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姜蓉娘低著頭,老臉嬌羞。 兩個半白頭發的人紅臉的模樣跟情竇初開的小年輕沒兩樣。 愛情,真是個美好的東西…… 第111章 姜蓉娘說要回村不是一句話就能走的,因為要一起回來的珺哥兒有孕在身,需要準備的東西很多。 而且段文賽是準備親自送兩人回來,目地當然是撐腰,另外就是姜蓉娘重回林家和珺哥兒入族譜的事情,到時勢必要在南陽鎮待上好些時日,所以很多地方需要安排。 林三貴分開這么多年才重新見到妻子,一把年紀重燃愛火,哪里舍得馬上離開。 反正他在這邊干什么的消息都跟林澤托來找他的人說了,不怕家里擔心,田地最近也不忙,除草澆地的活兒老頭老太太也能干著,不著急。 于是乎,家里不用愁,這邊媳婦在面前,林三貴在縣城呆得就有些樂不思蜀了。 而南陽鎮這邊。 林澤聽到托人打聽到的消息,是意外又在意料之中。 他雖然跟林爹并未相處很久,不過根據以前的記憶和現在種種事情來看,林三貴其他方面暫且不說,在責任和感情上是非常男人的。 就比如說林爹并不喜歡陳淑菊,甚至成親生都是父母用了手段,但陳淑菊入了門,懷上了他的孩子,他依舊像普通丈夫那樣承擔家庭,給予陳淑菊妻子擁有的東西,只不過對方并不珍惜。 所以現在能夠讓林三貴貿貿然離家出走去找的女人,那除了原配姜蓉娘肯定沒別人了。 林爹那么大的人了,自己心里有分寸,何況人家是去追老婆的,林澤聽過消息后笑了笑就決定不多管了,只又花了些銀子讓兩個人過去看著,免得林爹沒出過門在外面發生什么意外事情。 倒是私塾這邊課程逐漸進入正軌,學習知識逐漸加深后,學生們沒之前輕松了,感覺到了吃力。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知識那么容易學,也就不會有學海無涯苦作舟這些詩詞流傳之說了。 不過林澤這邊還好,拼音并不難,數學目前也只是教導的基礎,理科的東西在沒有接觸深入之前都非常輕松。 學生們主要吃力的方山源這邊文學課,詩詞、股文、策論等等這些都非常復雜,很多學子在開始學這些東西的時候就瞬間拉出了天賦距離。 商戶學生們有多年語感基礎還好點,村里周臘rou三個特招生沒有任何基礎,想要跟上學習進程就痛苦了,不得不花費比商戶學生更多的腦力。 盡管私塾食堂的飯菜很好,但學生們還是以rou眼可見的速度瘦下去。 作為老師的方山源看著很心疼又很著急,可又不能因為這般就放松孩子們的教學,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也只能努力絞盡腦汁讓課程盡量簡單易懂些。 而作為私塾坐管,給家長們承諾了教學成果的林澤當然就更加著急了。 這些孩子要是學不好,考不上童生,那他辛苦經營的名聲可就全沒了!他的銀子!他的撈銀宏愿! 于是針對這情況,‘視財如命’的林先生也絞盡腦汁思考番,在看過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后,想出了個他認為是神跡,方山源認為是餿主意的主意。 “荒唐!實在荒唐!林兄,你平日教這些孩子的歪理就算了,世道殘酷,讓孩子們多個心眼腹算也是好事,但你怎可在學識上也如此荒唐,按步就班,套用模式,這分明就是在拔苗助長!” “方兄,你何必說得如此嚴重。這些孩子的目標又不是成為文學大儒,或千古詩人,他們來讀書更不是升華靈魂,他們努力學習的目地很簡單,只是想考上科舉,光耀門楣,又或者當官為百姓造?!?/br> “所以詩詞并不是他們的重點,只要能應付科舉考試就行,何必糾結其他?因地適宜,因材施教,我們著重要教的是這些孩子做實事,所以我認為我教他們用套路作詩固然沒有新意,但可解決他們如今過不去的坎,沒有任何問題?!?/br> 澤珛私塾開學不到兩個月,兩位先生終于因為理念不同發生了爭吵。 方山源氣得臉紅脖子粗。 林澤倒是很淡定,他的現代思維遲早會與古代文學碰撞是難免的事情,所以他并不意外。 古代教學是真真講究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個讀書人那詩詞歌賦、策論事實,乃至騎射六藝就算不精通,也必須熟練涉及。 說實話,對古代的讀書人林澤其實是真佩服的,因為這些都是真正有才之人,哪怕最差的腹也有幾分墨水,學問質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現代大學生含金量高很多。 可是,天下能有幾個人成為全才?那是極少數。 所以,在林澤看來,選定方向,然后努力為這個方向目標才是正確,說白了就是白貓黑貓捉到耗子就是好貓的俗理。 如今孩子們在作詩賦詞上遇到困難,因為經驗閱歷不夠無法寫出合格的詩詞,那何不用固定套路模式的方法去解決? 科舉詩詞占比分數不多,這些學生又不志在文學詩人,干嘛在這上面花費巨大精力,而導致學習進度無法前進? “方兄,我并不否認你說這是餿主意,這也確實有拔苗助長的嫌疑,但是方兄你要知道,生活現實和理想是不同的,孩子們來讀書只是為了要更好的生活光耀門楣,升華靈魂陶冶情cao并不適合他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