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節
可在開封做了好幾月鄰居的李懷瑜和越夏也是好不容易有了些進展。李懷瑜好歹知道約越夏出去逛一個夜市了(雖然越夏也是在被他第二十多次邀請的時候才答應),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出的主意,畢竟之前他的套路還一直停留在“又遇見了,好巧?!边@樣的程度而已。(八王爺深藏功與名) “折仙公子!” 一聲嬌喝叫住了李懷瑜,越夏只覺得這個場景熟悉。 不會又要舞劍吧。 “我為了你專門去學了劍舞……” 說這話的是個腰上綁著鞭子的姑娘,她生的很是大方美麗,比之前遇見的楊瑩還要在氣質上勝出幾分。 越夏翻了個白眼,轉身就想走,被李懷瑜拉住了。 “我已經看過這世界上最好的劍舞了?!崩顟谚せ卮??!皠e的劍舞都再無法入眼了?!?/br> “況且我早已不再作詩了?!?/br> 女子本來聽李懷瑜說那一番話就已經神色暗淡下來,再聽最后一句更是驚訝。江湖上以詩文最為著稱的折仙公子竟然不再寫詩了,如何不讓江湖上傾慕他的女子們驚訝傷心。 李懷瑜表示不想寫詩是我自己的事情…… “為何?”女子很是不解。 “因為我對上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個人,卻一句稱贊都說不出來,那對別的就更沒有稱贊的必要了?!?/br> 他語氣平淡,講出來的話卻格外傷對面女子的心,女子紅了眼眶,也不多說話,姿態依舊優雅大氣的和李懷瑜一拱手,接著就離開了。 “我竟然不知道你不寫詩了?!痹较钠鋵嵰埠荏@訝,李懷瑜不寫詩在江湖上應該算是一則大消息了,可這人只不聲不響的和她做了這么長一段時間的鄰居。 “嗯?!崩顟谚ぴ诤驮较膶υ挼臅r候,表面看上去還是很平靜,只是廣袖下不斷握緊松開的手指暴露了他心里的不平靜。 “你那次舞劍是我見過的最美的劍舞,我只顧著盯著你看,以往信手拈來般的詞句卻一句都想不出來。我寫過很多詩句,卻連一句稱贊心上人的話語都說不出來,從那以后我便再也不想寫詩了?!?/br> 越夏看著李懷瑜良久,眼看著李懷瑜先是紅了耳朵,然后因為越夏的目不轉睛讓紅色漸漸往下蔓延。 突然之間,越夏就如有神助般的get到了李懷瑜的萌點。 “那還去逛嗎?”李懷瑜說。 “什么?”越夏笑瞇瞇的反問。 “夜市?!?/br> 李懷瑜實在不舍得就這樣回去,畢竟也是好不容易才把越夏約了出來。 “去唄?!痹较耐犷^回答?!拔疫€沒好好逛過呢,為什么不去” 李懷瑜聞言立馬展顏一笑,默默的靠近越夏走在她身邊。 清淡的月光下,兩人的影子緊緊的依偎在一起。遠處正是熱鬧街市,華燈如晝,人聲鼎沸。 “這里有很多吃食,越夏你喜歡什么?”李懷瑜內心緊張,手指僵硬。一路上想多親近越夏,卻怕她覺得自己孟浪,很是糾結。 “你不知道” 越夏早就覺得奇怪了。李懷瑜依舊是李懷瑜,長相一樣,雖然氣質稍有差異,但是明顯就是她要找的人??墒桥c上一世不同,李懷瑜一遇見她,就對前世有模糊的記憶片段,不僅知道他要等她,還知道她的很多喜好。 可這一世他不僅沒能直接認出她,連有關她的事情也沒有印象。 “我現在不知道,那你愿意告訴我嗎?” 李懷瑜也很慌張啊,不了解喜歡人的喜好,總讓人覺得不是個稱職的追求者,但是他明里暗里觀察許久,越夏平日里都深入淺出的,沒給他看出一絲端倪的機會。 越夏雖然存疑,但面上不顯。 “聽說那邊有一家魚羹做的很好,我們去嘗嘗吧?!?/br> “好?!?/br> 李懷瑜輕聲回答,眼神里清澈澄明,與前生李懷瑜重合。 越夏也忍不住微笑起來。 管他記不記得自己,面前的李懷瑜總是未弄錯的一如既往的喜歡自己的。 盡管和之前相比,如今喜愛的方式顯得如此笨拙。 ………… “展護衛?!?/br> “李公子,越夏姑娘?!?/br> 說來也是趕巧,兩人剛趕到魚羹攤子上,就看見一身藍衣常服坐在那里吃東西的展昭。三個人簡單的打了一個招呼,彼時攤子上客人眾多,桌凳并不寬裕,兩人就和展昭拼了個桌。 “聽說白玉堂被他幾個哥哥押到京城來向八王爺負荊請罪了,靈兒也被帶回王府了?!?/br> 展昭被越夏問起白玉堂的事情,也是很無奈。他們開封府雖然和八王爺交好,但是這些消息也是遠不如李懷瑜靈通的,他不是很了解為什么越夏和李懷瑜走的如此近,卻連這些消息都不知道。 展昭沒有想過,今天李懷瑜才算是正式開始能和越夏好好說話了。 “八王爺仁善,并沒有為難白玉堂,況且郡主全力相護,八王爺也是沒有辦法?!?/br> 白玉堂倒是沒什么事情,可八王爺可是氣的不輕。 趙靈兒是八王爺府上唯一的女孩兒,雖不是王妃所生,但是性格溫和善良,又尊老愛幼,熱情大方,還有一手的好廚藝,自從幾年前被找回之后,府上的世子公子,連帶著被八王爺撫養長大的皇上都很喜歡這位唯一的meimei。 靈兒郡主不喜歡王府生活,總想回江南就算了,跟著江湖人躲避追蹤也沒什么,可剛被送回來,就得知趙靈兒和白玉堂已兩情相悅了。白玉堂如果是京城的公子也就算了,可他偏偏家在江南,靈兒嫁給他之后肯定要離開開封,這樣回八王府的次數肯定會非常少。 于是八王爺很不開心,簡直是越想越心塞,已經和包大人甚至皇上吐了好幾次苦水了。 李懷瑜自然也是不能幸免。 “我已經給八王爺出主意,請皇上辦一場比武大會,意在選出一位青年才俊,勝出者自然能得皇上的封賞?!?/br> “如果玉堂能在大會上勝出,皇上不僅會授予他京中官職,還會給他和郡主賜婚。這樣郡主既和玉堂終成眷屬,也留在了京城陪伴八王爺?!?/br> 展昭一聽李懷瑜這么說,不由自主的松了一口氣,他心里也是很欣賞白玉堂的,也實在不忍心看一對戀人被分開,如此自然是最好不過了。 白玉堂資質絕佳,但是畢竟受年齡閱歷限制,在江湖上比他武功高的俠客并不是沒有,但是比他武功高的俠客自然會被李懷瑜設置的各種參賽條件給刷下去的。 例如展昭,他今年不過二十三,說起來正是大好年華,可李懷瑜設置的參賽條件是要加冠以下的青年才俊。 年齡超過二十歲的不行,長的不好看的不行。 白玉堂已經是板上釘釘的勝出者了。 朋友兄弟的感情問題雖然被解決了,但是李懷瑜看了看身邊的越夏。 只覺得路漫漫其修遠兮,不知道要求索到什么時候。 第34章 鴛鴦鈴 皇家舉辦的比武大會召開了,江湖中有報效朝廷之心的青年才俊紛紛匯聚在開封,等待著大會的召開。所以一時間開封府魚龍混雜,治安變得有些混亂,開封府因此一直在忙碌著,展昭都好一段時間沒有去宋小娘攤子上去吃魚羹了。 越夏這段時間也沒有閑著,而是被八王爺請到府上陪伴趙靈兒去了。雖然明顯王爺醉翁之意不在酒,王妃也經常來和越夏叨念李懷瑜的好處,一看就知道也是李懷瑜的粉絲,這是來替他說好話做說客的。 越夏每次也只是聽過笑笑就算了,她這一世和李懷瑜的緣分尚且不明。 這期間,比武大會召開,已經到了最后一步,就是在御前比武,越夏跟著趙靈兒一同在觀戰席中看賽。李懷瑜的計劃十分周全,比賽中白玉堂大獲全勝,皇帝當場就為他和趙靈兒賜婚,如此一段金玉良緣方成。 比武大會結束了,可是開封的江湖人并沒有那么快就離開,所以負責維護開封治安的開封府這段時間依舊很是忙碌。 而越夏大部分時間還是被請去陪伴趙靈兒,她有好一段時間沒有見過李懷瑜了。讓人猝不及防的是,在白玉堂奉旨回江南祭拜,并準備聘禮之時,皇帝遇刺,命在旦夕的消息傳出。 更糟糕的是邊境傳來遼軍壓境的消息。 幸而朝中有王丞相和包拯這樣的忠臣良相撐著,八王爺作為最有威望的皇室主持大局,還算是穩定,但是君主生死不明,皇子們都還是在襁褓中的年紀,心思不純的大臣們就開始蠢蠢欲動,私底下小動作不斷,朝中況且烏煙瘴氣,更別提民間了。 整個開封都人心惶惶,生怕抵抗不了可怕野蠻的遼國大軍。 “越夏jiejie,你說我們這仗能打贏嗎?”趙靈兒一直生在安逸的江南,如今局勢緊張,趙靈兒也很是擔心。 “會沒事的?!痹较陌参克f。 雖然宋朝外敵強悍,但此時距離北宋滅亡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而且越夏總覺得事情并沒有傳的那么嚴重。最起碼她看八王爺還有包拯雖然每次最近都神色嚴肅,飽含擔憂,可是處事都十分有條不紊,不見慌亂。 遼軍在邊境練兵三日,突然發難,邊境大軍頑強抵抗,卻在第三日之時發現后方糧草被斷。 此時朝中以龐太師為首的一部分官員才顯露出狼子野心來。將八王爺一眾囚禁起來,竟然想要造反。更是偽造皇命讓邊境守軍放棄抵抗,意在向遼國割地賠款,以換取一時和平。 龐太師走進皇帝所在的內殿之中,看見虛弱的臥在床榻之上昏迷不醒的皇帝。對著被押進來的八王爺和包拯冷笑。 “包拯啊包拯,往日你彈劾我時可想過會淪落到如此的地步?”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包拯無愧于心,反倒是你,往日里皇上待你不薄,你竟然在遼國壓境之時和敵國暗通曲款,與虎謀皮,斷我軍后方糧草,還趁此時意圖謀反,你好大膽子!” 包拯即使被人將刀劍架在脖子上,也依舊是金剛怒目斥天下不平之事。龐太師冷哼一聲,無視了包拯。 “你身為我大宋國臣子,卻做出此等事來,你以為你這等不忠不仁不義之人能登大統嗎!” “八賢王,你現在還以為你依舊是高高在上的王爺不成,一介階下囚,竟然敢指手畫腳,來人!將他兩人用虎頭鍘鍘了?!饼嬏珟熌柯逗荻局??!拔羧瞻阌没㈩^鍘殺了我兒龐昱,今日我也讓你們嘗嘗這被鍘之痛!” “龐昱私吞賑災之款,強搶民女,收刮民脂民膏,本就該殺!” 包拯對于該殺的人沒有一絲心軟,也從不后悔自己秉公執法,得罪權貴。龐太師氣急。 “壓下去!壓下去!” 他吼了兩聲,卻不見士兵動手,心突然一沉。 “誰敢!” 只看原本昏迷在床上的皇帝坐起來,行動穩健,不復一絲虛弱之像。而原本聽命龐太師的士兵通通拔劍對著龐太師。龐太師登時面如死灰,發現自己是踩進了圈套之中。 “就算我敗了,可如今邊境軍隊糧草不濟,能抵抗遼國大軍到幾時!到時候遼國攻破大宋!你們都沒好下場?!?/br> “這就不勞龐太師費心了?!?/br> 包拯和八王爺還有皇帝相視一笑,早已勝券在握。 ………… 就在開封百姓都在猶豫南下避難之時,皇上重新出現主持大局,讓民心安定了許多。更何況不久之后邊境就傳來遼國退兵的消息。 原是遼國國主和正值壯年的皇子被殺,只剩些年幼的小皇子。朝中混亂無人主持大局,自然只能撤兵回朝。 而且遼國大軍撤回之時,遭遇陣法伏擊,損失慘重。若無意外幾十年內遼國都再無心思進犯大宋。 刺殺遼國的那批人,正是以消失多日的李懷瑜和原應奉旨在江南的白玉堂為首的一批武林人士。而這隊人中除了其他幾位陷空島的當家,北俠歐陽春之外,大部分都是當時比武大會進到決賽之中的青年才俊。 李懷瑜提出的比武大會表面上是為了白玉堂和趙靈兒的親事,實則是為了掩蓋背后錯綜復雜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