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節
朱謹深坦然跟他點了頭:“寧寧正在皇爺跟前,閣老覲見時便可看見?!?/br> 不用他說,沈首輔已經聽見動靜了,很糾結地跟著問道:“殿下,您別怪老臣多嘴,皇家血脈不容混淆,您有了小公子是件極好的事,可對臣等來說,未免有些突然,小公子的母親——又到底算怎么一回事呢?” 沈首輔說突然已算含蓄了,其實根本是把內閣都嚇了一大跳,皇帝已算不在女色上留心的了,朱謹深比皇帝更甚,身邊連個像樣的宮女都沒有,結果猛不丁越過了許多道關卡,忽然蹦出個兒子來,跟他平時的為人反差了這么遠,怎么不叫人納悶。 朱謹深正要回答他,里面汪懷忠出來道:“皇爺召老大人進去?!?/br> 皇帝宣召,那是不能拖延的,沈首輔忙拱拱手,先進去了。 一進去,就見到里間比他上次來時已變了樣,中間的整套紫檀桌椅都抬開了,空出來好大一塊地方,鋪上了厚厚的牡丹荷花富貴祥和絨毯,兩個娃娃對坐在上面,周圍散著一圈撥浪鼓等小玩意兒,左邊胖大一些的娃娃手里抓著個九連環,他自然不會解,就抓在手里亂甩,聽那叮叮當當的動靜,跟著呵呵直笑。 右邊的娃娃看上去文靜一些,埋頭認真地摳著腳邊的牡丹花芯處那一小塊紋樣,摳著摳著,看上了自己的腳,抱著要啃起來。 守在旁邊的乳母忙小心地把她的小身子扳開來,又趕緊抓了個撥浪鼓哄著她道:“云姐兒乖,腳腳可不好吃——” 云云接了撥浪鼓,暫時轉移了對自己小腳的愛好,看一眼對面,學著胖大娃娃的模樣也晃了兩晃。 皇帝就半躺在床上,滿眼慈愛地看著。 沈首輔是七十出頭的人了,他是重臣不錯,但這個年紀的老人,心內天然有一種對天倫之樂的向往,看見小娃娃,如同看見生生不息的希望,再冷硬的心也要柔軟上兩分。 沈首輔且格外又忍不住要多看兩眼寧寧——他胖呀,目標大,但又不是胖到過分的那種,就是個正正好的圓嘟嘟,還非常樂意把他又多長出來、現在上下一共四顆白白的小乳牙露給人看,露出來的時候,眼睛自然就成了兩彎月牙。 這兩眼多看完,沈首輔就知道血脈之事是不需擔心、問出來討皇帝的嫌了——寧寧已經八個多月,眉眼長得很分明了,就是朱謹深的模子,只是臉型太圓,不大像朱謹深,可能要么是rou多,暫還沒顯出來,要么就是像了他那不知名的母親。 “咯咯?!?/br> 寧寧很敏銳,發現到沈首輔的目光多看他了,他把九連環甩了,很熱情地沖沈首輔笑了笑,然后向他張開了手臂,要抱。 他不是對沈首輔特別有好感,寧寧是個自我感覺很良好的小嬰兒,他慢慢發現到大人們喜歡他就會想要抱他,作為禮尚往來,他也樂意讓別人抱一抱,有一點成全別人對他的喜歡的意思。 ——嗯,這一點是沐元瑜發現的,她發現寧寧雖然很容易對別人釋放善意,但是他給予擁抱特權的人要是離開了,他也不會展現出什么留戀,很自然地又開始玩自己的了。 沐元瑜對此哭笑不得,她覺得自己定然是不會這么點大就有這個邏輯的,寧寧這么干,一定是遺傳了朱謹深。 不過沈首輔不知道呀,他被寧寧這么一招呼,腳站在原地都拔不動了,很為難地看看寧寧又看看皇帝:“皇上——” 這么甜的小娃娃,怎么忍心不理他?但他畢竟是臣,去抱寧寧多少有那么點僭越。 “別理他,”皇帝含笑道,“這小子分量可不輕,別閃著了你的腰?!?/br> “是?!?/br> 沈首輔答應著,又忍不住多看了寧寧一眼,有點擔心他要求得不到滿足要哭,結果寧寧見他沒有過來的意思,已經低了頭,重新抓起九連環晃悠了。 真乖呀。 沈首輔松了口氣,往龍榻前去稟報起正事來。 作者有話要說: 我一個光棍,為什么可以碼出這么多娃娃經?真是個謎。。 ☆、第193章 因為見到了寧寧, 沈首輔的第一件事就勢說起了他,也正因為寧寧在,皇帝又沒有讓人把他抱走的意思, 當著寧寧的面,明知他什么都聽不懂, 沈首輔也不能把話說得太直接了。 預想里要先狠狠諫一通朱謹深的話到了嘴邊不覺就含蓄了點,重心落到了寧寧的娘是誰、以及能不能盡快將人征選入宮上面, 不論給個什么位分吧,總得盡快把這事帶過去。 孩子都這么大了,實在是拖不得了, 越拖皇家顏面越難看。 皇帝聽著,嘆了口氣:“朕何嘗不知道呢,二郎打小就弱,朕從前怕他淘壞了身子, 拘得他緊,他在女色上有許多不通, 結果這一開了竅, 就辦出糊涂事來了,唉?!?/br> 沈首輔聽了也覺得皇帝怪倒霉的, 自己子嗣緣上就不好, 輪到下一輩還這樣。 眼下寧寧是嫡是庶還論不清,長是毋庸置疑的,不論朱謹深將來再有多少子嗣,他這個先是已經占下了, 所以必得現在就把身份撕羅分明了,不然到下一遭議儲時,麻煩又要多得很。 對于沈首輔的進一步催問,皇帝道:“寧寧的母親么,要說也是清白人家的孩子,脾氣稟性比別人都還強些,朕從前聽二郎說起過,只是先前那一段又是前朝攪事的余孽又是瓦剌來犯,朕就沒顧上理會他?!?/br> 沈首輔一聽松了口氣,忙道:“既曾和皇上說起過,那也不是全然的背尊長行事了,出身人品都過得去,那就快些把人迎進來罷——不知是誰家的姑娘?” 沈首輔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光知道朱謹深多了個兒子,不知道這孩子還是沐元瑜的“外甥”,不然他此刻斷斷不是這個息事寧人的聲氣。 皇帝欲言又止,片刻后道:“愛卿還是別問了,朕提起這事就要犯頭疼,不然,何至于等愛卿催問,朕早已叫二郎辦去了?!?/br> 這是怎么個意思?沈首輔才清楚又糊涂了,到他這個年紀這個位分,世間已沒多少事是他沒聽過沒見過的了,皇家是天下第一家,看似最森嚴最有規矩禮儀的地方,大臣們也一直以此來要求皇家,但理想與現實往往是兩回事,皇家既有至高的權利,如何還會受絕對的束縛? 最嚴的規矩在皇家,最荒唐的逸事往往也是出在皇家,史書翻一翻,哪朝帝王家沒有些奇聞艷事,朱謹深婚前有子一比根本不算多么離奇,御史們知道了可能就此用奏章把朱謹深淹沒,但沈首輔作為百官之首,他用不著靠彈章來彰顯自己的忠心與存在,相反,他會盡量希望朝堂上能太平一些,所以他在知道之后,就只致力于把這個母不詳的問題盡快確立下來。 但皇帝的反應,似乎這事沒那么單純。 ——豈止是不單純! 沈首輔在又一次催問,而皇帝終于順水推舟地說出來之后,“滇寧王之女”五個字如五下重錘,咣咣咣敲在他的頭頂上,直把他敲得眼冒金星,幾乎快暈過去。 “這怎么行——這萬萬不可!朝臣絕對不會同意的,老臣也不敢領命!” 沈首輔差點語無倫次,這是皇帝口里的清白人家?——當然他不是要攻擊滇寧王府不清白,可這四個字聽著就像個普通的士紳門戶,家里頂多出個秀才舉人什么的,豪貴如異姓王府,誰提起來會拿這輕飄飄的四個字形容! 皇帝干咳了一聲:“朕也說不妥,偏偏二郎糊涂,已經把事做下了,寧寧這小子都抱到了朕跟前,你說叫朕怎么辦?!?/br> 是啊,生米未成熟飯之前,有一百種方法來把鴛鴦拆散,可活生生的孩子出來了,烏溜眼睛圓臉蛋,一身小奶膘,把他處理掉? 沈首輔再是見慣大風大浪殺伐決斷也還說不出這個話來。 不認他?那皇家不認,沐氏認,留個皇室血脈還是太子長子流落在外,這是嫌天下不夠亂啊。 橫不是,豎也不是。 沈首輔之前只覺得寧寧是個小麻煩,不想實在小看了他,他居然是個特大號的燙手山芋。 “啊,啊——” 燙手山芋玩九連環玩膩了,又扔掉了,在毯子上亂爬,爬到了沈首輔旁邊,拉著他的官服衣擺,靠著他,向龍榻上伸手,示意自己想上去。 皇帝一眼見到,忙道:“快把他抱上來?!?/br> 汪懷忠答應著,揮退了乳母,親自上前把胖小子抱到了皇帝身邊。 寧寧往床頭爬,爬到了自己滿意的位置,一屁股坐下,就去夠外邊那一層床帳上裝飾的如意結上的流蘇。 他喜歡那些垂下來的須須,前天來已經叫他禍禍掉一個了,這個是才換上的,又叫他盯上了。 這不是什么多貴重的物事,小金孫一天想禍禍十個也沒問題,都不用皇帝允準,汪懷忠主動把最大的那個如意結解了下來,還扯了扯,確定編織在里頭的明珠編得很牢,絕對沒辦法扯下來塞進嘴里去,才捧著交到了寧寧手里。 寧寧很滿足地把放到自己腿上,小腿伸著,然后開始一下一下地捋起那些須須來,捋了幾下,胖臉蛋上居然出現了一種叫做陶醉的表情。 他就坐在皇帝身邊,把皇帝看得樂不可支,笑道:“這小東西,真能作怪,怎么跟他爹和幾個叔伯小時候都不像?!?/br> 這不奇怪,皇帝親自帶的是兩個排行在上面的兒子,比較了解的也是這兩個兒子,朱謹深小時候弱得喘氣都虛,哪有勁這么折騰,朱謹治又傻,兩三歲了還呆呆的,也沒這個活潑勁,以至于皇帝白養了兩個兒子,竟不知道帶娃這么有樂趣。 沈首輔就焦慮了——皇帝提起這事就頭疼?他怎么一點都看不出來?! “啊,啊?!?/br> 寧寧叫著又要下去了,他挺大方,有好東西還跟meimei分享去了,只是云云對這個不會響的玩意沒什么興趣,寧寧給她,她茫然地看了一會,就繼續搖手里的撥浪鼓了,寧寧自己挺寶貝地又收回來,繼續捋著。他下手沒什么輕重,一時捋一時扯,原本整齊的須須漸漸就亂了,前天那個就是這么廢了的,皇帝總不能掛一個打結的如意結在床帳子上。 沈首輔忍不住道:“皇上——” 金孫再寶貝,身份要人命呀! 而且,他此時才想起來,道,“沐王爺的女兒不是都出嫁了嗎?哪里還有女兒?難道——” 二殿下不會是跟有夫之婦這么了吧?這他真要暈過去了! “不是那些,是早年丟在外頭的一個,”皇帝不以為意地道,“云南消息遠,你大約是還沒聽著,去年才找回來的?!?/br> “哦,哦?!鄙蚴纵o回了點神,要真是那些出嫁女兒,那這個消息真是要在朝堂上炸裂開來了,恐怕能引發百官叩闕。 當然,現在也沒有好到哪里去就是了。 滇寧王之女不可能為妃妾,這不單是沐氏的意志不可能容忍這種事,即便沐氏肯忍這個羞辱,依祖制太子妃也該是四品以下門戶,這樣人家的姑娘做了正妃,王女做了偏房——她拿什么跟王女斗???背后家族勢力天差地別,勝負根本不問可知,既然如此,何必多此一舉硬壓王女一頭,不可能壓得住的。 沒有什么緩沖談條件的余地,王女只可以為正妃。 而這是朝臣包括沈首輔在內都不能接受的。 “這是萬萬不成的,皇上,祖制里定得明明白白,您不能違背祖制啊皇上,如此老臣百年后都無顏面見先帝——” 沈首輔鄭重地跪下了,堅決地勸諫。 如果連沈首輔這一關都過不去,那百官不問可知,因為沈首輔實際上相當于承接在皇帝與百官之間的一個職位,他代表的是臣的利益,但相當程度上也要為皇帝考慮,在出現劇烈君臣矛盾的時候,兩頭安撫,講得直白點,就是和稀泥。 這是沈首輔先前進來時還試圖抹平此事的原因,但現在寧寧母親的身份破了他的底線,他不可能再站在皇帝這一邊,替皇帝平事。 面對這個局面,若換做從前,以皇帝的性情又要頭痛不已地cao起心來了,但他現在安然躺著,瞥一眼地下兩個又玩到一起去的團子,很輕松地道:“朕知道,不過朕現在病著,煩不得這些神,你有意見,跟二郎說去罷,這是他惹的禍,本該他自己收拾?!?/br> 能不能收拾得了,他才不管,活潑潑的金孫天天在眼跟前,一刻都閑不住,還有個小孫女,他帶兩個孩子可忙了好嗎? 再說,皇帝很清醒,群臣都反對的,不一定就是壞事,因為君臣的利益并不總是一致,相當程度上還是對立的,從太/祖立丞相又廢丞相起,到后來有了無宰相之名而有宰相之權的內閣閣臣,君權與相權一直處于一個此消彼長變動斗爭的過程中,相權一大,就要對皇家管手管腳,恨不得造出千百條規矩來規定皇家應該怎么做,皇帝在這種約束中尤其首當其沖。 作為一個傳統型的明君,皇帝沒少聽群臣的叨叨,告訴他不要這樣,不能那樣,皇帝自律性強,除立儲事宜外,沒在別的事情上跟群臣發生大的摩擦,但不表示他聽了這么多年叨叨,他不厭煩。 朱謹深的脾氣跟他全不相同,他都管不住的兒子,群臣要指望著用老辦法壓服他聽話做一個規矩的明君,恐怕是想太美。 這立妃事宜,毫無疑問就是雙方爆發的第一次沖突,誰輸誰贏,且看著走。 想到這里,皇帝居然有點期待,他做明君也是做得有點無聊了,大半輩子不知不覺就這么下來,日復一日的,無非就是這么回事,他現在覺得看小胖子捋流蘇還更有意思點。 嘶—— 就是這頭又開始疼了,他果然不能想事,一耗精神,這毛病就要給他好看。 皇帝眉頭一皺,屋里頓時兵荒馬亂起來,沈首輔有一肚子話也只好暫時憋回去了,他總不能逮著皇帝病發的時候再挺脖子進諫。 外面的兩兄弟聽到動靜也忙進來了,看視皇帝加上把孩子抱走,都忙得很,沈首輔想再找朱謹深說話也沒法說,只能隔天再找他。 卻沒找著,朱謹深和朱謹治去了城外送別朱瑾淵。 ☆、第194章 永寧門外。 百姓們的復原能力極強, 被瓦剌禍害過的這一處城門在經過了小半個月后,已經修整一新,附近的農戶客商們攜帶著貨物, 重新進出起來。 朱謹深負手立著,聽朱謹治絮絮叨叨地囑咐著朱瑾淵, 他有些心不在焉,往遠處隨意眺望著。 瓦剌丞相退兵后, 戰事并未完全平定,宣山侯領兵追了出去,與紫荊關增援上來的守軍們內外夾擊, 將瓦剌進逼京城的這三萬精兵打得損失慘重,瓦剌丞相領余部艱難逃了出去,在大同匯齊了他原有的人馬,原還準備劫掠一波, 但士氣一旦下去,那是很難再挽回的, 跟大同守軍發生的兩三場戰役都沒再占著便宜, 無奈只好意圖退回草原,大同守軍乘勝追擊, 現在仍有零星戰斗在發生中。 “——行了, 知道你傻人有傻福,不用走了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