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當家的,媳婦說得有道理,當初是老家欠咱們的,他們現在得還債!” 項氏點頭贊同,反正她是不想回村去。 “算三弟那蠢貨有福氣,生了個好兒子。我去試試,說來我倒是忘記了件事兒,不怕三弟那家伙不答應……” 林大昆想了想,如今也只有這么辦,說來以他多年的掌柜眼光,一見鐘情的發展前途確實不錯。 一家人這番商量,決定找個時間回老家一趟。 …… 對此,林澤并不知曉。 別說林大昆是個不安分的人,就是個安分的他也不會讓對方到自己的店里來。 并不是因為前兩次林大伯買方子惹他生氣,而是就憑這么多年林大昆一家子出去后都沒跟老家聯系過一次,一回來聯系就是有目地,可見親情觀念淡薄,把這種人弄到身邊純粹就是引狼入室。 當初林家把家里銀子都給孫子們讀書,沒給林大昆買工作是有點偏秤,但這也是人之常情。 村里指望子孫唯一出息的路就是考科舉,而林大昆的工作再好混到最后也不過是下人給別人賣命,兩相前途比較,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前者賭一筆。 如果賭贏了,孫子出息了,那世代吃苦的林家可就崛起了。 而給林大昆買工作可不是那么簡單,家里還有兩個兒子,給老大買了工作那老二買不買?老三買不買?所以還不如把銀子都給孫子們讀書好。 事實證明林家兩個老人雖有點封建傳統的毛病,但選擇是沒錯的,孫子輩出了兩個有出息的。 再說當初分家的時候,林三貴可是力頂父母的壓力,家業三兄弟平分的,沒有誰對不起誰,誰欠誰的說法,林大昆怨恨,只不過是自己覺得不公平想不通罷了。 甜品店開店聲勢擺得足,開業當天出乎林澤預料的鎮上竟然主動來了好些老板員外的來捧場,給他這小店面子撐得十足,廣告效果打得異常好。 不過甜品店也沒有讓大家失望,精致的點心、新穎的水果茶和奶茶,以及讓人眼前一亮的環境都分外吸引人,讓享受過的人覺得銀子沒白花。 而等到私塾學生過完周末返校開課后,來甜品店喝下午茶放松的人聽到后院偶爾傳來朗朗讀書和歡笑聲,頓時更覺驚奇。 或許在現代人看來這有點吵的嫌疑,但是對崇拜文化的古人來說,能夠聽到朗朗讀書可是件非常榮幸的事情,不僅不會覺得吵,甚至好些人還覺得只是偶爾聽到不過癮。 沒幾天之后,在摸清私塾那些時段讀書聲比較多后,就有那么些娘子夫郎帶著家中孩子,又或者閑著沒事兒的老太爺老太太帶著孫子,在固定的時間專門來聽私塾的讀書聲,美其名曰熏陶孩子,以后送去私塾肯定就會很聰明…… 在家長的眼中,什么都能省,但花在孩子身上的銀子是絕對不會吝嗇的。 不過靠這種單調的讀書聲吸引也不是長久之事,天天干坐著喝下午茶聊天也會膩。 為此林澤跟章珛商量之后,決定仿效茶樓,在甜品店里搞點說書之類的活動,增加顧客的娛樂放松。 因為來甜品店的大多數都是女人和小哥兒,所以在說書方面準備的內容自然要符合市場風向需求。 在林澤無奈和章珛的興奮中,甜品店的說書故事都是林澤之前哄媳婦講的那些《霸道相公愛上我》《我的邪魅霸愛未婚夫》這種傻白卻讓人心里發甜的故事。 拿到劇本的說書先生:……我是看在工錢的份兒上才丟節cao的! 當然,除了女人小哥兒,小孩也是店里的重要顧客群,還有少部分漢子老太爺也不能忘記。 因此針對不同的人群,林澤還根據環境改編了不少現代比較出名的童話故事,以及男人們喜歡武俠熱血啊之類的故事,這些小說林澤表示他少年時候也是個中二,看了那么多按照固定套路寫幾本出來不成問題。 像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等等這些故事林澤就不打算對外說了,這些經典很多有隱射批判含義在。 如果他是個白身普通村民,他可以說從別處聽來講著玩,但是他現在是秀才,這種借口根本行不通,你一個滿腹學問的秀才難道不知道什么能說什么不能說嗎?不知道這些故事里隱射的東西? 所以因此,甜品店的故事必須是無傷大雅和只是聽著打發時間的東西,深意不敢講。 林澤做的每個決定都是有針對性的,全部恰到好處的戳到了顧客的心意上,在甜品味道優勢之后,有趣新穎的說書故事成了甜品店另一個賣點。 那些有錢家的娘子夫郎和未婚小姐小哥兒們平日閑著沒事兒,除了到處瞎逛聊天,就是看情情愛愛的話本,尤其是夫妻之間感情不幸福的,就更只能在美好的話本故事里尋找精神安慰。 茶樓說書其實女人小哥兒不太愛去,因為茶樓都是說男人喜歡聽的故事。 所以甜品店的《霸道相公/未婚夫愛上我》這種套路的故事一出來,頓時成了鎮上女人小哥兒們的心頭好,有經濟條件的基本天天都來報到,坐在下面聽得雙眼冒紅心的。 啊啊啊,天下怎么有這么完美的相公嗎?話本里的姑娘/小哥兒太幸福了! 啊啊啊,太甜了,這個未婚夫俊美又溫柔,我家那漢子咋就沒有人家那么貼心呢! 每次聽故事,所有的小哥兒姑娘腦中就是這反應,聽得如癡如醉,高富帥這種生物誰不喜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