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書迷正在閱讀:影后做軍嫂、風妒桃花、名門暖婚:戰神寵嬌妻、局外人(真渣男)、虧欠、姚蘇、【西歐】墮入塞多姆(兄妹骨科)、斷線、晴天 (校園h)、翡之冷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br> 傅云英輕啟朱唇,緩緩背出韓愈的《師說》,眉峰微挑。 “不管高低尊卑,無論年長年幼,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鬃釉咱白?、萇弘、師襄、老聃為師。只要別人掌握我不懂的知識,能對我有所啟發,就足夠當我的老師。不是人人都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必恥于向別人求教問題?!?/br> 傅云英停頓了一下,環視一圈,道:“我平時遇到不解的問題,也會向別人請教,在場諸君都是我的老師?!?/br> 旁邊幾個和她對視的學生面露激動之色,撓撓腦袋,嘿嘿一笑。 那幾個為難傅云啟的學生瞇了瞇眼睛,冷哼一聲,“你拿圣人自比,是不是太狂妄了點?” 傅云英微微一笑,“寫八股文,便是要入口氣代圣賢立言,學圣人說話,從而體悟圣人心思,學會做人的道理,不拿圣賢自比,如何寫得好八股文?” 她望著對方,含笑道:“圣人賢德博學,尚且虛心求教,你們卻拘泥于身份年紀,想必學問品德一定比古往今來的圣賢更出眾?!?/br> 人群里響起刻意拔高的哄笑聲。 幾人面色一沉。 傅云英接著道:“從我第一天兼任助教開始,凡是要求大家作的文章,我必定先寫一篇供眾人傳閱,從不推諉。我懂的問題,大家來問,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我不明白的文題,會向諸位主講求教,絕不會不懂裝懂。助教之責,本就是協助主講、副講輔導同窗們的功課,監督同窗刻苦勤學,引導書院學風,我有哪個地方做得不足,你們盡可以提出來,或是去找山長建議更改人選,不必在這里指桑罵槐?!?/br> “對!傅云這么好的助教,你們還挑三揀四,有本事你們來做??!” “傅云每天以身作則,起得比所有人都早,睡得比誰有人都晚,不僅要忙自己的功課,還輔導我們的學業,任勞任怨,從不叫苦,你們倒還埋怨上了!” “有本事以后遇到難題不要問傅云啊,昨天我還看到你們在看傅云總結的那篇《八股結體寫法》……” …… 周圍的議論聲都在為傅云英說話,幾個諷刺姜伯春偏心的學生張了張嘴,想反駁幾句,卻無言以對。 當中一人眼珠一轉,憤然站起身,怒目道:“山長曾說,書院育人,是為了培育品德,教導學問,而不是只為科舉考試,可山長卻讓傅云擔任制藝助教,為了制藝八股,忽略經籍學問,丟了西瓜撿芝麻,本末倒置!” 學生們呆了一下,都笑了。 “不考科舉,書院要怎么辦下去?” “傅云八股文寫得好,才讓她當制藝助教的,術業有專攻嘛,你不想考科舉,我們想??!” 雜七雜八的反對聲,但沒人說到點子上。 傅云英揮揮手,示意眾人安靜下來。 學生們忙閉上嘴巴,等她開口。 “山長的良苦用心,你到現在也沒看明白?!备翟朴⒌?,“山長并不反對科舉,他只是反對僅僅為了科舉?!?/br> 山長本人便是科舉出身,怎么會輕視科舉?科舉考試固定在四書五經之中,固然限制思維,導致許多學子讀死書、死讀書,但它是目前最公平、最公正、最有效的選拔官吏制度,打破貴族世襲體系,讓天下百姓無論貧富貴賤都能通過讀書改變自身命運。 學生們都沉默了。 傅云英站起身,笑了笑,朝對方拱手,“雖然我每次考課皆名列前茅,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敢妄自尊大,不過輔導你們幾個的八股文,還是綽綽有余的?!?/br> 說完,抬腳便走。 …… 后來,齋堂爭吵的事傳到姜伯春耳朵里,他懲罰幾個學生抄寫《師說》,一人抄五十遍。 托他們的福,傅云英在書院的威望又上了一個臺階。沒人再嘀咕她不配為助教了。 …… 雪后天氣晴朗,但積雪卻多日不化。 韓氏打發下人送口信到書院,問傅云英什么時候回去過年。貢院街那邊東西都收拾好了,隨時可以啟程。 她最近忙著編纂一本專門講制藝的書,需要參考大量書籍,估摸著沒時間回黃州縣,讓鋪子里的掌柜帶口信回去征求傅四老爺的意見。 傅四老爺得知傅云英成了書院助教,覺得她現在應該就和孫先生一樣是個夫子了,生怕擾了她的事業,對掌柜說:“告訴少爺,回不來就不回了,免得趕來趕去過不好年,家里都好著呢,用不著惦記,等暖和了我去那邊看她?!?/br> 讓掌柜裝了滿滿一船的年貨送到武昌府。 傅云英不回去,傅云啟也不想回去,韓氏什么都聽女兒的,于是三人加上蹭飯吃的袁三留在武昌府過年。 書院過年有一個半月的假期,學生們基本都是湖廣本地人,臨近過年時,陸陸續續收拾行囊,幾個同鄉湊錢雇騾車一起回家。 主講們大多也歸鄉和家人團聚,剩下的要么是拖兒帶女受不了旅途波折,要么是孤身一人毫無牽掛,干脆留在武昌府過年,順便為科舉考試做準備。副講中有好幾位屢次鄉試落第,到現在仍然不放棄,一旦考中舉人,就有了做官的資格,雖然考不上進士一輩子也當不了大官,但并不是人人都盯著會試那幾百個名額,能當個芝麻小官光耀門楣,大部分讀書人就心滿意足了。 即使有趙師爺和書院其他教授從旁指導,傅云英一個人仍然忙不過來,需要助手,袁三、傅云啟、鐘天祿自然都愿意出力,除此之外,她還找趙琪、杜嘉貞幫忙。 那天書院學生在東齋前列隊等候山長訓話,她頂著眾人異樣的眼光走到杜嘉貞面前,請他協助自己。 周圍嘰嘰喳喳的學生頓時安靜下來,彼此交換眼神,等他們倆鬧翻。 杜嘉貞面色古怪,帶著點防備和譏諷,冷冷道:“為什么要我幫你?” 傅云英微笑著說:“我要為院中學生編寫指導時文寫作的冊子,但我一個人能力有限。你是書院最出色的學生之一,有你相助,我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這項任務?!?/br> 杜嘉貞嘴唇輕抿,沒說話。 …… 編寫冊子這個差事聽起來繁瑣,但每個人都求之不得,按書院歷來的規矩,編好書冊后,經教授們修改,將副本送交朝廷相看,獲得許可,書院便可自行刊印,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能留下自己的名字。 從前只有藏經閣的管干有資格編書,傅云英在藏經閣幫忙期間,跟隨管干學了很多編纂書目的知識。 她自入院以來,每寫一篇八股文,還要寫心得體會,學生們向她請教問題,她每一個都記錄下來,將大家的探討和見解也全部寫在紙上。通過分析每個學子寫八股文時遇到的困惑和難題,她積累了大量素材。 素材總結好,翻遍藏經閣的藏書后,她決定編寫一本輔導八股文寫作的《制藝手冊》,內容用不著艱深,只求通俗易懂,因為這份手冊面向天下所有學子,主要是啟蒙所用。 這可是一項大工程,傅云英事先沒有告訴任何人,等先完成了《破題》這個章節后,才把這事透露給趙師爺和姜伯春知道,然后將草稿送交兩位長輩點評。 時下關于八股文寫作的書不是沒有,但大多數是教學子們投機取巧的猜題文章,或者是艱澀的長篇大論,還沒有人用簡單的語言系統地分析四書五經、朱熹集注和八股文寫作。 如果之前有人說書院的學生要編一本制藝手冊,姜伯春和趙師爺可能要笑掉大牙,但傅云英卻直接把草稿給他們兩看,兩人目瞪口呆,牙齒是沒掉,下巴合不上了。 這本啟蒙讀物一旦刊印,很可能和《聲律啟蒙》、《訓蒙駢句》、《唐詩》一樣,傳遍大江南北,傅云之名,雖不能名震九州,也必將名噪一時。 姜伯春收起輕視之心,對傅云英的態度越發鄭重。他和書院教授愿意全力配合傅云英編纂書目,還幫她出了很多主意。 趙師爺有些心驚rou跳,從跟隨孫先生讀書,到進入江城書院,進入藏經閣,再到無私幫助同窗學子,擔任助教……傅云英的每一步似乎都在為這本冊子打基礎,又好像只是水到渠成,并不是她刻意為之。 若她是個男子,能像其他人一樣參加科舉考試,不知道她能走得多遠…… 他問傅云英:“等手冊寫成,署傅云這個名字,你心里覺得委屈么?” 她回道:“老師,有個現成的名字,為什么不用呢?” 趙師爺眼前一亮,“丹映公子?” 丹映公子神龍見首不見尾,每個月和自己的老師在紙上爭辯,名聲已經傳遍湖廣,但本人從不參加任何文會、詩會,湖廣文人都在猜測他到底是何方神圣,何以如此淡泊名利。 對啊,丹映公子這個名字比傅云更有影響力! …… 這事沒有瞞著書院的人,現在除了趙家人,其他人也知道傅云就是丹映公子了。 大家只短短驚詫了一天,第二天就樂呵呵四處顯擺,“丹映公子曉得不?我同窗?!?/br> 杜嘉貞得知此事后,把自己關在房里,郁卒了好幾天。 他常常當眾拿出丹映公子的文章和同窗們討論,還說過若能得見本人,欣喜若狂…… 哪里曉得本人天天在他眼前晃來晃去,奪去所有人的注意力,奪走他的風光,奪走師長們的喜愛,他很得牙癢癢的傅云,竟然就是丹映公子! …… 傅云過來找他,杜嘉貞很意外。 編書的事從小的來說能造福那些家境普通、沒有師長引導、摸不著八股文竅門的學子,從大的來說,如果她的手冊編得好,不止能惠及一方,甚至可以流芳百世。 內閣費時幾年為皇帝編書,首輔沈介溪將功勞全部攬到自己身上,天下文人盡皆憤憤不平,但那幾本書署名寫了沈介溪,已經無法更改,后世的人只記得沈介溪的大名。 這種能無形給作者帶來人脈關系和政治資本的好事,傅云竟然會找上自己? 杜嘉貞直覺傅云是想羞辱他。 畢竟他從來沒給傅云好臉色看,一直和他針鋒相對,當初還想過利用周大郎、蘇桐欺負他。 杜嘉貞沉默了很久。 周圍的人大氣不敢出一聲,一眨不眨地盯著他們看。 傅云英面色不改,問道:“杜兄,教授們和我都覺得你是最佳的人選,你覺得呢?” 杜嘉貞依舊不說話。 她笑了笑,“還是杜兄覺得有比你更好的人選?” 聽了這話,旁邊的人眼珠一轉,似乎躍躍欲試。 杜嘉貞咬咬牙,“好,我應承你!” 這一刻,他明白,自己輸了,輸得徹徹底底。 第83章 高中 為了協助傅云英,杜嘉貞過年也沒有回家。 經過山長允許,傅云英拿到藏經閣的鑰匙,整個冬天她基本泡在藏經閣里,后來干脆搬到藏經閣一樓供雜役休息的廂房住。 朱和昶熱情邀請她去王府過年,想帶她看花燈會。 她婉言謝絕。 朱和昶大為失望,不過知道她在忙正經事,沒敢耍賴,回到王府后,特意打發人將王府藏書送到書院供她查閱。 傅云啟百思不得其解,好端端的,傅云英為什么要招攬杜嘉貞? 趙琪這個好說,他是趙師爺的侄孫,長袖善舞,從不真正得罪誰,自從傅云英擔任助教以后,他死了收服她的心思,改為交好她,主動幫她出謀劃策、排憂解難,將她引入自己的交際圈子,活脫脫成了她的得力助手。 他本事通天,客氣周到,舉止有度,始終留著幾分不遠不近的距離,不至于讓傅云英厭煩,也不至于太疏遠。 傅云英思量過后,聽之任之,不怎么管趙琪。 “趙琪好歹沒有害過人,杜嘉貞就不一樣了,是個黑心肝,那次他攛掇周大郎偷襲你,你忘了?” 這天幾人在藏經閣里摘抄文章,傅云啟背著杜嘉貞把傅云英拉到一邊,抱怨道。 傅云英搖搖頭,“他是最合適的人選?!?/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