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節
方長庚點點頭,翰林院中歷來不缺這樣的異數,只不過大部分人終其一生也只能止步于五品,在不上不下的官位上輪任打轉。 回家時方長庚經過庶常館,還真湊巧,沈霖也出來了,看他紅光滿面的樣子,看來有好消息。 “晦之,我升侍講了!”沈霖絲毫不掩飾自己的喜悅之情,眼中直射出來的光采令人側目。 方長庚被他所感染,語氣也有些激動:“恭喜恭喜!我就知道你一定能順利通過散館的!” 從庶吉士一躍成為正六品侍講的難度比他升任侍講學士還高,實在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 沈霖拍拍方長庚肩膀:“你呢,如何?” 方長庚笑著告訴他結果,兩人都是皆大歡喜的表情,即便接下來的挑戰更大,這時也全拋到了腦后。 “這下你可該考慮考慮你的終身大事了?!狈介L庚趁此機會提起了沈霖一直不愿面對的問題。 說起來也很好笑,沈霖成為庶吉士后入禮部尚書門下,對方一直想撮合沈霖和他小女兒的婚事,可這位尚書家的小姐不僅相貌丑得在京中有名,而且據說刁蠻任性,行事乖張,十分讓人厭惡。 以沈霖的個性怎么可能接受,況且他脾氣也不怎么好,以后過日子豈不是滿地雞毛?于是以還沒有官職在身為由拖到現在。如今尚書小姐也到了適婚年紀,不知道最后會是個什么結果。 “不是我不想考慮,是有人不讓我考慮,難道你也覺得我該取我老師的女兒,為了前途放棄我終身幸福?”說起這個沈霖就火大。 方長庚哈哈大笑,實在是有些同情他:“這事你不能這么看,雖然我也聽人說這位小姐相貌普通,但這世上以訛傳訛的事兒多了,別看他們說得頭頭是道,有幾個人見過這位小姐真容?你見過?更別說性格乖張這種見不著影的猜測,也許事情沒你想象的那么糟糕呢?” “那你知道什么叫‘空xue來風’么?她要真那么好外面能傳成這樣?總之我得想個法子,我爹現在來信就是催我趕緊成親,他哪里知道我心里苦?” 方長庚也不開他玩笑了,突然想到什么似的說:”我夫人倒是和京中幾位大人的夫人交好,我讓她仔細打聽打聽?“ 徐清猗原來不愛和京里貴婦人們來往,但生了阿玖之后轉變了許多,漸漸結交了幾位閨中密友,這些誥命夫人平時閑得沒事,就愛碎嘴八卦,問她們準沒錯。 沈霖不情不愿地”嗯“了一聲,滿臉糾結,方長庚心中暗笑,或許這位尚書小姐真能制住沈霖,只要她容貌沒到無鹽的地步,也不是真的壞心眼,可不和沈霖挺配? 第123章 經筵 昭武帝治下的行政效率非常高, 第二天方長庚就移步到了當初第一次進翰林院見到兩位學士的署堂, 不一會兒, 新上任的侍讀學士也到了, 是個年約四十, 身材矮胖的男人,這種天氣竟也熱出了一腦門汗,估計是成日坐辦公桌光吃不動的。 方長庚已經知道他的來歷,這人叫李國崇, 昭武九年進士出身。二十七歲就中了進士,可見能力也不一般, 但這人長得不起眼, 官運也不怎么樣, 翰林院和詹事府的中級官職干了個遍,花了十四年的時間才終于升到侍讀學士。 兩人面對面,年齡形成鮮明對比,李國崇心里還是有些尷尬的,方長庚心領神會,態度恭敬地拱手:“李大人, 以后還請多指教?!?/br> 李國崇樂呵呵地回禮:“指教可談不上, 方大人年少得志,我得向方大人多多學習!”光從表情完全看不出他對方長庚有什么意見, 倒是熱情地很,一看眼神就知道是個精明的人。 這時方長庚心里已經打了好幾個轉,原來聽說李國崇官場失意, 還以為是個木訥迂腐的人,現在看來卻和想象的完全相反,對此方長庚還挺驚訝。 不過無論如何,這人在各個官署輪轉,這么多年下來想必已經是根老油條了,方長庚覺得自己還是把姿態放低點兒,要給人面子。 “李大人這話可折煞我了,于做官一事,我怎敢在大人面前班門弄斧?” 李國崇從方長庚的話里面感受到了尊敬和重視,耳根子自然軟了,暗地里對方長庚的印象好了不少,忙笑說:“那就互相學習,互相學習,哈哈哈!” 兩人對彼此都很滿意,又是剛剛升遷,第一天的氣氛相當不錯。 侍講學士要做的還是文書工作,最重要的是撰寫詔書等,而且秋季的經筵快開始了,方長庚和李國崇還要準備給皇帝講解經義,雖然講經不是很難,但對象事關重大,例如李國崇十分想趁此機會在皇帝面前露露臉,就得講出新意,讓皇帝印象深刻,只要能討皇帝歡心,那升遷的速度不就跟坐上火箭似的? 方長庚有想過這個問題,不過皇帝的心思不好揣測,他依舊懷著一顆平常心,能超常發揮最好,不行就說明他的本事還沒到火候,急著表現自己可能適得其反。 回到家,徐清猗正抱著阿玖坐在榻上看畫冊,方長庚一邊換又厚又不透氣的官服,一邊看著娘兒倆,問了一句:“今天咱兒子說話了沒?” 阿玖的注意力早不在畫冊上了,伸出小短手要方長庚抱,嘴里發出疑似“爹爹”的模糊字音,但也只有這兩個字,并沒有讓夫婦倆感到驚喜。 徐清猗無奈地把畫冊放到一邊,抱著阿玖起身走到方長庚身邊:“你兒子再不說話,我都想請個神醫來看看了。都御史家的二夫人說孩子開口說話的年紀都不一樣,可阿玖都快三歲了,也太不正常?!?/br> 方長庚一手接過孩子抱著,另一手扶住徐清猗:“老夫人不還說‘貴人語話遲’么,再等等,我有預感快了,是不是兒子?” 他自信地看著小阿玖,在他白嫩嫩的臉蛋兒上狠狠親了一口,父子倆都傻呵呵地笑了起來。 徐清猗又氣又笑:“看你們倆那傻樣,真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br> 方長庚作搞怪表情繼續逗阿玖,說:“虎父無犬子,能不一樣嗎?看你這話說的。對了,差點把一件要緊事兒忘了,你知不知道禮部尚書家的小女兒?” 徐清猗眼神有些不一樣了,盯著方長庚問:“你打聽這個做什么?” 方長庚立即警惕起來,義正言辭地答道:“我是幫沈霖打聽,他老師是禮部尚書,想把小女兒許配給他??蛇B我都聽說那位小姐過于內秀,容貌……以至于京中全是不好的流言,把沈霖嚇得夠嗆?!?/br> “哪有那么夸張?你朋友難道也是如此輕浮的人?” “這也不能算輕浮,難道這世上還有人喜歡丑的?別說別人,你不也喜歡夫君我這樣的男人?”方長庚調侃她,果然收到一個白眼。 “別打岔,我改天替你朋友問問,不過我只聽說那位小姐頗有個性,嚇得京城公子們不敢上門提親,至于相貌,我見過尚書夫人,十分美貌,便是與她有一分相像都算得上美人,她的女兒又怎會丑到那種地步,多半是有人訛傳?!?/br> 方長庚贊嘆地看著她,情真意切地說:“猗兒,你與我真是心有靈犀,我也是如此想的。還好我早早就娶了你,不然就和沈霖一樣慘了?!?/br> 徐清猗的臉漸漸透出紅色,咬咬唇瞪他,聲音卻明顯帶著笑意:“油嘴滑舌!我問你,你是不是想納小妾,故意說一些好話來哄我?” 方長庚不敢置信地看著她:“你怎么這么冤枉我!我要是動一分一毫納妾的心思就天打雷劈,你要是不信我,我就跳河自盡以證清白!” 徐清猗終于笑出聲,斜睨他一眼:“當我不知道你水性多好呢?還跳河自盡,又忽悠我?!?/br> 方長庚神情變得溫柔,把她攬入懷中,一家三口緊緊依偎在一起:“不管別人怎么樣,我都只要你一個?!彼恼Z氣又輕又堅定,無端讓人充滿了信任感。 徐清猗腦袋埋在他胸膛,用力點了點頭。 她結交的姐妹里面丈夫不是納妾就是在外面有紅顏知己,只有方長庚一點都沒變,散值準時回家,出去應酬都與她報備,對她和孩子的愛護更不必說,可越是這樣,她越會想一些亂七八糟的事,今天總算開玩笑似的問出來了,終于打消了那一點點不安和疑慮。 隨著最后一絲暑意消散,天氣迅速轉寒,秋季經筵很快就到眼前。 作者有話要說: 最近事情真的好多,電腦壞了,只好用平板寫,明天還要去買電腦,所以明天也會很晚更啦!等過了這兩天會好好更新的!么么! 第124章 經筵(上) 經筵一事自漢唐沿襲至今, 然到了前朝, 經筵之制漸廢,帝王怠惰棄學實乃常態,以至于宋朝時經筵講讀官尚能坐而進講,到了前朝坐讀不相聞,百官上書諫諍也無濟于事。 昭武帝黽勉學問, 重拾經筵傳統,認為“帝王大節莫先于講學, 講學莫要于經筵”, 早先因昭武帝政事繁忙, 是以每月三次大經筵, 到現在春秋兩季日日進學,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昭武帝學問超邁諸多帝王, 時常問出一些讓人難以解答的問題,讓進講的儒臣們壓力甚大。 方長庚和李國崇都是第一次受此重任,雖然獲得了一次和皇帝親密接觸的機會,但兩人一夜沒睡好也是事實。 兩人碰面后看著對方眼下的青黑苦笑, 方長庚晃了晃手里準備了好幾天的講章, 為了緩解緊張情緒先開口道:“李大人可都準備好了?” 李國崇在官服上抹了一把手汗,眼神有些虛無地望向前方,完全沒有開玩笑的意思:“可不敢這么說,你又不是不知道,好幾次皇上問的東西把閣老們都給刁難住了, 更何況我們。這差事到底是福是禍,就看過會兒皇上的心情了?!?/br> 方長庚覺得李國崇看起來不太妙,似乎比他想象的還要緊張,不由得道:“也不能這么說,皇上開經筵是為了加進圣學圣德,廣知天下事,皇上所問的必然有我們所不知的,但我們也必然知道一些皇上所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不用怕答不出皇上的問題,只要我們能講出一些皇上所不曾聽說過的,皇上必然會寬容那些小過錯?!?/br> 李國崇有些驚訝地看著方長庚,半晌才漸漸恢復如常,贊許地說:“方大人說的不錯,既然總會有自己不知道的,不如想想應對之法,讓皇上不要盯著這個地方不放,至少也是無功無過。想那些閣老大學士們尚且有許多不曾涉獵的學問,更何況你我呢!” 越說越是興奮,竟有些躍躍欲試起來,恨不得立刻沖到皇帝面前一展口才。 方長庚看到他的變化并不感到奇怪,因為他在與李國崇共事過程中發現這人的抗壓能力很強,屬于樂天派,心眼雖然多,但不是雞鳴狗盜、奔走鉆營之人。平時嘴上說話也好聽,從不給人難堪,在自命清高的翰林人里面,他和方長庚也算趣味相投。就是方長庚也想不明白為什么李國崇這樣的人居然在翰林院蹉跎了這么多年,以他的情商,即便沒到六部左右侍郎的程度,混個六部郎中也應當不成問題。 難道是因為他不會看人,還是李國崇長得實在拿不出手? 方長庚用余光瞟了李國崇一眼,粗短身材吊梢眼,分明就是影視劇里被皇帝寵幸殘害忠良的jian臣長相,給人的第一印象確實不咋地。 只是定睛打量,又會發現這人的眼神是十分違和的淳樸實在,與他此刻臉上自得其樂的笑有一種奇異的和諧。 想到這里,方長庚不免對李國崇產生了一絲同情,像是感嘆又像是說給李國崇聽:“這就好像皇上不可能知道京城這么多官員的好壞,在皇上身邊炙手可熱的大臣未必都是好的,而人微言輕不受賞識的稗官也未必都無才,只是誰也沒有錯” 李國崇起先還只是隨便聽聽,慢慢地眼神就變了,復雜地望向方長庚,眼底深處的波動越來越大。 “方大人怎么會有這樣的感慨?你如此年輕就坐上了侍講學士的位置,有幾個人不羨慕你的,你這,可不該啊……” 他不知道方長庚所說的“稗官”中有沒有他,但這樣的話無疑觸動了他這么多年無人問津無奈悲哀的情緒,一時有些難以自拔。 方長庚說完也有些意外自己冒出這么一番話,見李國崇這么說還真有些擔心對方覺得自己是在炫耀,又覺得話里有些地方似乎無形之中得罪了某些人,忙轉移了話題:“只是隨口一說罷了,李大人,早朝快開始了,我們還是快點兒吧!” 李國崇還想問點什么呢,被方長庚一打斷,頓時也顧不上自憐自艾,拖著頗有些沉重的身軀小跑著跟了上去。 早朝過后,百官移步文華殿,這場經筵是秋季始開,儀式頗為隆重,侍班除了首輔高淵,還有六部尚書、左右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及學士等,除了方長庚和李國崇作為進講官,掌院學士徐元賢還在翰林中選了兩人作為展書、掩書,其中之一正是沈霖。 方長庚多少獲得了一點心理安慰,侍班的眾官員都面目嚴肅,皺著眉頭十分難以討好的樣子,只有方長庚和沈霖兩人還是蓬勃向上、神采奕奕的小年輕,對比十分明顯。 方長庚兩年前就有蓄須的念頭,但是那副樣子著實有些奇怪,有種和小孩穿大人衣服異曲同工的滑稽感,于是只蓄了一次就放棄了,這下一看殿上幾乎所有大臣都蓄了胡子,方長庚不禁摸了摸下巴,暗想回去以后再試一次,不然實在不利于樹立嚴謹靠譜的形象。 眾大臣們在殿內等了一會兒,那些一、二品的大官有的開始湊著腦袋低聲交流,很快,隨著御前太監一聲“肅靜”,那些竊竊私語聲瞬間銷聲匿跡,所有人屏息低頭,等太監再次開口——“恭迎皇上圣駕?!?/br> 百官齊齊下跪行三跪九叩之禮,高喊“恭迎皇上”,方長庚跟著照做,因為前面都是一二品大員,方長庚這樣從五品的小官只能跪在最后面,所以連皇帝什么時候坐上龍椅的都沒發現,直到昭武帝有些蒼老卻不減深沉雄厚的聲音有些隨意地響起:“都起來吧?!?/br> 眾臣這才紛紛起來,由高淵主持經筵儀式。 這么多年下來老臣們對這一套程序已經爛熟于心,是以進行得十分迅速,很快昭武帝就淡淡開口:“今天是哪兩位先生進講?” 方長庚和李國崇對視一眼,從他眼里看出一絲受寵若驚,接著就見李國崇挺胸抬頭沉著地走出大臣隊伍,還真有幾分氣勢。 經筵可講四書,可講五經,也可以講歷史中的一事,并不設限制,方長庚自問自己在四書五經上的造詣不提也罷,于是選擇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