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節
書迷正在閱讀:你還不是欺負我可愛、重生之星際巨星、聲優的妻子才不可能是腐女子呢、[綜]男神不好追、自然與你有關、爽文女配上位記、非格調行為指南、每天上學都在被撩、被天敵看上了怎么辦?、翠花的種田農家生活
當天夜里,王忠嗣徹夜未眠,他左思右想,考慮此次進軍吐蕃的意義何在。若說報復吐蕃人的話,連下多瑪羚羊兩城,目的已經達到。剩下的石堡城雖然在計劃之內要攻下此城,但其實意義并不大。 且不說目前攻擊石堡城的時機實在是糟糕之極,就算能攻下石堡城又能如何?扎陵湖和鄂陵湖旁的這三座城池距離大唐太遠,除非朝廷想滅了吐蕃國,一鼓作氣往吐蕃腹地打過去,否則拿下這三座城池也無法守住。物資補給的困難以及吐蕃人的反攻都會讓唐軍遲早被迫撤出這里,而付出巨大傷亡的代價拿下這三座城池明顯是拿士兵們的性命開玩笑。 王忠嗣此次率軍攻打吐蕃本就并非出于衷心,而是被迫應命。朝廷既是要教訓一下吐蕃,那么此時教訓的目的已經達到,王忠嗣認為自己或許該重新考慮一下是否一定要攻下石堡城了。但王忠嗣明白,自己不能獨自決斷此事,太子殿下派人送來的密信中說的很清楚,要自己小心行事不要讓李林甫和楊國忠攻訐的把柄。所以,即便是退兵,也要說服朝廷的許可,特別是陛下的首肯,那樣便確保萬無一失了。 深思熟慮之后,王忠嗣于多瑪城中連夜寫了一份奏折,希望能說服玄宗同意自己的想法。 奏折上詳細的說明了目前的情形,以及攻打石堡城的弊端,奏折中言:石堡城得之與國無益,失之與國無損,況石堡城云集吐蕃重兵七萬,力攻雖可下,但必損將士無數。以數萬將士性命,換吐蕃一城,豈非本末倒置。祈陛下深思,準臣率軍回歸積石山大營。待審時度勢,機會成熟,一舉奪之。 奏折中可謂苦口婆心,希望能夠讓玄宗好好的考量此事,作為一名大唐的重臣和領軍的高級將領,王忠嗣可謂掏心掏肺,一切從大局開始考慮。正因為不出于私心,王忠嗣才敢寫這封奏折。他相信,以玄宗的英明該明白目前的情勢和自己的苦心,一旦玄宗認可,那么退兵之舉便不會受到李林甫和楊國忠的攻訐。于公于私都是最好的結果。 次日,王忠嗣上奏朝廷請求撤兵的消息便在軍中高級將領中傳開了。王忠嗣也并不打算向他們隱瞞。大多數將領都對王忠嗣此舉持贊成意見,但也有人不太認同,認為王忠嗣此舉有欠考慮,或許會招致朝廷的責怪。為了此次出兵,朝廷花費了巨額的軍費,為河西隴右兩軍更換了大量全新的甲胄武器,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物資協助,便是希望能拿下兩湖三城之地。而現在王忠嗣居然要草草收場,這豈是朝廷說希望的。 李光弼便是持此觀點的人之一,他求見王忠嗣,希望王忠嗣能立刻派人將奏折追回,否則必會招致陛下斥責。但王忠嗣堅決不同意,斥責李光弼道:“光弼,你跟隨我多年,難道不知本帥的性行?即便朝廷責怪,本怪也要將這番到底告知陛下。這次作戰本就是得不償失的冒失舉動,我們不能再錯下去,此時撤兵乃是最佳的時機?!?/br> 李光弼嘆息道:“大帥,末將不是說你的判斷錯誤,而是為了大帥您著想。你我皆知此次對吐蕃作戰的內中緣由,光弼只是不想讓大帥被人因此指謫罷了?!?/br> 王忠嗣搖頭道:“陛下會明白我的苦心的,陛下一旦首肯,他人奈我何?” 李光弼無言以對,作為王忠嗣一手提拔起來的人,李光弼不能太過反駁王忠嗣,只得暗自嘆息,祈禱自己擔憂的情形不會出現。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王忠嗣的奏折送往京城的第二天,多瑪城王忠嗣大軍中的另一份奏折也送往了去京城的路上。這封奏折是出自隴右軍行軍司馬董延光之手。這位董延光領著右路軍轄下的前鋒軍一萬兵馬,是在隴右軍中的老資格的人物。此人原是一位驍勇善戰的猛將,在隴右軍中屢立戰功。但對于王忠嗣一力提拔哥舒翰等一批年輕將領的舉動,董延光早就心中不滿。哥舒翰原本只是軍中一名副將,短短幾年之間便被王忠嗣提拔為隴右節度副使,董延光自認為功勞不比哥舒翰小,卻被王忠嗣無視,這么多年只是個行軍司馬,職位反在哥舒翰之下,這讓董延光的心中的不滿開始堆積。 因為心中有疙瘩,董延光索性怠慢軍務,以此表達不滿。王忠嗣為此居然在眾將面前點名批評董延光,讓董延光顏面盡失。董延光知道,自己在王忠嗣手下是別想有任何升遷的可能了,于是在某次回京休假時,主動去拜訪了李林甫,希望能通過李林甫讓自己的處境有所改觀。李林甫當然喜出望外,他正需要在太子黨的王忠嗣轄下安插自己人,眼下董延光主動送上門來,豈非是一件夢寐以求之事。 在一番考察之后,李林甫和董延光便開始暗通款曲。李林甫許諾董延光,他已經同安祿山說好,在恰當的時機,調董延光去安祿山所轄的河東節度去任副節度使。但需要董延光有所“表現”。 這一次董延光隨王忠嗣大軍和吐蕃作戰,無疑便是一個極佳的表現機會。董延光在得知王忠嗣向朝廷請求退兵之后,立刻寫了這封奏折給政事堂。董延光的奏折中所說的情形和王忠嗣的截然相反。種種不利因素在董延光的奏折中都成了有利的因素。大軍中的糧草柴薪不繼的情形,在董延光的奏折里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字里行間透露出的主帥的畏敵懼戰以及懦弱無能。 董延光甚至擬定了一份作戰計劃,聲稱按照此計劃,只需要五萬兵馬便可拿下石堡城。作為一名帶兵作戰多年的將領,董延光的這封計劃倒也細密具體,看上去頗為可行。這更進一步的襯托了王忠嗣的無能之舉。 兩封奏折一前一后,被快馬送往京城。一場軒然大波也將因為這兩封奏折而起。 …… 野牛城中,戰事之后的建設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劉德海在占領野牛城的第二天便帶著兩千多匹駝馬和五千后勤兵馬回雅州運送建設物資前往野牛城。野牛城所在之處能用的物資只有大量的沙土和少量的樹木,這不足以支撐加固野牛城以及在鹽湖建立土城駐軍,乃至在野牛城周邊設立烽燧的需求。所以需要從劍南運送大量的物資前來。 工程量是巨大的,野牛城的加固工作倒也罷了,在鹽湖之地乃至沙漠之中建立土城和烽燧這可不是一般的難。但好在王源手頭人力足夠,俘獲的吐蕃俘虜中有不少工匠,會用金川河下的黏土泥漿和沙土拓出堅硬的沙磚,這些沙磚曬干后硬度還算不錯,倒是為王源解決了很大的問題。 數萬士兵和數千俘虜辛勤的勞作著,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鹽湖旁邊建立了一座里許方圓的小型堡壘。堡壘可以容納三千人居住其中,作為挖鹽的基地,基本雛形已經形成。通向三十里外的野牛城的道路上也被沿線每隔五里設置了沿途的補給站,便于在路途上進行補給。同樣的補給站在野牛城通向雅州的近百里沙漠沿途也建立了數十座。儲備大量的清水物資供進出沙漠的駝隊進行補給,并且成為沿途的行進的標識。 在鹽湖西方延伸到野牛城西南一帶橫跨六十余里的地界,建立了三十幾座烽燧堡壘,每處駐扎五十名士兵。主要的目的用來警戒吐蕃兵馬,防止他們突襲野牛城。五六十里之外,一旦發現敵蹤,這些烽燧便可發出示警的信號,將敵軍的數量方向告知野牛城中的駐軍。要么提前撤離,要么做好迎戰準備,便可有提前的籌謀了。 野牛城的綠洲上,沿著金川河沿岸,二十余座炒鹽作坊建立了起來。為了防止污染金川河這個寶貴的水源。這些作坊都建立在靠近沙漠的邊緣地帶,制鹽后的污水都將被排入沙漠之中。王源讓劉德海在劍南山地中挖掘了大量易于成活的樹木運到綠洲之地栽種,雖然知道這些樹木未必能全部成活,但只要能成活一小部分,便可成為抵御風沙侵襲綠洲以及改善此處環境的法寶。 一個多月時間,王源一直呆在野牛城中忙碌,一個月的時間便足以讓他白皙的皮膚變成了古銅色。但越是忙碌,越是整個人卻精神奕奕,因為看著自己心中規劃的藍圖在一點點的實現一點點的成型,王源非常的開心。整個規劃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成型,但有了好的開頭,一切都將變得順理成章。 十一月初八,對王源而言,歷史性的時刻即將來臨。鹽湖的第一批鹽即將開挖,然后被運送至野牛城提純,最后被打包運出沙漠。王源全程參與所有的過程,他要親自見證這對自己非同尋常的一刻。 第567章 黑金 鹽湖之東,白茫茫的鹽灘上,王源站在鹽湖旁邊的沙丘上,面對著垂頭喪氣站在鹽灘上的兩千多名吐蕃俘虜冷目掃視。這些俘虜們這一個多月時間搬磚壘墻造屋運物累得半死,一個個眼中灰暗呆滯,毫無生機。 這種奴役俘虜作為苦力的方式雖然有些殘忍,但王源早已不再計較這些細節。這年代的規則如此,既然生活于此,便要適應這個嚴酷的規則。但王源不想讓這些俘虜毫無希望的生活,即便是淪為奴隸苦工,王源還是希望能給予他們一些希望和激勵,給與他們自我救贖的機會。這樣其實也能提高效率,不至于讓這些人失去了生的希望而自暴自棄,寧愿去死也不愿賣力干活。 王源咳嗽一聲,高聲道:“爾等為我大唐兵馬所俘,便為我大唐之奴。這一點相信你們自己都心里清楚。既為奴婢,便要完全聽從號令,否則便是死路一條。但本帥并不想要你們去死,箭雨你們這一個月來的表現,本帥很是滿意,所以本帥今日要給你們一些獎勵?!?/br> 眾俘虜紛紛交頭接耳起來,不知道這位劍南軍大帥說的獎勵是什么。 “都給我閉嘴,安靜聽大帥訓話?!壁w青高聲喝道。 眾俘虜忙停止說話,仰頭看著高高在上唐軍主帥,等著他說話。 王源高聲道:“爾等為我劍南軍做苦役,乃是你們于我大唐為敵的懲罰。但這懲罰有個限度,本帥絕不想你們死在本帥手里。本帥知道,你們也有父母妻兒,也想活著回到家鄉和他們團聚,所以本帥給你們和他們團聚的機會,你們要牢牢抓住這個機會?!?/br> 眾俘虜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大唐和吐蕃作戰,所抓獲的俘虜幾乎都是相互砍了頭顱請功。這些人被俘虜的那一天便對活著回家不抱任何希望了。但現在這位唐軍大帥居然說還有活著回家的機會,難道是在做夢? 王源伸手指著茫茫的鹽堿灘道:“你們看到這片鹽湖了么?這便是你們的機會。只要這片鹽湖下的鹽被挖掘干凈,便是你們的回家之日?!?/br> 眾俘虜呆呆的張著嘴巴,原來這便是唐軍大帥給予自己的希望。很多人眼中帶著絕望。這片茫茫鹽湖,方圓數十里之地。要全部挖掘,不知到哪年哪月。 “這鹽湖雖然很大,但總有挖完的一天。我個人預計是五年時間挖完這里,那么五年之后你們便可回家了。要知道數千人一起開挖,速度是非??斓?。而且如果你們努力干活,三年內挖完,那么三年你們便可回家。又或者你們偷懶懈怠,十年八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都挖不完,那么你們便二十年三十年不能回家。這片鹽湖便是你們的回家之路,能否快速的走上這條路,便看你們自己了?!蓖踉锤呗暤?。 “五年時間,挖的完么?” “好像挖不完吧?!?/br> 俘虜們小聲的相互詢問著。這既是個希望,也是個挑戰。這么一大片鹽湖,一眼望不到邊,看著都讓人絕望。 “挖的完,這位大帥沒撒謊。我們兩千多人一起開挖,一天起碼挖掘出方圓五十步之地。只要大伙兒肯賣力,三年時間便可挖掘完。若這位大帥說話算話,我們拼上幾年的時間,便可回家了?!币幻數吐暤?。 “當真?那可太好了,若是能回家,我不眠不休的挖個三年也不冤。但不知唐人說話算不算話?!?/br> 眾俘虜相互小聲的交談著,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又擔心這一切都是謊言。 一名俘虜鼓足勇氣叫道:“我們怎知你不是在騙我們?到時候你不放我們走,我們豈非白忙活了?!?/br> 劉德海大聲罵道:“你們這群東西,大帥好心給你們機會,你們卻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當真可惡。你們當我們大唐上國之人都像你們吐蕃人那般言而無信信口開河么?一群狗東西,將大帥一片好心當成驢肝肺了?!?/br> 王源微笑擺手道:“不要罵他們,他們有此懷疑也是正常的。我只能說,我只給你們機會,能否抓住看你們自己。你們只能碰碰運氣試一試。難道本帥還要對你們賭咒發誓不成?若你們不愿賭一賭運氣,你們也可慢慢的挖,挖個三五十年也沒關系,只是到那時你們當中是否有人還能回家見到親人,或者是死在這片鹽湖之中,便不得而知了??傊銈冇涀?,這片鹽湖什么時候挖完,什么時候本帥放你們回家?!?/br> 眾俘虜默然不語,心中其實已經不得不信了。而且即便不信又能如何?生還希望就那么一線,難道還要放棄不成? 王源朝劉德海擺擺手走下沙丘,劉德海拱手應命,開始訓讀定下的規矩。 “現在將今后鹽湖這里的規矩告知爾等,你們誰犯了規矩都將要遭受嚴懲,都給我聽好了。第一,你們會被十人一組分為一隊,每隊形如一人,住一間房,吃一鍋飯,挖一坑鹽??傊院壤龆荚谝黄?。十人要相互監督,相互督促,有人怠工偷懶,便是拖你們全部人的后退,讓你們晚一天回家,所以發現有偷懶的你們要向我大唐官長舉報,舉報者有嘉獎。第二,若有私自潛逃者,當眾梟首示眾。十人隊中的其余九人將受株連一起處斬。所以你們要密切注意十人隊中的其他人是否有逃走的跡象,要及時的舉報。否則有可能你們都要陪著他死。舉報者亦有嘉獎。第三……” 劉德海的聲音在鹽湖上回蕩,王源卻走到一旁不聽一字。這一套辦法是劉德海想出來的。王源雖覺得殘酷,但卻不得不承認,要想奴役這幫人老老實實的在這里做苦工,不得不用這些嚴酷的刑罰加以約束。王源之所以給這些俘虜以生還的許諾,便是希望這些人能夠自覺的努力干活,而不至于是被這些殘酷的規矩威逼著干活。 不久后,規矩宣讀完畢,俘虜們領到了工具,王源一聲令下,鹽湖鹽場正式開工。數千俘虜揮汗如雨,開始了他們漫長回家之路的征程。 挖出兩尺毒鹽之下可用提純的食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表面一層黃色的毒鹽需要全部清除這還罷了,這些毒鹽畢竟還是容易挖掘的,一層層的剝開運走堆在沙地正好可以用來平整地面,鋪出一條鹽路來。但下方可用的丈許厚的鹽層的挖掘可不容易。往往挖了數尺深之后,周圍便會滲出鹽水來迅速將鹽坑灌滿,讓人無法挖掘。 王源意識到,這個問題不解決會嚴重影響進度,泡在鹽水中挖掘顯然是不可行的,人也會死在里邊變成腌rou。王源苦思了一會兒,想出了辦法。他命人在鹽灘一側集中快速挖掘出一個巨大的蓄水池,這樣不久之后坑洞周圍的鹽水便盡數滲入蓄水池中。 而在這坑洞周圍的鹽坑中的水也會很快滲出至深深的蓄水坑中,很快解決了這個問題。這辦法不久后被稍加改造,成為鹽湖中挖鹽作業的常規手段。聰明的吐蕃俘虜們覺得挖一個深深的蓄水池甚是麻煩,于是改為在鹽地上挖掘壕溝,將鹽水引入沙漠之中。這樣,鹽水不斷的滲入沙子里,而沙地的吸水能力無窮無盡,數條壕溝引出鹽水可保證方圓百步之內的鹽坑可以安全的采出食鹽。 白花花的粗鹽被一袋袋的裝起來碼在沙漠中的一片空地上,千余頭駱駝每匹馱上兩袋排成連綿數里的長隊送往野牛城。野牛城的作坊中熱火朝天的開始提純這些食鹽。曬鹽煮鹽是慢辦法,但可提取較為精細的細鹽,炒制食鹽的辦法可以讓粗鹽中的少量毒物在熱鍋的炒制中揮發大部分。這是王源不久前試驗得出的結果,這種辦法大大提高了提純的進度。 王源決定雙管齊下,細鹽可提高售價,官宦富貴之家肯定是需要這些細鹽的,粗鹽則面對廣大普通百姓,可算是各得其所。 三天后,第一批提純后的食鹽開始運出沙漠。雖然只有五千石,只需百余匹駱駝便可運出,但這已經是雜亂無序的開始后比較不錯的成果了。王源偷偷算了筆賬,三天時間五千余石,一天出產一千七百石,那便是一千七百貫的收入??鄢黜椯M用,和楊家均攤之后,一天收入近三百貫,真可謂日進斗斤。但王源覺得不甚滿意。以如今的速度絕對是不成的,照著這個速度,一年所產鹽也不過三四十萬石,產量絕對不成。 楊國忠可是要關閉數家鹽井和鹽礦,騰出了近百萬石的份額來。所以后續的挖掘,提純、運送等等環節需要熟練和優化,要提高三倍的產量才行。 總而言之,賺錢機器開始運轉,王源也算是了了一樁心事。在野牛城一個多月,也該告別此處了。王源下令留下五千兵馬駐扎野牛城,劉德海留下率兵鎮守,并全權負責鹽礦事宜。而宋建功則率兩萬五千兵馬回歸劍南,由各邊鎮將領各自率領本軍回歸各邊鎮駐守。 隨著大軍離去,喧鬧的野牛城終于平靜了下來。當然它已經不能再完全的平靜,日日夜夜都有駝隊運送著食鹽來到這里,數十只駝隊沒日沒夜的從這里將鹽運出沙漠,帶進糧食清水以及這里的必需物資。而數十間作坊的煙囪天天冒著黃煙,源源不斷的將食鹽提純,轉化為叮當作響的錢幣流入少數人的錢袋之中。 第568章 推波 大唐天寶六年十一月十七日。自月初一場薄雪落下之后,長安城的天氣便一日比一日的寒冷。街道上,穿著厚厚冬衣的百姓們籠著袖子腳步匆匆。飛馳而過的南衙金吾衛巡城騎兵們依舊呼嘯來去,戰馬和馬上士兵的口中白氣蒸騰,帶起的冷風讓旁邊的百姓們瞇著眼睛捂著臉躲避一旁。 興慶宮勤政務本樓二樓冬暖閣內,墻角的三只火盆燒的火紅,暖閣中溫暖如春。玄宗衣著單薄坐在暖塌上看著一封奏折,不但沒有絲毫的寒冷,而且在他滿是皺紋的額頭上還滲出一層細細的汗珠來。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毙诤鋈幻偷貙⒛欠庾嗾弁厣弦粩S,口中連聲怒道:“混賬東西,辜負了朕的期望?!?/br> 侍立一旁的幾名內侍都嚇了一跳,站在一旁身材高大頭發花白的內侍總監高力士忙躬身問道:“陛下,發生什么事了?” 玄宗余怒未消,指著地上的奏折道:“你瞧瞧,你撿起來賭一賭,王忠嗣這奏折上說的什么?” 高力士忙蹣跚著走去,彎腰撿起那封奏折展開慢慢的讀了起來。玄宗伸手拿了案上的茶水便飲,一碰嘴唇發現茶水已冷,頓時又是火氣,揮手將茶盅擲出,砸中一名內侍的額頭怒罵道:“狗奴才,伺候朕都不用心了,弄了杯冷茶給朕喝?!?/br> 那內侍捂著滴血的額頭連連告饒,高力士皺眉喝道:“還不退下,李德全,還不重新給陛下沏熱茶?” 內侍們忙清掃垃圾,重新沏茶。高力士走近玄宗身邊,低聲道:“陛下息怒,范不著為了這封奏折而生氣,保重龍體要緊?!?/br> 玄宗看了一眼高力士道:“這奏折你瞧了?你說說這王忠嗣到底怎么了?” 高力士想了想道:“陛下,老奴倒是覺得沒有什么,王忠嗣這奏折無非是因為攻城遇到了困難,要求暫緩攻擊石堡城罷了。老奴不懂打仗,但老奴覺得,王忠嗣身為我大唐領軍大將,何時該打,何時該撤,該心里有數。他的決定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而為……” 玄宗怒道:“力士,你成天只知道和稀泥,誰都要維護的話,你便誰都維護不了。難道你看不出王忠嗣奏折中之意?瞧瞧這幾句,說什么‘本次討伐吐蕃之舉,臣一開始便覺得并不妥當。勞師襲遠以罰吐蕃,奪其城而不能守,此乃勞民傷財之舉。為報復吐蕃殺我大唐兩臣而興師動眾是為不智。為了奪城而奪城,為了報復而報復,為了所謂的大唐的顏面,此乃好大喜功之舉……’。聽到了么?王忠嗣在罵朕好大喜功呢。好厲害,連朕都敢罵了,朕是好大喜功之人么?嗯?力士,你說,朕是好大喜功之人么?” 玄宗伸手怒敲桌案,將紅木桌案敲得篤篤作響。 “陛下息怒,陛下當然非好大喜功之人,陛下還需功勛么?大唐有如今的氣象,全是陛下之能,若論功勞,海內無雙,還需要去好大喜功么?王忠嗣這些話是有些過了,他是直性子,陛下看著他在宮里張大,當知道他并非蓄意的對陛下不敬?!备吡κ抠r笑道。 玄宗搖頭道:“王忠嗣自小在宮中同太子一起張大,其父王海濱也是在同吐蕃作戰時戰死。朕憐惜他是忠臣將門遺孤,便將其收為假子,在宮中同太子一起養大。朕視他如子一般,但這件事他卻讓朕失望了。朕給了他十五萬大軍,給了他充足的糧草物資,現在兩個月過去了,他卻在石堡城前逡巡不進,反而寫來這封奏折來要求撤兵避戰。這豈非是半途而廢,白白消耗了那么多的糧草物資,白白死了那么多的將士。吐蕃人從今而后豈非要笑話我大唐膽小如鼠了?!?/br> 高力士低聲道:“陛下莫要多想,王忠嗣或許有他的道理?!?/br> “有何道理?”玄宗瞠目道:“瞧瞧劍南道王源,手頭才多少兵馬?說拿野牛城,立刻便手到擒來。只損兩千兵馬便拿下了野牛城,殲滅五千吐蕃守軍,還將殺害王鉷和羅希奭的罪魁首級送到了京城交于王羅兩家人拜祭他們的亡靈。這才是我大唐的威嚴,犯我者雖遠必誅,即便是百里沙漠腹地之中的野牛城,我大唐天軍也能長驅直入一舉踏平。再瞧瞧王忠嗣,十幾萬兵馬在手,有著朝廷全力的協助,卻被一個小小的石堡城嚇的要退兵,二者相比高下立判?!?/br> 高力士默然無語,玄宗說的是實情,一個月前,劍南軍一舉拿下野牛城的捷報傳到了京城,野牛城守將祿西贊的首級也一并送到。這件事朝野上下震動。王源真的率軍突進沙漠之地,拿下了沙漠中的吐蕃城池,此舉開創唐軍入沙漠之戰的先河,也難怪陛下覺得印象深刻。 “力士,立刻宣李李林甫和楊國忠進宮見朕。王忠嗣的這份奏折朕要讓他們瞧瞧??纯此麄冊趺凑f?!毙诔谅暤?。 “老奴這便差人去請。李相國的病體未愈,但不知能否下榻前來?!?/br> 玄宗道:“無妨,朕前日去探望,李相國氣色不錯,他說只要朕有事召他,可以坐著軟椅抬進宮來商議事情,你便帶著朕的軟椅去接他吧?!?/br> 不久后,李林甫和楊國忠雙雙趕到興慶宮勤政務本樓暖閣之中見駕。楊國忠跪前行禮,李林甫在軟椅上掙扎著要起身行禮,玄宗忙擺手道:“罷了,朕又不挑你的禮,不必起身了。力士,將王忠嗣的奏折給兩位相國瞧一瞧吧?!?/br> 高力士捧著奏折過來,李林甫和楊國忠快速的瀏覽了一遍,兩人臉上均有慍怒之色。但其實這兩人都已經知道了王忠嗣上奏要求撤兵放棄攻打石堡城的消息,因為董延光送到政事堂的奏折反而比王忠嗣的奏折早了半日。李林甫獲悉此事后便立刻告訴了楊國忠。 “兩位對王忠嗣的提議怎么看?”玄宗沉聲道。 楊國忠看了李林甫一眼,率先道:“陛下,臣不知王忠嗣為何要寫這封奏折,給臣的感覺是,王忠嗣似乎有些拖延之意。臣非對王忠嗣不滿,只是從戰事開始之時,前方傳來的消息便一直讓臣覺得疑惑。初時王忠嗣說因為遇到了流沙阻擋,所以無法在天氣變冷之前攻下石堡城。而現在,天氣變冷,流沙應該已經凍結,王忠嗣卻又以天氣寒冷為由要求退兵。臣總覺得王忠嗣似乎是故意拖延不戰。臣無法判斷是何緣故,臣不在戰場之上,無法做出武斷的判斷來?!?/br> 李林甫微微一笑,心中暗罵楊國忠避重就輕,明顯這奏折中可以攻擊的重點是王忠嗣妄言陛下好大喜功,而楊國忠卻拿前事輕描淡寫的攻擊幾句,這是要自己去出頭猛攻了。不過李林甫倒也無所謂,對付太子一黨本就是李林甫不遺余力之事,楊國忠耍?;^倒也無可厚非,但自己便不能這般輕描淡寫了。 “陛下,老臣也不想妄度王忠嗣為何如此。王忠嗣說占據吐蕃兩湖之地的三座城池毫無作用,朝廷并無防守之力,所以攻之無益。但老臣想說,其一,此戰本就是報復吐蕃之戰,干系到我大唐顏面,王忠嗣說這叫好大喜功,那么姑且算他說的對,好大喜功又如何?只要能震懾宵小之國,好大喜功未必是錯。其二,所謂攻下并不能守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劍南道的王源便拿下了野牛城,并且守住了那里。據老臣所知,王源采用了烽燧連鎖預警之法,將觸角伸出野牛城六十里方圓。無論敵軍從何處進攻,都可應對從容。兩湖之地地形比之野牛城沙漠之地不知好了多少倍,王忠嗣便妄言不能說守,在老臣看來這是很荒唐的?!?/br> 玄宗點頭道:“相國所言有理,朕也不明白他說守不住是和緣由,王忠嗣何時變得如此膽怯懦弱了?朕很痛心?!?/br> 李林甫一口氣說了不少話,有些喘息。頓了頓道:“老臣和楊左相當初提出討伐吐蕃的奏議,其實不完全是因為王鉷和羅希奭之事的報復。事實上老臣知道陛下心中一直對吐蕃國耿耿于懷。臣和楊左相想的是,若能此次拿下兩湖三城之地,并且在那里守住,那便是在吐蕃人的腦門上釘下一顆釘子,成為我大唐探入吐蕃國腹地的橋頭堡。若陛下想滅了吐蕃國之時,有了這個橋頭堡作為踏板,便可長驅南下,踏平吐蕃國。所以,在老臣看來,占據兩湖三城之地是一步重要的棋子。即便陛下暫時不想踏平吐蕃,也可為后世子孫踏平吐蕃創造條件?!?/br> 玄宗拍案道:“還是相國知朕之心,為大唐的未來著想。朕二十年前便立下宏愿,要讓大唐的疆土西至昆侖山北到陰山下,但可惜朕的精力著實有限,時間也有限。但若能在朕垂暮之年看到踏平吐蕃的一天,將來也能歸天時笑對先皇和列祖列宗了?!?/br> 楊國忠暗暗贊嘆李林甫的高明,李林甫果然是對陛下的心思洞察的清清楚楚,陛下愛聽什么,不愛聽什么他一清二楚。 說白了,李林甫其實知道玄宗就是好大喜功,王忠嗣的評價一點都沒錯。但他還是要拿這件事往玄宗的心上撓,撓的玄宗心癢不已,這樣才能讓玄宗更加的認同自己的話。 玄宗果然沒有辜負李林甫的一番苦心,主動的鉆進李林甫設下的陷阱里,大聲道:“來人,傳旨給王忠嗣,駁回他的請求,要求他一個月之內必須拿下石堡城,再不許以各種理由搪塞不前?!?/br> 李林甫忙道:“陛下,切莫如此,這樣不好?!?/br> 玄宗詫異道:“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