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節
軒轅家出情種,這句話竟慢慢成了公認。 軒轅玦沉吟片刻。 “衛皇后駕薨之后,父皇讓母妃掌管后宮,卻從未提及要給她一個皇后的名分。這件事在母妃心中,一直是一塊心病?!?/br> 蕭貴妃有心病,這一點沈風斕一直都知道。 她那句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沈風斕記憶猶新。 “我不太了解圣上,你是他的兒子,你說,圣上對母妃,是真心的嗎?” 軒轅玦對她這個問題有些震驚。 真心…… “這個詞放在父皇身上,總覺得怪怪的。別說父皇對母妃的心意,就是他對我的心意,我也是后來才知道的?!?/br> 他一直知道,圣上對他是寵愛有加的。 直到御前對質,圣上認定他酒后失德,不信他是被人陷害。 那個時候,他覺得圣上并不是寵愛他,至少那寵愛,還不夠。 一直到后來,太子被廢,圣上與他談棋…… 直到圣上親口承認,他想冊封自己為太子,他才認定圣上是怎樣的心意。 天子之心,就連身邊的人,都很難揣測。 如果說這世上,唯一能揣測圣上心意的,不是他,也不是圣上寵愛了二十多年的蕭貴妃。 應該是那個從小到大,在圣上身邊服侍的李照人。 可惜,他是一個看起來笑瞇瞇的,極好說話的人,其實嘴巴比誰都嚴實。 也只有他,是真正不可能背叛圣上的。 沈風斕想了想,道:“圣上畢竟是圣上,三宮六院。便是有真心,分成了那么多份,到一個人身上還有幾分呢?” 軒轅玦笑著看他,眉梢微挑。 沈風斕便知他想到歪處了,連忙掰正過來。 “寧王從前做事不會如此張揚的,現在倒像是不管不顧了似的。這是為何?” 軒轅玦在文書里翻了幾下,找出一封戳著火漆的密信。 “你看看這個就知道了?!?/br> 沈風斕狐疑地接過信來,火漆已經破開,軒轅玦顯然早就看過這信了。 她拿出了里頭的信箋,看得心驚rou跳。 “殿下竟然今日才告訴我?這么大的事……” 她忽然意識到了不對。 這封信里說,寧王收買了龍騎營的副將龍威。 龍威是龍騎營首將龍駿的弟弟,他們兄弟兩是異母所出,感情并不算好。 寧王還真是選對了人。 那個龍駿是圣上的心腹,一個一身正氣的武將。 從來不茍言笑,不結黨營私,比沈太師那種做作的中正,更加可靠。 他絕不是一個適合收買的人選。 而龍威就不同了。 一個和自己的哥哥感情不好,又屈居在他手下的人,但凡有點血性,都會想取而代之。 “龍騎營等同于圣上親兵,只要他能控制龍威鏟除龍駿,握住龍騎營,就等于握住了圣上的性命。自古皇權之爭,爭到最后都是兵力的爭奪?!?/br> 軒轅玦點了點頭。 “寧王以為有兵力在手,我又不在京中,老詹的虎騎營也不在。他這個時候,自然不必再偽裝什么了?!?/br> “以為?” 沈風斕笑著反問他,“殿下是不是早就有主意了?龍騎營,殿下控制得???” “你太高看我了。在嶺南九死一生,如今能保住性命回京,已是大幸。京城中的事,哪里還有工夫管得了?不過是慶幸,至少虎騎營在我們這邊罷了?!?/br> 有詹世城在,虎騎營的確可以算是,在他們這邊了。 “更何況——” 他話鋒一轉。 “龍駿當了這么多年龍騎營首將,他不蠢,不會這么容易被自己的親弟弟反水的?!?/br> 龍駿的確不蠢,可寧王更加聰明。 沈風斕心中默默補了一句,卻沒有說出口。 軒轅玦朝她發上摸了摸。 “你懷著身孕還要趕路,要格外小心些,快去休息吧?!?/br> 沈風斕不禁打了一個呵欠,不疑有他。 “是有些累了,我先去休息,殿下也早些回來?!?/br> 說著在他面頰上,唇瓣微啟,輕輕點了一下。 看著她離開的背影,軒轅玦面上的笑意,慢慢斂了下來。 她每次懷孕,都沒趕上好時候。 這一次,他實在不希望她再cao勞。 有些事情,他選擇了隱瞞她,不讓她過分擔憂。 這樣的選擇,讓他心中有些許愧疚。 可他不得不這么做。 沈風斕走了出來,那個被用作書房的船艙,艙門又合了起來。 她輕松的神情,在軒轅玦看不見的地方,變作了了然。 明明知道他在隱瞞自己什么,她還是選擇相信他,不過問。 自打天懸峰的山匪集體下山那次,她便明白了,軒轅玦是會愛屋及烏,珍惜她所珍惜的東西的。 否則他大可不必下山,只需要在山上陪著沈風斕,等著山匪們被陳執軾全殲的消息。 可他還是選擇了,在自己重傷未痊愈的時候,跟著山匪們下了山。 就是為了告訴陳執軾那句,不要傷他們性命。 這讓沈風斕,對他充滿了信心。 即使他隱瞞自己,那也必定不是什么壞事。 她何必處處擔憂? 不如好好養胎,讓腹中的孩子,可以少受一些苦…… 回程走得不算快,甚至極慢。 軒轅玦好像一點也不著急,寧可這么慢慢地回去。 沈風斕就更加不著急了,一路只當游山玩水,和浣紗浣葛飽覽兩岸風光。 船行經每個州府,嶺南刺殺之事早就傳遍了各處,每一處州府的百姓見到龍船歸來,都十分歡喜。 這意味著,軒轅玦也平安歸來了。 而各地的地方官已經學乖了,總管不再叨擾龍船,只是帶著百姓在河岸邊目送龍船。 不少人看到,龍船的頂樓,一處小小的船艙里頭,有一個美人的身影。 似乎天氣過于炎熱,她在頂樓開著一扇小窗,身子倚在窗邊。 江上的風吹動她的衣襟和發絲,更吹動她面上的孔雀藍紗麗,叫人看不清她的模樣。 只叫人遐想那飄飄欲仙的美態。 “那個美人是誰?是晉王殿下在嶺南帶回來的嗎?” 岸邊上的百姓,開始了猜測和議論。 “才不是呢!說是晉王殿下的側妃娘娘,夢見殿下在嶺南有危險,所以單槍匹馬趕赴嶺南,把殿下救了出來!” “哎呀,就是那個晉王府滅門案的評書里頭,那位沈側妃嗎?” 晉王府滅門案這個話本子,順著江水,從北流到了南。 大周的百姓十亭有九亭,都聽過這個故事了。 “除了她還有誰?晉王殿下癡情咧,身邊就這一個妃子,早就該扶正啦!” 聽著百姓們的議論,一個掌管碼頭貨運的小吏,縮了縮肥胖的脖子。 他知道,龍船上那個美人是誰。 兩個月前她經過這處的時候,是在一艘商船上。 船上的人自稱是去嶺南販鮮果的,結果幾個沒眼色的差役說見著了美人,慫恿他上船查看。 說那美人面上蒙著藍色的紗麗,一看就不是凡品。 他色心一起,就截住了那艘船。 沒想到還沒見著美人,就被一個護衛拿刀鞘架住了脖子,還亮出了晉王府的令牌。 說是趕赴嶺南找晉王殿下的。 他現在看到龍船回來,才知道那個戴著孔雀藍紗麗的女子,是何等人物…… 現在想起來,脖子上依舊發涼。 “娘娘,你瞧,河岸邊的百姓都在看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