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方長庚心說,這種題這么變態,鄉試前誰有那功夫去背這些東西。 “學生只是對《大昭律》很有興趣,因此時而反復翻閱,不知不覺就記住了?!?/br> 李仁守長長地“哦”了一聲,神情舒展:“一國之律法乃國之根本,人人當讀之懂之,可惜……難得你一個小童能不拘于格局,我大昭缺的就是你這樣有志趣的學子??!” 這帽子太大,方長庚承受不起,忙道:“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只是學生有機會在大人面前獻丑而已,實在不敢當?!?/br> 李仁守卻不管這些,眉頭一動,又說:“既然你如此熟悉《大昭律》,我便再考你一題?!?/br> 方長庚表示洗耳恭聽,心里卻已經在翻白眼了。 他雖將大昭律背得很熟,但一些特別細小的規定未必能完全答出來,他可不敢隨口胡言忽悠這位知府大人。 “‘囚應禁而不禁’?!?/br> “此乃斷獄律中第六十八條……” 幸好這條也記得,方長庚心中暗道上天眷顧,見李仁守神情越發明朗,他的心情就像是膨脹起來的氣球,飄飄然了。 最后李仁守又問了一道地理題,其實是要求考生列舉湖廣一些有功名的人物,此類題的目的在于培養學子熱愛家鄉的情懷,只要熟悉家鄉歷史就能答出來。 方長庚自然將這題也答得盡善盡美了。 這時他終于感受到了穿越者的主角光環,畢竟知府大人若是非要考他經義和詩賦,他的答案就未必能讓他如此滿意了。 回了號舍,因心情舒暢,下筆答題時也覺得如有神助,就連晚上糟糕的就寢環境都顯得美好起來。 第三天的試帖詩題為“明月來相照”,取自王維那首“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的最后一句。 前四句詩必須要包含題目的全部文字,方長庚斟酌許久,提筆寫下:“惟有多情月,人間處處來。前身知我是,此徑為君開……” …… 三場考下來,大家無不松了一口氣,唯一的念頭就是趕緊回客棧休整,把這身臟兮兮的衣服給換下來。 第二天出發回去前,方長庚幾人去府城鬧市逛了一圈,挑了些桂花糕、楊梅糖之類的吃食,倒也不貴,方小寶還有三丫她們肯定喜歡。 其他新奇的玩意兒還有很多,只是方長庚還是決定等手頭寬裕了再買,不然小李氏見了肯定心疼。 回到云嶺,方思成給方長庚放了三天假,讓他在家好好休息,等府試發榜。 方長庚正好能幫家里干點農活,畢竟老李氏和方萬英年紀都大了,方長庚實在不忍心看他們這么累。 “長庚啊,去邊上歇歇,別累著了?!?/br> 小李氏直起腰,把手里的雜草和青苔扔到田埂上。 “娘,我不累,你去歇著吧!”方長庚挽著褲腿,腳上全是泥,心情卻格外地好。 現在是水稻返青的時候,容易生害蟲,古人不太重視治蟲問題,方長庚也沒有在《齊民要術》等書里發現具體關于這個方面的記載。 現在沒有化學農藥,只能用煙草水之類的土方子驅蟲,但長期下來只會讓害蟲的生命力更加頑強。事實上,有害蟲就會有天敵,利用這些害蟲的天敵來達成一種平衡,未必不是古人的智慧。 只是有時候智慧也不頂用,比如遇到螞蝗。 方長庚還是頭一回見到這傳說中的神奇物種,除了覺得外表惡心了一點,咬在皮膚上倒也沒什么痛感。 雖然不了解,但他也知道不能用蠻力把它拔下來,這時一旁的方大山也注意到了,立刻走到跟前,對著螞蝗死死叮著的那塊皮膚的上方用力拍打,不一會兒就把它給拍落了。 “爹,你真厲害!” 方大山在方長庚崇拜的目光下露出一抹高興的笑:“這東西喜歡吸人血,小孩子皮rou嫩,你還是趕緊去邊上休息,用不著你幫忙?!?/br> “我才不是小孩呢……”方長庚難得抱怨了一句,被方大山趕到田埂上坐下。 還好傷口沒有流血,方大山拿水壺里的糧食酒在傷口上沖了沖,然后大手拍拍方長庚腦袋:“過會兒你就回家去,看好你幾個meimei?!?/br> “好嘞!”田里的活也沒剩多少,方長庚爽快地應了。 父子倆高高興興的,方長庚剛要起身,就見遠處忽然跑過來一個身影,跟屁股著了火似的,身后還跟著個步履蹣跚、氣喘吁吁的小老頭。 “那不是哥嘛?”方長庚一眼就認出來了。 就聽方啟明應景地用他變聲期的破鑼嗓子喊道:“弟!你—中—啦!”他喘了口氣,又眼睛放光地繼續喊:“是府—案—首!” 第28章 入v公告 方長庚還恍惚著,以為自己聽錯了,這時老李氏、方萬英還有小李氏、方大山他們已經全部圍了過來,神情都十分緊張。 方啟明一眨眼就跑到了眾人面前,手撐著膝蓋彎下腰喘了幾口氣,又等不及似的直起身,迎著一家人殷切的目光,一字一句道:“中了!還是案首!我的寶貝弟弟,這下你可出名了~” 他邊說邊去捏方長庚還帶著點兒嬰兒肥的臉頰,眼里又是感嘆又是自豪。 方長庚只覺一顆晃晃悠悠的心終于落到了實處,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欣慰,對于這件自己這么多年來不敢有絲毫松懈的事終于塵埃落定的欣慰。 他現在是一名童生,或者說,他已經是一名準秀才了! 到時候家中可免兩個男丁的徭役,他爹和二叔不用再遭這罪;家中田畝賦稅、絹棉麻布稅、丁口稅都得以豁免,他每月還能拿到廩米和廩餼銀,族中還有獎勵…… 成為秀才以后,倘若缺銀子了,他可以去縣衙應聘書吏,去私塾當老師,做帳房,若鄉中婚喪還會有人請他主持,還能給考生作保收費,抄書作畫的筆墨價格也翻倍…… 忽略他現在年齡的問題,至少在這太平盛世,他能在這塊土地上立足了。雖離榮華富貴還遠,但總不至于過貧苦日子。 而對老方家的人來說,完全可以用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句話來形容,那社會地位可是質的飛躍。 前世看電視上總說窮秀才,殊不知在古代,秀才也算是拿的出手的硬通貨啊…… 老方家的人不知方長庚已經想了這么多,忐忑激動之余,注意力都放在了方啟明身后那個小老頭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