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
所以許昕華并不知道,她跟秦遠商量后放出的“煙霧彈”,擋住的第一撥人居然是齊向晴。 意識到穆少對自己越來越看重,許昕華就在開動腦筋,努力找能夠把影響降到最低的辦法。畢竟在她看來,跟小祖宗戀愛談得再和諧,也遲早都是要分手的,穆成東不可能永遠都不結婚,他們家老爺子年紀不輕了,至少在他之前,一定會幫穆成東安排好婚姻大事,到那個時候她正好完美退場。 而她和穆成東這身份懸殊的差距,也注定他們分開以后就不會再有交集的可能了,因此許昕華認為她也沒必要和穆少的圈子交往過密,真正跟他關系好的那幾位也許無法避免,但是借著她跟穆少的關系,想要通過她給穆少賣人情的人,許昕華是一點點都不想應付。 于是她很機智的想到了秦遠這個“擋箭牌”——朋友就是用來兩肋插刀的。 雖說圈子里沒有真正的秘密,但是也會區分大圈子小圈子,許昕華相信需要把主意打到她身上的人,肯定不在穆少的圈子里,所以他們的關系想要對外掩飾,倒也不是行不通。 就是爭取穆少的同意甚至是配合,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 穆少其實也不在意無關緊要的人什么想法,他的發小們已經見過他對象,讓他終于揚眉吐氣了起來,這就足夠了。 但他對女朋友想盡辦法撇清和自己的關系這點非常不滿,穆小爺難得想要高調公開一回,甚至不介意她借著自己的旗號做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可女朋友如此的不配合,穆少難免有點泄氣,咬緊牙關不肯答應她無理取鬧的要求。 直到許昕華放出殺手锏,表示只要他點頭,她就立刻搬去他家住。 穆少沒出息的心動了,首先,把許昕華拐到家里去,是他這段時間都不肯放棄的偉大目標,他們每次在酒店總有些不方便,怕隔音效果不好,他都不敢盡興,要是住就進他家就不用擔心這種問題了。 其次,這也是郁白文認識許昕華以來,她第一次主動向他妥協,穆少權衡了一下,覺得自己也沒有吃虧,這才答應了她的交換條件。 當然了,許昕華搬進穆少家也是有前提的,她一開始就說明了,等她自己的房子買好裝修好,就要搬回自己家了。 穆少覺得他還是不吃虧,買房加裝修至少要小半年吧,半年以后的事現在愁什么。 許昕華搬到穆少家的第二天,就在秦遠的介紹下,跟他可愛的表妹做起了好朋友。鑒于穆少的偶像包袱太重,不同意她跟別的男人傳緋聞,他們就只好做這種曖昧不明的引導了。 不過有效果就行了。 門店開張許昕華沒有去現場,是因為她絕對相信同事們的能力,被調來首都的都是各門店的銷售精英,總部和滬城分公司的骨干也被抽調到了首都,他們強強聯合,所以現在是一店和二店同時開業,許昕華都完全不擔心,不過倒是隨時把手機放身邊,大家會打電話給她匯報實時的銷售情況。 許昕華則在準備第一次在穆少小伙伴面前的正式亮相,她倒是還好,穆少比較在意,提前幾天就旁敲側擊,問她要不要添衣服,添鞋子,換發型之類的。 他這么重視,許昕華也不好表現得太過隨意,在聚餐這天她畫了個十分完整的妝,還穿上了平時很少碰的恨天高,下車以后,是被穆少小心翼翼“攙扶”著走進包廂的。 許昕華以為她就已經夠浮夸了,沒想到穆少的小伙伴一個比一個更不服輸。 不知道是怕許昕華一個女生尷尬,還是抱著較勁的打算,穆少的朋友們也各自帶上了女伴出席,妹子們全都盛裝打扮,有一位甚至穿了件晚禮服來的,許昕華簡直甘拜下風。 依然是單身狗的秦城沒有女伴可以帶,只好把親愛的表妹叫過來了,周婕確實跟許昕華比較聊得來,看到許昕華進包廂后,就把她拉到一旁說話去了。 周婕順便說了齊向晴打聽她的事。 許昕華并不意外,那天在百貨商場碰見齊向晴就有這個心理準備了,她向周婕道了謝。 有可愛的小jiejie陪著許昕華聊天,聚會倒也沒有很無聊,其實她也就負責正式亮相,“展示”完自己的風采,她的任務就算完成了,穆少和他的小伙伴聚到一塊,他們的話題和打發時間的方式,也都是女生不感興趣的。 許昕華就專注跟周婕刷友誼值了,聊到聚會結束,兩個人不但友情更進一步,周婕甚至興致勃勃的表示,等許昕華下個月回羊城的時候,她也要跟著去玩。 下個月回羊城,許昕華有很多事要處理,當然最重要的是為了欣榮公益基金會成立一事。 自去年被日報點名夸獎后,許昕華和郁白文就有覺悟也有想法把慈善進行下去。本來許昕華就認為,做好事是需要身邊有人影響的,加上現在社會上有些好心人,想要資助有需要的人群,也沒有那么多可靠的途徑,所以他們成立基金會,以欣榮總部撥款為主,同時也面向社會集資,募集到更多的善款,也能幫助更多的人。 這個公益基金會,就不再只專注建希望小學了,他們的定位是幫助婦女和兒童,所以希望小學還是會繼續捐建的,資助對象多了婦女人群,除了許昕華想要為婦女同胞多做一些事,也是因為欣榮做的就是女裝品牌,做好事的同時又有助于樹立品牌形象,何樂而不為? 不過擴大品牌影響力之類的都只是順便,許昕華提出這個設想,絕對是從做好事的立場出發的,同時她也得到了郁白文的支持,之前他們就商量好了,欣榮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第一年,公司撥款六十萬,之后的撥款數額則看公司經營和基金會的發展情況。 這個時候的六十萬,足以幫助數以萬計需要幫助的人群了,欣榮公益基金會的起點也就跟別的基金不同了,他們有理由也有資格把攤子鋪得再大一點,基金會成立那天不但會請媒體到場,政、府那邊也打好了招呼。 許昕華是基金會的負責人,記者會那天誰都可以缺席,但她是必須出席。 如果是許昕華于公是為了基金會,那么于私,就是為了秦遠的商場計劃了。 距離秦遠跟榮氏財團接洽又過去了大半個月,這段時間他依然和許昕華保持密切聯系,她自然也知道他們接洽的實時進度。 秦遠之前說得就沒錯,人家是日理萬機、分分鐘幾百萬上下的大boss,能抽空跟他見面,說明意向確實很強烈了。秦遠那天和傳說中的榮先生見完面之后,他們后續還在聯系,所以許昕華對他的信心又上了一層,已經開始準備籌款了。 說起來,秦遠要是能談下榮氏財團這個大金主,其實他就用不著許昕華這樣的“小散戶”了,但畢竟許昕華是他事業上的頭號“支持者”,連他家里人都不敢拍著胸脯說給他投資、支持她開商場,許昕華卻毫不猶豫的相信他能成功,就沖著她這份信任和支持,秦遠也不會過河拆橋,那天他說她是“小財神”,也間接說明了他的態度。 許昕華也是講義氣的人,如果說她是秦遠的“伯樂”,那郁白文也對她有著知遇之恩,無論是工作決策,還是她私人的投資行為,郁白文都無條件的支持她?,F在有一個這么光明的投資項目擺在眼前,許昕華也認為自己有這個必要叫上郁白文一起。 他們只能以私人的名義投資,并且只享受收益不參與任何經營決策,投資的數量不能過大,但是那么個龐大的項目,就算他們只投百分之一,那至少也要五六位數起,而且只占百分之一的股份,許昕華也覺得沒意思——至少也要三到五個點吧。 許昕華自己準備投個三五十萬,她覺得郁白文要投的話,應該也差不多投這個數,三五十萬不是個小數目,她是因為早有心理準備,現在能拿得出來,但是臨到投資的當口才通知郁白文的話,他未必一下能拿得出這么多現錢。 所以許昕華認為有必要提前通知他一下。 周婕興致勃勃要跟許昕華去羊城,當然不可能是因為這兩點。她是聽說了欣榮總部,有劇組在里面拍攝,整個人才興奮起來的。 小姑娘出身好,長得又漂亮,內心有個明星夢再正常不過了,但周婕父母是干部家庭和書香世家的結合,前者注意對外影響,后者規矩甚嚴,都不可能允許周婕接觸那個復雜的圈子。 身邊的小伙伴們追星,甚至心血來潮就能叫大明星陪他們吃飯唱歌什么的,周婕從來都插不上話題,由此成了朋友們當中唯一一個連明星都沒見過的“土包子”,別人嘴上不說她,周婕自己卻很不好受,聽說許昕華他們公司就有劇組,就不想放棄這個機會,軟磨硬泡非要讓許昕華帶上她去圍觀。 欣榮投資的電視劇,劇名暫時維持原樣,就叫《設計人生》。 劇組去年秋冬開機,到現在也拍了將近半年時間,聽說拍攝進度還不到一半,這讓已經習慣了上輩子那種高效率工作的許昕華一時無法適應。難怪現在的娛樂業發展不起來,投資大、周期長應該是很大的問題吧。 許昕華說的問題,當然不是指《設計人生》,投資這部劇,他們并沒有打算從片子當中直接獲利,他們是想要借這部劇來打造欣榮的“國民度”,所以這部劇制作越精良、劇組越用心,成功的幾率才會越大。 欣榮并沒有擔心這部劇的進度。許昕華說的周期長,是針對她和郁白文投資的另外兩部片子,《設計人生》劇組在他們眼皮底下工作,安全感還是有的,而另外兩個投資項目,命運如何就只能隨緣了。 《設計人生》劇組進度雖然慢,卻不妨礙劇務演員和欣榮設計部打成一片,所以就算沒有網絡搜索,許昕華也知道了導演和演員們的很多信息。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這的確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劇組,比較亮眼就是導演和男女主角都是從港臺來的了,男主角稍微有一點名氣,演過兩部戲的配角,也拍過雜志封面,但本質上還算新人,這也是純新人的劇組。 演員都是新人,劇組團隊也都很年輕,大家都還沒有被圈里的老油條給“污染”,也就不怕他們帶壞小姑娘了,許昕華對周婕的請求并沒有一口拒絕,而是讓她去征求家人的同意,最后周婕得到了秦城的支持,許昕華也就沒有壓力的帶上她一塊回羊城了。 許昕華這次回總部待了一周,記者會上她又一次穿上了職業套裝,拿著幾千字的發言稿在臺上發表演講,首先“匯報”了欣榮希望小學這一年以來的進展。 到目前為止,東省內已經有五間欣榮希望小學正式開學,他們總共幫助了一千零二十個孩子重新走進校園——許昕華拿著稿子,念出這個數字的時候臉上也有著明顯的高興和自豪,她發起的希望小學工程,短短一年能幫助這么多無學可上的孩子,那么基金會成立以后,又將幫助多少個孩子甚至是家庭? 為基金會成立而召開的記者會,無非就那么個流程,總結過去,交流經驗,然后展望未來,許昕華應對記者會很有經驗,她這一段演講,不但被各大主流報紙刊登出來,幾家有過合作的省電視臺,也紛紛在晚間或早間新聞里播出了這個片段。 比起之前一掃而過的出鏡,許昕華這次在各大省電視臺有,加起來有接近十分鐘的“個人秀”,其他人看完不知道都有什么反應,反正認識許昕華的人是全部都沸騰了。 這些天,許昕華的手機,許家的座機,還有總部和兩個分公司的電話,都快要被打爆了,簡而言之,許昕華現在徹底紅了。 記者會那天,周婕沒有去現場圍觀,她終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明星,還能近距離圍觀電視劇的拍攝日常,完全是樂不思蜀,每天都在現場愉快的客串倒茶小妹,后來她回到了家,才在各大電視臺轉播的許昕華片段,小姑娘震驚了,也升華了,隔天便找到許昕華,非常堅定的表示要跟她一起干。 “你確定要加入基金會,而不是公關部嗎?”許昕華愿意帶周婕去總部,當然有著不可告人的打算,干部家庭出身的白富美,多好的公關苗子啊,而且周婕就是個金字招牌,說不定她身邊的朋友們看她工作得好,也對欣榮感興趣甚至加入公司,這對欣榮來說也是一份不可多得人脈資源。 但是許昕華沒想到周婕去了趟總部,對光鮮亮麗的,可以接觸媒體和明星的公關部竟然不感興趣,反而要加入基金會?沒有料到這個走向的許昕華不由又確認了一遍。 聽到許昕華的問題,周婕不由紅了臉,她現在有點把許昕華當成人生導師,對自己之前的吊兒郎當就有點羞恥,但還是很誠懇的說出了自己的心聲,“我覺得在基金會幫忙,能夠幫助很多的婦女和兒童,比起跟娛樂圈打交道有意義多了。說實話,以前父母也有讓我好好讀書,珍惜現在的生活,我都沒有聽進心里,這一次去了羊城,才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上不起學的孩子,我也想像你們一樣,盡可能的幫助孩子們走進學校,給他們提供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還想幫助那些被拐賣的、人生陷入絕望的婦女……” 聽到這番話,許昕華還能怎么說?當然是熱烈歡迎了,她發起基金會的意義也在于此,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也希望能號召更多有能力的人投入這個偉大的事業。 第119章 變美麗的一百一十九章 即將進入六月的首都,氣溫忽高忽低,人們在棉衣和夾克外套中間來回變換,和同事們一同走出機場的周婕即使早有準備的套上了羊毛呢大衣,卻還是不受控制的打了個噴嚏。 從溫暖甚至有些炎熱的東省,回到從小生活了二十年的首都,她反而有些不適應故鄉的天氣了,周婕率先拉開車門鉆了進去,她最好的朋友陸瑩瑩緊隨其后,兩個人擠在后車座,陸瑩瑩驚訝的問著駕駛座里比自己還年輕的女孩:“云云,怎么是你開車來接我們啊,司機呢?” 許云云還沒作聲,周婕已經笑了:“你不知道了吧,咱們公司定期會組織大家去學車,拿到了駕駛證以后,找行政部先登記,以后需要出差之類的就能申請開車了?!?/br> 周婕是前兩個月進入的欣榮基金會。 當時基金會剛成立,原公關部林經理和她的希望小學項目組成員,便脫離了公關部,成為基金會的公干成員,許昕華是基金會理事長,但她人在首都主持工作,只能監督和遠程指導,林經理才是真正負責基金會員轉的執行理事。 原希望小學項目組繼續負責希望小學的項目,自然是得心應手,只是基金會的主要幫扶對象還有婦女。 許昕華希望基金會能夠把重點放在幫助解救被拐賣的婦女身上。說實話,這個工作量要比資助疾病婦女就醫、或者幫扶家庭婦女就業創業要艱難多了,后兩項重點是資助,出錢就夠了,前者是解決,光出錢沒用,一定要上下奔走、出人出力。 政府和社會各界,關注婦女兒童拐賣的目光并不多,因為互聯網不夠發達,這些社會案件全靠媒體記者報道,說實話,國家這么大,人口數不清,幾乎每天都有比拐賣更駭人聽聞的事件發生,媒體能報道的案件實在太有限了。 許昕華如果是這個年代土生土長的人,恐怕她也想不到這個角度。不過上輩子聽了那么多被拐賣婦女的悲慘的、甚至是令人發指的故事,現在有能力了,還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說別人,上輩子那個風華絕代的“許昕華”最后鋃鐺入獄,跟被曾祥拐騙進風月場所,應該是有因果聯系的。 就算是為了上輩子的“她”,許昕華認為她也應該去做這件事,國家和社會不重視這些案件,是因為受害者根本沒有機會站出來為自己申冤,被迫害人群不出來發聲,政府和人民又能從哪里得知你們在受苦受難?所以許昕華希望能通過基金會的影響,讓人們知道原來還有這么一個群體,正飽受著人性最大的惡意。 而且欣榮基金會幫助被拐賣婦女,還有一個優勢是公安機關很難做到的。早在基金會正式成立之前,公司就安排了專門的小組去調查過。竟這么大的項目,許昕華能提出方向,最后還是要經過調查研究,才能確定這個方向能不能做。 然后調研小組就去向基層的公安部門了解情況了,有一些鄉鎮派出所的民警其實有進行過打拐,但是據他們介紹,解救被拐婦女比被拐兒童更麻煩,基本上被拐賣的婦女都被迫嫁了人,有些甚至被嫁過多次,很多生了孩子或者被解救出來的時候懷上了孩子,用傳統的觀念來形容就是“不干凈了”,接回家里又嫁不出去,要養這個老閨女,還要面對鄰居親戚的指指點點,就有很多父母不樂意,這部分婦女被解救出來直接面臨無家可歸的困境,有些想不開的當時就尋死了 所以如果沒有更好的安置辦法,他們的打拐行動最終也只能悲劇收場,民警壓力很大,也不敢輕易行動。 欣榮基金會成立后,就可以和基層公安合作,他們負責解救,基金會出來善后,若實在無家可歸的婦女,就招進工廠來,她們有了工作,能養活自己,自然也不怕無家可歸。 只是這方向和計劃可行,基金會也是第一次接觸這個工作,所有人一個頭兩個大,他們都更愿意去做已經順手了的希望小學項目,周婕這個新人加入基金會以后,就立刻被委以重任了。 也是周婕運氣好,她加入的時候基金會正式成立,而真正的準備工作在成立之前就做好了,許昕華在記者會上夸下過???,趁著媒體關注熱度還沒有散去,基金會需要打響第一槍,他們提前跟去年調研時接觸過的一個鄉派出所,那里有個村子是買媳婦的重災區,當地政府也很頭疼,基金會和他們商量解救計劃,表示全力配合他們的行動,對方一拍即合,行動很快就確定下來了。 周婕加入基金會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跟小組奔赴行動現場,全程參與了那一次的行動,把一個比她年紀還小、卻挺著肚子的女孩送進手術室的時候,周婕給許昕華打了個電話,只有一句話,她說她想在基金會干下去,干一輩子。 許昕華那時候就知道,那個被家里保護得很天真的小姑娘蛻變了,所以她也毫不猶豫的聯系了林理事,叫她以后親自帶著周婕,手把手教她、培養她。 如果說最開始,許昕華是周婕加入欣榮后,她的身份能給公司帶來效益,而那個電話以后,許昕華則是真正把基金會這個平臺提供給周婕,所以周婕得到了最好的機會和鍛煉,短短兩三個月,她就參與了三起解救行動,媒體刊登的現場照片里,幾乎每一次都有她沖在前線的身影。 陸瑩瑩作為周婕最好的朋友,在看到參加工作后的周婕,去了很多她沒有去過的地方,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思想談吐和氣質都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從來沒想過未來要怎么過的陸瑩瑩,心里也開始羨慕了,半個月前周婕回首都,陸瑩瑩便主動提出了要跟她去基金會看看的請求。 去之前,陸瑩瑩只是出于好奇,和對好友新生活新氣象的羨慕,并沒有確定要加入他們,而今天回來,她已經在基金會成功辦理了入職,是一名光榮的慈善員工了。 不過陸瑩瑩加入的時間太短,她對基金會都一知半解的,對公司的了解就更少了。聽到好友的介紹,她驚訝的瞪大眼睛:“我們以后也能開車嗎?” “能啊?!敝苕几吲d的道,“我這次回來,也打算搞一個本本,上次去行動現場,林理事還教我開了兩把,我覺得開車挺容易的?!?/br> 等到了后面兩位同事,許云云才發動了車子,一邊對周婕她們道:“你們在總部,練車也很方便,園區那么大,怎么開都不怕出事?!?/br> 陸瑩瑩聞言,也跟著道:“那我也要學,家里的車子只給大哥開,碰都不讓我碰,以后在公司學會了開車,看他還怎么攔著我?!?/br> 周婕還想說什么,手機響了,她從包里掏出了一個小巧的翻蓋手機。 這部手機是許昕華送給她的。 全球第一款翻蓋手機,許昕華期待已久,去年發行,進入國內市場就一搶而光,好在郁白文動作夠快,給她搶到了一部。 翻蓋手機這么跑火,許昕華干脆又預訂了幾部,除了給她哥預定的,還多買了兩部留著送人,剛好拿到貨的時候,周婕說要加入基金會,許昕華就以慶祝她參加工作的名義送了這部手機給她。 有了手機,周婕去欣榮工作,她家人也放心了很多,畢竟可以隨時聯系到她,也不用提心吊膽了。 這會兒打電話給周婕的就是周母,對方在那頭殷殷關切,周婕卻揮著手道:“午飯我就不回去吃了,公司還有點事……你問我還要做什么???” 周婕挺了挺胸,非常驕傲道:“我要跟理事長匯報這個季度的工作情況,然后基金會為了做到資金透明,要每個季度例性召開記者會,向社會公開我們的工作細節,林理事說讓我上臺匯報我們小組的工作,我第一次做,需要向理事長請教很多問題……” 等周婕應付完關心過頭的周母,車子也開到公司樓下了。 首都的辦公室也是許昕華親自挑的,她的喜好一如既往,商業中心、現代化的寫字樓,首都最繁華的路段,大樓名字也很霸氣,就叫中心大廈。 畢竟現在私家車不多,再熱鬧的城中心都不怕堵車,在城中心反而交通四通八達,樓下公交車來來往往,去各門店都很方便。 欣榮在中心大廈同樣租了一整層的辦公廳,簽三年合同,跟在滬城時一樣,先租辦公樓,等他們買的大樓開業之后再搬搬家。雖然只打算租三年,辦公室也都按照欣榮一貫的標準裝修過,就連外面的大墻上,都寫著華麗的欣榮字體,站在大樓下面的人只要抬頭往上看,都不會忽略欣榮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