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節
李彥錦一方面為自己軍隊的損失小而高興,可一方面又忍不住思索,若換做是蠻軍異族入侵,這一片中原沃土是不是也會被如此輕易的葬送? 一想到這個問題,李彥錦就對高氏皇族越發厭惡起來。 廢物??!廢物! 享用了那么多民脂民膏,可他們最執著的事情,不過是追殺被陷害而未死的同胞哥哥……若把這份心力拿出來,放一點到朝政、治國上,江南又如何會潰爛如斯?! 李彥錦懶得為高家人再反思什么,他的心態已經不太一樣了。最早來到這異世時的求生存、求活命,在進入謝家后,就變成了求安穩、求太平。 當他接觸到李家,并開始習武后,逐漸了解到這個朝代正在走向滅亡。亂世中,為了自保,他學會了殺人,學會了滅跡…… 而如今,他最重要的親人,在十個月后,將要走一趟鬼門關,把流著他血脈的孩子,帶到這個世間來。 至此,李彥錦終于感到了肩膀上擔子的重量。這重量不能被人分擔,就連最親密的二娘也不成。因為,這是一個男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不可推卸的責任。 李彥錦的心變得堅硬了起來,那些不合時宜的同情憐憫,再沒有冒出來過。因為他把所有的柔軟都留給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 李彥錦進展如此順利,也和他的行事方式有關。他并沒有直接扯出大旗來,喊著要造反、要自立。而是搞出了個密旨,說自己是巡查御史,來替天子,巡查百官的。 這個名頭其實并不牢靠,遇到有心人,往京中多遞幾個消息,也就能知真假了。 可李彥錦也并不是真想來查什么案子,他只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占領緊要城池關卡,并將有可能泄密的官員統統控制起來。 而剩下的中低級官員,才是李彥錦要弄個假御史名頭的原因。 憑著這個名頭,他就能正大光明地解釋,那些被押送到湖白府的官員是被他這位“巡查御史”給拿下了! 至于犯人們如今何在?押送到京城復審了唄~~ 江南官場本就腐敗不堪,下面的小官小吏對那些高官被抓,一點都不驚訝。 眼看著“巡查御史”只抓首惡,對他們這些小蝦米似乎并不在意,眾人也就安下心來,在那些暫代的官員手下,繼續做事。 不過,也因為李彥錦進展得太過快速,就讓之前準備的人員有些跟不上了。 好在富平侯姚錫衡還有點家底,他不但把兒子姚勁派來給李彥錦幫忙,還把一批門人清客,也送到江南各地,幫助打理政務。 就連孫兒姚奧黎和孫女姚玉珠都被從黑山中叫出來,跟在父親身邊,長長見識。 五月時,謝沛的肚子已經鼓得很明顯了。 她如今身體情況非常不錯,這不僅是由于謝沛多年來練武不輟,更是因為那玉魄三身功已經被她練到了三層的緣故。 如今的謝沛若不做易容偽裝,哪怕穿上男裝,也很難被人誤會性別。 倒不是因為她挺了個大肚子,而是謝沛整個人從肌膚到氣質,似乎都被柔化了。 鏡子中秀美絕倫的女娘,正低頭擺弄著桌上散發著藥味的膏子和易容工具。謝沛長嘆了口氣,繼續偽裝成男子,看來……是不太容易了。 謝沛并不想胡亂找個借口,就此躲在家里。偽裝了這么久,也是時候該卸下面具了。不然,若孩子出生了,難道還要教他從小騙人嗎? 只這一條,謝沛就做出了決定。 次日一早,謝將軍在府衙后堂中,召見了一干官員。而孟無憫與斑斑這兩位編外人員,也跟著一起旁聽。 堂中都是謝沛信任之人,所以她開門見山地就直接把自己的身份說了出來。 “之前為了行事方便,我一直以男子身份見人。實際上,我乃李彥錦之妻,如今正身懷六甲?!敝x沛語不驚人死不休,放了個炸/彈后,就端起杯子,喝起了水。 幺哥和斑斑大概堂中最鎮定的二位,其他人都聽得呆住了。 安采薇和阿意對視了一眼,兩位女官員眼中都露出喜色,有這樣一位女性上官,她們今后應不會吃什么大虧。 孟無憫呆呆地轉頭戳了下鸚鵡斑斑,道:“謝大人……真的是女娘?” 斑斑翻了個小白眼,用嘴巴理了理胸脯上被戳亂的羽毛,說道:“多新鮮吶?不是女娘,她肚子里哪兒來的蛋??!” 這個只有母的才能生蛋的道理,是斑斑最近才掌握的知識點。鳥生十幾年,竟然鬧出那么大的笑話,簡直是羞煞老鳥~~~ 卷毛今日正好來府城回事,此刻也一臉蠢相地坐在堂中,發呆。 “幺哥,幺哥~~”卷毛湊到喬曜戈耳邊說道:“你怎么不吃驚吶?莫非早就知道了?” 喬曜戈揉了揉鼻子,點頭道:“是啊,知道的?!?/br> 卷毛高高挑起眉頭,道:“你知道怎么不早說???!我上次把你介紹進我們的秘密小組時,你是不是肚皮都要笑破了?!明知道謝大人是女子,還看著我們在那里胡編亂造,你你你……是不是把我們講的那些都告訴大人了?!” 幺哥不屑地瞥了他一眼,道:“我早就在查,是哪個混蛋在軍中造謠了。之所以加入你那個見鬼的小組,也是看看你們有沒有說什么過分的話。你就慶幸吧,我看大家并沒太大惡意,純屬無聊,嘴巴癢癢,這才沒告訴大人?;仡^每個人都寫一份兩千字的檢討交上來,這事就算完了。別想著蒙混過關啊,我可是知道你們名單的……哼~” 卷毛沒忍住,抬手輕輕抽了自己一下,讓你嘴賤!讓你嘴賤!沒事編排什么“謝大人和李大人無法言說的秘密”,讓你瞎說什么“一朝發胖,同性情人也不忍目睹”…… 卷毛一抬頭,就看見謝沛正似笑非笑地瞧著自己,突然靈機一動地拍了個馬屁,道:“哎呀,這可真是大喜事??!枉屬下之前看大人腹部鼓脹,還暗暗擔心大人的身體是否有恙。如今才知,竟是兩位大人喜得貴子,真是再好沒有啦~~~啊哈哈哈!” 堂中詭異的安靜,被卷毛一通馬屁打破了,大家聽他一說,倒覺得此事也沒什么嘛…… 謝大人是個女子,其實更好??! 在座之人,都清楚李、謝二人的目標。以前他們還對兩位大人不分彼此有些擔憂。 畢竟,任何勢力,有一個首腦就夠了。就算關系再好,也必須分出主次,這樣才不會埋下禍亂。 以前看李彥錦和謝沛,從職位上說,應是李彥錦為主,謝沛為副??蓮亩诵惺律峡?,卻又有些混淆。尤其是最近這半年,李大人明顯在謝大人面前挺不直腰桿…… 下屬們雖然都沒說什么,可對他倆的情況,多少有些擔憂。 如今才知,原來謝大人竟是女子,而且還是李大人的娘子,這可就再無憂慮了。 難怪兩人如此親近,難怪李大人最近挺不直腰,原來如此! 堂中之人,很快都想明白過來,以往的那些擔憂徹底沒了。既然兩位上官是一家人,那以前害怕的朋友反目,強強相斗就不會再發生了!果然是大大的喜事哇~~~~ 第179章 江南 謝沛的身份說開了之后,衙門和軍營中并未生出什么波動。尤其是在軍中比武時, 謝大人以一敵五, 把軍營前五名都揍了一遍……這讓后來的那些新兵們, 也徹底服了氣。 人家頂個大肚子都能一人對付五個高手,你還有臉說人家是女子,不配管你嗎? 當江南十二府的官場和軍隊, 正發生巨變之時, 京城皇宮中, 也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刻。 升和帝的三位高手供奉一夜之間發生火并,兩死一傷之下, 將兩位皇子的野心暴露無疑。 當夜, 這二人就帶著自己的人馬直闖皇宮, 想要用武力逼迫父皇禪位。 只是, 大皇子前腳剛進宮,二皇子也拍馬殺到。 兩人還沒沖到升和帝的寢宮,就先打了起來。 升和帝再蠢, 此時也知道情況不妙。他當機立斷, 帶著馮大伴,鉆進了寢宮內的密道。放下了斷龍石后, 兩人在密道中一陣狂奔。 跑了沒幾百米, 被女色掏空了身子的皇帝老兒就吐著白沫,再也跑不動了。 馮大伴雖然年紀也不小了,但此時只能背起升和帝,使出吃奶的勁, 朝前奔跑。 約莫連跑帶走了一個多時辰,兩人終于來到了密道出口。 馮大伴在升和帝的指點下,打開了出口的暗門,走出來一看,是間無門無窗的石屋。 石屋正中有個石桌,石桌中間鑲嵌了一個雙耳銅盆般的玩意。 升和帝蹣跚地走到石桌旁,大喘了幾口氣后,把雙手放到了銅盆的兩個把手上。 “轉頭!”升和帝面色難看地對馮大伴說道。 馮公公慌忙轉身,心中生出一股苦澀。到了此時地步,陛下竟然還是不能信任自己。 石屋中,升和帝無聲地搓動著銅盆上的兩個把手。 而二十里之外的皇家陵寢中,一個裝滿了水的碩大銅缸,突然發出了一陣難聽的嗡鳴聲。 不遠處,正在掃地的中年男子猛地扭頭,瞪大了雙眼盯著那銅缸,一瞬不瞬。 嗡鳴聲雖然刺耳,但那聲音斷斷續續地,似乎有種節律暗藏其中。 中年男子閉上眼,聽了許久后,終于拋下掃帚,疾奔而去。 片刻功夫,京郊皇陵中涌出了一千騎兵,直奔皇宮而去。 領頭的中年男子,面色猙獰,不斷地催促著手下。他心知大事不妙,否則那銅缸傳出的消息,就絕不會是——清理皇宮,有根者,一個不留。 皇宮中的廝殺慘叫聲,持續到了第二日清晨。 昨夜皇宮里的動靜,讓無數人夜不能寐。 清早上朝時,官員們有的戰戰兢兢,有的眼神閃爍,大殿前,無人開口寒暄,氣氛壓抑到讓人窒息。 許久,馮大伴聲音嘶啞地喊道:“陛下駕到,文武百官,上朝覲見!” 往日,絕不會由升和帝的大伴來做這個事情,有些心細的官員立刻就察覺到了異樣。 這一天,對升和帝的整個朝堂來說,都是沖擊巨大的一天。 皇帝陛下宣布 ,兩位皇子昨夜不幸暴病身亡,因照顧不周,兩位皇子的親眷都被圈禁起來,奴仆則更不用說,已是殺得人頭滾滾。 緊接著,升和帝又以各種罪名將兩位皇子的外族和幾位朝臣抓捕了起來。直接下了罪名,抄家的抄家,問斬的問斬。 雖然升和帝為了那點面子,沒有把事情說破,可他這一番舉動已經讓所有人都明白了——昨夜,兩位皇子謀逆了! 看著如今坐在龍椅上的升和帝,可以想見,那兩位謀逆的皇子,定然是失敗了。至于他們是否還活著,這就不是臣子們能過問的事情了。 整整三個月,皇城中都不時響起砍頭抄家的哭嚎聲。 兩兒子都宰了,升和帝對那些帶壞了兒子的朝臣們,更是一絲情面都懶得講。 只是,當升和帝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肅清了叛逆賊子,恢復了朝綱秩序后,江南的異變,也終于傳進了乾清宮。 “陛下,此乃吾家本宗,拼死送出的消息。那所謂的巡查御史,如今已經把江南十二府掌控住了。軍政之權,盡在其手中??!”一位文官顫顫巍巍地說道。 “樞密使何在?此事可是當真?為何不見江南官員上報?!”升和帝鼻子都氣歪了,罵道。 樞密使走到中間,躬身行禮后,說道:“回稟陛下,此事恐是瘋傳謠言。想當初,江南民亂之時,自稱帝王的草寇也非罕見,這自稱掌控江南的什么御史,又有何懼哉?!?/br> 升和帝這才消了些怒氣,道:“你速速派人去查清此事,若遇到不知好歹的亂民鬧事,準你先斬后奏!” 樞密使頗為自得地領命,退下。 然而,兩個月后,派去清查的官員如同石沉大海,遲遲沒有回音。 樞密使再連發軍令,催促江南各地廂軍回報實情,結果發出去的軍令竟沒有換來一封回信。 此時,升和帝已經被喪子與背叛打擊得愈發虛弱了。眼看著,他膝下已經再無子嗣能夠繼承皇位了,而身體又每況愈下,升和帝突然有種破罐子破摔的念頭。 反正,自己百年后,繼承皇位的人,絕不會是自己的親生子嗣了。那……還管什么朝政穩定、管什么百姓安康,都去他奶奶/的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