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節
一個女人若是能舍下矜持胡攪蠻纏,那殺傷力絕對是無與倫比的。再者裕王妃可是世家精心教養的主婦,她說起話來可謂是字字珠璣,殺人不見血。雖不是破口大罵,但也把首輔大人的顏面當眾扒了個干凈。 沈炳文權勢再大,他也是盛家的臣子,裕王妃娘家再落魄,她也還是皇親貴戚,所以她罵得再不堪入耳,沈炳文都得老實受著,何況人家還占理…… 宗室諸王側目,無不為裕王妃的英勇驚嘆,順道又鄙視了一下裕王,連自己的婆娘都不如。 裕王妃在前頭罵著,宗室于其后搖旗吶喊,看得泰平帝是身心舒暢,好懸他還記得自己今夜把人詔來的目的,御口一開,讓雙方商討一個章程出來。 裕王這時候說話了,他要求過三法司嚴審,將一切大白于世之后再明正典刑。 一旁的宗室都以看傻子的眼神看他,裕王這腦殼是被碾過了吧,這么大的丑聞不好生捂著還要攤開來讓天下臣民笑話,他是嫌自己臉上太干凈了非要抹把灰上去嗎。 裕王妃也是這個意思,不過人家明顯是讀過書的,說出來的話就比裕王好聽?!笆ド鲜ッ鳠o二,不宜因宗室之故枉費法理,刑部蔣老大人鐵面之名傳頌朝野,將此案交由他審理,我們放心!” 裕王妃說得斬釘截鐵,一心為了皇室的光明形象著想,裕王在一旁如小雞啄米,都快把頭點斷了。宗室到這會兒也算看明白了,圣上要打沈炳文的臉,故而讓裕王演了這么一出戲將人劃拉到親信地盤里,陳旭寧不會這么簡簡單單就死了,只怕還要在前朝搗騰點動靜出來。 內閣里看戲的幾位偷摸打了個哈欠,想著終于說到正事了。 蘇袛銘這回倒是沒藏著,直接站在宗室那邊,他平生一大樂趣就是為難沈炳文,眼下這么好的機會怎么能不落井下石。 顧椿頭上頂著太子,如今又受泰平帝倚重,他很是清楚御前那點小心思,再說一個吏部坐鎮三位閣老實在是騰挪不開,若能借機把沈炳文的一部分人手排擠出去,那他自己的政治宏圖說不定能再展一節。 有了這兩位心懷鬼胎的閣老,什么布局都能給你攪黃了。 陳旭寧最后落入刑部之手,而趙秉安也準備好了獅子大開口,話說他惦記刑部尚書這把交椅已經很久了,無奈內閣里一直壓著,不給黎煥中沾邊也不調十三省總督替補,整的朝上許多人都惦記這塊肥rou,如今刑部既已成了湖湘的新營,那這個位子就容不得外人染指,趙秉安調轉馬頭奔向蔣府,他得去跟外祖拿個主意了。 第242章 原本人上了年紀睡眠就淺,而且蔣府上幾位老爺性情怯謹, 京中如此大的動靜, 他們不敢擅自拿主意, 俱等著過問老父親的意思。 鐵衛疾行, 須臾功夫趙秉安便抵達蔣府,他一扣門,幾位舅舅幾乎人人打了個哆嗦。 “明誠剛把陳旭寧提入大理寺,待外祖在朝上接下圣諭,便會著兵馬司護送,轉移至刑部大牢?!?/br> “好,老夫即刻趕去官衙, 招樸士淼等人堂議, 無論如何, 總要從陳旭寧的嘴里撬出些東西來?!?/br> 蔣正楷一步步爬到現如今這地位,對朝上各種把戲自然清楚的很。外孫趕在這檔口掰了沈炳文一口牙,鐵定是被人逼到懸崖邊上了,吏部左侍郎, 這可是塊頂沉的籌碼, 闔手甩出去,指不定砸死誰呢。 前堂中坐著的人太多,趙秉安有些話不好說,抬手舉起茶杯,示意大舅清了場。蔣府里的少爺們也畏懼表弟的威儀,急匆匆的躲開了去。 “這件案子不急, 外祖能拖多久便拖多久,陳旭寧頭上壓著宗室這座大山,他是翻不了身的,不過人捂在刑部手里,也不能這么糟蹋了…… 外祖離尚書只差半步之遙,若是您老點個頭,明誠可竭力拱您上位?!?/br> 話音一落,蔣家幾位老爺紛紛坐不住了,站起身來眼神火熱的望著老爺子,恨不得幫他點了頭。 “你小子,連親外祖也敢愚弄,怎得,看你這些娘舅的笑話好玩嗎?”蔣正楷仰起脖子,讓長孫把官袍圓襟理正,隨即便親自取下環蝠玉帶,束在腰間。 “孫兒豈敢戲言,這好處總要先緊著咱自家人來,若是您對那把椅子有想頭,孫兒即使另有打算也絕不會踩著您的意愿行事?!?/br> “得了,老夫有自知之明,能走到今天這步已經算是登了頂,尚書?呵,這輩子估計是不成了?!?/br> “爹……” “閉嘴!老夫行事何時有你們置喙的余地。一個個的,眼中盡彌了些糞土球子,除了吃喝玩樂你們懂個甚!老夫把蔣家拉拔到三品門第,對得起祖宗了,再往上走,老夫怕摔死你們?!?/br> 都是些糊涂蟲,沒有丁點根基就想執掌六部之一,尋死呢這是。蔣家最大的財富不是他這把老骨頭能爬到多高,而是在他蹬腿以后榜上個靠山,保住官宦門楣,一個個不省心的,嫡親外甥坐這老半天,屁好話沒吐出來一句,盡惦記些虛而不實的東西。 眼見幾位舅父被外祖訓得抬不起頭,趙秉安也沒有多言些什么,他母家這些人吶,說不上好高騖遠,就是一不敲打容易翹尾巴,看不清自己有幾斤幾兩。 這些年,他提拔蔣家不少可除了外祖母也沒見蔣府中人時常登門的,幾位庶出的舅舅倒還能理解,畢竟他們來了蔣氏也不待見??删挖w秉安的大舅來說,也就是承了順天府尹這個位子以后上門次數才多了些,以前蔣家還沒起來的時候,他送銀票都要支派下人來,生怕被妹婿瞧不起。 老爺子心黑臉厚,一生算計無雙,偏老來對著一幫憨頭兒孫發愁,攆出去吧怕被人連皮帶骨吞了,護在家里吧,一輩子沒出息,可愁啊。 “七月敘職之后家叔便會回轉浙江,如今蘇南那邊還懸著不少好位子,外孫打點打點,把幾位表兄放出去見識一下,您看,可好?” 蔣承宗聽了這話,眼神锃亮。因著祖父在刑部越走越高,他便越發邊緣,詔獄里頭頂了天就是個六品的胥吏,他都干了四五年典獄了,委實膩了,要是能出京管束地方,那光想想就很美,再說表弟家權威赫赫,蘇南那邊有總督大人照拂著,升官不比京城容易多了。 “還不謝過你表弟,出去以后謹言慎行,要讓老夫知道你們哪一個敢打著秉安的名頭招搖鬧事,仔細你們的狗腿?!?/br> 蔣正楷從趙秉安發跡之后就確信他那閨女蠢的情有可原,畢竟世孫肖祖,他的聰明勁都跑到小外孫身上了,沒留幾分給幼女也是正常的。掃過一屋子眉開眼笑的傻兒子,蔣正楷覺得這都是他那些沒好死的老丈人做的孽,半分怪不到自己身上。 解了心頭大石,蔣老爺子愈發氣定神閑,他打算先去探探陳旭寧的底,若是個虛有其表的就交給燕長品,一準能讓人吐個干凈;可要是其人真如傳聞那般厲害,那他老人家可能就要親自出手,慢慢磨著了,反正人扣在手里,做出一兩則口供責問吏部總是不難的。 刑部堂口上,湖湘的骨干都到了,除了樸士淼等人,還有原吏部的幾位老資歷,他們摩拳擦掌,都想著好好招呼這位陳大人呢。當初,湖湘里諸多師兄弟就是被這個小人蠱惑去了江南六府郡,致使英年早逝;幾月前,孫坤師弟被黜往黃河大壩,他們湖湘士子如喪家之犬被踢來趕去,飄搖朝野,俱是拜其所賜;現如今風水輪流轉,他們翻身入住刑部,陳旭寧卻因孽子之故性命垂危,這怎能叫人不欣喜。 不用趙秉安多囑咐,堂上人都明了這里面的重要性,冤有頭債有主,他們可不會為了單單一個陳旭寧誤了大事。 云儀殿中,泰平帝壓根就沒給內閣反駁的機會,放任裕王妃痛罵一場之后便諭旨準了請求,下旨三法司重申此案。而一旁榮寶“不經意”間將陳家父子挪移大理寺的消息透露了出來,泰平帝看著首輔漆黑的臉色很是高興,即刻宣詔邵柏博入殿,著其代筆起居錄。 御前侍讀職責之一便是奏對,泰平帝今夜“龍顏大怒”,正是肆意妄為的時候,一開口便讓殿中的氣氛凝結成冰。 “吏部左侍郎職權緊要,不能空著,愛卿且說說這朝野上下都有哪些人可擔此職???” “圣上!吏部是選拔、監察朝廷官員的樞密之所,是大朔朝綱穩定的根基,豈能拿來兒戲!” “放肆!沈閣老你……” 顧椿眼見皇帝收斂不住,趕緊撲出來打圓場,這一個個的今夜都是吃了火藥不成,怎就不能好好說說話。 內閣里其他人面色惶恐,但心里怎么想的可就不一定了。不過皇帝著實是太貪了,他以為沒了陳旭寧,吏部的第二把交椅就任由乾清宮安排了?真是天真! 邵柏博此刻是由衷的欽佩妹婿,伺候著這樣一位主子還能把他扶上帝位,這得cao多少心。 漫天要價,坐地還錢。邵柏博站出來就是代表皇帝爭取權益,陳旭寧待查,那吏部的公務總還要運轉下去,沈首輔不得不提拔底下人。 讓右侍郎吳肇漢補位?可以啊,那空出來的右侍郎又要補誰呢?圣人看,黎太傅就不錯,最起碼風評比陳旭寧強多了。顧椿臉都快要裂了,只能強撐著說圣人頑笑。黎煥中就是個擺設,遙管著?;庶h那些人都力有不怠,把他架上侍郎的位子,不是純給沈炳文送人頭嗎。再說了,閣老就要有閣老的身份,沒見過親自擼袖子下場與底下人共事的,這也太跌份了。 皇帝耍無賴,內閣哄著勸著,無非也是想逼沈炳文退步,首輔黨舍不得左侍郎這個要塞,那總得讓出點甜頭來讓大家嘗嘗,方才能了事啊。 邵柏博求得不多,把河北清吏司交出來就成,甭看他如今是?;庶h人,但骨子里終究還是隴西士族,關西這片沃土上養育著成千上萬意志堅韌的有志之士,絕不比江南差到哪去,邵柏博早發宏志,縱使窮盡一生,也要讓北方士族發揚光大,再不為南人所輕! 河北清吏司?皇帝眉頭皺了一下,似是覺得河北窮荒之地,有什么值得惦記的,可腦子里又突然想起關邵前后兩任閣老被先帝提拔出來,是不是對河北有什么別的用意,不過隴西士族已經入朝,現如今不該從其他地方尋覓勢力嗎? 到底是自己的心腹,皇帝含糊應了這個要求,不過對刑部審人一事拒不松口,讓沈炳文自己前去交涉,他只看定論。 沈首輔在自家大徒弟身上剜了一塊rou,補了邵家的小狐貍,轉頭又要對付趙家小兒,神色難掩疲憊。 索性告了病假回府休養,不參加大朝會了。 首輔身體不虞,這朝會上的熱鬧自然也就沒了,趙秉安綴在戶部后頭,看著五叔憂慮的神色,突然有種不詳的預感。 朝上暗波迭起,十三省總督對轄下民情層層遮掩,御前一片忠臣形象,河南總督汪孝平更是全程緘口,躲著戶部對治河經費的追問,新帝哪招架得住這些老油條,通通重恩加賞,大家都粉飾著太平,日子也還能過下去, 只是下朝之時,吏部到底還是按捺不住。首輔黨下數位高足截住了趙懷玨,邀其同去煙袋街探疾。 第243章 首輔罹疾,皇帝自然不能無動于衷, 十三省總督現如今可都在京中, 為了朝綱的穩固, 泰平帝不得不有所表示。 太醫院經年的老手都遣去了煙袋街, 人參靈芝如流水般賜下,好似沈閣老立時就要歿了似的。 可惜,沈炳文這次患得是心病,豈是太醫就能治好的。 趙懷玨雖是一省總督、封疆大吏,可他在首輔黨中論資排輩還得往低處走,跟前的重臣又是以同門論身份,個個都想壓他一頭。趙秉安眼中滋火, 死死盯著吏部那一行人, 瞧那架勢仿佛稍有異動便要撲過去拼命似的。 湖湘黨眾多老人疾步趕至, 合力將小師弟壓在了身后,于他們而言,明誠是骨rou相連的未來黨魁,而趙懷玨, 卻不過是個搖擺不定的觀望人選。刑部待有新首, 不過趙懷玨的資歷卻遠遠不足以執掌一部,湖湘一黨等得起明誠,卻等不起他了。 “孔仲華等人已經接了拜帖,明誠,且以大局為重!” “人捏在我們手里,吏部那些雜碎不敢對趙大人做什么的, 圣上剛剛宣詔陜北、山東還有湖南三省總督入乾清宮問話,小黃門已經往這邊打過幾個招呼了,你再不過去,只怕就要錯過刺探的時機了?!?/br> 趙秉安瞪著黑眼圈,狠狠的呔了一口濁氣,隨即甩袖奔向了大內。 新任刑部右侍郎馬季看著他遠去的背影,捻著胡須經久不言。 “師兄?” “明誠萬事俱佳,只是他對自己人心性太過仁軟,將來恐免不了意氣用事啊?!?/br> “這……,他還不及弱冠,少經磨難,看不穿這人心變換也是應該的,就說咱們幾個像他這么大的時候恐還賴在書院里應付先生呢,哪個能有如此成就,終究是年輕人,多的是沒學會的東西,咱們日后好生教著就是了?!?/br> “咱們這位師弟未來前途不可限量,絕不可讓任何人、任何事牽絆住他,既然知道這性子有毛病,就不應含糊過去,獸籠里養不出猛獸,不讓他見血,這輩子都長進不了?!?/br> 樸士淼幾人臉皮一聳,覺出師兄話里的狠意,他們心有不安,只怕老前輩用力太猛,一下折了幼刃怎么辦。明誠從融入湖湘以來只與中高層骨干相交,對底層勢力一無所知,這里面也有他出身的緣故,京中權勛家的繼承人,不可能著眼于政治版圖上那些犄角旮旯的陰暗處,可偏偏這些地方最易滋生齷齪。 “湖湘枝繁葉茂是好事,可樹大分叉,有些長歪的地方需得早早修剪,否則易成遺患。待此次事了,本官便將湖湘名單交與明誠,也該讓他上手處理一些事情了?!?/br> “是否匆忙了些?那些人縱是死有余辜,可讓明誠來動手,有點不合適吧?!?/br> “是啊,小師弟初入官場不過一載,這就讓他執掌規則,朝野上下的同門可未必能接納?!?/br> 馬季聽著這些竊竊私語,不以為然的哼了兩聲,都是一把年紀的人了,直說心有不甘就是了,還拿人家的年齡打什么幌子。 “他們有什么可說的,明誠年紀雖小,資歷也確實淺薄,可那又怎么樣,他現如今已是正五品文華殿大學士,兩只腳穩穩的站在內閣里面,不說外面那些人,就你們幾個,哪個能攀上內閣的門檻!湖湘起于我輩,能否興起卻要仰仗明誠作為,若是連這點都看不透,趁早滾出我湖湘門墻,省得給恩師丟人!” 馬季幾句話擲地有聲,霎時間將湖湘浮動的人心攥緊。許多人老臉一紅,為自己的狹隘心思愧疚,他們這些老人半生官場搏擊,成就了不少聲名,可若說成為一黨黨魁那卻是從不敢妄想的,以前是沈炳文支撐著湖湘的門戶,而今,他們湖湘為什么不能自己栽培出一位閣老呢,明誠既然已經擠進去了,那他們這些年長的師兄不正該高興師門振興有望嗎? 功名利祿無人不貪,馬季并非不曉人情之輩,可趙秉安數次挽救湖湘于水火,他的威望早就無人可及,最關鍵的是只有他能撐得住內閣的刁難,這樣的繼承人不早早定下來,等著黨中滋生齷齪,那他們才是真的愚不可及。 敲打完不安分的師兄弟,馬季背手望向乾清宮,也不知孔仲華是否愿意接下湖湘的橄欖枝啊。 而此時,乾清宮中的氣氛卻十分微妙,趙秉安一早與泰平帝通過氣,想拉攏這三位總督增加圣上在朝中的話語權,為此,趙秉安會為其全力爭取刑部尚書一職?;实蹠缘眯滩渴勤w秉安師門所在,對明誠如此用心感動不已,原想著就算調進新人也不會壓迫湖湘士子的容身之所,可出乎意料的是這三人里竟無一人愿意接挑子。 原本君臣二人最中意的人選是湖南總督孔仲華,這位自咸亨十二年出任,坐鎮湖南已有七年,麾下轄區繁盛僅次于浙江,他出京之前原就是刑部左侍郎,因與穆朝夫政見不同而被排擠,到了地方之后不過數載便穩平局勢,興盛湖湘文道,絕對是個能吏。 可孰料,孔仲華對回京坐鎮刑部一事表現的很不情愿,任由趙秉安在一旁舌燦蓮花,他都老神在在的如看猴戲一般。狄為遠、茍儷旬口觀鼻鼻觀心,俱小心跪伏在御前,他們心里都清楚,不管接不接刑部尚書這個職位,新帝都奈何不了他們,可沈首輔卻不然,他老人家若是雷霆震怒,那縱是遠在天邊也能把人摁進泥潭里去。 生平頭一回被視若無物,趙秉安心中未起波瀾,泰平帝卻看不下去了,他勉強端著笑臉拉攏孔仲華,連“老成持重,依為國輔”這樣的好話都違心說了出來,可人家根本沒當回事。 孔仲華不是目中無人,也并非倚老賣老,而是他心中早就獻忠于先帝,可太廟之亂舉國嘩然,當今即位之后不說敬重內閣、安撫朝堂,卻一味寵信于趙秉安這等幸進小兒!文華殿大學士,何等榮耀,竟加身于一介以武犯上的權勛之后,新帝不可謂不糊涂! 湖南總督這條路走不通,趙秉安也不氣餒,他嘗試著與另兩位老大人搭話,陜西總督狄為遠倒是給他三分顏面,逢話必接,可說來說去,這位就打著官腔,趙秉安好話砸了一籮筐,一點真動靜都沒聽著。 山東總督茍儷旬面色平淡,不拒絕不接受,看似有所意動實則是揣著明白裝糊涂。他與顧椿老死不相往來,兩人之間仇深似海,新帝若是敢用他,顧椿不得鬧翻了天。他也老早就絕了回京的念頭,今日全是看戲來得。 在三位老妖精眼里,新帝的手段稚嫩甚至有些可憐,先帝視內閣如掌中玩物,這位卻連最基本的平衡之術都玩不攏,等著他君臨天下,只怕整截身子都埋進黃土了。 天下人明里不議論,可私下里誰不嘀咕幾句,新帝這皇位來得不正,先帝駕崩,皇室成年諸王無不慘死,這消息藏都藏不住,在這種時候,新帝還不如那毛頭大的太孫靠譜,好歹那是先帝與朝野共認的國朝根基。 這么說吧,如果現在天降一道雷,把新帝給劈死了,那內閣與天下臣民一定歡天喜地的簇擁太子登基,哪怕新帝還沒有授予東宮寶印,他們也覺得那是合乎禮法、順應天命的繼承人。 這也是趙秉安極為后悔的一件事,當初在得到乾封帝禪位的承諾之后,他就該苦勸泰平帝留他一命,哪怕是拖到登基之后再把人殺了,也比逞一時之氣來的好,新帝那幾拳是打得痛快了,可現如今,后患無窮! 三只老狐貍瞇著眼裝糊涂,趙秉安還真拿他們丁點辦法沒有。泰平帝眼見是談不成了,便著宮衛送三位重臣出宮。 人走了有一會兒,乾清宮嘩啦啦又損了一大批精美瓷器。若非掀不動,泰平帝連御案都不想放過。 趙秉安這一夜實在疲累,此刻還要cao心刑部尚書的人選,委實沒有精力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