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節
她心有余悸。 想想那時要不是蔣烽他們得力,或許浣紗少的不是一條胳膊,而是性命了。 她又想起了浣葛的話。 “浣紗扮成娘娘的時候,還說一定不會有危險的。她以為寧王殿下不會讓人殺娘娘的……” 沈風斕也很難相信,寧王要取她性命這個事實。 軒轅玦看出了她的心思,只得柔聲安慰。 “你到現在還在同情憐憫他嗎?我也以為,他至少不會對你下手?!?/br> 軒轅玦以為,浣紗以為,沈風斕以為…… 所有人都這么以為。 可事實就是事實,容不得半點虛假。 她不禁蹙起了眉頭來,又被軒轅玦用手指撫平。 “懷著身孕的人,不許不開心。一定是懷云旗和龍婉的時候,經歷了太多打打殺殺,龍婉才會這么暴力的?!?/br> 這是什么歪理? 沈風斕不由笑了起來,“那云旗好端端的,你怎么不說?” “云旗啊?!?/br> 軒轅玦自鳴得意,“他當然繼承了我的脾性,像我小時候。溫柔又乖巧,善解人意……” 還有人這樣自戀的。 沈風斕不禁白了他一眼,兩人對視而笑。 過了幾天閑適安逸的日子,沈風斕便坐不住了,說要親自出府衙體察民情。 說得好聽,其實想在城中逛逛。 軒轅玦哪里不知道她的心思,便提出要和她一起去。 沈風斕想著兩人極少一起逛街,剿匪的工作也進展順利,便讓他一同出門。 這一出門,她瞬間就后悔了。 跟在他們身后明處的護衛,就足足有二三十人。 樹上,房頂,暗處的護衛還不知道有多少人。 甚至有府衙中熟悉的面孔,戴著小白頭巾,在路邊賣起了包子! 是可忍孰不可忍,沈風斕故意到那包子攤前頭。 “小二,這包子是什么餡的?” 街頭上,人人不禁側目,穿著廣袖華服的美人,親自在一個包子攤前問話。 賣包子的小二緊張了起來,支支吾吾答不出話來。 一旁的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誰被這樣的美人搭話,不會緊張??? 可你也不能緊張得,一個字都說不出來吧? “嗯?” 沈風斕眉梢一挑,那小二喪氣地低了頭。 他朝身后招呼了一聲,真正的小二連忙跑出來,肩膀上搭著的白毛巾一甩一甩的。 “來咯!客官要什么包子?我們這有rou餡的,還有素菜餡的,糖砂餡和半rou半菜餡的!客官這么多人,要是買得多,小的還能打折扣哩!” 沈風斕笑瞇瞇地看著先前那個小二。 “看見了吧,小二是這樣說話的。你得回去好好學學,不然下次一出來就被人看穿了?!?/br> 先前的小二把小白頭巾拿下來,果然是軒轅玦身邊的一個護衛。 “娘娘,您是見過我的,這不算……” 沈風斕根本不愛吃包子,他扮成賣包子的小二在此護衛,當然沒想到要去記小二的詞兒。 “借口真多!” 沈風斕一包子丟過去,正好砸到他手里,燙得那護衛把包子在兩手間滾來滾去。 那是沈風斕丟給他的的,他當然不能扔掉,只能這樣滾來滾去等它涼下來。 沈風斕不由好笑,“快放下來吧,一會兒涼了再吃不就是了?!?/br> 她是沒注意到包子這么燙,否則也不會拿去丟他。 那護衛卻大口地咬了一口。 “現在已經不燙了,嘿嘿?!?/br> 沈風斕看了軒轅玦一眼。 “這街上還有多少暗哨?” 她不想帶軒轅玦出門,就是因為他太扎眼了,出來興師動眾的,安排一大堆人手。 這樣還如何好好逛街? 軒轅玦眉梢一抬,“安全第一,這話不是你經常說的嗎?” 沈風斕一時想不起來,自己什么時候說過這話。 等她想起來時,面色爆紅。 什么她經常說的話? 那不是在衛皇后的孝期,他們夜里在床榻上時,沈風斕才說的話嗎? “安全第一,國孝期間,要是弄出孩子來怎么辦?殿下自重,自重……” 所以那段時間,采取物理方式避免懷疑,軒轅玦一直過得有點辛苦。 現在他拿出這話來揶揄沈風斕,著實惱人。 “聽說城中有一個國公祠,我想去看看?!?/br> 軒轅玦意料之中地回答道:“好?!?/br> 建祠立碑素來是為故去之人,且在世之時有大功勛的。 國公祠卻是一個生祠,是嶺南的百姓自發集款,為定國公修建的一個生祠。 走到國公祠外,才發現此地位置僻靜。 外圍的院墻已經破舊,看起來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 然而院中的松柏還很青翠,筆挺地立著,恰如定國公此人的剛正。 沈風斕笑道:“不知道軾表哥來過沒有?他近日來慢著復興民間學堂之事,只怕沒空出來逛逛?!?/br> 軒轅玦反問道:“他在這待的時間還長著呢,你還怕他沒機會看見嗎?說不準在嶺南待兩年,他就能娶到合意的妻子,像你我二人一樣,攜手來此處?!?/br> 沈風斕也希望如此,陳執軾的年紀已經堪稱大齡剩男,這事再不能拖下去了。 護衛們在院中等候,他們倆一同朝著祠堂里頭走去,便聽見里頭的說話聲。 沒想到國公祠這么久了,竟然還有人在里頭拜祭。 只見穿著布衣單衫的兩個背影,一大一小,正虔誠地跪在定國公像前。 那是一尊極其寫實的人像,約莫當年雕刻人像的人,親眼見過定國公,才能雕刻得如此栩栩如生。 大一些的背影,背上的補丁更多一些,整件衣裳已經不成樣子。 小一些的那個背影,衣裳上的補丁倒不多。 只聽大人道:“崽兒啊,快拜拜國公爺。你拜了國公爺啊,就能去學堂念書了,以后也考舉人去!” 一口濃厚的嶺南方言味道,從他話中聽出來,那個小孩是他的兒子。 “爹,啥是舉人?” “你先拜!拜完了知道啥是舉人了!” 那孩子約莫才六七歲,聽了他爹的話,沒有絲毫猶豫便拜了三拜。 那小小的身子跪在稻草上,動作似模似樣,十分可愛。 “爹,你騙人!拜完了還是不知道!” 小孩子倒機靈,一抬起身來就質問他爹。 當爹的面不改色。 “你懂個啥?爹告訴你啊,要去學堂念書,念了書當童生,當了童生考秀才,考上秀才當舉人……” 他如數家珍地說著這些,說到了舉人之后,就不再說下去了。 小孩子機靈地反應過來,又問:“當了舉人以后考啥?” 他懷疑他爹并不知道,舉人后頭是什么。 那個當爹的想了想,“舉人后頭,后頭還有咧!小毛頭,你問那么多干啥?你要是能考上秀才啊,咱們家就是祖墳上冒青煙咯……” “爹,那咱們去學堂吧?!?/br> “哪有那么容易哦?你快多拜拜國公爺,聽說國公爺的世子在重新起辦學堂。要是按著國公爺當年的例啊,咱們窮苦人家是能免費讀書的。唉……也不知道,這回還是不是這個例?!?/br>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小的毛頭也知道,不免費他可能就沒書讀了。 “小毛頭啊,爹都想好了。只要讓咱們讀書,交錢就交錢吧。先生講學問,孝敬他也是應該的。實在不行,爹就把家里的石磨賣了……” 小毛頭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清脆的聲音哈哈哈的。 “爹,石磨賣了你拿什么磨豆腐?先前你把驢賣了,自己來拉磨。磨要是賣了,你還拉個啥?你想叫我餓著肚子讀書哩!” 他爹聽見他清脆的笑聲,分明是件為難的事兒,卻忍不住笑了出來。 “你懂個啥?把石磨賣了,爹就不賣豆腐了。聽說城里近來有許多繳械下山的山匪,屯兵的數目多了許多,煮飯的人不夠了。爹去煮飯,餓不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