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節
書迷正在閱讀:影后做軍嫂、風妒桃花、名門暖婚:戰神寵嬌妻、局外人(真渣男)、虧欠、姚蘇、【西歐】墮入塞多姆(兄妹骨科)、斷線、晴天 (校園h)、翡之冷
等董氏出去,傅云英吩咐喬嘉。 喬嘉應喏,卻沒有立刻走,而是躊躇了片刻。 他思量再三,雙手握拳,抬起頭,平平無奇的臉上表情復雜,和平時的嚴肅沉著不同,雙眸明銳。 傅云英疑惑地回望他。 喬嘉看她許久,挪開視線,垂著眼皮,道:“大人……自從十多年前率兵南下,二爺這么些年,再也沒有領兵出征?!?/br> “先帝不信任二爺,防著二爺,二爺要降低沈介溪的戒心,也不肯帶兵……可小的知道,二爺其實一直走不出十多年前的陰影?!?/br> 喬嘉嘆口氣,“二爺這一次南下,小的其實很不安,還疑惑為什么大人竟然不擔心二爺的安?!?/br> 他笑了笑,“是我誤會大人了。大人才是真正懂二爺、相信二爺的人,所以二爺才能夠忘卻之前的種種,和以前一樣,無所畏懼,他還是那個所有人敬仰的大將軍?!?/br> 說完話,他長長吁出一口氣,朝傅云英行禮,躬身退出去。 傅云英坐在書案前,出了會兒神。 喬嘉有句話說錯了。 霍明錦是自己走出來的,他是那種認定了什么就絕對不會動搖的人,感情上如此,其他事也同樣。 是非對錯,善惡忠jian,世人的評價于他而言只是過眼云煙。 所有信仰傾覆,他便只信自己。 她拈起一枝兼毫筆,鋪紙寫信。 雖然知道他早有萬全準備,自己這邊也隨時注意著閩浙出身官員的動靜,還是得寫信提醒他幾句。 南方氣候溫暖,他這時候應該脫下厚厚的冬裝,穿上給他預備的春衫了。 傅云英寫字的時候,心中很平靜。 明錦哥哥一定會平安回來的。 …… 傅云章的行囊收拾好了,刑部那邊也安排妥當,他推薦另一位主事代替他參與審理牛銀姐的案子。 那位主事感恩戴德,這種萬眾矚目的露臉差事只要不辦砸,事后肯定會記一大功,升遷之日,指日可待! 傅云英特意告假,送傅云章出城。 傅云章道:“你這么忙,送到門口就行了,我辦完事就回來,最多兩個月?!?/br> 嘴角翹起,笑了笑,“回來的時候差不多是春末夏初,哥哥帶家鄉的枇杷、梅子給你吃?!?/br> 傅云英看著下人把行禮裝上車,再三確認蓮殼把該帶的東西都帶了,尤其是藥材之類的,輕聲說:“再忙,送二哥出城的工夫還是有的?!?/br> 傅云章一笑。 兩人騎馬出城,陌上青青,驛站前是折柳送別的地方,許多南下或者西行的人在此辭別友人。 傅云英折了幾枝柳條,初春的嫩芽還沒長出來,折的是老柳。 傅云章接過柳枝,隨口吟道:“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br> 傅云英輕笑,“二哥,這句詩不對?!?/br> 她不擅長寫詩,但會背詩。張籍的這首《薊北旅思》中“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一句,說的是那些南歸的游子因為即將回鄉而興奮難耐,北方友人替他們高興,送行時善解人意,折取向南生長的柳條相贈。這種情景和無法歸鄉的張籍形成對比,以抒發張籍的孤獨悲愁。 二哥念這句詩,難道這次回湖廣他很高興? 傅云章拿柳條在傅云英臉上輕輕拍了兩下,“很好,雖然忙于公務,沒有落下學問,還長進了?!?/br> 傅云英回頭讓喬嘉幫自己牽馬,道:“九哥和袁三上個月月底的時候惡補賦詩,我陪他們溫習,好歹記了幾句?!?/br> 傅云章笑了笑,說起朝政,“我聽老師說,皇上有意解除海禁?” 傅云英點點頭,“先前沒有放出消息,現在明錦哥已經到廣東了,弛禁派和海禁派都蠢蠢欲動,先放出消息把他們穩住,拿出海名額做誘餌,那些閩浙士紳才不會壞事?!?/br> 這是她和霍明錦商量過的,霍明錦并不是直接帶兵殺上雙魚島,而是圍而不攻,甚至不阻止佛朗機人和沿海商人的貿易往來,他真正要對付的是沿海一帶亂糟糟的形勢,想辦法肅清???,把走私貿易轉為公開貿易。 如此,不必他出錢出人,沿海世家必然會主動送上軍餉,求他拆除島上的堡壘,趕走紅毛商人。 對閩浙商人來說,利益至上。 那就用利益去攪亂一池春水。 而不是像董翰之那樣手段過激,雖然取得戰事上的勝利,卻落得削職慘死的凄涼下場。 知道她和霍明錦早有安排,傅云章稍稍放下心,說笑了幾句,蹬鞍上馬。 笑看她幾眼,溫和道:“好了,就送到這里,我走了。等枇杷熟透的時候,也就回來了?!?/br> 他輕甩軟鞭,催馬離去。 傅云英站在橋邊,目送他背影消失在蒼茫群山之間。 …… 幾天后,傅云英收到霍明錦的回信。 信上說他收到圖紙了,很有用。 白長樂他們什么都有,甚至有鑄造武器和船舶的圖紙,傅云英拿到后,立刻讓人快馬加鞭送到廣東去。 有用就好。 她心想,目光往下,掃到最后幾句話,臉上微熱。 他竟然在信上說這種私密事情,就不怕信被人截去嗎? 她把信掩上,雖然心里抱怨了幾句,還是立刻把回信寫好,交給喬嘉送出去。 牛銀姐的案子一邊審理一邊對外公布審理的基本程序,報刊一經刊印,供不應求,免費的法報,最后被商人們炒到一份十兩銀子的天價。 各地報房商強烈要求增加卷數,朱和昶大手一揮,允了。 如今各地老百姓茶余飯后都會把牛銀姐的案子翻出來討論一番。 御史一個比一個精明,趁機上疏,建議修改律法,將牛銀姐的絞刑改為流放。 朝臣反應這么快,朱和昶很是欣慰,命刑部擬一份奏疏,將修改的條文、怎么修改、如何修改寫成細則,若是朝中大臣一致通過,就開始實行。 凌遲處死的死法太痛苦了,刑部認為若妻是出于自保的目的被迫殺夫,都不該判凌遲,這一點大部分朝臣同意。 另一條是傅云章自己單獨上疏的,他在南下的路上送回一封奏疏,建議將丈夫買賣妻兒定刑。 眾人一片嘩然。 朝廷禁止私自買賣良民,當然這是很難禁止的。朝廷也禁止丈夫買賣妻兒,然而事實上民間買賣妻兒的事屢見不鮮。而那些被賣掉的女子大多數只能聽從丈夫的安排,偶爾有些和娘家兄弟感情好的,可能被兄弟贖買回去,而丈夫一般不會受到處罰,因為被賣掉的人通常不會告發自己的丈夫。 若真的定刑,以賣良為賤、逼良為娼定刑,若真的有人告到官府,真的要抓那些男人嗎? 這天上朝,眾人又為這一封奏疏吵得不可開交。 朱和昶仍然秉持上朝時能不開口就絕不開口的高冷威嚴姿態,冷眼看大臣們爭來爭去。 他連圣旨都擬好了,律法一定要改! 柳樹抽出嫩綠細芽的時候,貼告示的地方貼出《牛氏殺夫案》的最后一卷。 判決結果出來,牛銀姐判為流放。 大理寺外人頭攢動,人聲鼎沸。 這些天街頭巷尾都在議論牛銀姐,知道今天出判決結果,一大早就有好幾十人等在門外,盼著張貼結果。 聽識字的書生一個字一個字大聲念出判決,眾人高呼一聲,鼓掌叫好。 牛銀姐為救女兒而失手打死丈夫,老百姓同情她此前的種種悲慘遭遇,認為那鄧壽不學無術,賣良為賤,逼妻子給人當妾不算,還狠心賣掉三個女兒,死有余辜。 隨著這個案子的審理,修改律法的事傳揚開來,現在連鄉下人都知道丈夫賣掉妻子是違反朝廷律法的。 傅云英去牢里看牛銀姐,告知她判決結果。 牛銀姐呆坐在陰濕的角落里,表情麻木,一言不發。 流放雖然免于一死,但大多數囚犯還沒堅持到流放的地點就會死在半路上,牛銀姐沒錢打點差役,流放對她來說,只是晚死幾天罷了。 傅云英讓獄卒把牛銀姐的小女兒帶進來。 小娘子跟在獄卒身后,瑟瑟發抖,走進牢房,看到幾個月內頭發白了半邊、形容憔悴枯槁的母親,跪在地上,哇的一聲,失聲痛哭。 她哭了很久。 一直神情呆滯的牛銀姐忽然抬起頭,手腳并用,爬到木欄前,伸手摸小女兒,“三兒!” 三姐大哭,緊緊抓住牛銀姐的手,“娘!” 母女倆隔著木欄,淚流滿面。 半晌后,牛銀姐擦干眼淚,砰砰幾聲,結結實實給傅云英磕了幾個響頭:“多謝大人救出小女,奴家這輩子是沒指望了,下輩子做牛做馬,也要報答您的恩情!” 又叫三姐給傅云英磕頭,“三兒,你的命是傅大人救的,以后你就是傅大人的奴才!好好跟著傅大人,伺候傅大人,沒有傅大人,你娘早就死了,你這輩子也只能任人作踐!” 三姐還是流落到風塵地去了,好在她容貌出挑,那鴇母奇貨可居,想調、教一兩年后再靠她發財,因此她雖然受到驚嚇,并未被迫接客。 可是她娘殺了她爹,她從腌臜地出來,失了清白名聲,還是被人們指指點點。 同情她的人有不少,但真的敢娶她的好人家,少之又少。 所以聽牛銀姐這么說,三姐想也不想就答應下來,跪下給傅云英磕頭。 傅大人生得這么好看,風度翩翩,又是大官,她不敢奢望其他,只要能跟著傅大人,就是一輩子給他當丫頭,她也心甘情愿。 傅云英攔住三姐,問牛銀姐:“你的另外兩個女兒呢?” 牛銀姐淚落紛紛,粗糙的手背抹去淚水,泣道:“她們被賣給過路的行商,沒名沒姓,連口音都聽不出來,也不知道是跟著給行商當妾,還是被賣到其他地方去了?!?/br> 天大地大,她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找回兩個女兒了,說不定大姐和二姐已經香消玉殞。 傅云英垂眸,看著瘦巴巴的三姐,“你想找回兩個jiejie嗎?” 三姐愣了一下,點頭如搗蒜,目光帶著期冀,“大人,您要幫我找jiejie嗎?” 傅云英搖搖頭。 牛銀姐和三姐眼底同時閃過一抹失望之色。 傅云英道:“你們可以自己找?!?/br> 牛銀姐愣住了,哆嗦著道:“大人,奴家是戴罪之身,三兒又是個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