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節
書迷正在閱讀:吃雞少女、他超可愛、鐘佐、假面嬌妻、專寵(作者:耿燦燦)、當你變成萬人迷、漂亮的她[快穿]、她的后臺比較硬、與你有關、蜜愛百分百:暖妻別想逃
“剛剛橋著火了之后,他就沒出現?!卑子裉谜f罷,就懷疑地奔向段思廉的房間。 門口有兩名侍衛,見是白玉堂,立刻通報,段思廉隨即就出來相迎,報以微笑。 白玉堂隨后告知他清溪道長的死,又問他剛才為何沒有現身。 “我已經知道了,姜副使剛剛都告訴我了。本是要去的,但人太多,太雜亂,我還不如在這里等候?!?/br> 段思廉見趙寒煙也來了,就問趙寒煙她什么時候可以離開,是否把消息傳了出去 。 “沒有?!壁w寒煙睨他一眼。 “什么!”段思廉慌了,“這怎么行,我后天還要參加宮宴,若是后天還不能出去的話我怎么見大宋皇帝。這日子多重要,你知道么?” “本不知道?!?/br> “我沒有惡意,只是想盡快出去,因為后天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日子,不僅僅要面圣,還關系到我的終身大事,” 趙寒煙本來對于段思廉的那些碎碎念都不感興趣,全都屏蔽在耳外,最后聽他說終身大事,眼睛瞪圓了問他:“什么終身大事?” “聯姻?!倍嗡剂槐菊浀?。 “聯誰?”趙寒煙依舊盯著他。 “還能有誰?你們早就知道了,平康郡主??!”段思廉坦率道。 本來段思廉想先私下里和郡主聯系一下,得個口風,但是平康郡主府管理得太嚴,他根本無從下手。而今得幸他結交一位權貴,答應幫忙,那他自然就底氣地向大宋皇帝提出聯姻要求。 “我來紫煙觀不光是游玩賞風景,也是聽說這里香火靈驗,所以想請道長作法幫忙,保佑我求娶平康郡主的愿望能得以實現?!?/br> 段思廉不說這句之前趙寒煙還能忍,聽到這句之后真想吐了。 她啪地一下拍桌起身,把段思廉嚇了一跳。 “趙某還要查案,先告辭?!壁w寒煙對段思廉敷衍地行禮,轉身就走。 “哎,你——”段思廉不解地看向白玉堂,“他這是抽的哪門子瘋?” “好自為之?!卑子裉靡部床簧隙嗡剂?,撂下這四個字之后,也轉身走了。 段思廉覺得莫名其妙,忍不住抱怨兩人都不正常,而且隱隱有種預感到了這兩‘人才’他似乎網羅不到,一個比一個脾怪不說,而且都對他十分不敬,他的耐心都快要被耗盡了。 段思廉緩緩地吸口氣,勸自己再忍忍,若是聯姻的事成了,再把這兩人才攬回大理。那他這一次來大宋國,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白玉堂追上趙寒煙后,就問她剛剛為何反應那么大。 “很討厭他這種兩面三刀的人?!壁w寒煙最討厭別人左右或干擾她的人生,上一輩子她就討厭這個,這一輩子她更加討厭。 “這人是很討嫌?!?/br> 白玉堂看出趙寒煙很生氣,安靜地陪在她身邊,只默默看她清瘦的小肩膀,再沒有說話。 衙差們隨后就將他們整理來的供詞呈送給了趙寒煙。 在發現吊橋燃燒后的大概一炷香內,清溪道長身亡,而在這個時間段內,所有的道士都有不在場證明。他們多數都參與了救火,唯獨剩下的幾個也在道觀里,也可互相證明。 唯獨沒有在場證明的人是李三、薛掌柜、謝安。段思廉有屬下可以證明,但是因為他的屬下都是聽從于他,證詞未必可靠,所以他和姜王集也都在懷疑之列。 “五人皆有撒謊之嫌,現因為橋斷無法離開,也不能對他們的證詞進行證實。你覺得誰最有可能?”白玉堂問。 “若真是他們五個人之中的一個,就不難了?!壁w寒煙道。 “那你要如何解決?”白玉堂問。 “吃一頓飯就能解決的事?!壁w寒煙轉眸看著小路兩邊開滿的菊花,忍不住嘆道,“這菊花開得早,還好看?!?/br> “山中更涼?!卑子裉玫?。 趙寒煙蹲下采一朵,送送到自己鼻子邊聞。閉上眼,聞到花香的那一刻,嘴角舒緩地上揚。 人比花美。 白玉堂本不想用‘美’來形容一名男子,至少他以前不喜歡別人這樣形容他,但是此時此刻他又找不到比這個字更好的形容。 看來他以后要改掉對‘美’這個字的偏見了。 就在白玉堂還處于‘人比花美’的欣賞中,趙寒煙一下揪了很多花瓣塞進嘴里。 好好的一朵開得正好的小秋菊,被趙寒煙揪成了小禿頭。 “你餓了?”白玉堂見趙寒煙吃得還挺起勁兒,忍不住問道。 “味道還不錯,你嘗嘗?”趙寒煙摘下一朵更好的,送到白玉堂的嘴邊。 白玉堂愣了一下,猶疑之際,咬了一口。 白玉堂心聲:不好吃,小廚子怕是餓瘋了,連路邊的花都吃。一會兒去道觀的廚房瞧瞧,給他弄點吃食好生填肚子。 多數人吃普通的日常飯菜的時候,就是為了填飽肚子,如為渴要喝水喝水一般。沒人會在喝水的時候去想這水有多好喝,這水有什么味道。 很多時候日常吃飯也是如此,如果日復一日的桌上都是常吃的那幾樣菜,多數人的反應就是動作上的吃,而不會想太多關于‘吃’的事情。 剛剛趙寒煙去過道觀的廚房,發現他們做的菜真的很稀松平常,就是蒸飯和白菜燉豆腐,而且他們上一頓吃的也是這個。對段思廉則是在外買成品菜給其吃,現在橋斷了,當然也不行了。 如果人想的不是關于‘吃’的事,趙寒煙就沒辦法聽到這些人的心聲。 顯然,白菜燉豆腐刺激不了這些人的心聲。所以她要琢磨一些比較特別的飯菜,才會讓這些人在吃的時候有更好的反應。 當然最好的結果就是人家在想著‘吃’的時候,能動一下跟案子有關的想法。這樣對于案子來說就比較容易了。 但這個體偏差,并非趙寒煙所能控制,只靠運氣了。盡管在吃的時候趙寒煙可做一些引導,但照樣無法保證每個人都往這個方面想。 總之,盡力而為。 秋菊以黃為最正。 趙寒煙挑選了一些花莖為紫花朵為最正黃的采下,一捧讓白玉堂幫忙,自己也采了同樣一捧,抱著往廚房去。 “該不會是要拿菊花做飯?”白玉堂問完之后,見趙寒煙點頭,覺得太新鮮了。 不過他還是不明白,趙寒煙剛剛所謂的吃一頓飯就能解決的事會怎樣解決。 趙寒煙聽道白玉堂的疑惑,機靈地反應道:“之前你說過我會觀心,這么快就忘了么?人在吃的時候最容易卸下防備,放輕松,所以我要在他們吃東西的時候問他們話,就很容易就能從他們的神態表情上看出破綻?!?/br> 白玉堂點點頭,讓別人白玉堂或許會持有懷疑,對趙寒煙觀心的能耐親自試驗過,所以此刻覺得她的話并沒有什么不對,對其所言深信不疑。 倆人把菊花跑到廚房之后,引得廚房的幾名負責做飯的道士都覺得非常的奇怪。 “兩位差爺,你們捧這么多菊花來是要干什么?” “幫你們做飯?!壁w寒煙看到了廚房,就愉悅地擼起袖子,先洗了手。 白玉堂見狀,也跟著洗了手,然后他就學著趙寒煙一起,將菊花都清洗干凈,去莖留花。 道觀里一般都有存藥,趙寒煙去找些甘草來很容易。她將甘草煎成湯之后,放了些鹽,就把剛剛洗過的菊花放進去焯水。晾涼之后,就將菊花瓣兒扯下,花托扔掉。 然后就像平常一樣煮飯,等飯稍微熟的時候,就將菊花放到鍋里面和飯一起再稍微悶一下,再揭開鍋蓋,一鍋表面鋪著金黃菊花瓣的“金飯”就做好了。 菊花香味輕,微有點苦,但卻有清熱解毒祛火的功效。蒸好的金飯兼具米飯的清香還有一種很淡很淡的草藥味兒,起初嘗第一口可能有些不太適應,但當味覺開始習慣這種味道之后,就會發現這種米飯的清香爽口之處。 早秋容易導致咳嗽頻作,令人咽部不適,而金飯剛好對此癥狀有緩和的效果。在填飽肚子的同時又得以養生,輕而易舉地避免掉秋熱燥咳,可謂一舉雙得。 當然,趙寒煙做金飯最重要的目的,其實還是因它看起來夠新鮮特別。大多數人在用飯的時候吃它一定會心生好奇,而有所琢磨。 接下來趙寒煙就要拿著這種飯,挨個給大家嘗嘗,想聽一聽大家心聲中,是否有一個會是兇手的供述。 趙寒煙先帶人把飯端給了李三、薛掌柜和謝安,為了節省時間,就讓他們三人一起吃。 謝安拒絕,心聲:“這是什么鬼,菊花瓣做飯?竟還好意思來了之后懷疑這個,懷疑那個,我看你才是兇手,用飯殺人的兇手! 謝安腹誹完之后,還悄悄地瞪了一眼趙寒煙。 李三是非常相信趙寒煙的廚藝,他端起碗,就拿筷子扒了一口放進嘴里。 菊花瓣很嫩,柔柔的,和米飯放在嘴里時基本上吃不到什么感覺,但是清香味兒真的很好,吃的時候有種花在自己嘴中綻放的感覺,原本因為生病而咳嗽發腫竟嗓子竟然有些舒服了。 李三心聲:味道果然跟普通的飯不太一樣,但我喜歡。聽說菊花止咳,我的病就剩點咳嗽了,吃這個正好。這次來道觀真是來對了,不過就是比較慘,碰見意外情況,還回不了家了。 李三真是因為治病才來的道觀。他的嫌疑隨即被趙寒煙排除。 薛掌柜作為三春樓的掌柜,對一些新鮮的食物自然比較好奇,所以在李三之后他也拿起筷子品嘗。 薛掌柜心聲:我不太喜歡此味,不過這飯既然養生,吃了也不錯。 第54章 趙寒煙看得出薛掌柜的心理狀態比較淡定, 接著又問:“在清溪道長身亡期間,你在房里吃東西了么?” 薛掌柜愣住, 不太明白趙寒煙為何會問這種問題,但還是在疑惑中解答了。 “沒吃, 在看書?!?/br> 薛掌柜心聲:問吃什么做甚?莫非是根據線索,發現兇手身上沾了什么吃的東西? 趙寒煙接著追問了幾句他愛吃什么素菜rou菜之類的問題,薛掌柜再一次不解地看一眼趙寒煙,一一作答。 薛掌柜心聲:太奇怪了, 人死了, 他不去查兇手, 反問這些問題作甚?莫非想聲東擊西, 在出其不意下尋找破綻?但他為何一遍又一遍地問我愛吃什么,而沒有多問李三和謝安, 更懷疑我? 薛掌柜眼珠一動, 對趙寒煙禮貌微笑道:“趙差爺大可不必在我身上花費工夫,我不是兇手, 從來了這紫煙觀,除了還愿, 便是賞花看景,在屋內看書。今天本該輪到紫煙道長給我做法,卻是不行了,連清溪道長也身亡了,看來只能等白云長老出關再說?!?/br> “白云長老?”趙寒煙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人。 “是紫煙道長的三師弟。當年他們三位師兄弟一同建了這紫煙觀,有十載了, 一點點壯大,才有了而今這坐香火興旺的大觀?!毖φ乒窠榻B道。 趙寒煙點了點頭,多謝薛掌柜的告知。雖然薛掌柜的心聲已經透露出他并非為殺人兇手,但趙寒煙還是覺得薛掌柜這人有些奇怪,不像是普通的商人,所以在心里仍然對他有所保留。 趙寒煙和白玉堂隨后招來觀內詢問有關白云長老的事情。 東林道:“在觀后面小瀑布上的茅廬里住,平常不許任何人打擾。紫煙道長身故,清溪道長也不許我們去告知,說要是耽誤了白云長老成仙我們都是罪人。清溪道長剛剛出事后,大家一直忙活,也就忘了提?!?/br> 白玉堂打發走東林,對趙寒煙道:“雖說你觀心,需要聲東擊西,趁人不備,但你偏愛問別人愛吃什么?!?/br> “別忘了,我就是廚子,當然很關心大家愛吃什么?!?/br> 趙寒煙她知道自己這種反常的問話方式,次數多了很容易讓太過聰明的白玉堂看出端倪。 所以當下提出兵分兩路,請白玉堂去找白云長老,她則去繼續審問其他人。 白玉堂應承,立刻帶人去了。 紫煙觀內道士約有二百余人,趙寒煙絕不可能一個一個去送飯問話。她還是比較相信眼見為真,當時同她一起下山,參與救火的那些道士們,應該都沒有作案時間。 當時的道觀內,除了看門的小道童外,就只剩下包括西林在內的十一名道士留在道觀內,這十一人的嫌疑比較大一些。 他們是互相作證,清溪道長倒栽魚缸溺水的死亡這種方式,也剛好并不像是一人能完成的作案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