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節
書迷正在閱讀:你還不是欺負我可愛、重生之星際巨星、聲優的妻子才不可能是腐女子呢、[綜]男神不好追、自然與你有關、爽文女配上位記、非格調行為指南、每天上學都在被撩、被天敵看上了怎么辦?、翠花的種田農家生活
第892章 神離 “朕要說的這件事便是朕讓李光弼和郭子儀他們去河東朔方募軍之事。此事你想必也早就知道了吧。朕讓提拔了他們二人,讓他們二人去招募河東朔方兩軍殘部,并在當地募集兵馬加強我大唐平叛軍力?!?/br> 王源微微點頭道:“原來是這件事。不過這件事怎會引起臣的誤會?不知陛下為何這么說?” 玄宗靜靜道:“你難道不怪陛下沒有同你商議便下旨讓這兩人去募兵么?” 王源攤手笑道:“臣豈會這么想?這是件好事啊。郭將軍和李將軍若是能在河東朔方重整一只兵馬,對于平叛大業是大好事啊?!?/br> 玄宗皺眉道:“那么,難道你也不怪朕下旨命你們將兩萬兵馬歸還郭子儀和李光弼么?” 王源笑道:“那本就是他們所屬的兵馬啊,歸還給他們也是應該的啊。這有什么想不通的?” 玄宗吸了口氣道:“你甚至不怪朕沒有將他們的兵馬納入你的管轄之下?你可是朕任命的平叛兵馬大元帥呢?!?/br> 王源搖頭笑道:“陛下,你真的多慮了。關于此事臣一點都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對的。就算陛下沒有這么做,臣此番回來也是要建議在河北朔方一帶逐漸一只北路平叛兵馬的。陛下提前這么做了,倒是省的臣提出來了。于河東朔方一帶重建一只兵馬,可與我神策軍相為呼應齊頭并進。臣的神策軍可牽制長安潼關之敵,這樣另一只兵馬便可從北線突破叛軍腹地,挺進太原逼近叛軍老巢,這正是臣心中所想。只是臣的神策軍因為面對的十幾萬強敵無法抽調兵力進行這樣的行動,故而迫切需要另外一只兵馬來實現這樣的戰略設想,陛下此舉正是時候呢?!?/br> 玄宗的腦子有點迷糊,他可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他讓李光弼和郭子儀去河北道和朔方道募集兵馬可沒有想到說是為了平叛大局著想,而只是為了能建立另外一只軍隊,借以打破王源一家獨大的局面的。他本以為王源會反應激烈,早已想好了一肚子的應對之策,結果卯足勁打出去的一拳卻落到了空處,心里說不出的難受。 “你……當真不介意朕的這個決定?”玄宗咽著吐沫道。 王源嘆道:“陛下,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在陛下耳邊說了什么話,我王源是那種小雞肚腸之人么?臣說過,一切都從大局考慮,為了平叛大業,臣豈可在乎個人的面子?其實要說臣一點想法也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但臣認為,陛下做此決定時一定經過深思熟慮。況且陛下下旨時我尚在救援平原城的百姓的路途中生死未卜,所以陛下就算是想跟臣商議也是沒有辦法的。陛下,臣說的對么?” 玄宗怎么可能面對王源給的臺階不下,這件事若王源不追究的話其實是求之不得的,于是忙道:“正是正是,朕正是這么想的,當時朕欲派人去征詢你的意見,但那時不知你的蹤跡無法成行。加之平叛大事刻不容緩,郭子儀和李光弼又平叛心切不愿在成都閑居,于是朕便直接下了旨?!?/br> 王源呵呵笑道:“我一猜便是這個原因?!?/br> 玄宗也跟著干笑了兩聲。 王源微笑道:“臣想問問陛下,郭子儀和李光弼去募兵,他們的糧草物資如何解決?朝廷恐怕拿不出額外的糧草和物資給他們吧?!?/br> 玄宗的神經立刻緊繃起來,這也是他預料到的王源會從這上面做文章的地方。上一次王源便是這么干的,房琯就是這么死的。重建禁軍的計劃就是這么破產的?,F在看來,王源又要故技重施了。不過這一次玄宗早已做好了全面的準備。 “王源,朕知道你關心神策軍的物資供應,但這一次你是多慮了。為了不影響神策軍的物資供應,這一次郭子儀和李光弼的糧草和物資的供應都沒有動神策軍的一分一毫。朕將隨身之物變賣了,發動了王公大臣和皇族之家募集了不少財物作為他們的軍餉。朕就擔心你又來說這樣的話。但這一次你可想多了?!毙诘脑捳Z中帶著一絲得意和譏諷,似乎在告訴王源,這回你休想在這上面做文章。 王源忽然笑了?!氨菹?,不是臣多慮了,而是陛下您多慮了。臣并非查問其糧餉來源,臣是擔心他們糧餉不夠難以成功募集兵馬,完成陛下交給他們的差事罷了。臣聽說了陛下捐出了不少財物,又發動皇族大臣們捐了不少錢物,但那恐怕是不夠的。臣聽說郭子儀和李光弼希望能建立一只數量達六七萬的兵馬,那兵餉糧草物資的消耗可不是那么點財物便能保證的。若無兵餉物資,募兵豈非是一句空話?” 玄宗揶揄道:“朕知道那些錢物杯水車薪,但朕也沒法子,只能靠他們自己了。除非你愿意給他們分些糧草物資,可是你肯么?” 王源哈哈笑道:“陛下未免將臣看的太小家子氣了,臣正有此意呢。臣打算分出部分物資供應李光弼和郭子儀二人,雖然臣的物資也緊張,但這時候應該同舟共濟相互支持才是。同為大唐兵馬,難道還要分你我么?” 玄宗愕然道:“你當真愿意這么做?” 王源點頭道:“臣來時路上便已經想好了。兵器盔甲如果缺失,臣無能為力,需要他們從叛軍手里搶。但糧草和一些基本物資,臣愿意省吃儉用的供應他們。希望他們能早日成軍?!?/br> 玄宗真的是大大的吃驚了。他本以為這一次王源回來就是為了這件事興師問罪而來。但沒想到王源不但沒有任何的不滿反而愿意分出糧草和部分物資來供應郭子儀和李光弼,玄宗萬萬也沒想到事情是這樣的結果。玄宗心里有些犯糊涂,難道自己對王源的看法都是偏見?王源就是一個行事直接但毫無心機全心全意為了大唐且忠于自己的臣子?而非如心中所想的此人心有野心,有挾己而令四方的居心?難道自己對他產生了的想法都是錯的?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心底無私?自己才是小雞肚腸? 不過,這些想法只在玄宗的腦海里一閃而過,片刻后便被玄宗拋之腦后。玄宗響起了昨日李瑁說的那件事。如果那件事是真的,眼前這個王源便是在掩人耳目,故意以大度示人,掩飾他大逆不道的內心。又或者說他根本就是做賊心虛,做下了大逆不道之事,故而要以這種大度來掩蓋,從而達到迷惑自己的目的。 但無論如何,王源送上的大禮,玄宗是不會拒絕的。玄宗知道王源手中有糧食,而且很多。若是王源真的要獻出糧食幫助郭子儀和李光弼成軍,自己當然欣然接受。郭子儀和李光弼早一日建立另外一只大軍,便可早已讓自己安心。郭子儀和李光弼的忠心不容置疑,他們二人的兵馬越多越強大,自己便越有安全感。 “王源,你是在讓朕欽佩。臣子們為了權勢地位爭權奪利,甚至不顧大局的事情朕見的多了,但今日你的舉動讓天下人知道了什么叫做大公無私。你若能撥些糧草物資供應郭子儀和李光弼二人,那將對他們募兵成軍起到極大的助力。朕替他們謝謝你了?!?/br> 玄宗毫不吝嗇贊美之言,一頂頂的大帽子扣下來,坐實這件事情。他不能讓王源有反悔的機會。但王源也似乎根本沒有任何的悔意,提出抽調一萬神策軍兵馬組成專門供應郭子儀李光弼以及長安城外神策軍大軍的糧草運輸部門的建議。玄宗不假思索,欣然應允。 這件事敲定之后,兩人談話的氣氛頓時變得容融洽了起來。玄宗趁熱打鐵,索性將此事也一并提出來詢問王源。 “王源啊,本來朕答應了你讓你軍務自專,不去干涉你用兵之事的。但你也知道,隨朕來成都的長安臣民們的心情是急迫的,幾乎每天都有人問朕何時收復長安何時回到長安。故土難離啊,長安是他們的家鄉啊,又是我大唐的都城,你也要理解朕理解這些人的心情。十余萬大軍已經停留在長安城左近數月之久了,一直沒有攻下長安的計劃,也難怪臣民們有些焦灼。朕想,你一定是有你的道理的,何妨告訴朕其中的緣由,也好讓朕也一并跟他們解釋清楚,安定他們的心情?!?/br> 玄宗的話說的很有技巧,很有分寸。意思是說,不是我不守承諾來干涉你,我只是被被人逼得沒法子,想問問呢原因罷了。 王源微笑道:“陛下不問,臣也要稟報陛下的。臣此番回成都的原因之一便是要向陛下闡明此事的?!?/br> “那你便說說,朕洗耳恭聽?!毙邳c頭道。 王源道:“數月前,大軍抵近長安之時之所以沒有立刻攻擊長安,那是因為長安城守軍數量龐大,達二十萬之眾。加之叛軍又大力加固城防,建造防衛的箭塔挖掘深溝加固城墻,攻城的難度也大大的增加。在這種情形下,以我十余萬神策軍大軍硬攻城池,恐難取勝。故而,我和高仙芝商議了,先清除長安周邊州府城池,收復這些州府城池一來可孤立長安叛軍斷其出路,二來可斷絕他們以周邊州府郡縣供應長安物資的企圖。其三便是希望能吸引叛軍出城救援,我大軍便可與之在城外野戰,對我軍大大有利?;谶@三點考慮,神策軍大軍一直在長安周邊作戰,收復了十余座州府數十座郡縣之地?!?/br> 玄宗點頭道:“朕贊同你們的做法,二十萬大軍固守堅城,若要硬攻實為不智。但是朕聽說,一個多月前,長安城中撤離了十萬兵馬,如今城中只剩下十萬叛軍,這難道不是攻城的大好機會么?” 王源搖頭道:“陛下,長安城確實現在只有十多萬叛軍,但此時還是不能攻城?!?/br> “那卻又是為何?你是怕十多萬神策軍不是十多萬叛軍的對手么?不應該???朕記得你用六萬兵馬便拒神策軍十八萬,打的他們抱頭鼠竄。怎地現在兵力同等,卻生怯意了?”玄宗偷偷的刺王源一下。 王源不想跟他斗嘴,只淡淡道:“陛下,兩種情形是不同的,一攻一守戰況迥異,并不能拿來相比。當初通州之戰是史思明輕敵之故,但現在,他卻絕對不敢輕敵了。此刻換做我們來攻城,他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豈能以通州之戰來簡單的相比較?!?/br> 玄宗微笑道:“呵呵,看來朕的想法有些想當然了?!?/br> 王源沉聲道:“陛下和其他大臣們都以為叛軍撤離十萬便是攻城的機會,但其實不然。叛軍確實從撤軍十萬,但要知道長安城中兵力依舊有十余萬人。臣可不是懼怕這十余萬守軍,臣有絕對的信心以神策軍十余萬兵馬一舉拿下長安城?!?/br> 玄宗皺眉道:“既如此,你為何不攻城?” 王源看著玄宗道:“陛下,臣能保證拿下城池,但臣不能保證以極小的代價拿下長安。以臣估計,若此刻全力攻下長安,神策軍的傷亡將達到六七成甚至更多。也就是說,我十一萬神策軍兵馬將只能說剩下三四萬人。陛下你想想,以這么大的代價奪回長安,這是否值得?” 玄宗皺眉道:“長安是朕的都城,奪回長安可鼓舞天下民心,意義重大。付出些代價也是應該的?!?/br> 王源搖頭道:“但陛下可曾想過,付出這么大代價之后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 玄宗皺眉想了想道:“你說的是何等樣的后果?朕卻沒有細想?!?/br> 王源輕嘆一聲道:“陛下,一旦神策軍兵力損耗過劇,拿什么來抵擋叛軍的反撲?若我以八九萬人的代價取下長安,叛軍再以十萬兵馬反攻而來,剩余的數萬殘兵如何守得???不但守不住,反而會被叛軍反撲,若是攻向蜀地,我們拿什么退敵?為了攻下長安,招致后續巨大隱患,這難道是明智之舉么?” “這……”玄宗無語了,若當真如王源所言的那種情形出現,那可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到時候叛軍反攻而來,豈非葬送了大好的局面。 “這還只是其中一個不能急攻長安的理由。臣此次回成都也是為了另外幾件關乎我大唐穩定,關乎到平叛大局的事情而來。其一便是今年冬天的百姓安置救濟的大事。陛下當知今年是大荒之年,中原數百萬百姓逃往蜀地。劍南隴右河西各道州府均人滿為患,百姓們的溫飽賑濟問題乃是所有人都頭疼的問題。春夏秋三季倒還好些,百姓還可挨過去。到了嚴冬季節,形勢便急遽變得嚴峻了。嚴冬來臨,若是不能妥善溫飽安置,便將會發生難以意料的后果。百姓們凍死餓死便會傷及我大唐復興的基礎,將來還要靠著百姓們回到家園方可重新恢復生機。況且如果因為饑寒交迫而導致難民們暴起鬧事,那將是個什么樣的局面?數百萬百姓吶,如果沒有生計的時候,即便是純良百姓也會成為暴民野獸,到那時劍南隴右河西各道大亂,處處烽煙內亂,那將是萬劫不復之局。陛下可曾想過那種局面?” 玄宗倒吸了一口涼氣,沉吟半晌道:“你所言確實是件天大之事,決不能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否則正如你所言,將是萬劫不復之局?!?/br> 王源道:“陛下明白便好,所以今年冬天的要務是要安頓好這些百姓,讓他們能安穩熬過這個嚴冬,而非是著眼于攻打長安這樣的戰事上。建造過冬的房舍,發放賑濟的衣物和糧食,這些事都要抓緊去做。眼下已經十月了,蜀地的嚴冬已經到來,第一場冬雪即將到來。實際上時間已經很緊迫了。在第一場冬雪來臨之前,必須要做好必要的應對準備。各州府需要增運糧食物資,發動百姓們伐木建屋,改造過冬的居處等等??傊?,此事若不能安定,攻長安是絕無可能的,甚至還需要撤兵回蜀,以防百姓暴亂?!?/br> 玄宗點頭道:“甚是,甚是。這件事確實需要即刻去辦。你此次回來便是著手處理此事?” 王源道:“臣當然會全力處理此事,但其實臣要向陛下舉薦最合適的人選來辦此事。臣特意帶了顏真卿來成都,不僅是因為他是我大唐有功之臣,我帶他來接受陛下的嘉獎的。同時也是臣想向陛下舉薦此人。此人對于政務很是精通,臣想舉薦他全權負責安置賑濟安頓百姓之事,必無紕漏?!?/br> 玄宗沉思點頭道:“顏真卿倒是個忠臣。朕原本以為他只是個文士,無法擔當大任。但經過平原城之事,朕對他徹底改觀。你既然認為他是個人才,朕便重用他負責賑濟之事便是。你覺得朕授予他什么樣的官職為好?” 王源道:“若說能力,顏真卿有相國之才,我將相國之位讓他也無妨?!?/br> 玄宗忙擺手道:“不可,豈可如此?!?/br> 王源笑道:“臣跟顏真卿談過此事,顏真卿說我若讓賢,他死活也不會接受的。所以臣倒也沒辦法。臣認為,陛下當給他要職,讓他參與政事為好。將來也可堪大用?!?/br> 玄宗沉吟道:“賑濟乃戶部之事,朕授予他戶部侍郎兼政事堂戶部主事之職,加個賑濟使,全權負責賑濟之事,你看如何?” 王源皺眉道:“這個官職小了些。陛下只要想一想,叛軍襲來,河北十幾州府官員盡墨,逃的逃降的降。唯有顏真卿和他的堂兄顏杲卿二人效忠朝廷誓死拒敵,便知道這顏真卿的膽色和忠心有多么的難得了?!?/br> 玄宗沉聲道:“說的是,依你之見該如何?” 王源道:“臣認為該授予他中書平章政事職位,讓他參與政事堂政務的處理。政事堂中現在就缺他這樣的人,臣雖為相國,但領軍在外。韋見素一人很多事難以決斷,若是有顏真卿在中協理,政事會協調很多?!?/br> 玄宗咬咬牙道:“好吧,便依你所奏,朕任命他為中書平章政事,加賑濟欽使之職,讓他參與處理政務?!?/br> 王源拱手道:“陛下圣明。臣還有一個人要舉薦?!?/br> 玄宗道:“那又是誰?” 王源道:“這個人叫杜甫,陛下當對他有所耳聞?!?/br> 玄宗一愣,點頭道:“杜甫么?朕當然知道他。詩文寫的很好。他在成都么?朕怎么沒見到過他?不是說這個人投靠了安祿山么?” 王源搖頭道:“此人嫉惡如仇,對朝廷忠心不二,豈會投靠安祿山?他早已從叛軍手中逃出來了,當初在通州時被我遇到了他。我見他潦倒,便留在帳下當了個參軍司馬。但此人的才能不在軍中,他對百姓甚是愛護,臣認為朝廷正在用人之際,這樣的人才不可不用。一來其詩名甚隆,用了他可安天下文士之心,二來此人報效朝廷之心甚篤,朝廷應該給他機會?!?/br> 玄宗對杜甫不甚感冒,讀過杜甫的詩作,覺得此人的詩文甚是礙眼,寫的都是百姓困苦之事,教人很不舒服。但既然王源舉薦,也不得不給王源面子。于是道:“你看著辦吧,你是相國,也不用事事問朕?!?/br> 王源忙道:“那好,那臣便做主了,任命他為政事堂戶部房主事官,全力協助顏真卿賑濟便是?!?/br> 玄宗嚇了一跳,一下子便將這個人任命為戶房主事,這似乎有些太草率。須知政事堂五房主事的官職甚至都可同各部侍郎官平起平坐,那可是個三品大員。然而既然已經開口說由王源做主,玄宗也不好反悔。心中只想:這時候先穩住王源便好,以后再慢慢的將王源舉薦的人全部罷免了,倒也不急在這一時。 “然則過了今年冬天,明天春天你可有攻下長安之計?”玄宗還是念念不忘長安城。 王源道:“明年春天形勢便好多了。一方面一個冬天可以消耗長安城中的大量物資,或許到時候他們便無糧草了,那正是攻城的最好時機。另一方面,一個冬天的時間,郭子儀和李光弼的兵馬也將成型。到時候即便攻城傷亡過大,咱們另有一只兵馬在手,也不懼叛軍反攻,陛下你說是么?” 玄宗心下大安。一個冬天之后,攻長安可消耗王源手中兵馬,到那時郭子儀他們掌握的兵力或可比王源手中的兵馬更多,那便權力易手,再不怕王源獨大了。一想到這一點,玄宗頓時喜笑顏開。 第893章 安策 各懷鬼胎的談話結束之后,君臣二人抵達散花樓會見群臣。朝上,玄宗對王源率軍救援平原城大加褒獎,同時對顏真卿顏杲卿張巡許遠賀蘭進明等抗敵有功官員進行嘉獎。當然都是按照王源提議的官職進行升遷。當宣布顏真卿升任中書平章參與政事,并負責接下來的全面賑濟之事時,顏真卿驚的目瞪口呆。他沒想到自己一下子便被提拔為政事堂中的要職。 中書平章這個職務其實只在左右相之下,那是一個政事堂中排名第三的職務,有參政決斷之權。舉個例子便知道這個職務的權力有多么大,當年王忠嗣手握四鎮數十萬兵馬紅極一時之時,便曾經被太子李亨舉薦入朝,擔任的便也是這個中書平章的職位。正因如此,顏真卿才驚愕不已。 顏真卿顫抖著叩謝皇恩,玄宗倒也很會籠絡人心,特別是籠絡王源的心。但聽他微笑對下方叩首的顏真卿道:“顏真卿,朕對你能否勝任此職還是有所懷疑的。朕本打算讓你進六部其一歷練一番。不過相國對你極為推崇,認為你一定能擔當此任。朕可以不信別人,卻不能不信相國之言。朕希望你不要辜負了朕和相國對你的器重,一定要好好的辦好眼下這當頭大事。否則朕不但會認為你無能,還要懷疑相國的眼光了?!?/br> 顏真卿向王源投去感激的目光,回過頭來磕頭謝恩不已。 殿上,王源應邀講述了突襲平原城,率數萬百姓突圍的經過,群臣聽的咂舌之聲一片。雖然這些事情早已傳到了成都,但是道聽途說之言和但當事人的講述那是截然不同的。王源已經盡量用平淡的語調說出經過來,但聽者眾人還是驚愕咂舌,贊嘆不已。 就連玄宗也是第一次聽到事情的完整經過,如何奪取壺關,從太行山大峽谷中鉆出來然后一日內連襲三城,之后擊潰兩萬多圍城叛軍,又在數萬兵馬的追擊下帶著數萬百姓一路往南,最終成功逃出七八萬叛軍兵馬圍堵安全渡河。這些事每一件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簡直如同神話一般。 玄宗不得不承認,雖然自己對這個王源已經產生了諸多的偏見和不滿,但自己有此人在身邊輔佐,當真是一大幸事。若無此人,眼下的局勢還不知糜爛到何種地步,自己也不知還能坐在這寶座之上。 不過,越是知道王源有上天入地之能,玄宗的心里也越是感到有壓力。這個人若是忠心耿耿效忠于己的話,將是自己之福。若是心懷禍胎狼子野心的話,將是天大之禍。而種種跡象表明,此人并不是忠臣孝子,那么此人的才能和本事便越是一種威脅了。 講述之中,王源大肆夸贊了豐王李珙一番。雖然李珙這一路上并沒有幫上什么忙。但在王源口中,李珙儼然成了一個足智多謀給了自己很大助力的不可或缺的人物。王源告訴玄宗和群臣,正因為有豐王隨者自己前往,百姓們才真正感覺到了朝廷的關心。李珙是陛下之子,他的到來某種程度上代表了陛下親臨,帶給軍民士氣上的鼓舞極其巨大的。李珙也用自己的行動給陛下爭了光,給皇家爭了光。 很多人都聽出了王源話中之意,就連玄宗也聽出了王源的弦外之音。王源如此推崇李珙顯然是在朝中制造一種風向。這種風向會左右遲早會提出的太子人選的定奪上。說實話,玄宗現在還不想在太子的人選上下功夫,玄宗很忌諱這個話題。但這卻是逃避不了的事情,即便到了那一天,玄宗心目中的人選也不是李珙。更何況從目前的情形來看,王源和李珙之間的關系似乎很是親密,那便更不可能讓李珙當太子了。玄宗絕不肯在未來大唐社稷的繼承人選上受到王源的左右。 巳時末,朝會散去。眾人退出散花樓來,官員們紛紛朝顏真卿行禮恭賀。有幾名官員擁到顏真卿身邊笑道:“顏平章,恭喜你一下子連升數級,我等想今日中午擺酒為你慶賀?!?/br> 顏真卿皺眉道:“這時候還有時間去喝酒請客,責任在身刻不容緩。我可沒時間去喝酒了。心領了?!?/br> 那幾名官員被當頭一棒,看著顏真卿急匆匆而去的背影大眼瞪小眼。 “嗬。好大的架子,這才剛剛升了官了,便已經這副德行了。當真是狗臉易翻?!币幻賳T罵道。 “兄弟,莫這么說,人家現在可是攀了高枝了,搭上了王相國的船了。你有本事也去讓王相國舉薦你啊?!绷硪幻賳T笑道。 “嘿嘿,王相國舉薦么?本人卻根本不想。將來還指不定如何死無葬身之地呢。王相國的船怕是不牢靠?!?/br> “噓!作死么?這樣的話你也說的出口。顏真卿不賞光,你我兄弟去喝上一杯便是。反正咱們回衙門也是無事,忙的是他們,咱們樂的清閑?!?/br> “對對對,走,喝酒去?!?/br> 政事堂中,王源也立刻召開了簡短的會議。韋見素顏真卿以及幾名政事堂六房主事官均在列。王源首先便詢問顏真卿道:“顏平章,這全面賑濟之事你打算怎么著手?” 顏真卿想了想道:“二位相國,因為嚴冬將至,時間甚是緊急。若想快速的解決賑濟之務,下官認為應該立即組建一個專司賑濟的臨時部門。政事堂各房抽調人手,再加上六部相關人員都臨時歸于此部門。這樣便可心無旁騖,專門辦理賑濟的事務。這個臨時部門中的人只管賑濟之務,其余的事情什么都不用管?!?/br> 王源點頭道:“可行。韋左相你認為如何?” 韋見素笑道:“可以,顏平章初來乍到,人員不輸。我可以幫助顏平章推薦得力人手?!?/br> 顏真卿忙道謝道:“那可太感謝左相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