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節
就在她思索之時,軒轅玦一把攬過沈風斕的肩。 他對福王妃道:“本王見他們母子出門多時,便親自過來接他們回去。如今時辰也不早了,就不打擾大嫂了?!?/br> 福王妃識趣道:“對對對,斕姐兒也過來小半日了,是該回去了?!?/br> 兩人攜手出了營帳,奶娘抱著兩個孩子跟上,軒轅福昀一個箭步追了出去。 福王妃不禁嘆了口氣。 她知道福昀一定是跟著龍婉過去了,要是他對自己也有這般依賴之心,那該多好…… 衛玉陵看著他們一家四口離去的方向,默默地下了決心。 她決定,就按照沈風斕所說的試一試! 回去的路上,軒轅玦一直保持著神秘莫測的笑容,看得沈風斕好生不自在。 “殿下方才在賬外,偷聽多久了?” 軒轅玦連忙反駁,“本王是光明正大地聽,不是偷聽。就是從我教你幾招那里,開始聽起的?!?/br> 她一下子xiele氣。 這么說,她教衛玉陵的那些,軒轅玦都聽到了? 怪不得他笑得這么神秘。 “你倒是會教她,怎么也沒見你自己用過幾招?” 沈風斕撇了撇嘴,“我沒用嗎?其實我早就在無形之中用了,只是裝得太好,所以殿下絲毫感覺不到罷了?!?/br> 軒轅玦道:“那你記好了,我除了喜歡看書和騎射,還喜歡品茶,也頗喜歡奇巧機關,還有詩詞……” 沈風斕連忙打斷了他。 “殿下說這些做什么?” “自然是讓你跟我聊到一塊兒去?!?/br> 沈風斕忽然站住了腳步,轉過頭來,對他得意地挑了挑眉。 “那殿下也記好了,我除了喜歡看書和彈琴,還喜歡佛語禪經,閑云野鶴,輕功武藝……” 當然,最后一項她還處在欣賞階段,自己并不會。 “殿下記住這些,就能同我聊到一塊兒去了?!?/br> 她只是逗著玩說的這些,沒想到軒轅玦忽然正色了起來,認真地點點頭。 “嗯,我記住了?!?/br> 草原上一陣秋風,拂起他月白色的發帶,靈動而飄逸。 他說話的時候,眼眸里頭,有草原上最美的星星。 一件素白織錦的披風裹到她背上,他的聲音低而暖,在她耳邊輕喃。 “起風了,回吧?!?/br> 兜著兩袖秋意,他們滿載而歸。 白日,圣上命人把昨日狩到的獵物做成食物,所有人一同聚宴。 昨兒出了那樣的事,圣上也沒了心情,故而今日才想起這一遭來。 又特特命人盯著廚役,防止類似黑熊被喂食五石散的事情,再度發生。 這不僅是單純的秋獵聚宴,更是為了消散人們心中的緊張。 見圣上都沒為昨日的事情煩心,眾臣也輕松了許多,安心享受鮮嫩的野味。 龍駿原本還要帶人上山搜尋,想趁著白天光線清晰,再好好地查找一番。 詹世城卻主動接替了他,說他一夜搜尋辛苦,自己帶著御林軍再去找也是一樣。 龍駿謝過了他,便回營歇息去了,連前頭的聚宴都沒去。 他一夜未眠,實在是累了。 和龍駿不同的是,一夜未眠的寧王,又和詹世城一起上了山。 知道的,說是寧王攝于賢妃的威壓,不得不盡全力去尋找汪若霏。 不知道的,都認為汪若霏是圣上賜婚的寧王妃,所以寧王才這般緊張。 汪若霏失蹤了一天一夜,又是在野獸遍地的山林之中,任誰心里都清楚,她必定是兇多吉少了。 看著平西侯自在吃rou的模樣,不禁有些膽寒。 這個親爹,還不如寧王一個未婚夫婿緊張。 圣上體恤,特特吩咐給寧王和龍駿的營帳之中,都送一份烤山羊脊去。 還有各色獸rou,諸如野豬,山雞,山雀…… 眾臣公邊吃邊閑聊,都說寧王有毒。 這前一個御賜的寧王妃沈風斕,乃是沈太師唯一的嫡女,又容貌出眾才名遠播。 那是所有京中的王孫公子,夢寐以求的對象。 圣上就輕易賜給,當初名不見經傳的寧王了。 結果沈風斕成了晉王側妃,寧王的婚事就拖了下來。 過了一年半載,圣上又把汪若霏許給了寧王,那可是京城中除了沈風斕名頭最盛的小姐。 一下子,京城雙姝都輪到寧王頭上了,不由不叫人羨慕。 原以為這一次他們能順利成婚,沒想到婚事還沒提上日程,汪若霏又失蹤了。 這寧王有毒,寧王妃的位置更加有毒。 好像哪個女子被圣上賜婚給寧王,就會莫名其妙發生一些怪事。 這樣一來,王公大臣們心中緊張。 家中有適婚女子的,生怕圣上忽然想起自己,把女兒許給寧王。 家中沒有適婚女子的,也怕自己的侄女、外甥女被許給寧王…… 雖說,現在朝中的局勢,最有可能成為儲君的莫過于寧王和晉王兩人。 但是寧王他有毒,自家女兒若是嫁給他,當不成皇后反而先死于非命,那可怎么好? 和那個虛無縹緲的皇后之位比起來,還是自家姑娘的性命要緊。 眾臣心中這樣想著,不免又同情起寧王來。 他熬了一宿沒睡,這會兒又去山上搜尋汪家大小姐了,可謂是個有情有義之人。 好好的一個賢王,現在鬧成了孤家寡人,真是可惜了。 沈風斕假裝一心撲在rou上,悄悄聽著眾臣公的談話,暗自搖頭。 “他可真是有本事,不管做了什么惡事,在眾人心中他都是受害者,還是有情有義的賢王?!?/br> 軒轅玦在她耳邊低聲說著,又朝她碟中夾了一片剛削好的羊腿rou。 那片rou肥瘦間半,油花直冒,上頭撒著均勻的香料,一看就很美味。 她不客氣地用夾起來,送進自己口中,唇齒留香。 一面吃著,她一面道:“起先我以為他這只是為了應付賢妃,現在一聽眾臣公的言語,才發覺,他這還是在為自己博名聲?!?/br> 可能某種舉動做成了習慣之后,他無論再做什么事,都會下意識如此吧。 這讓沈風斕不禁產生同情,和排斥。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或許她的決定真的是錯的,在法相寺那個閑云野鶴的寧王,并不是真實的。 現在這個不擇手段的他,才是真的…… 這樣的他,真的能做自己的朋友嗎? 因為圣上興致好,昨日發生之事的陰霾慢慢消去,沈風樓又向圣上提議,今日再上山尋獵。 “一則可以再獵到一些新鮮的野味,讓久在宮中的圣上和諸位娘娘們,能夠吃得盡興。二則能順便幫忙找找汪小姐,不知圣上以為如何?” 圣上還未開口,陳執軾又起身附和。 “圣上就準了吧,也給我們這些初出茅廬的小子一個機會,在圣上面前耍耍大刀,討個彩頭!” 自來秋獵的規矩,得到獵物最多的人是會得到圣上獎賞的。 這次秋獵僅昨兒上了山,哪里能夠分出勝負? 故而這些高門世家的公子,一個個都不肯罷休,還想再來比試一番。 沈風樓和陳執軾,便是京城這群公子哥兒的代表,有他們在圣上面前開了口,附和者越來越多。 圣上一見這些年輕后生,個個勇往直前,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兒,心里就歡喜。 哪里還有不準的道理? 當下便應了眾人,又道:“好,誰今日能奪得頭彩,朕便賞賜明黃裘與誰?!?/br> 李照人雙手捧著托盤,上頭疊著一件整齊的狐裘披風。 與尋常的狐裘披風不同,這一件狐裘雪白的皮毛之下,是明黃色的繁復織錦。 明黃為天家所用之色,除了圣上能著一身明黃,就連一眾皇子也只能稍用其色點綴而已。 能身披明黃裘者,皆是圣上極為寵幸的臣公,見官大三級。 如今朝中擁有此裘者,除了沈太師,便是定國公、平西侯,龍駿,以及幾個告老隱退的老將軍。 至今在朝中仍為人稱道的衛大將軍,昔年也有這么一件明黃裘。 一見這明黃之色,眾人心里便知,沈風樓這一提議是完全迎合了圣上的心意。 圣上并不希望,眾人沉浸在昨日的意外之中,而是希望一切如常。 那些老成了人精的大臣都未能看出來,反而叫沈風樓這個后生,當先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