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頁
兩人目地一個是見識當初林澤夸大??诘乃桔咏逃?,一個則是想從林澤這里多多啟發點政績的點子。 段文賽在京城雖說是風流敗家公子之類的名聲,但其本身還是有些本事的,否則當今陛下曾怎會欽點對方做狀元郎,對方又憑什么拜入大稷最盛名的幾個文派之一? 此次來青山縣最大的原因的確是為了愛人,可如果有機會做出政績,段文賽也是不會放棄。 當初交流宴與林澤淺淺一談,他已深受啟發,如今沾了親戚關系,他不從林澤這里討點好東西出來那豈不是太可惜。 于是,縣令爺和德高望重的江老天天往澤珛私塾跑的畫面讓眾人震驚到了。 南陽鎮上的員外富家們原本只是對林澤堪堪接受,瞬間變成了好奇和忌憚,再得知林澤如今與段文賽的親戚關系后,所有人的態度再次變了變,變成恭敬和巴結。 趨炎附勢是人的本能,當初那個朱洪昌一個草包都能仗著縣令小舅子的名頭耀武揚威,如今林澤本身就是有本事的,再頂上縣令大舅子的名頭,那更加直接結交了。 段文賽的別院大家拜帖進不去,但澤珛私塾不是有個甜品店嘛。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為了趁此附上關系,一群不怎么愛好甜食的大老爺們天天往甜品店跑,就為了能夠偶遇縣令說上幾句話。 各家娘子夫郎得了相公的吩咐,本來就喜歡去甜品店就跑得更加勤快了,幾乎整天都泡在甜品店,期望從章珛和珺哥兒這里打通關系。 一時間甜品店的營業額蹭蹭蹭的往上漲,樂得林澤心情大好。 對天天跑來耽擱自己時間的‘縣令弟夫’也不煩了,段文賽想討教的東西也都耐心的點撥,如此好心雖有親戚關系的原因,但林澤也是有自己打算的,他可從來不白干事。 縣令任期只有三年,段文賽又是京城來鍍金的,時間一到必然回京不會繼續連任,那到時候段文賽所做政績留下的好攤子就是塊金勃勃。 自己一手烙出的金餅子林澤怎會舍得便宜別人? “大舅哥,你就這么有信心科舉一摘魁首?再說這官職不回祖籍乃制度規矩,你怎么就那么有信心你能接我留下的攤子?” 聞林澤所言,段文賽心中好笑咋舌。 他雖覺得他這位大舅哥確實有本事,但有時候想法未免太過異想天開,就算林澤有十足信心考中科舉,但官職不回祖籍乃是多年規定,林澤怎么任遣也不可能回青山縣當官的。 但看他大舅哥的樣子,分明就是一副確定事情的模樣。 “規矩是人定的,自然就有破例嘛,沒辦法,我就喜歡青山縣這片水土,不想走……” 林澤隨性微笑,還是那句話,沒有把握他是不會白費力氣。 青山縣偏遠歸偏遠,但有個不錯的優勢,那就是緊挨大河,大河通海,這種地勢最適合做出口貿易,只要管理得當,這個小地方不比京都繁華差,自古沿海沿河城市就是黃金遍地。 他這種沒有氏族背景,他又不愿意站隊卷入權利中心,最好的事業發展方向,就是自己圈個地方當龍頭,直屬皇帝來往,自成一脈,逍遙自在。 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皇帝金口松了,他破例回祖籍之地發展也不是什么問題。 對此,林澤心里有些打算和想法。 不過這種愿望想完成難度不小,不能一蹴而就,飯需要一口一口吃,路需要一步一步地走,還是先扶段文賽開路造勢吧。 只有這幾年段文賽先幫忙打好了基礎,到時候他上位時才能迅速展開手腳,實現想法。 段文賽需要的政績是什么?簡單來說一般就是經濟、民生、和名聲。 在林澤看來,這三者是緊密相連的,經濟是基礎,民生是過程,最后的結果就是名聲 有錢吃飽穿暖百姓生活才叫好,百姓生活好了那領導者的名聲自然就堆積出來,那就是所謂的政績了。 所以,不管怎么做,首先致富是最關鍵和重要的。 當然,林澤也不會傻到直接說商賈是決定國家的命脈之一,這種心照不宣掉腦袋的話,他只是從根本形勢給段文賽分析,引導對方重視,把未來三年的規劃中心放到經濟上。 具體怎么發展怎么做,從現代來的林澤方案自然也是信手拈來,半點沒有不切實際的浮夸。 如此段文賽要是還不被說服那就是真是傻了,林澤所描述的東西讓他熱血沸騰。 根本無須多猶豫,馬上拍板采納林澤的建議,先從南陽鎮開始發展實驗。 林澤也順勢引薦了一些鎮上的商戶上來,不多不少剛剛9個,皆是把孩子送到澤珛私塾來讀書的商戶員外。 不是他想徇私,而本身這些商戶條件就很不錯,有這種好機會他不找自己人找別人,那不是腦子有問題嘛。 這讓南陽鎮上其他員外簡直悔恨不已,早知道林澤是個出手這么強悍,分分鐘就能搭上縣令的線,他們當初肯定無論如何都要把孩子送到澤珛私塾來。 可現在后悔也沒用,機會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大家也只能盡力的彌補維護好關系,等下次機會。 而被餡餅兒砸中的李廣財郭員外等人就是喜不自勝,高興得都快暈過去了。 一個個紛紛悄悄拜訪林澤,同時囑咐自家兒子努力學習,萬不可因為成績不合格被私塾辭退,有林澤這樣人脈手段又教學有方的先生,他們孩子何愁將來沒有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