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節
書迷正在閱讀:你還不是欺負我可愛、重生之星際巨星、聲優的妻子才不可能是腐女子呢、[綜]男神不好追、自然與你有關、爽文女配上位記、非格調行為指南、每天上學都在被撩、被天敵看上了怎么辦?、翠花的種田農家生活
楊釗低聲說罷,從案后起身走向王源,撫掌大笑道:“妙極,妙極。我大唐天朝人才濟濟,能人才士層出不絕,前有李白王維等絕世詩才,后有后起之秀如王公子,詩文音律無所不通,真乃我大唐之幸?!?/br> 王源微笑答謝道:“楊度支謬贊,小人雕蟲小技,博得陛下和貴妃一樂便是了?!?/br> 楊釗一笑,拱手朝玄宗行禮道:“陛下圣明之君,治下大唐千秋盛世萬國來朝,大唐中也能人輩出,正是天降這些才士為我大唐效力。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br> 玄宗的心思正放在貴妃身上,想著如何讓貴妃開心,聞言擺手道:“你說的很對,來人,重賞王源和李龜年,今日教朕大開眼界?!?/br> 內侍送上幾匹娟帛和十幾貫銅錢來,擺在王源和李龜年面前;王源和李龜年行禮謝賞,賞賜倒是豐厚,只是這種東西豈是今日的目的。 楊釗眼珠一轉,對王源道:“王公子有小李白之稱,陛下最愛李太白的詩句,當年力排眾議召太白入翰林,君臣相得,不僅留下清平調這等名篇流傳后世,也留下不拘一格禮賢才士的千古佳話。李太白生性不羈,寄情山水,陛下心中甚是遺憾,今日又有小李白驟然出世,豈不是天意么?天意要陛下身邊有人相伴,今日之后也必是一段佳話了?!?/br> 玄宗心中一動,聽起來倒也很有些道理,李白之后冒出來個小李白,而且也在這沉香亭畔相聚,此情此景倒像是昨日重現,倒有些天意的味道。 秦國夫人不失時機的開口笑道:“阿兄這么一說,倒像是老天安排好的一般,我看吶,不如陛下和當年一樣,賞王源翰林學士,好讓這段佳話得以流傳,豈不是好?” 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盡皆會意,紛紛鼓掌笑道:“好啊好啊,這倒是要的,陛下開恩,金口一開,便又能成就一段佳話了?!?/br> 玄宗見楊家姐妹齊齊提起此事,心中不免心動,但聞耳邊高力士輕咳一聲,想起力士所言,一時沉默無語。 楊釗道:“陛下,臣也同意幾位國夫人之言,莫如臣來舉薦王源入翰林院如何?” 見楊家姐妹步步緊逼,玄宗似有意動,高力士不能保持沉默緩緩開口道:“楊度支,豈能如此隨意薦人入翰林?當年李白是特例,可一不可二,你們何必讓陛下為難?” 楊釗道:“怎么是為難之事?這是件大好事啊,難道高爺不認為王源是個人才么?” “當然是人才,但朝廷有科舉取士之制,楊度支要舉薦,也是舉薦王源參加科考才是。若直接薦入翰林,豈不是讓天下士人不滿,讓陛下落得罵名么?” 楊釗搖頭笑道:“怎么是罵名呢?這事兒明顯是陛下不拘一格納賢的佳話才是。高爺也不打聽打聽,李白入翰林之后,天下士人歡欣鼓舞,均欽佩陛下識人之明。當然李太白為人不羈,后來弄得有些人不高興,逼著他離開了長安,那是另外一回事。李白離開長安后,天下士人一片哀嘆之聲,引為憾事。若陛下能再開特例,乃是提振人心之舉,我大唐士人必再次振奮不已?!?/br> 王源暗挑大指,楊釗果然能言善辯,這話說的也是在理。今日的形勢自己也看出個七八分,本來是要舉薦自己的,可高力士在當中攔著,不得已楊釗只能和高力士正面交鋒了。王源現在對楊釗倒是有極大的好感,雖然楊家是要利用自己,但能為了自己的事情當眾和高力士對辯,這可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 但聽高力士呵呵笑道:“度支郎的話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明擺著放著科舉之途不走,偏偏要直接舉薦,這豈不是給人留下不雅口實?若都如此,我大唐士人豈非要人人鉆營門路,那還要科舉之制何用?王源若真有才能,科舉一樣可進仕,何必授人以柄?” 楊釗冷笑道:“科舉之途么?當年太白考科舉中了么?但誰又能否認李太白是我大唐第一才士之名?遠的不說,就拿月前右相李林甫所主持之春選國考之事來說,全大唐應考之士兩千七百余人,無一中舉,呵呵,高爺給我解釋解釋?!?/br> 一旁垂目靜聽的王源心頭一緊,楊釗這話說的可過分了,這是被高力士逼得急了,自己亂了陣腳。此言一出要被抓住痛處了。而且王源聽他說國考春選無一得中,頓時想起了杜甫來??蓱z杜甫是為了這次國考而來,卻不得不再一次失望了。 高力士果然敏銳的抓住了楊釗的語病,淡淡笑道:“原來度支郎打心底里對我大唐科舉毫無好感,剛才的話似乎也是暗諷李相國的春選國考是場鬧劇不成?你的心不小啊,這是想一竿子推翻,另起爐灶么?” 楊釗驚覺失言,忙掩飾道:“我可不是那個意思,我只是就事論事罷了,高爺不用給我戴高帽子。我忠心耿耿為陛下辦事,見了王源這樣的人才自然想要舉薦,可沒有什么其他的想法,高爺你何必給我下套?!?/br> 高力士正要說話,玄宗陰沉著臉低喝道:“都給我住嘴。今日本是賞花游樂之日,被你們鬧得心境全無。楊釗,你枉議朝制,映射他人,當真是無法無天。力士,你何必跟他們一般見識,跟楊釗在這里爭吵,成何體統?你們是成心讓朕心情不好么?” 高力士和楊釗趕忙跪下請罪,楊貴妃和三位國夫人也立刻跪倒,李龜年及周圍眾侍者也跪了一大片,王源無可奈何,也只得跪下。 玄宗臉上的怒氣慢慢消散,無力擺手道:“起來吧,都起來吧,朕只是想好生的陪著愛妃散散心,和你們一起樂呵樂呵,你們偏偏要拿這些事來鬧心。你當朕不知道你們的心思?朕什么都懂,只是不說罷了。你們鬧不合,朕便不開心。朕也不責罰你們,今日之事再也休提,誰要是嚼舌根,立刻打死。楊釗,你好生的替朕辦事,非你分內之事不要多嘴。力士,你的一片忠心朕都明白,但朕連提拔個人都要看他們的臉色行事么?你也不必太過擔心?!?/br> 楊釗和高力士連聲答應,跪地不起。 玄宗起身來扶起楊玉環緩緩朝沉香亭處走去,遠遠拋來一句話道:“力士傳朕旨意,召王源入翰林院為學士,無品無級,隨侍宮中。著政事堂擬名冊任命,履行程序去?!?/br> 高力士高聲道:“老奴領旨?!?/br> 王源抬起頭來,正看到楊釗狂喜的目光,沒想到最終玄宗還是同意了楊家的舉薦,圣意難測,玄宗的心思真是難以捉摸。 那邊廂,玄宗輕聲對楊玉環道:“愛妃,現在可高興了?隨了你楊家姐妹的意了?!?/br> 楊玉環跺腳道:“三郎,這是什么話?妾也是為了你著想啊,力士雖然貼心,但終歸不通詩文音律,陛下身邊無人談論感興趣的事情,總是無聊的很。那王源是個才學之士,陪著你寫寫詩聽聽曲,對龍體也有好處,總好過天天陪著妾枯坐吧?!?/br> 玄宗笑道:“朕就是喜歡陪你枯坐,那又如何?” 楊玉環啐了一口,不再說話,兩人緩緩而行,消失在花叢之后。 …… 勝業坊楊釗府邸之中,午飯后額王源和楊釗對坐花廳之中,清茶飄香,氣氛靜謐,一片平和。楊釗將腿搭在一名跪在面前的新羅婢女的膝蓋上,那婢女用細細的小手替楊釗搓揉著大腿。 “享受便是,不用拘束,你現在是不慣,將來你便習慣了?!睏钺摽赐踉凑笪W?,身邊派給伺候他的新羅婢女跪在面前發呆,于是笑道。 王源可不習慣這個調調兒,雖明知大唐之中官宦相互贈妾,以婢女侍奉來客甚為平常,但真要當著外人這么干,心里還是有些障礙。 “度支郎,今日之事著實嚇了我一跳,沒想到度支郎為了我竟然差點得疚,當時我嚇得可是不輕?!蓖踉春攘丝诓璧?。 楊釗笑了笑道:“非但你嚇得不輕,我話出口之后,自己也嚇了一跳,那些事原本不該說出口的,都是高力士這個老東西,激的我開口。本來今日之事若無他出來阻攔,應該很容易便辦成的?!?/br> 王源點頭道:“我也看出來了,但不知我何處得罪了高力士,他好像對我有偏見,我跟他可無冤無仇。若說因太白讓他脫靴之事讓他心有余悸,恨上了我們這些讀書人,這也說不過去?!?/br> 楊釗搖頭笑道:“你多心了,說句你不愛聽的話,他怎么會對你有偏見,在他眼里你根本不夠格。他只是知道你是我楊家舉薦之人,所以出面阻攔罷了。說到底,他就是不愿看到我楊家的人在陛下身邊?!?/br> 王源點頭道:“原來如此,聽聞高力士跟著陛下從藩邸到今日,伺候了三十多年,和陛下之間的關系牢不可破。度支郎今日和他有些沖撞,怕是不太好。我想,度支郎應該修復和他的關系為好,畢竟以度支郎現在的情形,不宜樹如此強大之敵?!?/br> 楊釗哈哈笑道:“這么快便替我打算了?看來我沒白幫你。這事兒我自是明白,我會找機會彌補的。你在陛下身邊也要仰仗他的容忍,否則他隨時可以找到你的錯處將你踢出來,李白便是例子?!?/br> 王源微微點頭道:“我明白,我也會想辦法跟他搞好關系的,起碼進水不犯河水。對了,度支郎方才說今年的春選國考數錢舉子盡數落第了?這是怎么回事?” 楊釗擺手道:“不提也罷,這事兒我就不該說出來?!?/br> 王源道:“我想知道,度支郎若方便便告訴我,我有個好友在今年春選之列,我很想知道為何他沒有得中,因為據我看來,他應該是可以高中的?!?/br> 楊釗道:“你那朋友是何人?” 王源道:“楊度支應該也記得他,他是杜甫,梨花詩會上奪了一場魁首的?!?/br> 楊釗笑道:“原來是他,你們是好友?看來時候傳言你讓了他一場的事情是真的了?!?/br> 王源微笑道:“告訴我這次春選的事情吧,我想知道?!?/br> 楊釗伸個懶腰,伸手在新羅婢女翹起的柔臀上捏了數下,拍了幾拍道:“去吧,這里不用你們了?!?/br> 兩名新羅婢女站起身來,躬身退下。楊釗笑道:“你既感興趣,也不是外人,便跟你說說,但你要禁言,不許外傳?!?/br> 第132章 探友 “我大唐本有一年一度的科舉應考,而今年額外的春選似乎并無必要,但陛下還是在正月里選布春選的旨意,你倒為何?” 王源道:“陛下開恩,廣納賢才唄?!?/br> 楊釗笑道:“一年一度的科舉還不夠納賢的么?” 王源皺眉道:“說的也是,那是為何?” 楊釗微笑道:“這你便不知道了吧,告訴你吧,那是因為陛下心里對每年的科舉之事已經失去信心了。你當我今日為何敢大膽指謫科舉之事?難道是我糊涂了么?不,那是因為我知道,唯有戳到陛下心中的痛處,陛下才會同意我舉薦你入翰林院。因為陛下心里明白,即便是經天緯地之才,也未必能通過科考而被錄用?!?/br> 王源一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愕然道:“楊度支,這話說的我不太明白啊,陛下怎會有如此想法?這和春選之事又有何聯系?” 楊釗擺手道:“我說的還不清楚么?陛下心里比誰都明白,你若參加科舉定不會被錄用。所以我大膽點出這一點后,陛下雖不開心,但也知道我說的是實情,所以便同意了我的舉薦?!?/br> “我越聽越糊涂了?!?/br> 楊釗笑道:“你糊涂是因為你不知道這幾天科舉上出的事情,自天寶二年起,年年科舉出舞弊之案,年年鬧得沸沸揚揚。特別是去年御史中丞張倚之子張奭一案,更是鬧得朝野振動。弄得一大批官員丟官的丟官,貶斥的貶斥,堪稱我大唐開國來的科舉舞弊大案?!?/br> 王源挑眉道:“哦?竟有此事?” 楊釗道:“難道你竟沒有聽聞?去年你雖在永安坊市井之中,但這件案子朝野盡知,你該也是知道的才是?!?/br> 王源心道:“那時候我還在另外一個時空,哪里知道這案子?!庇谑侵е嵛岬狞c頭敷衍。 楊釗倒也不深追問,低聲道:“這個御史中丞張倚的兒子張奭是個十足的紈绔子弟,平素四體不勤,菽麥不辨,于經史典籍更是一竅不通。我楊釗雖出身行伍,但卻也認識幾行字,必要時也能憋出幾行詩來。跟這張奭比起來,也算是個文人了?!?/br> 王源微笑道:“度支郎精明之極,幸虧沒有自小讀書,否則我們這些人可都要甘拜下風了?!?/br> 楊釗啐了一口道:“呸,少來取笑我,我只是說這張奭根本一竅不通罷了。但去年科舉之后結果公布,張奭竟被取中甲科,你說此事可笑不可笑?” 王源愕然道:“這也行?定是作弊了?!?/br> 楊釗笑道:“作弊么?便是將答案擺在張奭面前,他也寫不出一個字來,給他作弊他都沒本事作弊?!?/br> “那他怎么能高中的?” “嘿嘿,你不知道吧,他爹御史中丞張倚直接在考前便將考卷拿到手,請人答了題寫了文章,考試時讓他兒子張奭帶進去,臨交卷時直接換了考卷交上去變成了。人家在考舍中奮筆疾書的時候,這張奭呼呼大睡百無聊賴,交卷鐘聲一響,擦擦口水交上寫的滿滿當當的考卷開開心心,一點也不用煩心?!?/br> 王源又是好笑又是驚訝,沒想到會有這么一出鬧劇發生,想想都覺得可悲可笑。 楊釗眨眼笑道:“王兄弟,你想想,甲科得中啊,簡直滑天下之大稽。我大唐每年能進甲科的不過十余人罷了。中甲科者朝廷大多授予重任,想想將來這張奭要身兼重任,你覺得可笑不可笑?!?/br> 王源咂舌道:“確實膽子太大了,科舉取士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若不能取天下賢者效忠朝廷治理天下,天下豈不大亂?沒想到大唐官員中竟有如此膽大妄為之輩?!?/br> 楊釗呵呵笑道:“事兒沒完,該這張氏父子倒霉。此科落第者當中,有一人乃范陽節度使安祿山的屬下,是安祿山推薦去應試的。落第之后,這人實在氣憤不過,暗中打聽到了風言風語,于是出了京城便驅馬趕回范陽,徑往安祿山帳下,將張奭父子的事情全部跟安祿山說了?!?/br> “安祿山?” 王源還是第一次從大唐之人口中聽到安祿山這個名字,不僅驚訝出聲,楊釗不提的話,自己幾乎忘記了這個未來左右大唐朝廷命運的人物了。 “安祿山你可能不認識他,這是個胡人,我見過他兩次,都是在宮中遇見。他長得雖然相貌丑陋肥胖如豬,但率兵打仗是把好手。近年來突厥游騎在范陽屢次滋擾,安祿山都擊退了他們,陛下對他很是寵信?!睏钺摻忉尩?。 王源點頭道:“原來如此,這安祿山恐怕是要寫奏狀揭發了?!?/br> 楊釗道:“正是如此,安祿山最是護短,豈容自己推薦的手下被人擠的落榜,于是寫奏折呈給陛下,揭發此科錄取不公,有人串通作弊的事情。別人倒也算了,偏偏是安祿山揭發,陛下不得不給他個交代,于是便將登科眾人召集至興慶宮花萼樓前進行復考。這一下可糟了糕,那張奭狗屁不通,上場到下場一個字兒也寫不出來,直接交了白卷?!?/br> 王源咂嘴道:“哎,這可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么?陛下定氣壞了?!?/br> “那還用說?陛下震怒不已,責成徹查此事。這一查不要緊,又查出六起行賄作弊的案件,甲科錄取的十幾人半數都是舞弊而取,一時間朝野嘩然。最后查出來,主持本次科舉的吏部侍郎宋遙、苗晉卿兩人被降三級使用,御史中丞張倚、禮部郎中裴朏、起居舍人張烜、監察御史宋昱、左拾遺孟朝等人盡皆罷官的罷官,貶斥往嶺南的一不少,鬧得人心惶惶。若不是陛下不愿牽扯太多,沒有繼續深挖下去的話,恐怕朝中的大佬也難以自清?!?/br> 王源呆呆道:“原來如此,難怪你說陛下對我大唐科舉之制有些不信任了,可能便是因為此事了?!?/br> 楊釗點頭道:“正是如此。陛下難過傷心,天下士子的心也是傷透了。事情出來后,天下士人紛紛寫詩諷刺,不少人本報為國效力之心,但也偃旗息鼓了。據說終南山中一月時間多了數百隱士,都是心灰意冷之人?!?/br> 王源點頭道:“確實讓人比較失望。那今春這春選是怎么回事?” 楊釗道:“這是陛下想安撫士人之舉,此次春選其實是有個主旨的,陛下旨意中稱之為‘搜求天下逸才’。所謂逸才便是遺漏之才俊的意思。陛下想通過此舉表明對之前數年這些舞弊官員在職時犯下的錯誤加以彌補。當時參與科舉的士子或許是因為這些官員的舞弊而落第,現在朝廷出特科給這些屢試不中的人一個公平的機會。說到底便是要彌補過失,收攏士子之心?!?/br> 王源明白了,點頭道:“這就是了,我那朋友杜甫也是屢試不中,這次也被召來考試了?!?/br> 楊釗點頭道:“可不是么。那杜甫叫我看來也是個人才,為何屢試不中?自然不是才學不夠,他這樣的自然可稱為‘逸才’了?!?/br> 王源道:“這是件好事啊。但為何我聽你說,這次春選竟然一士未???全部落第了,這很夸張,很奇怪啊?!?/br> 楊釗呵呵笑道:“你有所不知,此次春選,陛下為了辦好和重視,將這件事交給他認為肯定能辦好的人,這便是右相李林甫了。李林甫取士非親非近那是決不能提攜你的。這些逸才之士當年落第固然有些是舞弊所致,但大部分卻是因為桀驁和倔強所致。這些人當中很多人背地里寫詩辱罵諷刺過朝廷中的官員。罵過李林甫的人也自不少。李林甫豈會讓他們有好的前程?所以這春選國考到了李林甫手中便成了一個過場,趁著陛下帶著貴妃去驪山沐浴溫泉的當兒,李林甫將這些人盡數打發了?!?/br> 王源道:“數千舉子,一個不中,慢說陛下了,任何一個人都會懷疑吧?!?/br> 楊釗道:“陛下當然懷疑了,要親自看看舉子們的應卷……” 王源道:“那李林甫豈不露餡了?” 楊釗看了王源一眼道:“王兄弟,你太年輕了,這么點事能難倒李林甫的話,他還怎么能在朝中專權十余年而不倒?他只寥寥數語便打消了陛下的念頭?!?/br> 王源訝異道:“這么厲害?他怎么說的?” 楊釗道:“他說這話時我就在當場,他對陛下說‘這些舉子大都來自鄉村鄙野,皆是些粗俗凡夫,不識得朝廷規矩,萬一有哪個在卷子里說了有污圣聽之言,陛下看了難免生氣,所以這種事還是不作為好。否則一旦陛下看了這些人的言語而發怒,懲治了這些士子,豈非和初衷相違,反倒更在士子之中留下話柄?!??!?/br> 王源愕然無語,果然是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