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節
書迷正在閱讀:你還不是欺負我可愛、重生之星際巨星、聲優的妻子才不可能是腐女子呢、[綜]男神不好追、自然與你有關、爽文女配上位記、非格調行為指南、每天上學都在被撩、被天敵看上了怎么辦?、翠花的種田農家生活
王源恍然大悟,原來這黃平的身份居然是羅衣門中人。那么便可解釋他終日游蕩在戶部各部門閑扯談笑的行為了。羅衣門果然黨羽遍布,戶部已經是楊國忠所控制的部門,經過了嚴密的排查和清理,但這個黃平卻安然無恙??梢娛侄沃?。 “殿下,黃平之事于我何干?殿下又何必拿黃平之死來嚇唬我。我可沒有做背叛殿下的事情?!蓖踉挫o靜道。 “你還敢說你沒有?”李亨噴著吐沫星子,完全失去了皇家貴胄的風度,尖聲叫道:“李輔國去成都時你是怎么承諾的?你拿了本太子的幾十萬貫錢財,卻絲毫沒有替本太子辦事。你這還不是背叛本太子么?哦對了,這不是背叛,這是戲弄,這是耍弄本太子,比背叛還嚴重百倍!” 王源退后一步,躲開四處噴濺的吐沫星子,皺眉道:“鬧了半天,殿下是為了這個生氣。殿下怎知我沒有盡力辦事呢?” 李亨怒道:“月前楊國忠和李林甫再度聯手,詆毀本太子提出的同吐蕃和議條款不當之事。本太子在朝上和李林甫理論,最后父皇迫于他們二人的壓力不得不同意了和議的條款。若無楊國忠插上一腳,李林甫焉能讓本太子難堪?本太子當著父皇的面,當著百官的面出來說話,最后落得個灰頭土臉。父皇心中也定是對我不滿,你說……你說……若是你替本太子辦了事,那楊國忠怎會依舊和李林甫聯合對付本太子?嗯?你說!” 李亨步步進逼,幾乎湊到王源的臉上,細長單薄的小眼睛惡狠狠的看著王源,雙目中噴著怒火厲聲質問。 王源再退兩步,皺眉道:“殿下便是因為這件事是么?殿下暫且息怒,殿下不說,臣也要跟殿下說一說這件事的?!?/br> “好,便瞧你如何花言巧語?!崩詈嗪鹊?。 王源思索了片刻,沉聲道:“殿下,臣不知你為何要指謫和議中的條款。此事殿下因何要在殿上出頭說及。殿下可否告訴我原因?!?/br> 李亨冷聲道:“本太子想說,所以便說了。再說那和議條款難道不該指謫么?吐蕃戰敗,難道不應該臣服我大唐?卻要弄出來個什么叔侄之國來。他們不臣服,便該打的他們滅國。父皇對此也是頗有微詞的?!?/br> 王源點頭道:“我明白了,原來殿下是看出陛下對這一條是不滿的,揣摩了陛下的心思后決定出來說話,迎合陛下的心思是么?” 李亨張了張嘴頓了頓,喝道:“大膽,父皇的心思本殿下豈會胡亂揣摩?是這和議條款本身的問題?!?/br> 王源搖頭道:“好吧,便依殿下所言。那么既然條款不妥,陛下為何又會同意呢?殿下可莫說是左右丞相的施壓,當今世上還有人敢對陛下施壓么?陛下同意了和議,必是因為這條款是恰當的,否則陛下豈會委曲求全?” 李亨皺眉道:“你是說本太子沒有弄清楚狀況,出來說話是不應該的是么?” 王源道:“殿下對朝政發表看法固然是可以的,但殿下卻絕不能不顧不經過思考而擅自發表言論。不可妄度陛下之意。而要了解前因后果,做出合適的進退的判斷才是。當然這不是太子之過,而是太子您身邊的謀士們的過錯,他們該出來阻止你針對此的行為的?!?/br> 李亨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李輔國,李輔國面色難看之極,冷聲道:“王源,你莫花言巧語的蒙蔽太子,將過錯一推了之。沒錯,殿下出來說話確實是我建議的,但那也是得知陛下的心意之后的決定。若沒有楊國忠出來幫著李林甫,殿下豈會落到最后尷尬的境地。明明是你收了錢不辦事,現在反倒怪到他人頭上。殿下,莫聽他胡說,他這是推諉罪過?!?/br> 王源微笑道:“李內侍,我可沒有把罪名推到你的頭上,我只是就是論事罷了。我告訴你們實情吧,事實上楊國忠出來反駁太子殿下是我向他建議的,我并非沒有辦事,而恰恰辦了事才有楊國忠出來反駁太子的舉動?!?/br> “什么?” “你在說笑?” 李亨和李輔國都驚訝的叫了起來。竟然是王源讓楊國忠跳出來反對自己。也就是說王源不是收錢沒辦事,而是收了錢辦了反對自己的事情。這不是花錢養了個沒用的人,而是花錢養了個白眼狼了。 “殿下,聽到了吧。這廝收了錢卻來壞咱們的事,殿下,奴婢瞧也不用多問了,命人綁了石頭直接沉池便是。這等吃里扒外之人還留著作甚?”李輔國沉聲道。 李亨皺眉猶豫著,以他的智商和能力對王源的舉動很難理解,但他疑惑王源為何要自己說出此事,這不是自尋死路么?所以他想聽聽原委。 “你為何要這么做?你是徹底的背叛了本太子了么?”李亨冷聲問道。 王源微笑道:“殿下聽我解釋便知,是我讓楊左相出來反對太子的,而我這么做恰恰是為了太子著想?!?/br> “為了我么?你這好意倒也奇怪的很?!崩詈嗬湫Φ?。 王源道:“我不管殿下能不能理解,我自認為盡到了做臣子的本分。剛才我問殿下,為何陛下最終同意了和議條款。殿下沒有回答我。那么我在這里給殿下一個答案,那就是,我大唐不得不立刻同吐蕃達成和議。至于什么叔侄之國也好,臣屬我大唐也好,哪怕是最后成為兄弟之國,陛下也是會同意的?!?/br> “不可能?父皇最看中的便是我大唐的威嚴,兄弟之國,想也別想?!崩詈鄶嗳缓鹊?。 王源搖頭道:“殿下,不管你信不信,事實上陛下卻同意了和議,這便是證明。殿下確實重視我大唐威嚴,但那要看具體的情形。不錯,我大唐確實戰勝了吐蕃,但在達成和議之時,我大唐兵馬尚存不足八萬人,而吐蕃兵馬共有二十萬。實際上我們已經很難有寸進。況且天氣轉寒,高原之地,九月之后便要進入冬季,若不和議便只能增兵,實際上那時我們已經進退兩難?!?/br> 李輔國叫道:“胡說,你不是以六萬兵馬抵擋了十六萬吐蕃大軍的進攻么?” 王源皺眉道:“李內侍,領軍的將領是你還是我?和議的決定是我一人做出還是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他們和我聯合做出來的?我們都在當場,難道還不比你清楚形勢?你倒來指責我胡說,你也不去問問滿朝文武,問問陛下。那種情形下還能不能再戰?!?/br> 李輔國張口欲辯,李亨擺手制止了他,轉頭來瞪著王源道:“姑且相信你的話為真,那么這和你讓楊國忠出來反駁我又有什么干系?又怎么證明你所言的是為了本太子著想?” 第679章 令色 王源知道,憑著李亨的智商自己需將話說的明白易懂才好,若教他自己揣摩,卻不知會揣摩到哪里去。本來兩年前王源結識李欣兒,得知李欣兒的經歷,又知道了李亨暗中成立了羅衣門之后,還覺得李亨城府心機一流。但這兩年下來,李亨給自己的感覺就是廢物一個。想必成立羅衣門,巧妙安插眼線這等事都是他身邊人所為了。 “殿下,臣適才所言的是和議之時敵我態勢,闡明和議必行的理由。另外,不僅是戰場態勢如此。突厥人趁我邊鎮空虛,突襲我北疆受降城,和突厥邊境的形勢陡然緊張。朝廷暫無兵力增援突厥邊境以及吐蕃國的戰場等等,這都是不得不和的理由?!蓖踉闯谅暤?。 “本太子明白你說的事,但我問的是這和你的所為有何干系?”李亨兀自不解。 王源暗罵一聲蠢材,繼續道:“太子聽我細言。在這種情形下,和吐蕃議和休戰乃是最佳的時機。這便是陛下最終同意議和的原因,也是朝中群臣都同意立刻議和而不會去在意是臣屬而是叔侄之國或者是兄弟之國的原因。因為快速議和,抽身回兵穩住邊境形勢才是當務之急。況且議和條件對我大唐大大的有利,吐蕃人割地賠款歲歲進貢,已經達到了最初出兵懲罰他們的目的?!?/br> 李亨皺眉不語,似乎還沒想到答案。 王源也不打算再和這個蠢貨繞圈圈,低聲續道:“殿下,在這種形式下,殿下忽然跳出來反對和議,對殿下沒有絲毫的好處。而若殿下一旦反對成功,和議無法達成,那么我大軍便被迫留在吐蕃國與敵對峙,而那樣的后果將會不堪設想。試想,朝廷無兵可增,我們又無法寸進,嚴冬來臨之際,有極大的可能步王忠嗣的后塵。況且我兵馬不歸,河西朔方邊境便兵力不足以抵擋突厥人的進犯,然則兩處皆將陷入窘境之中,大好的局面將演變變成糜爛之局?!?/br> 李亨皺著眉不說話,王源繼續道:“殿下想一想,一旦出現了那種局面,追究起責任來,朝廷第一個該追究的是誰?” “是誰?”李亨問道。 王源伸手毫無禮節的朝李亨的鼻子一指道:“便是你太子殿下。因為是你阻撓了和議的達成,是你在該收手的時候跳出來反對,是你造成了兩處窘境局勢糜爛。你便是罪魁禍首。然則殿下想一想朝中群臣會做什么?沒錯,他們會上奏表示對殿下的不滿,會將這筆賬算到你的頭上,再然后陛下會怎樣?臣已經不敢說下去,也不敢想下去了?!?/br> 李亨面色發白,額頭上冒出汗來。到現在他終于明白了王源所說的話,腦子里想象著那種情形,心中驚懼萬分。群臣圍攻,父皇會怎么做?還能怎么做?必是廢了自己以平群臣之怒了,自己差一點便自己跳進了深淵之中,想想都后怕萬分。 “殿下,我命人送和議奏折去京城時,寫了一封信給楊左相。請求他務必保證和議的達成。不管誰反對,都一定要讓和議順利得到陛下的許可,哪怕是太子殿下您。沒想到殿下還真的出言反對了,楊國忠當然會出來反駁你。因為我告訴他,誰反對此議便將導致大好局面的葬送。之前我跟楊左相已經談了一次,便是殿下交代我傳話給楊左相的事情,楊左相這一次算是幫了殿下的大忙,否則一旦殿下阻撓和議成功,那便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了?!蓖踉挫o靜地說道。 李亨連連點頭道:“很好很好,慶幸如此,看來是我錯怪你了?!?/br> 一旁的李輔國冷目旁觀,終于忍不住喝道:“一派胡言,殿下你莫信他花言巧語,他這是糊弄殿下呢?!?/br> 王源冷聲道:“李內侍,我說的句句是實情,你怎可如此說話?” 李輔國道:“句句實言么?我卻不這么認為。聽說王節度發明了一種神威炮,可射千步之外,打的吐蕃人聞風喪膽。聽說最終連匹播城都能拿下,而王節度就是不攻。所以不是滅不了吐蕃國,而是王節度不想盡心竭力罷了?!?/br> 王源一驚,這李輔國知道的事情還真不少,這些事他都知道了。倒也可以理解,李輔國肯定想方設法在劍南安插了不少眼線,也許大軍之中便有他的人也未可知。 “李內侍,你這話可是誹謗我怠戰么?就憑你這句話,我便要拉你去陛下面向對質。你可知我神威炮僅有的彈藥已經耗盡,那物耗費甚巨,我根本就無力制造后續的彈藥,也無力憑此物發動進攻。更何況神威炮也沒有你說的那么厲害,什么千步之外,你是聽了誰的謊報,不過可及遠三四百步,比普通的攻城器械稍遠一些罷了。你若不信,可隨我去劍南,我當面試驗給你瞧?!蓖踉闯獾?。 李輔國也確實是夸大其詞,只是為了讓李亨不相信王源的話罷了。一聽要對質,或者去親身驗證,他如何肯答應。于是轉移話題道:“這個且不說,你說突厥邊境形勢危急便是不實。明明安祿山將軍派了兵馬協助朔方節度使奪回了受降城。安祿山手下精兵數十萬,足以保證北境安寧,哪有你說的那么危急?不過危言聳聽罷了?!?/br> 王源哈哈笑道:“李內侍,你欺負我耳目不靈,遠在劍南消息閉塞是么?安祿山確實出了兵,但這出兵的過程你難道不知道這其中的諸多波折?李左相下令安祿山增援朔方,安祿山反以東突厥和契丹人進逼甚緊而推諉,不但不增兵,還向朝廷要求派兵增援。最后若不是李相國寫信催促,怕是受降城還在突厥人的手里呢。你所言北境坐擁兵馬數十萬,不錯,確實數十萬,但有一兵一卒是你能說了算的么?左相說了都不算,你卻說那數十萬兵馬能夠如臂指使要怎么用便怎么用?當真是笑話一樁。李內侍不該如此糊涂,當知這其中的掣肘,卻拿出來顛倒黑白的駁斥我是何道理?哦,我明白了,定是因為剛才我說太子身邊的人出的主意讓太子出面反對和議是錯誤的,所以便得罪了你李內侍。本人大膽推測,太子之所以決定反對和議,怕便是你李內侍出的主意吧?!?/br> 李輔國的丑臉氣的扭曲,顯得更加的丑陋了。尖聲叫道:“你血口噴人,我哪有此意?不錯,是我建議太子殿下出面反對的,因為借著陛下之力可以打壓李林甫的氣焰,那是絕好的機會。你說的那些我卻是沒想到。但如果這個建議錯了的話,我愿意接受太子殿下的任何懲罰,包括和那黃平一起沉在龍池之中。但我對殿下忠心耿耿,可沒有你說的那種報復心思。你這是故意詆毀我?!?/br> 王源冷笑道:“是否是詆毀,你自己心里明白。天下間就你一人忠心為太子么?我王源為了太子殿下也是盡心盡力。但卻被說成是耍弄背叛太子,那又當如何?這恐怕也是你李輔國在殿下耳邊吹得風吧。告訴你李輔國,你可莫要惹毛我,我是羅衣門中你的屬下不錯,但你莫忘了,我還是大唐的大將軍和節度使,將來誰對殿下更有用,難道不是我王源,還是你李輔國不成?!?/br> 李輔國張口結舌急的差點要吐血,他哪有王源的牙尖嘴利善于挑撥離間,此時反而被王源占據了上風,訓斥的啞口無言。這還罷了,最讓他擔心的是,他害怕太子殿下真的會聽信王源的話,覺得王源比自己有用從而站在王源一方,那才是最可怕的。王源今日所言明顯是有著狡辯和夸大的成分,可惜自己沒法子當面駁倒王源,難以揭穿他了。 一旁的李亨一直聽著兩人爭吵斗嘴,忽然間變成了個旁觀者。但畢竟和李輔國相處了十幾年,李亨知道李輔國是絕對忠心的,而王源則依舊不知深淺,不能肯定他心中想著什么。但今日王源的一番解釋,在李亨看來倒也合情合理。楊國忠的反對讓自己免于陷入萬劫不復之地,這也許真的是王源從中起了作用,表面上是反駁,實際上是救了自己。 “罷了罷了,都別爭了。誰忠心誰不忠心,本太子心中如明鏡一般。王源,本太子最后一次警告你,你可以?;^可以糊弄人,但真相總有大白的一天。但愿你是真心的忠心于我,而非花言巧語,否則黃平便是你的下場。本太子知道,你們一直都覺得本太子沒什么實力,沒什么魄力,很多人都在觀望。都以為我必要輸在李林甫的手下。本太子不妨告訴你,不久之后,本太子要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叫你們所有看扁了本太子的人瞧一瞧,與我作對的下場?!崩詈嗬渎暤?。 王源一愣,忙問道:“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臣可以幫忙去辦?!?/br> 李亨冷漠道:“便不勞你王大將軍的大駕了。王源,今日本太子且信你一回,今后還要看你的表現才能確定你是否真的忠心。罷了,今日且到這里,你去吧?!?/br> 王源拱手道:“臣遵命!” 李輔國怒目而視,卻毫無辦法,看著王源躬身退去。忙湊到李亨身邊道:“殿下,您真的相信他說的話么?” 李亨擺手道:“輔國,你認為本太子會完全相信他么?不過王源的話也并非全無道理,楊國忠拉我一把回頭,倒確實是免了后面的麻煩,但這不代表我相信他的話。他如今手握重兵,又受父皇寵信,我們還有很多地方要利用他,故而能忍便忍,待將來再收拾他。輔國,你放心,王源那些話我是不會放在心里的。在本太子心中,唯一能絕對相信的人便是你,除了你再無第二人?!?/br> 李輔國“噗通”跪倒在地,涕淚橫流道:“多謝殿下,奴婢愿為殿下肝腦涂地,在所不惜?!?/br> 第680章 道歉 王源大踏步離開龍池之畔的園子,待來到開闊的廣場御街之處,這才松了口氣,身上也出了一層冷汗??吹贸鰜?,今日李亨和李輔國是準備好要對自己動手的,只要自己的話稍露破綻,便可能被立刻撲殺。 自己的一番應對應該是讓李亨有些相信,但是能蒙混過李亨這一關,卻混不過李輔國那里。這個李輔國是個厲害角色,太子的每一步舉動很可能都是他在幕后cao控計劃。雖然這一次太子跳出來的時機不合時宜,但不得不說,在洞悉了玄宗的心思之后,借玄宗之力打壓李林甫的策略是正確的,只是時機糟糕罷了。 這個人在李亨身邊,對自己是極其不利的。今日同他已經鬧翻了臉,自己也在李亨面前針對他挑撥離間了一番。然則從此以后,這個李輔國必是對自己恨之入骨,在李亨耳邊也必然是說盡自己的壞話了。此人也許要想辦法除去才好。 這些事情其實還是并不是王源最擔心的,王源感到極為不安的是李亨的精神狀態。李亨今日看起來像是被壓抑的瀕臨崩潰的邊緣,整個人處于一種神經質般的歇斯底里的狀態,很難用語言描述心中的感受。而且,這個就像要瘋了的太子最后說的那句話讓王源膽戰心驚。 李亨說要做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來證明自己,這驚天動地的大事會是什么事?難不成李亨要造反謀逆,殺父奪位?王源覺得不太可能,李亨應該沒有瘋狂到這種地步。但聯想到李亨曾下令刺殺貴妃的舉動,李亨的行為有時激進而難以捉摸,這才是最讓人擔心的。 王源眉頭緊鎖回到南熏殿前廣場上。時近中午,這里早已人聲寂寥,百官們早已散去,只剩下十幾名內侍和宮女在廣場上灑掃。秋陽照在廣場的青石上,反射著青白的光暈,刺痛了王源的眼睛,讓王源微感不適。 王源來到馬棚處,自己的黑馬還拴在那里,而高仙芝的坐騎已經不在了,這說明高仙芝已經出宮了。另一件頭痛的事是,高仙芝現在被李林甫給盯上了,想必已經被李林甫請入府中百般的拉攏示好了。雖然王源同楊國忠說的是不必在意此事,但其實王源還是很在意這件事的。內心之中,王源一直將李林甫當做敵人,不僅是曾經李林甫下令要殺了自己,而且李林甫還是李欣兒的仇人,他下令殺了李欣兒的父母全家,自己曾經答應過李欣兒要替她除了這老賊。高仙芝若是同李林甫為伍,那是王源絕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不知不覺,已經來到了宮門前。王源牽著馬兒出了宮門,在宮門外等候的趙青譚平等人立刻迎了上來。 王源上馬擺手道:“回府?!?/br> 趙青忙道:“大帥,高大帥留了口信,請大帥去館驛尋他?!?/br> 王源一愣道:“他沒被相國請去府中赴宴么?” 趙青搖頭道:“卑職不知此事,高大帥派了他的親衛營馬統領前來告知的,等了大帥一個多時辰,馬統領以為大帥要在宮中用午飯,所以半個時辰前才離開?!?/br> 王源點點頭道:“好,那便去館驛見高大帥?!?/br> 一行人翻身上馬,疾馳出離開興慶宮廣場往西南的坊間大道上馳去。館驛在朱雀門西側的太平坊,過東市經五坊之地便到,小半個時辰后,王源一行抵達了太平坊館驛外,下了馬命人通稟高仙芝,不久后高仙芝的手下親衛營的馬統領匆匆出館驛迎候,請王源等人進去。 王源大步進了館驛后宅,但見后宅的一棵大棗樹下,高仙芝正站在石桌旁笑盈盈的看著自己,王源忙拱手見禮道:“見過兄長?!?/br> 高仙芝呵呵笑道:“兄弟,快來入座,我正一個人喝著酒,悶得慌呢?!?/br> 王源走過去看到了石桌上擺著幾盤酒菜,都是些簡單的飯菜和一壺普通的濁酒,于是笑道:“兄長,今日是咱們受嘉獎的大日子,怎么就吃這些簡陋的飯食?便沒人請大哥去赴宴,替你慶賀一番么?” 高仙芝微微一笑道:“你的意思我懂,不過對我而言,滿桌佳肴未必如這三兩盤菜蔬可口。上等佳釀也未必如一壺濁酒對味。所以我寧愿在這里吃點小菜喝一壺濁酒,也不想去赴什么宴席?!?/br> 王源哈哈笑道:“兄長倒是個怪人,誰不愿吃美味佳肴,喝陳年美釀。你卻愿意在此吃這些簡陋的飯食?!?/br> 高仙芝呵呵笑道:“賢弟難道沒聽說過這句話么?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酒菜是次要的,關鍵是同什么人一起喝酒?!?/br> 王源挑起大指道:“兄長這話我愛聽,話說兄長約我前來,是不是因為我是那個可以對飲千杯的知己呢?” 高仙芝反問道:“你說呢?” 兩人對視片刻,爆發出一陣哈哈的大笑聲。王源讓趙青譚平來幫自己卸了盔甲,一屁股坐在石凳上。高仙芝轉身朝屋內叫道:“七妹,拿一副碗碟來給你王家兄長用?!?/br> 王源一愣,高墨顏竟然在館驛之中,她不是一早和十二娘一起去大雁塔游玩了么?昨晚自己得罪了她,不知她有沒有向高仙芝告狀。 屋內腳步聲響,高墨顏捧著一副碗筷面如表情的邁著大長腿走了過來。王源站起身來拱手行禮,高墨顏看也沒看王源一眼,將碗筷杯碟往王源面前的石桌上一丟,轉身便走。王源抱著拳尷尬的站在那里呆呆而立。 “七妹,你這是作甚?怎可如此不懂禮節?”高仙芝皺眉道。 王源忙道:“無妨無妨,勞動小妹了,多謝?!?/br> 高仙芝皺眉道:“不成,我高家哪有這么不懂禮數的,傳出去教人笑話。對外人尚且以禮相待,你是我結義兄弟,便是她的兄長,怎可怠慢?七妹,給你王家阿兄賠禮道歉?!?/br> 高墨顏轉過身來,臉色發白,咬著下唇不語。 “快啊,還愣著作甚?都是平日寵你寵壞了,竟然不識禮數了?!备呦芍フ娴挠行┎桓吲d了。 “我不!”高墨顏叫道。 “放肆。豈有此理?!备呦芍ズ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