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節
書迷正在閱讀:影后做軍嫂、風妒桃花、名門暖婚:戰神寵嬌妻、局外人(真渣男)、虧欠、姚蘇、【西歐】墮入塞多姆(兄妹骨科)、斷線、晴天 (校園h)、翡之冷
從紫禁城出來,傅云英立刻給霍明錦寫信,告訴他老楚王信中的內容。 然后分別安排人去湖廣和良鄉,去湖廣的那一撥接傅云章,去良鄉的保護傅四老爺一大家子。 信送出去,她和喬嘉說起這事,問他京師哪些人可信。 喬嘉道:“大人放心,二爺走之前都安排妥當了?!?/br> 傅云英點點頭。 乾清宮中。 朱和昶伏案批閱奏折,坐了半個時辰就覺得腰酸背痛,叫宮女進來給自己捶肩揉背。 他躺在榻上,宮女嬌軟的雙手幫他舒緩背上的肌rou。 屏風外幾個宮女在說悄悄話,不知是不是不知道他在里頭,說話的聲音沒有刻意壓低。 他隱隱約約聽到云哥的名字,翻個身,坐起來,問宮女:“她們在說什么?什么傅大人救了妃子?” 宮女忙跪在地上,“回皇上,她們說岔了,應該說的是李女官的事?!?/br> 朱和昶皺眉。 李女官他知道,是朝鮮進獻的美人。之前朝鮮送的美人姿色平平,他不是很喜歡。朝鮮很快又送了一名美人過來,是大臣之女,飽讀詩書,容貌也出挑。 他雖然愛美姬,但還沒有到看到一個長得好看的就非要納進后宮的地步。 李女官固然好看,可性情冷淡,似乎很怨恨送她入宮的人。 他便沒有寵幸對方,封她做女官,讓她教導宮女規矩禮儀,畢竟是朝鮮送來的,不喜歡也得留下來。 宮女道:“皇上,方才在乾清宮外,李女官和其他人起爭執,雙方扭打起來,滾下臺階,幸得傅大人剛好路過,救起李女官,李女官摔傷了腳,臉也腫了,其他的沒有大礙?!?/br> “原來她們在說這個?!?/br> 朱和昶笑了笑。 幾天后,殿試結果出來。 狀元郎是南直隸的,榜眼是江西的,探花郎果然是浙江蘇承裕。 一甲頭三名都是南方人,北方學子一片嘩然。 然而沒辦法,誰讓人家文章寫得更好? 大家都去關注頭三名了,很少人注意到,進士中,湖廣出身的人數明顯比往年多,雖然名次不靠前。 朱和昶的這一點小小的私心,沒人質疑。 皇上需要提拔自己的人手,誰敢非議? 與此同時,朱和昶看過傅云英那幾篇時文,賜予她進士及第。 早在她擔任同考官時,就有人猜到會如此,因此沒人提出異議。 接旨的時候,天朗氣清,天空藍得像洗過似的。 傅云英穿蟒袍,戴紗帽,站在長街中間,迎風而立,身姿高挑,英氣勃勃。 內官朗聲念出圣旨,看她一眼,笑著道:“恭喜傅大人了?!?/br> 她叩謝圣恩,淡淡一笑。 過往的大臣忍不住偷偷打量她,看她蟒袍加身,俊秀飛揚,恍如玉人一般,如今又得了進士及第,下一步肯定就是升官了。 以她的功勞,也確實該升了。就是不知道皇上是繼續讓她在大理寺任職,還是把她放到六部去。 還真是朝氣蓬勃??! 春風得意馬蹄疾,應該就是這樣了。 眾人對望一眼,心里暗暗決定,以后絕不能和傅相公對著干! …… 袁三高中進士,傅云英一改平時的低調作風,為他大擺宴席。 她知道袁三喜歡這個,他一直介意自己的出身。 杜嘉貞、陳葵等人也榜上有名,昔日同窗如今又成了同年,以后就是一條船上的人,感情愈發親厚。 眾人鬧了一天,到夜里華燈初上時,還沒玩夠。 傅云英陪他們吃了一頓飯,早早回到房中。 喬嘉道:“二爺來信了?!?/br> 她接過信拆開看,這封信是快馬加鞭送回來的,里頭只寫了四個字:放心,有我。 他寫信的時候一定很忙。 她唇角微翹,收好信。 剛寫完回信,門被敲得咚咚響,袁三在外面喊:“老大!” 她放下筆,示意喬嘉去開門。 喬嘉打開門,放袁三進來。 袁三被灌了不少酒,臉上紅紅的。一張嘴,全是酒氣,眼睛卻亮晶晶的,走到書案前,撓撓腦袋,嘿嘿傻笑。 傅云英抬頭看他一眼,笑著搖搖頭,“知道你高興,也不該喝這么多?!?/br> 袁三打了個酒嗝,上前幾步,突然彎下腰,席地而坐,雙手抱住傅云英的小腿,撒嬌似的,拿臉蹭她的袍角,“老大,我考上啦!” 喬嘉挑眉,立刻扯開袁三。 袁三坐在地上,怔怔地抬起頭,發了會兒呆。 “你醉了,讓大郎送你回房,有什么話,明天再說?!?/br> 傅云英撫平衣袍,道。 袁三搖搖腦袋,“沒醉,老大,我這是高興的!” 他繼續嘿嘿傻笑,然后從袖子里掏出一枝早就禿了的筆,放到書桌上。 “老大,這是你當年送我的筆,我一直留著,我不會保養東西,它還是禿了?!?/br> 傅云英目光落在那支筆上,那年在貢院外第一次見到他,還以為是個受家族冷落的富家少爺,脾氣古怪,不討人喜歡。 熟悉了才知道這家伙既敏感,又有點沒心沒肺,因為挨過餓,非常能吃,一頓能吃幾大碗白米飯。 她還記得他主動表示要跟隨自己時,雖然嘴里說著自戀的話,紆尊降貴似的,其實手在微微發抖,生怕被她拒絕。 這么些年,袁三一直跟著她,她說什么他就信什么,從來不會反對質疑她。 她微微一笑,拈起那支筆,“我再送你一管新的?!?/br> 袁三笑著道:“老大,我要紫毫筆,都說那個貴!” 傅云英失笑,點點頭,“好?!?/br> 袁三直起腰,雙眼慢慢恢復清明,“老大,我考中進士,以后就能幫你了,你讓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都聽你的?!?/br> 他眼神堅定。 傅云英嗯一聲,不和他客氣,“之后會安排你去當良鄉縣令,那里的人都聽說過我,你過去,沒人會為難你?!?/br> 良鄉縣幾度受她恩惠,讓袁三去良鄉,不僅能鞏固勢力,還可以歷練袁三。 她的人都會外放出去,朝中有幾個幫手就夠了。 朝廷地方,都不能疏忽。 等到三年之后,第一批外放的人回來,再放出一批出去。 到那時,到處都有她的人,方便政令執行。 長夜漫漫,袁三走了之后,她還在燈下坐了很久。 …… 看過老楚王的信后,傅云英改動了部分計劃。 然而這位歸鶴道長卻在幾天之后送信回來說他路過貴州的時候覺得當地景色特別好,決定在貴州玩幾個月,到中秋再回京師。 那催她坦白的事,自然也就不提了。 傅云英眼皮跳了兩下,決定不慣著老楚王了,等到合適的時機她就和盤托出,反正老楚王拿她沒辦法。 紫藤花落盡,霍明錦已經啟程返回京師,不過從路程來看,新鮮的藤蘿花餅他是吃不到了。 這時候南方的枇杷應該掛果成熟了。 傅云英找出傅云章的信看,上一封信他說事情處理好了,即將回京。 她抬頭,看一眼窗外。 花枝擁擁簇簇,燦若云霞。 春光正濃。 第154章 (五) 船泊在渡口,已是薄暮時分,岸上仍然人聲鼎沸。 推開窗戶,一眼望去,舟楫如林,遠處連綿的翠微青山起伏似淡青浪濤。夕陽西下,淡金色霞光溫柔籠罩城郭山谷,天邊已經浮起幾顆星辰。 小販挑著擔子兜售瓜果蔬菜。暮春時節,百花盛開,穿藍布襖的婦人挎著籃子賣新鮮的茉莉、梔子花。 隔了很遠,仿佛也能聞到花朵的馥郁香氣。 傅云章倚在窗前榻上,盤腿而坐,長發松松挽著,一身挺刮的杭羅交領道袍,衣襟大敞,露出里面的白綾中衣,手里拿了本書,卻沒翻開看。 他凝望瀲滟的江水,枯坐許久,眼看暮色漸濃,山中炊煙四起,嘈雜人聲漸漸遠去。 繁忙一整天的渡口終于安靜下來。 都說近鄉情更怯,他并不是歸鄉人,但離開湖廣后,竟也生出幾分迷茫和膽怯,不知道到底該去何方。 枇杷早就金黃熟透了,傅云英接連兩封信問他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