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節
不論嫡庶他連個兒子都還沒有,咋能絕嗣呢? 康熙連奏本也看不下去,他在乾清宮坐了半日,還是決定往翊坤宮去一趟,他想同宜妃談談。 康熙一到翊坤宮,宜妃就吩咐宮女沏茶來,等茶水送來,她接過手試了試溫度,正要親自遞去,就聽見皇帝說:“朕有話說,愛妃你把茶碗放下?!?/br> 宜妃果然將茶碗擱到邊桌上,又看了王嬤嬤一眼,王嬤嬤帶著人躬身退下,等到殿內沒別人了,康熙才讓宜妃坐他身邊去,并將手搭在宜妃手背上。 “愛妃你聽朕說,朕想從孫子輩里頭挑一個方方面面都好的,過繼給胤禟?!?/br> 宜妃身上一抖,猛然朝康熙看去:“皇上這是何意?” “這……”哪怕是康熙都感覺難以啟齒,這要是說出來,對宜妃對胤禟對胤禟福晉以及他福晉娘家都是巨大的打擊,可裝作不知情也不可能,太醫都把話說絕了,往后一年兩年三年沒任何動靜,他再傻也能猜到是自個兒出了問題。再往前一推,遲早能想到這里來,到那時候再補救反而不美,不若早點把事情捅穿。 康熙盡量委婉的把事情說給宜妃聽了,宜妃聽罷,愣怔了好一會兒。 說真的,這有點難以接受。 早先胤禟說不想再生,宜妃是同意的,她也不愿意看到兒子再過鬼門關。不過不想要和絕嗣之癥明擺著是兩回事,聽在耳中截然不同。宜妃老半天都沒有任何反應,就跟傻了一樣坐在原處,康熙早先還怕她直接崩潰,怕安撫不住,這會兒她丁點反應也沒有,康熙本來該松一口氣,結果反而更緊張了,心都提到嗓子眼來。 他將宜妃攬入懷中,放緩了聲音勸說:“朕是胤禟的阿瑪,朕聽說這事一樣難以接受。只不過事已至此,太醫說沒法子,那就只能去面對。你想想,莊親王膝下就無子,這種情況在宗室不止一例兩例,達官貴人家也不少,民間更多。老九有這么多兄弟,要過繼一個還不簡單?” 康熙說了這么大一段,宜妃還沒緩過勁兒來,康熙心里咯噔一下,心道對宜妃都是這么大的打擊,叫胤禟知道了還得了?殊不知,宜妃已經換過一開始那股勁兒,她一個愣神就想到別處去了。 她想著咋就那么巧,前腳生完七斤,后腳跟著去木蘭圍場,接著就為了救人負傷回來,傷愈之后就絕了嗣……胤禟該不是偷偷耍了心眼?搞了小動作吧? 這種想法只不過一晃而過,她想起太醫的描述,心道當時的情形也不是老九控制得了的,他還能指揮猛獸找準地方下爪子? 太醫都說他受傷的位置非常尷尬,再下去一點點就要影響到終身性福。 這么想,宜妃就打消了疑慮,覺得自己是多心了,這沒準是天老爺的安排呢。 天老爺將胤禟和寧楚克綁在一起,讓他們經歷那么離奇的事,讓頭胎生了閨女,接著又斷了老九的后路……它安排這么多不是為了讓胤禟過繼兄弟的兒子,這是在給七斤鋪路吧? 宜妃也拿不定主意,她埋首到康熙懷里,悶了老半天才說:“怎么偏偏是老九?為什么偏偏讓老九受這樣的罪?臣妾知道過繼一個容易,也知道從小抱養同親身的沒有區別,只是……老九這樣能不叫人詬???臣妾計較的不是他后繼有沒有人,臣妾見不得別人中傷他,聽不得那些閑話!” 康熙長嘆一口氣,跟著在她后背上拍了拍:“愛妃擔心的,朕會處理好?!?/br> 聽了這話,宜妃還是直搖頭,她真挺難過,并不是因為沒孫子可抱,而是想到胤禟將被推上風口浪尖成為別人茶余飯后的談資,成為一大笑料。 暫時沒有兒子、不想要兒子和不能生兒子就不是一回事。 像老八,大婚之后沒動靜,頂多偶爾讓人刺一句。像老九這樣,受傷之后絕了嗣,流言哪能止得???人家不得管他叫活太監? 這種事,宜妃如何受得了?她眼眶都紅了,康熙越是勸,她情緒越是收不住。 康熙也是滿心沉重,就連宜妃都接受不了,胤禟哪受得了? 這該怎么辦?怎么跟他說呢? …… 一連好幾日,康熙都往翊坤宮來,他想著先將宜妃安撫好,回頭宜妃也能幫著勸勸胤禟。結果,他還沒想出最合適的說法,流言蜚語就在私下里傳開了。 有人說九阿哥的湯藥從來都是太醫盯著煎好,再讓錢方送去,這很反常,就有人好奇偷偷翻看了倒出去的藥渣,發現那不是治療外傷的湯藥,反倒像補腎固精壯陽的。 不知道從何處起的頭,這種說法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傳開了,私下里許多人都聽過,寧楚克跟前伺候的奴才倒是不信,別人不知道,她們能不知道? 爺和福晉恩愛著呢。 這么一點辯駁哪里激得起浪花?不出幾日,有不少達官貴人都聽說了,謠言嘛,口口相傳,本來就是越傳越夸張,傳到宮門外就變成九貝勒讓猛獸一爪拍爛了命根子,就此廢了。 覺羅氏碰巧聽說,手一抖將端著的茶碗摔了成了碎片。崇禮更暴躁一些,他當街撞見有人拿這做談資,掄起胳膊就揍了一頓,揍完逼問謠言從何而起?對方也是頂好的出身,在皇城根下有頭有臉的人,讓他打成了個豬頭連話也講不清楚。崇禮一等二等沒等來說法,提著他就要進宮去。 “走!你跟我走!咱們到御前掰扯!今兒不說出個子丑寅卯來,我一腳踩爛你的命根子,讓你嘗嘗斷子絕孫的滋味!” “天潢貴胄你也敢編排,我看你是活膩了!” 康熙也是才聽說事情鬧大了,他臉色黑了個透,恨不得將傳話出去的大卸八塊。 “給朕查!查個清楚明白!我倒要看看誰有那么大能耐!” “傳崇禮來?!?/br> 但凡是京城里有個風吹草動,找九門提督準沒錯,康熙要想封外頭那些人的口,第一個就想到他,正好,他是胤禟的岳父,做這個事一定盡心。 結果呢,康熙才點了崇禮的名,就有小太監低著頭匆匆進殿,進來之后噗通跪下,哆嗦道:“稟皇上,九門提督崇禮大人求見?!?/br> 那小太監都要嚇死了,關鍵不是崇禮鬧進宮來,問題在于他不是自己來的,他手上提了個腫成豬頭臉難以辨認真實面貌的家伙,不知道是哪個倒霉鬼,穿的是綾羅綢緞體面的很,瞧著只剩半條命了。 一般說來,這種來歷不明的東西是進不了宮的,也就只有他,只有九門提督有這么大能耐。 康熙抬手,準他進殿。 那小太監又是一哆嗦:“……可崇大人他還帶了人來?!?/br> 第68章 請罪 聽說崇禮不是一個人來, 康熙有點頭疼,直覺告訴他沒好事情, 不過到底還是將人放了進來。 等真正見到崇禮以及被他提在手中的不明物體, 康熙覺得自己身為一國之君還是太嚴謹太穩重了,方才等待的空當里, 他腦子里劃過好幾種可能, 唯獨沒想到小太監所謂的“不是一個人”是這個意思。 太陽xue突突直跳,康熙借由喝茶的動作想調整一下, 崇禮已經站在殿中央,先是一松手將鼻青臉腫那一坨丟下, 接著單膝跪地給康熙請安。 康熙頷首, 問:“愛卿今日進宮所為何事?” “臣是皇上任命的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 皇上信任臣,讓臣來守衛天子腳下最關鍵這一方土地,臣自上任以來小心翼翼, 生怕有丁點疏失,好在過去這幾年雖然無功, 也沒有什么過錯……”這咋的那么像吏部在給官員做考評呢?康熙聽得一頭霧水,正想讓他長話短說撿重點說,重點就來了。 “臣今兒個進宮來是向皇上告罪的, 臣辜負了您的期許,對不起您的信任,心中慚愧不敢為自己求情,請皇上責罰?!?/br> 聽到這兒, 康熙心里有點慌。 以他對崇禮的認識,每回這小子以退為進,就是要搞大事情。 果不其然,崇禮開始講述今日見聞,他從自家出來去衙門上工,半路上就撞見有人在說閑話,說的是九貝勒在木蘭圍場招惹到大家伙讓人一爪子拍爛了命根成了皇室頭一個活太監,簡直前無古人后無來者……這種不實的傳言大大抹黑了九貝勒,這是對皇室尊嚴的踐踏,也是對九門提督職權的挑釁!發現以及制止得太晚是他的疏失,不過他當場就補救了錯誤,直接揪住那個哈哈大笑侃侃而談的狠狠教訓了一頓,并且把人帶到御前來供皇上盤問。 他擔心康熙不夠重視,還額外補充道,這次影響之深遠超乎想象,哪怕普通百姓知之甚少,朝廷官員以及官員家眷幾乎都聽說了,外頭傳得像模像樣的,讓皇上千萬要重視,定要查他個水落石出還九貝勒一個清白。 崇禮說這幾段話的時候底氣足足的。 這當然是謠言!這還能不是謠言? 他這么上心康熙也能理解,誰讓他是九福晉的阿瑪,事情同他間接相關。 可是吧,這回要說是謠言也不盡然,雖然外頭傳得過于夸張,胤禟傷愈之后換上絕嗣之癥也是事實,康熙本來還想同宜妃商量之后再探探胤禟的口風,看挑誰家的過繼給他。 鬧成這樣,再要過繼就不成了。 這影響之惡劣遠遠超過他的預計,假如承認了絕嗣這個說法,就等于是將胤禟的臉面撂地上用腳踩??滴跛紒硐肴?,只能否,堅決否認,先保老九的顏面,過繼的事情以后有機會再說,走一步看一步吧。 俗話說得好,天無絕人之路,胤禟又不是大jian大惡之徒,天老爺總不會對他太過殘忍,說不準過幾年不治而愈呢? 就算沒這么樂觀,也可以等到風波過去再仔細斟酌。 眼下鬧成這樣,只有死不承認強勢辟謠這一條路走。再有拿天潢貴胄做談資的,該抓就抓,抓一些自然就沒人說了??滴鹾芸炀陀辛酥饕?,他第一時間倒是沒給崇禮安排任務,而是叫癱在殿內那一坨抬起頭來,想看看是誰家的。 那人叫崇禮揍得口鼻歪斜,臉上腫得脫了形,牙都掉了幾顆,他沉浸在痛苦之中,根本沒聽到康熙的話,還是崇禮一把揪住他的辮子,讓他被迫抬起頭來。 真是慘無人道、慘不忍睹、慘絕人寰??! 康熙看了一眼就想別開頭,他強忍住,穩著心神努力想分辨這是誰。 看穿著就不一般,上身這料子應是宮里賞下去的,受賞的沒幾家。 “是佟家的?還是赫舍里家的?還不報上名來?!?/br> 要報名,那也得開得了口說得了話??!崇禮動手的時候火上心頭,拳打腳踢半點不作偽,哪怕那廝意識還清醒,知道是在御前,一張嘴也含含糊糊說不清楚。見此,崇禮撓頭,干笑道:“是索額圖大人家的,具體是誰臣就不清楚,方才唯有殺雞儆猴才能鎮住那整條街上看熱鬧的,臣只顧著動手了?!?/br> 索額圖家的…… 自太子成年,索額圖就沒停過抖威風,他也實在威風過頭了。 康熙斂眉,等了一會兒才吩咐說:“暫且將人收押,等他能開口了再行問話,外頭就要愛卿加強巡邏,再有人妖言惑眾該扣的扣該抓的抓?!?/br> 崇禮等的就是這話,他領命退出去之前還賭咒發誓說定當不辜負皇上信任,要用實際行動彌補先前的疏失,接著就磨刀霍霍出宮了。 來時是兩個人,出去就剩一個,他在宮門口還撞見了后知后覺跟進宮來的索額圖,接著就讓索額圖攔了下來。 “崇大人稍等,敢問我那不成器的侄孫人呢?英達讓你帶去哪兒了?” 崇禮還真有點搞不懂赫舍里家這個人物關系,他聽了索額圖幾句解釋,可算鬧明白了。 挨了他一頓揍的倒霉鬼就是英達,這個英達是索額圖已故的大哥噶布喇的孫子,而噶布喇是仁孝皇后的阿瑪是太子胤礽他郭羅瑪法,簡單說來……英達就是太子的表弟。不過這年頭,誰家子嗣都不少,嫡出庶出加起來一大堆,太子表兄表弟都不缺,他同英達沒什么往來,主要是英達仗著皇親國戚的身份在外頭逞威風。別人樂意滿足他的虛榮心,都順著他捧著他,也就今兒個英達嘴上沒把門調侃了九貝勒還讓崇禮撞上,這才結結實實一腳踢上鐵板。 他挨揍的時候邊上的狗腿子都懵了,等崇禮將人提溜走,這才有人嚇得屁滾尿流去索府報信。 像英達這種人,真不是一個兩個,這一家子都不知道謹言慎行該咋寫,近年來尤其張狂。 一般人不敢招惹他們,擱京中也就佟家能和赫舍里家碰一碰。 是以,索額圖聽說英達出事是憤怒大于擔憂。這些年他位高權重,早不知什么叫害怕,這一路他都在想怎么才能找回場子,叫崇禮吃上苦頭。在宮門前一個照面,索額圖是正一品大員,崇禮官居二品,崇禮主動上前去拱手見禮,跟著就被問了一頭一臉。換個人來讓索額圖這么逼問腿肚子都要打顫了,崇禮穩得很,直說人在御前,還不怕死勸說:“索大人為皇上分憂的同時也該管管族中子弟?!?/br> 索額圖滿身倨傲:“索某私事,不勞崇大人費心?!?/br> 這要是哈爾哈篤定呸他一臉,你當老子耐煩勸你,真是自作多情。 好在崇禮作為后生晚輩,官階又低了些許,他回話還是比較尊重的。 “下官倒不是在為大人憂心,是怕您不管管咱遲早得傷了和氣?;噬险f了,但凡有攪亂京中秩序的,該抓就抓,下官只怕抓到貴府的,我二人再見面多尷尬,”說著他還理了理蟒袍的袖子,“那就聊到這兒,不耽誤您的正事,下官先行告退?!?/br> 索額圖氣個半死,還是堅強的進了宮,后來發生的事也就御前伺候的人清楚,只聽說他在宮里吃了掛落,太子去御前求情也沒換回康熙的好臉色,反而遭到嚴厲訓斥。聽說皇上在乾清宮斥罵太子,說他對表兄弟倒是有情有義,親兄弟養傷月余都沒去瞧過一眼,言辭中滿是失望。 胤礽也動了真火,回去就砸了一屋子擺件,接著獨飲至夜半,喝了個酩酊大醉,次日一早都沒能爬起來。 親兄弟?他是元后獨子,哪來什么親兄弟? 從老大起算,那些兄弟誰不眼饞他的地位?誰不想將他從高處拽下來?誰不是盼他倒霉盼他落魄?胤礽自幼聰慧過人,這些異母兄弟的心思他再清楚不過,都嫉妒他生來尊貴,都為皇阿瑪偏心他心有不甘,都指望他栽跟頭,只有他這個太子栽了別人才能踩著他爬上去。 這種兄弟自然比不得表兄,赫舍里家怎么說都是鼎力支持他的。 康熙原先就不滿胤礽同索額圖往來過密,不滿他身為儲君心向外戚,這回也就是借故發作。照康熙所想,你兄弟在外頭被人傳成了太監,你連關心都沒有,更別說幫忙想轍兒……你緊趕慢趕求到御前來就為了給赫舍里家開脫,力保那個不成器的表兄弟,怎么胤禟還不如他重要? 左右皇帝有皇帝的想法,太子有太子的道理,兩人不是一個立場,談不攏也正常,這回的事在皇帝和太子之間生生劈出一道裂痕,眼下為了替老九打算,康熙顧不得去深究,他首先發落了英達,命索額圖好生管教族中子弟,沒兩日又處理了內務府一批奴才,搞得宮中人人自危。 宮里搞大動作的同時,宮外也不安寧,崇禮就是個不近人情的家伙,他領了皇命出宮就安排下去,但凡有議論那事兒的,當街杖責,至于帶頭生事的,直接捉拿。 妄議皇子是罪,造謠誹謗罪上加罪,不得寬恕。 起先有人不信邪,眼看著那些出身頂好的都遭了秧,聽說崇禮還對赫舍里家的子弟動了手,提著人進宮去,并且全身而退……就有越來越多的人慫了。 他們慫下來的同時,在心里盼著索額圖干票大的,同崇禮懟上。讓人落了臉面,總要找回場子不是? 索額圖一黨就此事商議了好幾回,說要當朝發難讓崇禮知道厲害,最后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他們私下里討論得起勁,沒人敢起這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