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節
但現在客房都被塞滿了穆少的行李,許昕華還真沒那個“膽子”叫她哥過來了。 許昕華自己也知道,穆成東周末前的那一出“浪漫來襲”,不出意外的話,現在應該是全公司都知道她處對象了,就算堂妹表哥他們能保守秘密,不對外面八卦,可運輸部里還有許二嫂的親弟弟,他肯定會私底下告訴她二哥的——不過許二嫂不在羊城,她弟弟應該是先告訴姐夫,然后看姐夫的態度再決定要不要告訴他姐。 不管怎么樣,許大哥和許二哥早晚都會知道的,許昕華對這點并不擔心,處對象是光明正大的事情,她哥接受度高著,前兩年她還是“早戀”的年紀,他們都沒反對她跟沈醫生戀愛,她這都空窗多久了,再不出對象,她哥估計還得懷疑她是不是“情傷未愈”了。 只是,談戀愛沒關系,她要是再求一求,說不定他們又一次沒有原則的幫著她搪塞家里了,卻絕對不能讓他們知道穆成東都住到她家里來了——以他們的性格,要是撞見這一幕,絕對會壓著穆成東立刻馬上跟她結婚。那樣的話就太尷尬了。 為了避免修羅場,許昕華決定還是小心行事,她自己抽空跟秦遠去看了眼商鋪,然后打電話給她哥介紹了一下商鋪的情況,就直接定下來了,許昕華后面就去交了一下錢,剩下的手續都是托許云云幫她去跑的。 等許云云把手續跑完,又是一年年關將至,許昕華也把分公司的事情都安排差不多了,準備收拾收拾回準備。 說到回羊城,就不得不提一下穆少的“計劃”,很是不幸的剛進行到“摸摸蹭蹭”,然后就止步于此了。 倒不是許昕華不配合,她是人不是木頭,被身材長相都屬于頂級的男人當成boss在努力攻略,撩撥技巧又那么高超,就算是性冷淡也該有反應了。一次兩次許昕華可以忽略,時間一長她也難免心猿意馬,結果撩完就跑的人反而是穆大少。 造成這種情況有兩個原因。 許昕華穆成東都很忙,時間很難約,平均半個月到一個月才能見一次。但許昕華自己是老大,定下了休息時間,把工作安排好,自然沒有人能臨時把她叫回去加班,而穆少卻是剛縮著脖子做完孫子,秘書處對他的印象有了很大改觀,領導也開始重視他,然后體制內和欣榮這種私人企業不同,在體制內大家都是“為人民服務”,要干活的時候領導才不管休息時間,人民需要你了,你就算是在被窩里,也得起來為廣大人民服務。 所以穆少經常接到的工作電話,就有那么點不合時宜??伤貌蝗菀?,才把自己從需要被供起來的小祖宗,變成了合格的人民公仆,不管什么時候接到的電話,他都得積極的趕回去服務群眾。 運氣好的時候,他還能在許昕華家住上兩晚,享受一個沒有人打擾的假期,運氣最差的一次才跟許昕華吃了個飯,他就接到電話,匆匆返回機場了。 如果是工作問題不可避免的話,另一個原因就是穆成東自己“作”的了,他很享受現階段的親密,自己也不緊不慢,根本沒想到等許昕華回了羊城,他連登堂入室的資格都沒有,許昕華才不會在父母兄長的眼皮底下讓他進去??! 許昕華回羊城的時候,穆成東已經在單位加班快一個月了,想陪她一起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當然許昕華也沒指望他,通知到位,她就包袱款款,自己回去了。 許云云現在開車已經很穩了,許昕華不在滬城的時候,她的專車大多時候是許云云在開,等她回分公司,也就懶得叫司機了,許云云就是她的助理兼司機,送她去機場的任務,許云云也就義不容辭的接下了。 她們單獨坐在車里,許昕華才有時間問許云云,“總部前幾天下達的文件,你們怎么看?” “是說員工加盟的那個文件嗎?”許云云回頭看了許昕華一眼,美滋滋的道,“大家當然很高興了,以前就有人想過開加盟店,但是要投入的本錢太高,兩三萬咬咬牙還能湊出來,可是按照其他加盟商的標準,所有成本加起來還要翻一倍,找親戚朋友湊也湊不到那么多啊……” “現在可好了,公司給內部員工優惠,加盟門檻降一級,店鋪標準降一級,訂貨量和價格也都降了一成,至少能節約百分之四十的成本。對了,上面還說,開店第一年公司只抽百分之三十的利潤,這樣下來,業績再差一年內也足夠回本了,這么好的事,誰不想干?” 聽到她說公司反應很好,許昕華也就放心了,畢竟是員工福利,要是大家不買賬,那也沒什么意義了。 不過這個員工福利,放出來的時間比許昕華預計都要晚了不少,也是她低估了同事們對公司的忠誠度,工資不低工作氛圍又好,大家在公司待得很開心,離職率當然也有,但也就那么幾個因為家庭和結婚計劃才辭職回家的,遠沒有許昕華以前擔心的那么嚴重。 真正造成公司人心浮動的,反而是新廠搬遷一事,年底就要搬新址了,工廠和總部大樓都將安頓在欣榮工業園內,可是工廠員工有漂亮干凈的員工宿舍分配,公司卻只能拿補貼金,差別待遇讓原本更有優越感的公司眾人心情一落千丈。 公司員工不分配宿舍,也不是郁白文和許昕華太小氣,更不是因為宿舍樓不夠多,宿舍樓是按照容納幾萬人的標準來建的,就現在的數量,能有百分之十的入住率就不錯了。 可是公司員工分房,只有在總部的員工能享受到——這還不包括羊城各門店的員工,工廠這邊到底偏遠了一點,交通再方便,也不及她們住門店附近的小區來得方便。就算門店的各位可以稍微克服一點困難,可在分公司和外地門店的那些同事,他們就算分到了房也住不了! 住房福利如果只有一部分人能夠享受到,那還不如工廠和公司分開算,工廠住宿舍,公司則維持原先的標準,要么都住公司租好的宿舍,要么拿補貼自己解決住宿問題。 不過為了讓在總部大樓上班的同事方便一點,行政部專門想出了一個對策,就是讓他們推掉外面租的房子,拿了補貼金來公司“租房”——其實就是換了個說法和cao作方式,實際上還是相當于公司提供住房。 但是人心就是那么復雜,大家都不能名正言順的享受公司福利,分公司的同事也不羨慕總公司了,而是同仇敵愾,都在吐槽老板偏心工廠。 現在大家還只是私底下吐槽,怨氣倒也沒有很大,不過許昕華和郁白文都比較重視這方面,問題出現了就該解決,拖到后面怨念越積越深,不但影響工作氛圍,也容易傷害員工的感情,畢竟他們現在是真的很有“主人翁精神”。 所以許昕華舊事重提,建議郁白文及時讓人把以前商量好的員工福利放出來,先下達文件也好,畢竟最近她的工作重心要放在搬遷上面,沒辦法關注分公司小伙伴們的情緒,不能讓他們產生“繼被老板冷落之后,又在老大面前失寵了”的怨念。 事實證明她的辦法還是很有效的,就算不問許云云,許昕華自己都發現了,這兩天上班再沒有聽見一絲抱怨的聲音,取而代之的是大家恢復了活力和激情的工作狀態。 不過許昕華比較奇怪的是,到她回總部之前,都沒有人找她詢問這個文件的具體信息——既然都為這個消息而欣喜,難道不是積極的報名參加嗎? 許云云是這么告訴許昕華的:“就算現在報了名,也沒辦法加盟啊,咱們老家現在沒有分店?!?/br> 公司的文件里對于員工加盟的解釋,有一條和普通加盟商是一樣的,必須在有分店的城市或下面的縣市開加盟店,不然無法安排貨物配送,也不便于總部指揮管理。 許昕華聽到許云云居然考慮的是這個,也驚呆了,沉默了片刻又問:“大家都是這么想的嗎?” 許云云很誠實的回答:“大部分是的?!?/br> 也就是說還有一部分不是了。許昕華這才松了口氣,大半個公司的員工都是她一手帶出來的,要是全都像許云云這樣的想法,她也該懷疑人生了。 明明拉業務的時候,都知道把外地的加盟商往他們屬意的城市或地區忽悠,怎么到了自己身上就這么軸呢? 反正第一批內部員工的加盟店,名額也不多,都不會超過三個,許昕華就不信報名人數湊不齊三個,所以她可以不管別人的想法,只是許云云是堂妹,她不給開后門,但是該關照的還是要關照,許昕華便多問了幾句。 許云云便有點不好意思的說:“我爸說市里好像要建商品房了,家里也想買一套,要用到我給他們的錢,那加盟的話錢就不夠了?!?/br> 許二叔直到年過中年,才找到真正的“事業”。托侄女的福當上了副村長,這幾年也干得有聲有色,加上他們許家的名望在周圍十里八村都打響了,許二叔在村委的份量越來越重,老村長就快退下來了,接班人十有八九就是他。 他當然也又有在村官事業上繼續發光發熱的打算,只是眼看著大哥小弟都去大城市工作了,日子越過越紅火,許二叔也不想跟大家差的太大,只是就他們家那點錢,不可能去羊城那樣的大城市買房,就算買了也用不上,許云云在滬城上班,而她哥就更不可能去羊城了。 許堂哥跟許二哥差不多大,比起純靠子女自己爭氣的“佛系”許父,有當官意識的許二叔就更有遠見,很早就送兒子去學手藝了。許堂哥以前跟師傅學木工,隨著城鎮生活條件好了,開始流行起樓房,他師傅很有遠見的改成了泥工,許堂哥也就跟著師傅學泥工。 到許大哥他們去羊城的時候,許堂哥正好準備出師。再后來師傅變成了親岳父,翁婿倆開始有意識的組織了一隊有手藝的人,泥工木匠都有,村鎮上誰要建房子,跟他們翁婿打聲招呼,他們就帶著人馬去干活。也就是相當于包工頭了。 別說早幾年了,就算再過十年二十年,有一手藝也比打工好,許堂哥賺得越來越多,光村子里這些樓房,他們都干不過來,許二叔從來沒想過讓兒子出去打工,所以羊城那樣的大城市就不用想了,倒是他們老家的市里還可以考慮考慮。 許二叔要用許云云的錢買房也“無可厚非”,之前他們家建房就欠了不少錢,這兩年就算許堂哥賺得多,應該也全都用來還債了。許云云自己都曾說過,沒想到她每年給爸媽的錢,他們把大部分都存起來給她當嫁妝了,沒建房子以前怕她嫂子知道了要動心思,干脆連她一起瞞著,現在要不是沒辦法,應該也不會動她的錢。 不過“無可厚非”是指在那個大環境而言,許二叔還可以選擇不買房的,但那樣就有點虧了,老家市里的第一批商品房,幾十年后說不定還有拆遷的命運,絕對買不了吃虧更買不了上當。 許昕華也就沒有瞎建議許云云不要讓家里用她的錢買房,而是委婉的說了下員工加盟的一些規則。 “……第一批不報名的話,第二批第三批能不能輪上你,也是個問題,而且到時候按報名順序,報名早才能早排上,晚了就不知道要排隊到什么時候,更別提挑地方……” “那家里買房怎么辦?”許云云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她還是很心動的。 想想也是,擺明了能賺錢的好事,誰想要錯過? 許昕華笑了笑:“你們家以前建房子也沒有錢,那時是怎么辦的?” 她爸媽那里有錢,別人不好意思開口,許二叔是親兄弟,他要買房找兄弟幫忙再正常不過,而且許二叔既然借了錢,最后多半是他跟許堂哥一起還,還不至于動用許云云的“嫁妝錢”。 許云云恍然大悟,愉快的點頭:“我回去就給爸打電話,謝謝姐?!?/br> 許昕華笑了笑,沒說什么,她愿意幫一把,是因為許二叔一家都是勤奮肯干的人,再說比起在他們飯店當起二老板的許三叔,借錢給許二叔家買房也不算什么,反而他們要是冷眼旁觀,就有點厚此薄彼的嫌疑了。 第114章 變美麗的第一百一十四章 許昕華這次回羊城,家里頭可熱鬧了,許父許母他們全都來羊城了。 按照以往的習慣,他們早在秋收完,田里地里沒什么要緊的事以后,就收拾東西來羊城了,然后一直住到許昕華他們兄妹忙完年關,全家人一起回家過年。 今年的特殊情況,是許昕華要留在總部負責搬遷的事宜。 搬宿舍是最簡單的,新宿舍有準備統一標準的床、衣柜和桌椅,大家只要把自己的行李都收拾好,鑒于現在交通不太方便,公司只要安排大巴車,統一把他們送去新宿舍就行了。 辦公物品的搬遷稍微麻煩一點,電腦和打印機都是金貴的東西,尤其是那二十多臺臺式電腦,搬運過程絕對要小心再小心——不過也跟許昕華沒什么關系,搬遷的時候自然有人專門負責這一塊。 許昕華真正要負責的是車間搬遷。 車間和其他地方不一樣,以欣榮現在的業務量,車間不但全天24小時工作,并且全年無休,過年也是要有人留下來值班的,所以搬遷中有一個前提,絕對不能影響工作產量。 其次是機器問題。車間cao作全靠機器,幾百臺大件的機器,cao作模式是先拆再搬,搬完了又重新安裝,并且只有維修師傅才懂得安裝——技術人才無論放在哪個年代都是高薪人群,欣榮再財大氣粗,一個車間也就配十來個維修師傅,平均算法是三個師傅負責兩個小組,師傅也需要跟著車間倒班,人少了他們吃不消,這個人數正好足夠維持工廠運轉。 不過平時能維持,到了搬遷的時候,就完全捉襟見肘,技術好的師傅也不是大街上就能撿到的,若是為了搬遷臨時招人,那也不現實。 所以就需要制定詳盡的搬遷計劃,按照師傅的工作進度,分成小隊一點一點,像螞蟻搬家一樣的搬。 許昕華提前回來,就是要跟車間商量怎么具體計劃,具體的動作,應該要等年會結束再行動。 往年辦完年會,也就意味著放年假了,今年也略有些不同,為了配合全廠搬家大計,年會至少要提前一到兩個星期。 所以許昕華要同時關注年會和搬家兩件大事。 早在前兩個月,她就跟家里打了招呼,應該沒時間回老家過年了??涩F在過年是最大的事,不只是思想傳統的許父許母,就連許家兄弟都不答應,留她一個人孤零零的在羊城,過年期間整個羊城的飯店都關門了,以她的性格估計要被餓死。 當然許昕華也解釋了,她過年不會沒地方吃飯,跟郁白文說好了每天去他家吃——從打工者變成大股東以后,許昕華就不只是跟郁白文關系鐵了,他現在跟整個郁家的關系都“親如一家人”,郁母有一次還想親上加親,有要認她當干女兒的意思,后來不知道為什么沒有再提了,但是許昕華在他們家住都沒問題,蹭飯只是小意思了。 但是許家誰也不認為這是好注意,她平時去別人家里做客沒問題,過年也去就太不好了,而且她和郁白文男未婚女未嫁,這么cao作也容易讓人誤會。 全家一致決定,要留在羊城陪許昕華過年。 許昕華想想倒也接受了,她過完年就去首都,她二哥則要去深市開店,店面都已經看好了,之前說買滬城的商鋪不夠錢,就是因為預留了幾萬新店資金。再往以后,他們一家人估計就真的“天南海北”了,還是珍惜現在的相聚的時間吧。 聽到許昕華一家要留在羊城過年,許三叔也同樣表示不回去了,他一家老小都在羊城,小堂弟也在羊城念初中,還是請郁白文托關系進的重點中學,本來在羊城住了一年,許爺爺許奶奶就盼著過年回故鄉住一住,奈何家里這個最有出息、最成功的孫女要留在羊城,在許三叔表態之前,他們自己舉動搖了。 老人家思想傳統,比年輕人更看重光宗耀祖、榮耀鄉里,盡管許昕華是個閨女,那也是他們老許家閨女,老許家的種!老兩口現在對她的看重已經超出了所有孫子,為了最看重的孫女放棄回老家過年,也就不值得奇怪了。就連親朋好友都對他們的安排表示理解,許父許母來羊城之前,大家紛紛安慰他們,只是今年不回家,明年記得回去看看大家就行了。 不過因為許爺爺許奶奶的決定,許大哥倒是和家里商量了一下,過完年由他陪著父母和祖父祖母回老家走走親戚,反正正月里農村都不忙,晚幾天也無傷大雅,老人家一年到頭,也就惦記著這幾天跟親朋好友敘敘舊,不能讓他們失望。 許二哥這決定,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許爺爺和許奶奶也不失望了,許昕華一回家,就拉著她直感嘆“瘦了瘦了”。 今年許父許母住的是許昕華家,倒不是一家一家輪著來,而是許大哥家里住著徒弟,許二哥家里則住了妻弟,許父許母沒必要跟小輩們擠著,就高高興興的到樓上跟閨女住了。 許父許母早許昕華幾天到羊城,等她回來,她家早已改變了過去“不食人間煙火”的形象,廚房擺滿了瓶瓶罐罐,桌子上還有兩盤沒吃完的剩飯。 盼著女兒回家,已經很少親自下廚的許母一早鉆進了廚房,還把許父拉過去打下手,兩口子卯著勁要給許昕華做一頓豐盛的飯菜。 許昕華回來就坐在客廳,除了跟許爺爺許奶奶寒暄,還要應付許三嬸的“熱情”。許三嬸是和老人一塊來的,為了迎接許昕華,當然也順便向許昕華打聽些事。 “我早就跟小菊說了,打工沒多大意思,她又不像你能當老總,小菊這性格,也就一輩子打工的命,還不如早點辭職,趁年輕開個店,自己成了老板娘,以后怎么也要找個當老板的老公,小華你說是吧?”許三嬸打聽的是欣榮開放員工加盟的事,她一向是這種“囂張”的性子,先把閨女的工作踩了一遍,才期期艾艾的問起如果要開加盟店,可不可以開在羊城,她也可以幫閨女看著點,省得她不知事被底下的人騙了。 許昕華含笑聽著,心想許三嬸倒是比許云云還果決,這就已經考慮上加盟之后的事了。當然也就她這性格,許愛菊才會這么快把剛出沒幾天的通知告訴她吧。 許三嬸也有一點不好,過于強勢,許昕華覺得許愛菊有些唯諾的性格,大概就是從小被母親“壓迫”慣了,不然以許愛菊的資歷和比旁人更多的表現機會,早就該進公司了的。 當然許愛菊現在干得也不錯。許昕華便開玩笑的對許三嬸道:“辭職就別辭職了吧,小菊現在干得挺好,沒準哪天就升職了?!?/br> “升職?”許三嬸眼睛一亮,她要是真想讓閨女辭職,早該行動了,從幾年前念到現在,不過是發牢sao罷了,畢竟許愛菊和許云云同時進廠,現在許云云成了高級白領,飛機也坐過,小汽車也開著,還走出了國門,儼然是人家說的“上流人士”。 而她女兒,工資雖然也沒差太多,但沒有“上流待遇”,難免低人一等。許三嬸自己是個要強的人,自然不能容忍閨女比別人差這么多,她說“辭職”“差距”,無非是想提醒許昕華文有機會別忘了關照她閨女。 不過許三嬸從來沒有當著許昕華的面指責她厚此薄彼,也不是一見面就談她們的工作,所以掐尖要強之余,許三嬸本質上也是個會察顏觀色的人。 許大嫂現在似乎也明顯在努力向許三嬸看齊,爭取坐一個不吃虧會要糖、但又不認人煩的大嫂了。 因為沒有讓自己為難,許昕華對家里人這些“個性”,也就視而不見。 三個女人一臺戲,光是在羊城的這兩家,就足夠唱兩臺足足的戲了,許大嫂專注和許二嫂對掐,許三嬸只會敲邊鼓,并且見好就收,那許昕華自然用不著介意,在她這個位置,向她敲邊鼓的人何止許三嬸一個,她比誰都會打太極。 這次是許三嬸搬到羊城后的幾年內,唯一一次成功敲響的鼓,許昕華告訴道:“今年年會,會有新的人事命令,不出意外的,小菊也要升職了?!?/br> “那小菊以后也跟著你嗎?”許三嬸很激動,她知道大侄女是有本事的,云云那傻丫頭以前也沒比她家小菊強多少,跟了小華以后才脫胎換骨,走出去都說那丫頭像大戶人家養出來的,所以小菊要是跟了小華,沒準兒也能出國坐飛機。 “公司機密,我提前透露已經犯規了,真的不能說太多?!痹S昕華這么說,其實就是否認了,不說她的秘書和助理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就是許愛菊這次表現就不夠出色,這次的人事變動,主要是為了明年的分公司做準備,真正出色的店員都被選入公司了,許愛菊算是矮子里拔將軍,挑完了才輪到她當深市的區域經理。 不過畢竟是個經理頭銜了,任命公布后,許三嬸應該會很滿意。 許三嬸不知道許昕華的具體地位,在她看來,老總上面還有更大的老總,既然不是最大的頭頭,那遵守公司規定是必須的,因此也沒有“為難”許昕華,喜滋滋的想著閨女升職以后會有什么變化——從這點也能看出,也許連許愛菊都不知道許昕華對欣榮的真正意義,干了這么多年的老員工還看不透這種事,說明許愛菊是真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了。 見好就收的許三嬸重新打聽加盟店的事,許昕華耐心作答,也給了一些建議,“羊城開不了加盟店,倒是下面的縣城很合適,欣榮在東省的名氣足夠大,即使是偏遠的縣城也該知道了,那邊的生意當然比不上大城市,不過成本也低,要節省一半的成本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