦,對了,司馬子元絕對不是因為歷史上那個把司馬師從人生贏家打落谷底、讓其失意數年的魏明帝曹叡而看熊孩子不爽的。呵呵。 作者有話要說: 是的,蠢作者魏文帝全球后援會的一員【喂!】,閃開,我要吹阿丕了! 今天補了八篇讀書筆記和一篇小論文,最后碼了這一章……覺得自己快要狗帶了……明天應該也不能六點更了,更新時間隨緣吧哈哈哈qaq 第82章 何晏 曹叡是個熊孩子, 司馬師不喜歡他。 如果說一開始他討厭這個家伙還有歷史上的“浮華案”的原因的話,那現在就是真的看這個小屁孩兒不爽了。 司馬師是個相貌俊秀的孩子——最起碼,晉書上給他記了個“雅有風采, 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譽, 與夏侯玄、何晏齊名”, 要知道, 夏侯玄和何晏都是著名美男;而曹叡,就沒人夸他長得好看,頂多說他得祖父曹cao的喜愛——而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長得好看是有很大的優勢的。 再加上他有個好爹,曹二公子偶爾還會想起他來, 問一句“仲達, 近日怎么不見阿師”,于是司馬師小朋友有了跟自家老爹一起出門拜訪二公子的經歷,有一次司馬師還碰到了曹cao。 曹叡小朋友呢,從小很得祖父的寵愛,司馬師也是知道的,但是這根本就不能算做曹丞相不走心地夸獎了司馬師一通以后, 曹叡排斥他的理由吧? 司馬師覺得很冤。 長得可愛又讓人喜歡難道是我的錯嗎?! 但是呢, 去掉曹叡,司馬師覺得自己是很喜歡曹丕那里的氛圍的。 就是二公子他心眼直啊, 本來就不如四公子曹植受寵,他還在那里作。 打著二公子喜歡司馬師的理由,司馬懿好幾次光明正大地上門拜訪曹丕, 這回,府外傳來消息不久,司馬師就被整理好了裝束,跟著父親一起出門了。 在車上晃蕩的時候,司馬師已經通過旁聽厘清了事情的經過。 曹丞相他呢,有一個不太好的癖好,他好□□。 就因為這個癖好,硬生生在宛城之戰里把長子曹昂、侄兒曹安民以及大獎典韋給“好”沒了。 美色誤人,但是曹丞相他就是不愿意改改自己的毛病。 丞相府里有好幾位丞相的妾室,原來都是寡婦和□□,其中有一位,是大將軍何進的兒媳婦尹氏。就像丞相有許多個“養子”都是府里的姬妾帶來的拖油瓶一樣,尹氏也有一個拖油瓶,這個拖油瓶名為何晏。 何晏同學,親爺爺是當年的大將軍何進,養父曹cao又從司空變成了丞相,基本上沒吃過家世方面的虧。 和曹cao的其他養子不同,何晏的性格相當的張狂,比曹丞相的親兒子還要張狂,吃食、服飾等用度都要最頂尖的那一種。 當然了,何晏這樣的表現很正常,因為他是魏晉名士的先驅嘛,不知道多少魏晉名士把他當偶像,吃五石散這種風俗就是后來何晏帶起來的。 總結一下魏晉名士們的張狂樣,基本上就能想象何晏的日常表現了。 不過因為何晏現在還處于少年時期,好歹還知道收斂一點點,畢竟那么多新花樣都是在未來開發的嘛! 曹二公子很討厭他,和他根本做不到兄友弟恭。 司馬師覺得自己可能已經看穿了真相:嫉妒自己的老爹被人搶了,曹二叔叔你就不能直說嗎? 其實這也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但是偏偏今天,二公子和繼弟的撕逼現場被老爹直接目擊了。 曹丞相的養子們因為沒有繼承權,所以不用擔心他們兄弟失和,于是乎,曹丞相對自家的養子們的寵愛程度還有超過親生兒子的趨勢。 目擊了撕逼現場的曹丞相當場對二兒子發話:崽,阿爸對你很失望。 文青二公子沒有當場淚崩都能夸他的玻璃心堅硬了好么! 司馬懿帶著兒子急急忙忙地趕到二公子那里,就見到二公子抱著一個少年哭得是肝腸寸斷。 司馬父子:尷尬·jpg 我們是不是應該先躲開避避? 但是呢,曹丕已經看到了他們倆。 因為司馬師好歹還是小孩子,曹丕勉強忍住了剩下的眼淚。 司馬師蹬蹬蹬跑到曹丕跟前,把自己的袖子舉起來給他:“情難自抑,何勉抑之?”你既然忍不住了,為什么還要勉強自己忍下去呢? 曹丕哭笑不得地把司馬師抱起來,被一個小孩子拿著衣袖勸他再哭一會兒,這回他倒是真的哭不出來了。 司馬師:計劃通√ 說不定以后,今天發生的事還會作為他天資聰穎的證明被記到世說新語里去呢。 哎呀,想起來就美滋滋的。 曹丕和他身旁的那個少年還有司馬懿、司馬師一起踞坐在席子上——當然,司馬師小朋友完全就是在里面充數的那個——經過介紹,司馬師才知道,青年名為郭奕。 郭奕的名氣不是很大,但是他有一個很有名的爹,他爹叫做郭嘉。 當年郭嘉在征烏桓時不幸早逝,曹丞相甚悲,回來以后就把郭奕接到府里養了起來,待遇與諸公子同。 郭奕是少有的作為功臣子弟而不是丞相養子被撫養在丞相府的孩子,正因為他不是曹丕的那些庶母們帶來的拖油瓶,其父郭嘉又深為曹cao所信重,所以曹丕對人生地不熟的郭奕還是挺好的。 而且郭奕的身體情況不是很健康,大概是郭嘉傳下來的體弱。 郭奕這個人呢,是幫親不幫理的性子,從他進府以后就對他很好的“二哥”曹丕vs為人飛揚跋扈的何晏,這選擇題根本就不用做嘛! 三個大人在那邊討論怎么讓曹丕把在丞相心里的印象分再加上去。 四公子得寵也就算了,在得寵的前提下,還有一群大臣跟在他身邊幫他出謀劃策讓他不作死,未來的魏文帝曹丕現在只能很凄慘地在自家爹面前刷好感,努力讓好感度不要降下來,想想也是很令人心疼的。 司馬師在邊上聽得有些無語,這難道就是當局者迷? 讓曹丕主動去承認錯誤是很正確的,但是要不要這么莊重地去“請罪”??? 真要是親如一家,才會毫不顧忌地打打鬧鬧吧! 于是在話題進展到在曹cao面前請罪以后,曹丕該怎么給何晏賠禮道歉、送什么好的時候——司馬師覺得,自家爹的智商還是在線的,可是架不住有兩個豬隊友啊。備感委屈的二公子根本不是真心想要道歉,只是想要刷老爹的好感度;郭奕郭伯益同學本身就看何晏有點不太順眼,這回也沒覺得二哥有錯,誠意根本就沒體現多少啊——司馬師終于忍不住插話了。 “阿父,阿師之前把昭弟鬧哭了,也不用給阿弟賠禮,只要和阿弟道歉就是了。為甚么二公子叔叔要給他的阿弟送禮物?” 一語驚醒夢中人,曹二公子這回知道該從什么方面下手了。 不就是兄友弟恭嘛,他能忍! 平日里見到曹子建,兩個人還阿兄、阿弟你好我好大家好呢,換到何晏身上,曹丕相信自己也是能忍得下去的。 大不了以后眼不見心不煩唄! 司馬師同學成功地在自家老爹和未來的魏文帝面前樹立了天才兒童的形象,并且曹丕夸獎他的話似是不要錢一般地說出來,讓司馬師自己都有點不好意思了。 哎呀,雖然我知道我是這樣一個品德高尚的天才兒童,但是你也不用太夸我嘛! 好歹在老爹面前把印象分挽回來的曹二公子,莫名地覺得在自家老爹面前得寵的兒子挺不給力的。 曹叡:寶寶真的是躺著也中槍??! 司馬師是一個開了后世先知掛的人。 后世評價曹丕與曹植,對于曹植的文學才華是肯定的,但是在政治方面,顯然曹丕才是更為合格的繼承人。 想到這里,司馬師略微感嘆了一下,父母果然都是盲目的??! 曹丞相一代梟雄,怎么就看不清兒子們在政治方面的技能點哪個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