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節
書迷正在閱讀:你還不是欺負我可愛、重生之星際巨星、聲優的妻子才不可能是腐女子呢、[綜]男神不好追、自然與你有關、爽文女配上位記、非格調行為指南、每天上學都在被撩、被天敵看上了怎么辦?、翠花的種田農家生活
高仙芝等人紛紛拱手行禮,大笑道:“元帥這諸位將士們無恙否?” 王源哈哈笑道:“無恙無恙,只是騎兵成了步兵了,我們的馬兒全部都沒了。狼狽的很?!?/br> 眾人大笑著來到近前,高仙芝雙目炯炯看著王源,微笑點頭道:“元帥此行功德圓滿,所歷之事我等盡皆知曉。元帥真乃神人也,請受我等一拜?!?/br> 高仙芝撩起盔甲單膝跪地拱手,眾將領呼啦啦跪倒在地行禮。王源忙叫道:“莫要如此,快起來,那里有這么多禮節。你們要是如此,我可也要跪下了。兄長,你知道我不喜歡人跟我行這樣的大禮,你知道我喜歡什么樣的禮節?!?/br> 高仙芝呵呵一笑起身道:“我當然知道你喜歡什么樣的禮節,為兄本不慣這樣的禮節,但為了你,為兄可破例一次?!?/br> 眾人不明白高仙芝和王源說的是什么意思,但見高仙芝將雙臂張開,眾人頓時明白了過來。這原來是王源和高仙芝見面時喜歡的擁抱之禮,高仙芝顯然是不習慣的,但現在他也居然主動如此了。 王源哈哈大笑著和高仙芝擁抱在一起,互相拍著后背大笑不已。周圍眾人側目不已,連李欣兒等人都紅著臉心中暗想:夫君該不會真的和高仙芝有些什么吧。 當下眾人一一見面行禮,久別重逢當然無不歡喜。杜甫特意將王源拉到一旁,連聲贊嘆王源此行之所為。言談之間王源才知道,自己一日間連襲三座城池的事情早在月前便已經傳遍了各處。軍中將士無不歡欣鼓舞。 “王元帥,杜某對你當真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杜某真想如同你那般馳騁疆場為國殺敵,杜某到此時才知道,原來以前杜某的一些想法都是不對的。杜某以前總以為自己懷才不遇,但其實到現在我才知道,其實我是井底之蛙罷了。還是能力不夠,本領不強,但只要有真本事,即便身處逆境也一樣可以履險如平地,杜某需要的是真正的讓自己有本事才是?!?/br> 王源忙道:“杜兄萬萬不要這么說。杜兄,我說句老實話,杜兄所長之事乃是文采詩情。用杜兄手中之筆,替天下人傳遞心聲,這也和領軍打仗殺敵是同樣有意義之事,卻不必舍長取短,非要學我們這種人。在我看來,天下之所以如此浩劫動蕩,乃是教化不夠之故,杜兄該從這根子上想辦法改善才是?!?/br> 杜甫呆呆無語,喃喃道:“這番話我倒是第一次聽說,不過卻似乎說出了我一直以來的困惑。這件事我恐要好好的想個清楚了?!?/br> 王源笑道:“正是要好好的想,杜兄大才,必能想的透徹??偠灾?,我覺得將來天下叛亂平定之后,需要杜兄這樣的人好好的想一想如何才能更好的避免這些涂炭之事。這些事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楚,咱們抽個時間好好的聊一聊,我很想和杜兄這樣的人探討這些事情?!?/br> 杜甫連連點頭,正要說話。卻聽高仙芝大聲道:“咱們也不用在這里互相說個沒完了。大營之中備有酒宴,咱們回營入席,再聆聽王元帥這一路上的艱險和精彩之事。為了慶祝王元帥凱旋,今晚軍中可破例一次,諸位可以暢飲美酒不醉不歸?!?/br> 眾人齊聲叫好,喜笑顏開。一行人當即簇擁著王源等人上了帶來的馬匹,在夕陽的余暉之下疾馳往北,回歸大營。 當晚神策軍大營之中氣氛熱烈。王元帥平安歸來讓全軍將士情緒高昂。要知道王元帥可是只帶著三千騎兵深入敵后的,這件事在軍中傳開之后,幾乎沒有人不擔心元帥安危的。而現在王元帥不但平安歸來,而且在這近兩個月的行程之中橫掃了叛軍腹地,在叛軍圍剿之下救出了數萬軍民百姓,這簡直就是一個神話。 帥帳之中巨燭高燒,軍中難得奢侈一回,擺下了奢華的宴席,眾將領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不絕于耳。直到二更時分,酒席才慢慢散去,眾將領也都紛紛向王源拱手告辭回營。 最后一名將領離去之后,大帳內靜了下來。王源轉過身來,見高仙芝也站起身來似乎要離開的樣子,王源忙道:“兄長且慢走,難道兄長沒有什么話要跟我說么?我可是有好多事要請教兄長呢?!?/br> 高仙芝微笑道:“當然有很多事情要和你商議,但你一路辛苦,今晚該早些休息才是。待明日養足精神咱們再說也不遲?!?/br> 王源擺手笑道:“兄長,心中藏著那么多的事情要問,你叫我今晚如何安生?今晚你我兄弟抵足而眠,談個通宵又有何妨?” 高仙芝呵呵笑道:“也好,你心里有事睡不著,我又何嘗能睡的安穩。今晚咱們便聊個通宵,很多事也是需要向你稟明,你這一去兩個月的時間,出了不少事情呢?!?/br> 王源微笑點頭,當下命親兵收拾了杯盤狼藉的桌案,將大帳內清掃干凈,在大帳的一角擺下小幾,搬了兩張凳子擺在小幾旁。命人送了一壺熱茶上來,熄了帳內的燈火,只點一盞燭臺在小幾上。兩人斟了茶水對面而坐,開始談及別后之事。 王源先詳細的將自己此次前往平原城的經過和高仙芝說了一遍,高仙芝聽的目不轉睛,端著茶水直到王源說到終于渡河成功抵達黃河南岸時,才想起來喝一口茶水。 “賢弟,之前我只是聽到了你此去行程的大概事略,卻沒想到其中細節竟然如此的驚險。早知如此,當初我怎也不會讓你去冒險的。一下子吸引了那么多兵馬去圍剿你們,這要是出了差錯,該如何是好?”高仙芝咂嘴道。 王源呵呵笑道:“確實是夠驚險的,我也沒料到會招惹到那么多的叛軍前來圍剿。說實話,好幾次我都以為自己無法脫困了,好在老天庇佑,總算是成功脫困?!?/br> 高仙芝苦笑道:“你攻了壺關,又連續攻下了三座敵軍城池,殺了上萬守軍,鬧得驚天動地,還指望著安祿山不調集重兵去對付你?但不得不說,此行大挫叛軍士氣,大振我大唐軍民之威。你可知道,你一日襲三城之事已經傳遍四方,經過此事,你已經是我大唐軍民心中的傳奇人物了。就連我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驚訝無比,本來我還有些不太相信,經過多方打探求證,方知此事是真,愚兄也是佩服的不得了。賢弟,之前人稱我二人為大唐雙壁,現在我才知道,愚兄豈能與你齊名。此事若是我領軍前往,恐怕無論如何也沒有你的膽量和氣魄,無法同你那般游刃自如玩弄叛軍于股掌之上呢?!?/br> 王源哈哈笑道:“兄長,你這是要折煞我么?我只能說一切都是天意而已,我也是為了能逃出來竭盡全力,差一點便死在那里了。反倒是兄長行事沉穩,你若前去一定會更為穩妥的救出平原城軍民,根本不會如我這般惹上這么多敵兵。你我行事各有各的手段,我知道自己的本事有多少,兄長可不要把我捧得那么高,會摔死我的?!?/br> 高仙芝也呵呵笑了起來。以前的高仙芝可是個高傲之極的人,要他親口承認別人比自己強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但高仙芝在經歷了很多重大的變故之后,已經變得內斂沉穩了許多。特別是和王源交好之后,王源的所有行為和舉措都看在眼里,對王源確實欽佩有加。之前有人將兩人并稱為大唐雙壁,高仙芝在某些時候還會覺得這是貶低了自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卻越來越發現自己其實和王源之間有了很大的差距。高仙芝雖然性子高傲,但他卻不是個小心眼的人,對于這一點他也是坦然承認的。這一次王源只帶著三千騎兵便將叛軍腹地攪的天翻地覆的事情,高仙芝更是自愧不如,所以才說出那些話來。那些話都是肺腑之言,可不是故意要抬高王源。 第885章 變局 “這一次雖然兇險,但我認為最大的收獲不僅是救了顏真卿等數萬軍民脫險。更大的收獲是,我沿途巡視南岸郡縣防御,帶去了朝廷的消息,讓南岸城池的軍民們堅定了守城拒敵的信念。而且我們也明確的得知了叛軍正在準備渡河南攻的消息。這才是我認為最有價值的事情?!蓖踉春攘丝诓杷谅暤?。 高仙芝點頭道:“此言甚是。我估摸著,那嚴莊既是什么征南大元帥之職,他那五萬兵馬恐怕原本是用來渡河南擊的。只是被你在腹地鬧得天翻地覆,這才被派去調去圍剿你們。只可惜偷雞不成蝕把米,不但沒有圍剿成功,反倒暴露了他們即將南征的目的?!?/br> 王源點頭道:“英雄所見略同,我也是這么想的。不過我奇怪的是,那五萬兵馬是從何處調集的??茨俏迦f兵馬的裝備甚是齊全,不像是新募的兵馬,難不成叛軍將洛陽禁軍盡數抽調作為南征的主力么?這恐不太可能。安祿山定都洛陽,洛陽怎會空虛?難道說當初我們計算叛軍兵力的時候,居然漏算了這么多的兵馬么?” 高仙芝呵呵笑道:“你有所不知,這五萬兵力是從長安調走的。一個月前叛軍從長安調集了十萬兵馬東進,我得到消息率軍前來堵截,但卻遲了一步,被他們早了半日抵達潼關了?!?/br> “調集的是長安的兵馬?那豈非是說,長安城中的兵力只剩下十萬人了?”王源驚愕道。 高仙芝點頭道:“確實如此。我當時判斷這十萬兵馬之所以被抽調離開,恐是要往南攻擊南方州府的。于是我準備下令進攻長安以牽制這十萬兵馬回頭救援。但是我卻終于沒有那么做?!?/br> 王源微笑道:“這看起來是個攻城的好機會呢。兄長為何按兵不動呢?” 高仙芝沉吟道:“我幾乎便要動手了,但我探明了情形之后打消了這個念頭。我派人混入長安城中,得到消息是嚴莊帶走的十萬兵馬大多為老弱之兵和新兵,留下的十萬守城兵馬皆為精銳。而且史思明已經開始在城中大肆拉丁入軍,短短數日便得數萬新兵。這種情形下,攻城其實并無把握。所以我決定放棄攻城的打算,等待你回來共同定奪此事。你該不會以為我貽誤軍機吧?!?/br> 王源搖頭呵呵笑道:“我怎會這么想。換作是我也絕不會貿然出擊的。其實我本就沒打算直接進攻長安城,否則當初我怎會拋下大軍而走。兄長做的對,在我看來,即便是長安城中少了十萬兵馬,城防堅固的長安城也非旦夕能攻下的。我們的兵馬有限,或許此時強攻長安會有機會,但也一定會有大量傷亡。攻下之后也無力再進一步,必將陷入困頓之局?!?/br> 高仙芝笑道:“你能這么想我便放心了,我還擔心你會責怪我貽誤戰機。但其實在我看來這并不是個機會。相反還可能會因為昏了頭造成巨大的損失?!?/br> 王源點頭道:“你我的想法總是不謀而合。事實上就目前的局勢而言,我并不認為這是進攻的好時機。相較于攻城收復失地之事,我反而更擔心朝廷內務之事。要知道今年冬天必然是個難熬的冬天,今年是大旱之年,一年戰亂下來,百姓們的錢財物資消耗殆盡,這個冬天的首要之務便是要讓百姓安穩渡過這個嚴冬。若這件事辦不好,百姓在嚴冬苦逼之下恐怕將很難生存。一旦安頓賑濟之事不能妥善解決,我擔心將生內亂。平叛不僅是攻城收復失地,安頓民心不亂也是平叛成功的保證?!?/br> 高仙芝點頭道:“賢弟所言甚是,和愚兄所想不謀而合。與其沒有把握的攻城,倒不如不攻。內政是平叛的保證,今年冬天是個嚴冬,蜀地數百萬百姓的安頓和穩定才是重中之重。我大軍不如困住長安城,叛軍在城中也必然消耗大量的糧草物資,但他們得不到補充?;蛟S明年春暖花開之時攻城才是最佳時機?!?/br> 王源笑道:“既然你也是這么認為的,我看我們便定下此策略,不必急著攻城。只困住他們,先穩定內政再說?!?/br> 高仙芝看著王源道:“你我雖然是這么想的,但是我不得不告訴你,有人怕是等不及了。我正要告訴你一件事情,月前,陛下從成都來了圣旨,對我們遲遲不攻長安的舉動頗有微詞,要求我們盡快把握機會攻下長安城呢?!?/br> 王源皺眉愕然道:“你是說陛下又來催促我們攻下長安么?” 高仙芝緩緩點頭道:“正是?!?/br> 王源的眉頭擰成一個疙瘩,沉聲道:“陛下再三保證不對軍務插手干涉,怎地又有此行為?陛下到底是怎么想的?!?/br> 高仙芝輕嘆道:“陛下的旨意之中雖然言辭甚是溫和,但字里行間卻很是有些不滿。圣旨中言道,既然叛軍從長安調兵十萬,長安兵力空虛,正是攻城的好機會。陛下問我們為何還不趁機攻城。而且,你離開大軍去往平原城救援顏真卿的事情,陛下顯然也是不太高興的。陛下圣旨中提了幾句,說什么‘主帥不思收復失地反而為救一城而舍大軍孤身涉險,此舉舍本逐末有欠考慮?!?/br> 王源眉頭擰成一股疙瘩,沉吟不語。 高仙芝低聲道:“我寫了封奏折解釋,告訴陛下攻城時機并不成熟,且將你救援平原城的初衷和意義所在上奏了陛下。然而陛下的回答卻說,他征詢了朝中群臣和將領的意見,朝臣們都說收復長安的機會已經到來,言辭中竟有斥責我們欺瞞軍務之意。還說你去救援平原城之時,軍中有人反對,你卻一意孤行,反而斥責提出反對意見之人,無視軍中將領意見云云?!?/br> 王源緩緩將手中茶盅放在小幾上,沉吟片刻道:“看來是有人在陛下耳邊吹我們的風了。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十之八九是李光弼和郭子儀說了些話。否則陛下怎知當日討論是否救援平原的情形?!?/br> 高仙芝點頭道:“你明白就好,我不妨再將一事告訴你。陛下因為郭子儀和李光弼堅守朔方有功,已經下旨授李光弼戶部尚書兼朔方節度使。授郭子儀羽林大將軍、兵部右侍郎兼河東節度使之職。命他二人前往河東隴右兩道重整兵馬。下旨讓我們將他們帶來的兩萬河西和隴右軍殘部歸還二人。聽說,陛下要兩人積聚兵馬從上路攻襲安祿山的腹地老巢,要我們攻擊長安一線,拖住叛軍不許讓他們回撤救援?!?/br> 王源驚愕道:“這是什么時候的事情?” 高仙芝道:“郭子儀和李光弼已經在十日前抵達隴右河西兩道,如今落足于靈州。那兩萬兵馬我也不得不歸還給了他們,因為那本是原本屬于他們的兵馬?!?/br> 王源冷聲道:“屬于他們的兵馬?那我這個征伐平叛大元帥算什么?他們二人的兵馬難道可不受我管束么?那兩萬兵馬在我這里養的壯實了,不為我攻長安出力,反倒被他們輕易的拿走了?兄長,此事你不該答應?!?/br> 高仙芝皺眉道:“我也知道你知道后肯定不高興,但我想,何必為了這兩萬兵馬弄得不愉快?此事是陛下下旨要求的,若是不許,豈非駁了陛下的面子,鬧得滿城風雨?” 王源冷笑道:“他讓李光弼和郭子儀另率兵馬平叛,何曾給了我面子?這二人所領之兵居然不在我這兵馬大元帥的統率之下,把我至于何處?陛下做這些決定的時候可曾考慮過我的感受?” 高仙芝低聲勸慰道:“賢弟,陛下可能是因為我們久不攻長安所以故意任命李光弼和郭子儀重組兵馬,用意自然是表達不滿,刺激我們抓緊收復失地之舉。陛下也沒下旨說這二人不受我們節制呢?!?/br> 王源看著高仙芝嘆息一聲道:“兄長啊,你還看不明白么?陛下此舉其實便是要另起爐灶啊。當初房琯和李瑁要重建禁軍,現在李光弼和郭子儀又重拉兵馬,這都表明了一件事,那便是陛下對我們的不信任。他覺得我們對他不忠心,所以不斷的想辦法以各種理由建立一直兵馬抗衡我們罷了。自始至終他對我們都是不信任的,這已經是很明顯的事情了?!?/br> 高仙芝看著王源道:“賢弟,你真當我不知道陛下的心思么?但即便知道陛下的心思又能如何?你難道會因為此事回成都和陛下理論么?李光弼和郭子儀若能在河西和隴右領軍東進,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長安一線我們給叛軍巨大壓力,他們若是真能突破東面的防守而突入叛軍腹地,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你我的目的不都是為了平叛么?但能平息叛亂,便是你我心中所愿。咱們大可不必為了此事和陛下計較。既然陛下已有猜忌之心,咱們又何必去為此事去爭執?此時此刻,若是鬧得滿城風雨,于大局是否有利?若是無法得到你想要的結果,你又是否會拋下一切不管?” 王源吸了冷氣,慢慢的冷靜了下來。他的心中充滿了憤怒和無奈,但冷靜下來一想,玄宗既然明知此舉一定會招致自己的憤怒,但他還是這么做了,那只能說明一件事,便是玄宗鐵了心要這么做了。就算自己回成都跟他理論,也未見得便有好的結果。相反,興師問罪之舉反而會給人以咄咄逼人之感。玄宗不是傻子,上次自己強勢反擊殺了房琯之后,一個老謀深算的皇帝絕不可能犯第二次錯誤。也就是說他敢于如此,若非已經做好了應付自己反擊的準備,便是已經決意不再會向自己妥協。 那么在這種情形下,自己若是一怒之下回成都和他理論,反而可能會正中他的下懷。自己也不可能一賭氣便撂挑子不干,那樣玄宗極有可能會順水推舟免了自己這個大元帥。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一切難道要拱手送人?而自己一旦失去兵權,下場會是如何?這不難想象。要么自己便跟玄宗來硬的,直接撕破臉皮來個逼宮行動,這當然是易如反掌。然而此舉帶來的后果也難以想象,在叛軍未滅的情況下,自己再行此舉,不僅天下大亂難平,而且將會坐實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指責。接下來的路自己便很難走了。難道自己要走安祿山的路?直接扯旗造反?那是王源絕不愿意做的,除非到了萬不得已的那一天。 從戰略上而言,高仙芝所言不錯。若是李光弼和郭子儀當真能撐住北線的一片天,對于平叛之事或有助益。若是自己過于在乎權力上的得失,不免被包括高仙芝在內的人看做是自己只在乎權力而不在乎平叛大局。雖然不至于讓自己名聲掃地,但對于自己的聲望是有較大損害的。 思量良久,王源決定咽下這口惡氣。既然大家都能看出來這次是陛下的不地道,那么這個虧未必便是虧。吃了這個虧未必便是壞事。自己的實力并未受損,而且會贏得更多的同情分,這或許正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況且自己在沒弄清楚為何玄宗會執意如此的真正原因之前,輕舉妄動是不智之舉。玄宗等著自己發飆,自己偏偏不發飆,這或許會是更好的應對之策。 “兄長說的在理,我實不必為此事而憤怒。無論如何,平叛乃是我們的第一要務,只要于平叛有利,我又何必計較這些。陛下要怎么做便隨他去吧,我等無愧于心便可。多謝兄長教誨?!蓖踉从趿丝诘?。 高仙芝嘆了口氣道:“賢弟,你能這么想便是最好。我何嘗不是和你一樣的憤怒的和失望。但是正如你所言,我等無愧于心便可,我們是為了天下百姓,不是為了某一人而盡忠。他可不仁,我們不能不義。當前局勢不能自亂陣腳,有人看不清大局,我們可不能跟著一起犯糊涂。況且陛下此舉對我大軍并無妨害?!?/br> 王源笑道:“兄長深明大義,我很感激。兄長,我想這兩日便動身回成都去,還需要兄長繼續在此辛苦領軍了?!?/br> 高仙芝愕然道:“你怎地還是要回成都理論?剛才的話都白說了不成?” 王源笑道:“兄長放心,我回去并非為了這件事。這件事我一個字也不會提。莫忘了我們剛才所說的事情,我回去要安排百姓過冬之事,另外豐王爺和顏太守我也要送到成都去,我想親自跟陛下解釋此次援救平原城以及巡察黃河南岸各郡縣州府之事。我們暫不攻長安的打算也要跟朝廷解釋清楚。我不想鬧得誤會連連,到時候弄得滿城風雨。這些事都需要妥善處理,我不能不回成都一趟?!?/br> 高仙芝點頭道:“說的也是,你是相國,也確實需要你去安排一些事情。但你要向我保證,絕不因為李光弼和郭子儀的事情和陛下起爭執?!?/br> 王源呵呵笑道:“兄長放心,你當我是什么人,我說不計較便是不計較。只是我又要離開軍中,軍中事務又要讓兄長cao心了?!?/br> 高仙芝擺手道:“自己兄弟,說這些作甚?這都是分內之事罷了?!?/br> 兩人在大帳孤燈下談談說說,不知時間流逝。直到聞營中四更更鼓敲響,才發現夜色已深。高仙芝也并沒有和王源一起入內抵足而眠,在王源的目送下踏著深夜的秋霜回帳休息。 …… 次日上午,王源在高仙芝的引領下巡視了大軍營盤。高仙芝選擇將大軍的營盤駐扎在長安東十里灞河兩岸,沿著灞河兩岸形成一個方圓五六里的大營盤,前營距離長安東城門不過五里之遙。此處扎營得天獨厚具有封鎖長安東邊的通道的作用,軍營將灞河上的三座橋梁盡數被囊括在內,長安往東的通道被徹底掐斷。 并且,軍營之中有大批的房舍和院落在此,那是之前矗立在灞河兩岸的大唐貴胄們在城外的別苑和府邸。這些宅邸原本都豪華闊大,沿著灞河兩岸排列,在灞河兩岸形成了一座小小的城鎮的規模。因為有了這些宅邸庭院,大軍的物資器械也就有了合適存放之所,無需露天堆放。同時大批的兵士們也有住宿之處,到了嚴冬之際也是可以擋風御寒的。對王源而言,如果大軍最終必須要在長安郊外困守過冬的話,營寨稍加改造,那是絕對可以度過長安嚴酷的冬天的。 在策馬經過灞橋的時候,王源勒馬于橋頭觀看灞橋兩岸的風景,不禁唏噓不已。他倒不是感嘆營寨的連綿宏大,而是在感嘆滄海桑田之變。記得當年自己第一次來到灞橋的時候,是被邀請參加虢國夫人在灞橋西岸的東園之中的一場踏春聚會。正是在那場聚會上,還懵懂無知沒有從穿越的迷茫中走出來的自己遇見了楊家的那三姐妹。正是在那成聚會上,自己的新編《清平樂》以及一首古風《袖底風》傳唱開來,在長安名聲日隆。也正是在那場聚會上,自己遇到了那個給自己帶來無窮麻煩的虢國夫人,以至于終于逼得自己動手殺了她。也同樣在那場聚會上,自己遇到了秦國夫人,并且逐漸兩情相悅,并讓自己受益良多。 總而言之,此處對于王源而言,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也勾起了王源很久沒有觸及的回憶。然而,此刻眼前的灞橋兩岸早已面目全非。灞橋的流水依舊嘩嘩的流淌著,然而兩岸卻已經景象大變。 當年柳浪如堤中花團錦簇瓊樓玉宇林立的景象已經不復存在,兩岸的柳樹幾乎已經全部被砍伐殆盡,變成了光禿禿的一片。這些柳樹全部被當做營寨的木欄甚至是燒火的柴薪,而且也為了不遮擋視線,故而被砍的干干凈凈。沒有了樹木的掩映,那些河岸上的庭院和樓閣顯得突兀丑陋無比,沒有絲毫的美感。 當然,這并非完全是神策軍的“功勞”,早在叛軍攻占長安之時,這里便已經被叛軍們糟蹋的一塌糊涂。從那時起,灞橋兩岸便不再是長安的盛景之處,而是鐵蹄踐踏的縮影了。近一年的時間,唯有灞橋和橋下流水依舊,默默見證了這場大亂給這一小片地方所帶來的巨大改變。 滄海桑田,原來無需百年千年之變。在殘酷的戰爭踐踏之下,短短一年時間,便可以改變一切。戰爭是殘酷的,要恢復這些美好的景物的前提便是結束這場戰爭。也許時間會治愈戰爭在大地上留下的傷痕,也許某一天,這里依舊是自己心目中的那個樣子。王源唏噓良久,終于策馬緩緩下橋,往西邊的前營而去。 距離長安五里的大軍前營氣勢恢宏。高大的營門兩側土木營墻綿延圍繞。數十座高大的箭塔沿著營地前沿矗立著。營前平坦的開闊地面上,戰馬縱橫煙塵四起,無數的攻城器械矗立在前營之中隨時待發。馬步兵忙而不亂,龍精虎猛,士氣高昂。 王源等人策馬抵達長安東城門外兩里處,長安城在秋陽照耀之下巍峨聳立,遠遠可見城墻上方士兵林立旌旗招展,一副如臨大敵之景。無數的百姓被驅趕著搬運沙土泥包上城,將本已堅固高大的城墻無限制的加固著。城墻上方的箭塔多的如同塔林一般,還有不少箭塔正在開工。城墻下方的地面上挖著無數條壕溝和陷阱,里邊的尖樁密密匝匝,很遠都能看的清楚。 眼前的這座長安城已經完全不是王源印象中的城池,整座長安城完全已經拋棄了恢宏威武和華美的氣勢,完全武裝到了牙齒,像一個渾身帶刺皮厚牙尖的大豪豬一般,讓人望而生畏。 第886章 回川 “賢弟你看,史思明已經鐵了心要死守長安了,依托這樣的城防,別說是十幾萬兵馬,便只有數萬大軍,也能死守數年。只要物資糧草充足的話。強攻之策絕不可取?!备呦芍ゲ唏R在旁,沉聲說道。 王源微笑道:“然而十個月前,長安城數日便易主,可見城池之固也非決定一切的原因,關鍵還是在守城之人。平原小城的城防比這里可差的太多了,顏真卿還不是死守了九個月么?城防之固可破,人心之固比之城防之固更加的牢不可破?!?/br> “賢弟說的是。不過眼下史思明守城,不可小覷。此人身經百戰,又處于絕境之中,必死守城池不失?!?/br> “是的,所以我們才不能強攻城池,我可不想將十一萬神策軍都送在這里?!蓖踉袋c頭道。 “那是自然,我們要做的便是困住史思明。其他三個方向我都派下了兵馬監視,以防叛軍出城滋擾周邊被我收復之地。東南西三個方向我都設立了簡易的營地。但他們有從其他方向出城異動的跡象,便以烽火為號通知我們。我便會派騎兵立即出動予以殲滅?!?/br> 王源點頭道:“這一點倒是不足為慮,他們即便從其他方向有所異動,也不過是小股兵馬的滋擾,成不了氣候站不穩腳跟。史思明再傻也不會傻到兵馬傾巢出城攻擊周邊城池,咱們即便是放著其他方向不設防,他也絕不會輕易出長安的。因為離開長安城的庇佑,他便是自尋死路。唯一需要防備的便是南城通向金州的糧道,需要重兵巡視把守,不能被他投機斷了糧道,那可是我大軍的生死線。只要保證糧道的暢通,咱們便可牢牢的將他鎖在長安城中?!?/br> “賢弟說的很是。不過冬天就要到了,這對大軍而言是個巨大的考驗。我想請賢弟這次回成都調撥大批棉衣炭薪運來。雖然此時才是深秋,但此刻不準備已經遲了?!备呦芍サ?。 “我會的,所以說這一次我必須回成都一趟,為了保證物資的充足供應,我必須要親自督辦,他人假手我并不放心。對了,對于潼關方向的敵軍,不知兄長怎么考慮的。兄長想過沒有,若潼關之敵出動,和長安的叛軍東西夾擊我大軍的話,那會不會造成威脅。據稱潼關守軍數量高達八萬余,那可是個不小的數目?!?/br> 高仙芝笑道:“賢弟不用多慮,其實我們若是攻潼關的話怕是早就下了潼關了。從西往東攻擊潼關如探囊取物一般的容易,只是我不想那么做罷了。攻下了潼關我大軍也無法東進,因為我們一旦東進,便無法鉗制史思明的兵馬。若史思明挺兵進逼隴右和蜀地,我們還不得不回兵來援。說實話,我倒是希望留著潼關的兵馬,讓他們能鋌而走險東西夾擊我們。那樣我們便可和他們進行一場曠野之中的大決戰。雖然以十一萬對近二十萬叛軍,兵力上看似劣勢,但愚兄以為我們根本不怵他們。以我軍戰力,我有絕對的把握戰而勝之。只可惜潼關之敵根本就不敢出擊,不是我小瞧他們,之前我命人在潼關以西耀武揚威誘其作戰,潼關守軍連個頭都不敢冒,一個個都成了縮頭烏龜了?!?/br> 王源哈哈大笑道:“聽兄長這么一說,我也甚是期待這場大決戰呢,可惜潼關的叛軍不一定有這么大的膽子。他們不出擊,史思明便也只敢做縮頭烏龜了??磥硇珠L對形勢一目了然,早已成竹在胸,足見兄長領軍比我高明百倍。我看我還是去處理好后勤之事和百姓們的過冬之事,那才是我該干的?!?/br> 高仙芝呵呵笑道:“你要做的事可比我這里的事情要重要和艱難的多呢?!?/br> 巡查完營寨以及和高仙芝做了深入的交流之后,王源徹底放下心來?,F在的局面是己方占據著主動,雖然叛軍看似兵馬眾多,但其實他們都動彈不得。只是己方也暫時無法攻擊,雙方只能在此對峙消耗,等待一個破局的機會。王源也不知道破局的時機何時會到來,但要他遵照玄宗的命令去強攻長安,王源卻也是絕不會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