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節
另外,醫學院,師范類,農業和重點院校是優先錄取。這個怎么說呢,比如白棠選的師范學校,如果她的成績達到錄取線那么百分百就是師范學校錄取得了,后面在好的學校,分數達到的也不行,只要志愿中有它們就優先。 另外這會不知道為啥,哲學專業和政治專業特別熱門,特別是哲學類,幾乎都是高分錄取的,這時候不知是特崇拜哲學家,還是想當哲學家、詩人很多還是怎么著! 林帆想了一下就才填了俄語,因為之前跟蘇聯是好兄弟來著,所以這門語言專業是有的。 綜上,林帆覺得如果不是去自己優選的地點,那么其他偏遠的地方她又不想去,不是她裝,而是大不了多等幾年,政策也好一點了再出來也一樣的。 既然自愿也填了,試也考了,就只能等錄取通知書了! 今年的部隊老節目“團圓飯”張愛國是全家參加的,不過既然有了親娘帶著,團團和張再就不好再去張愛國位置那里打醬油了,這總歸是不好的行為。 熱熱鬧鬧過大年后,白棠就每天都會去找林帆聊天,林帆看出她挺忐忑,連張嫂子都一樣,過兩天就過來看看,是否林帆他們有啥消息了。 這時候考試成績是保密的,林帆不知道是為何緣故,但確實讓人心里不踏實。在電腦未普及前還曾經發生過“替代”的事兒,而且肯定不少。其實現在人并無身份證和身份證上的照片,戶口是集體的,改名字又是經常發生的事(文革留下來的習慣),有時候考得好的被有勢力的地方有權人物更換了上學的人,誰也不知道。雖然后期也有曝光的,不過那又如何,被迫毀了的前程誰能補給他(她)。 林帆駐地里只有他們幾個,顯然不太可能發生這種事,如果通知書沒來,可能是因為大雪天給阻斷了,也可能是沒有考上。 據說為了這批大學生能順利收到入學通知書,郵政局對于這類通知書信件是開通著綠色通道的。 不過好多人在偏遠的地方,交通本來就不好,各種信息本來就滯后,有的人收到入學通知書,大學已經開學了。 他們這里常常大雪封山,不過因為是特殊地方,幾天總有能跟外界保持聯系,包括電報和信件。他們可以搭著順風車,受到便利的好處。 等啊等,年都過完了,終于等來了第一封通知書,那是張家老三張亞的技校通知書,全家人開心得不得了,誰不知道中專有補貼而且畢業是包分配的,他們多是學習一技之長,很快就投入“使用”,最快的為國家培養出最初的基層人才的地方。 張嫂子是抹眼淚又笑,他們家孩子里也出了個端鐵飯碗的了。 張亞是所有孩子中排行第三,兒子中行二,他家大兒子當兵,大姑娘嫁人。這張亞是因為老大叫張儒,張營長說取個“儒雅”二字,說是一看就是兄弟的,以亞代替雅,不顯女氣。 剩下的人更焦心了,連張嫂子也很少來找他們聊天了,就怕自家兒子的事會刺激別人。 林帆看報紙,一直都有這方面的消息,一方面確實體現了國家高層在極力的宣傳,表明態度,一方面也是讓更加多的人了解。 有的人領到通知書了,報道時間有的二月中旬有的三月份,算算時間怎能不叫人焦慮? 過幾天林帆正在帶小四斤和小張再睡午覺,事實上因為天氣還很冷,他們多數呆在炕上過的。 林帆的通知書來了,她的通知書和白棠的是一塊的,可能不是一起到,不過由于滯留的原因才一起到她們手上的。 林帆跟張愛國一起看錄取通知書和入學須知,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上面寫著大學名稱,然后是革委會轉某某同志,經某某招生委員會批準,她在某校的什么專業就讀,讓她在什么時間去學校報道。 入學須知更是很有時代特色,什么深揭“□□”破壞革命行為,讓學生們入學后也要保持提高覺悟什么的,都是喊口號的事兒。 聽到林帆他們領到通知書這事兒的人都過來看熱鬧,是的,看熱鬧! 兩個嫁人并且孩子都有的人說要去上大學,那不是要鬧笑話嗎?這些一直以安分、賢惠為標榜的婦女對他們是又嫉妒又不屑,各個面目扭曲。 這里面黃娟最僵硬,因為她也一直沒收到通知書,另外就是宋嫂子了,她一直以為她家的大兒子去考試上大學才是正事,這個林帆和白棠是怎么回事兒,湊什么熱鬧。 但現在領到通知書的是她們,如果連這樣的已婚婦女都考上大學了,那他家的兒子臉面往哪兒擱? 她是越想越惡心林帆兩人,不過呢林帆收到通知書的時候就沒怎么出門了,時間比較緊,去學校是要轉糧食關系的。 也就是說,她要從老家張家屯轉出來,跟著入學一起帶去,也就是說她的原農業戶口以后就是非農業戶口了,將來隨著她的分配工作地點而轉移。上學是目前最主要的能遷移和改變戶口性質的方式,連婚姻都不一定能改變的難題,只要你有學校招收或者單位接收。 林帆和白棠面臨同樣的問題,那么短的時間,如何快速回到老家把戶口轉出來。 白棠是戶口現在就她一人,結婚過后一直跟父母住也就沒有管戶口的事,索性沒有遷到劉望城家,不然又得扯皮,她的意思是回去偷偷自己就遷,不讓婆家那邊知道。 而林帆這里就少不得要張愛國跟著走一趟了,因為這個事村里看到就她一個女人家,估計會拖來拖去,她的事就得麻煩。 張愛國也沒說啥,跟領導拿到審批的假,就跟林帆回去,這次是打算快去快回。 林帆沒辦法只得把團團和小張再這兩個已經大了能溝通的放到張嫂子家,請人家代為照顧幾天,把兩孩子的吃穿安排好。夫妻兩就帶著一歲多的小四斤回老家了,主要是這小家伙不能同時離開父母雙方一個晚上的,林帆不好讓人家連覺都睡不好的給她哄孩子吧。 就這樣,小四斤一年內就回了兩次老家,這次又匆忙,只能買到硬座。 挨到老家去,因為張愛國提前跟老家人發電報了,所以這次他們是有驢車接著的,還未開春又已經沒有了要強制勞動的人群,驢也得以喘氣休息了。 作者有話要說:這一周沒有榜單,沒想到各位天使給我投了地雷,感謝么么噠 第111章 在電報中張愛國只說有事需要回老家一趟,讓大哥什么時候去接,因為電報是算字數的,而且張愛國認為回家再說原因比較好。 現在張家人都不可思議的看著林帆,這個嫁進張家幾年,生了三個孩子,之前跟婆婆還相處得不好的林家閨女,說要去上大學? “不行!”李翠花急急的就說了。 “娘,我們就是回家轉戶口的,你現在說這些有些不合適。這是我媳婦兒自己考上的,不去上學實在太浪費了?!?/br> “怎么會浪費呢?” “咳咳,你閉嘴,老五啊,你娘也沒說啥,就是如果你媳婦兒去上學,山高水遠的,我的孫子怎么辦,你自己由誰來照顧?” “孩子我會一起帶過去,有機會會給他們把戶口改成城里的戶口……?!?/br> “不行!我是說你不能去上學?!?/br> “娘是說我辛辛苦苦的,就這樣浪費了?” “浪費不了,你一個女人家家上什么學,我兒子工作容易嗎,你把名額給我大孫子……?!?/br> “咳咳咳,老婆子你說啥廢話?!睆埓罅旨倌<偈降拇驍嗬畲浠?。 張愛國平靜的看著老父母,突然覺得爹娘是越老越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