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頁
“真的假的?我們可以免除奴隸身份?” 此話一出,周圍的南洋奴隸全都sao動了起來,紛紛圍過來。 “不知道,反正我也是聽說。但我覺得這消息應該是真的,你們想啊,咱們十幾萬的奴隸呢,等這個工程苦力干完,大稷朝廷怎么處理咱們?總不能白養著或者殺掉吧,大稷陛下向來有仁君之說呢……” “所以我覺得這消息很有可能是真的,你們再看北方那邊,因為以前是旱地人少,等旱澇問題解決之后,那么大一片的土地被水灌溉肥沃后能浪費嗎?咱們肯定要去開荒的?!?/br> “前些日子上面不是規定咱們這些南洋奴每天要花一個時辰學習大稷語言么,要是不想我們留下,干嘛還讓咱們學大稷的語言,你們說對不?” “對!肯定是這樣了,我還擔心等咱們干完活大稷官府會把咱們送回去呢,我真是一點都不想回南洋那邊了,這邊能吃飽飯……” “就是就是,我也不想回去,那要真這樣,咱們就得趕緊把大稷朝語言學會才是……” 一群南洋奴也不管小道消息是不是真的,對他們來說有個希望是支撐他們活下去的動力。 —— 西水北調的工程雖然才開始的時候由年輕的太子帶著年輕的官員來主持讓人質疑擔心。 但是伴隨著工程的起步,這群年輕人的表現讓朝堂上的老臣慢慢閉嘴。 盡管年輕人的經驗的確不足,可大家卻足夠認真,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而且最重要的是思想靈活,處理事情并不會固執,這個方法若不行,立馬果斷換其他,行事雷厲風行,絕不拖泥帶水,心里還有股中二熱血的沖勁兒,碰到任何貪腐行為不端的官員絕不手軟。 李昇三人手中更有林澤贈送的細節經驗注意事項,跟隨著工程的不斷開展,林澤也不斷的寄信過去,尋找對工程有幫助的專業人士,以及經濟物資,資助遠遠不斷。 大家中間有很多小問題,但總的來說工程進展非常順利,傳回京城的消息和進度讓陛下十分高興,眾臣也沒有什么挑錯的地方。 年輕的新太子和新官員是有能力的,這個事實毋庸置疑。 整個工程預計完成時間是十年,現在還早著,盯著工程一段時間沒有問題后,朝中事物也正軌處理,皇帝便有了點休息給自己放個假的小心思。 這幾年的勵精圖治簡直比他過去的幾十年加起來還要累,皇帝也是人,是要累的。 當然更多的是好奇心,青山縣的變化和消息每次傳回來都有新變化,想象終究不如親眼所見,他非常想親眼看看他的‘實政地’到底變成了個什么模樣,順便看看自己那個鬼怪般的弟子。 這般一想,皇帝二話不說揮手,就從朝中挑了幾個經常對他弟子有異議的官員一塊兒準備來個微服私訪。 這提議倒是意外的得到了幾個大臣的贊同,在大家看來,林澤就是個慣會做表面子馬屁功夫的人,他們這樣突然跑到青山縣去,說不準就能抓到對方的小辮子,省得陛下整天就拿對方做出的政績訓斥他們! 既然說是微服私訪,那自然就是悄悄的來,皇帝老師雖袒護林澤,但對方在政事上卻是非常有原則,并不會因為關系就隨便開后門,開后門的前提是皇帝確定你有能力。 而對青山縣真正的變化,皇帝其實是真的很好奇,想親眼看看自己國土最真實的變化。 把京中事情安排好,皇帝攜手愛人,帶著幾個大臣直接坐船悄悄前往青山縣。 一路大家順著河岸,看到岸邊百姓們氣色十足、安居樂業的變化,心里很是點頭的,從這幾年國庫的收入和各地匯報的奏折情況來看,百姓們的日子理所應當要比原來好過很多。 不過大家更好奇的還是青山縣,青山縣如今可是有著大稷最‘先進’郡城的稱呼。 先進這個詞語是這兩年大家從皇帝口中聽到的,這幾年皇帝總是叨念什么‘科技制造,先進發展’的話,新穎的詞語和理念朝中大臣們已經漸漸習慣。 加速行船,一行人抵達青山縣碼頭。 “砰砰砰” “這邊,喂,對面那艘旗號‘京’的船只,左轉???!” 眾人到達后,還未找到??看坏牡胤?,剛進入一條警戒線,就聽到了響亮的砰砰銅鑼聲。 然后接著就是幾個大漢的吼聲,對方一邊吼一邊揮舞著紅色小旗指揮。 眾人不明所以,但還是按照吩咐左轉???,因為他們看到后面的船只進入了一片區域后,基本就主動轉頭往左邊水域行駛???。 待船停好好,馬上就有人示意他們先不要下船,然后一堆手上戴著‘查’字的人上船。 “你們是第一次來青山縣吧?連船只要在碼頭排隊檢查都不知道,連這種規矩都不知道就往青山縣跑還真是少見,得,這是郡縣手冊,你們拿著最好看熟了,不然到時候進城出了什么岔子可是要被抓到大牢去沒商量的……” 對方上船之后,皺著眉頭沒好氣的嘀咕了一句,然后扔了一本薄薄的小書本出來。 小書本上面寫著‘青山縣百姓守則’幾個字樣兒,很好理解是干嘛的。 不過青山縣又不是什么軍營皇城重地,進城竟然還要檢查,這規矩真是麻煩啊,除了大概了解青山縣制度的盛雍珃,同行的幾個大臣都很是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