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節
劉長石在等待,等待了新消息的傳來。 將秘奏批示后,他又是坐在了書案后,靜靜坐了好一會兒。才是親自寫了一封圣旨。這旨意,就是冊封了他的長子為東屠國的王太子。 這是他對王后的歉意,更是他對王后的愛重。他想,他會教導好他的嫡子。 將來這東屠國的社稷,總要傳給了他們的嫡長子。 “宗賜?!?/br> 劉長石自然記得,他的兒子這一輩。劉氏一族的輩份排序是“宗”字。這也是他給女兒取名時,用了一個“愛宗”的原由。 而兒子是他的嫡妻,用生命賜予他的。 “望爾,莫負了你母后的殷殷期盼?!?/br> 劉長石在選中了這個名字時,他哪怕一直沒去看望了他的嫡長子??伤宄?,嫡長子的近況一切一切。 那是他的嫡長子,身邊怎么可能沒有君王的眼線,在關注著孩子呢? 次日。 東屠國的貴族也罷,漢京城的百姓也罷,都是知曉了一件事情。 東屠國有了儲君,有了王太子。 君王把嫡長子劉宗賜冊封成為了儲君,未來的宗廟繼承人,未來江山社稷的主人。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可仔細想想,又似乎是理所應當。 畢竟,王與王后的感情,只要知道內情都明白。嫡長子劉宗賜成為了王太子,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如今就是早早的立了儲君罷了。 第189章 當然,君王冊封王太子的圣旨是下達了。 可正式的冊封大典卻是訂在了九月九日重陽節。這一件大事情,可謂已經讓漢京城震驚了。 于東屠國的王室而言,卻是算不得什么。說到底君王有繼承人,在儒家的觀念里立有儲君,更是合乎了常理。 小王子劉宗賜是嫡長子,儒家立嫡立長,這怎么看都是合乎了儲君的位置。 蓬萊行宮。 太王太后在知道了此事后,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對的。 若說有什么心頭在意著的事情,那么,太王太后就是覺得孫兒與她距離遠了。她留了蓬萊行宮恩養,這完全是兒子劉之燁的請求。 “哀家亦是知道,當初王后難產,哀家說的一些話讓大王心頭不舒坦了?!碧跆笫沁@么理解的。她以為,當初她按著規距,提了保小,不保大。 這讓王與王后情深的東屠國君王,這一位她的長孫心頭有些疙瘩在呢。 這也是為什么太王太后在兒子劉之燁求情后,就是順水推舟,便是留在了蓬萊行宮的原由。到底她也想緩緩,暫時不想去直接礙了孫兒的眼。 這大孫兒不一樣,多年的君王生涯,那身上自然有股子的威勢。 太王太后不想祖孫二人真是彼此的加深了心結。 “母后,您當初那也是合乎了規距?!蓖跛炷飫窳艘痪?。當然,對孫媳婦不太合乎了情理??烧婺贸鋈ブv了,人人都能說,太王太后做事行了規距。 這世間里,王室的規距就是這樣。 王后那也是沒有腹中的王嗣更重要。這就是天理人倫。 想一想,在君權面前,真是一言難盡。 “到底讓大王對哀家起了結心?!碧跆髧@息一聲。寧國公主王遂娘自然又是勸了話。 母女二人談了這些尋常的事情。 談到了后面。寧國公主就是說起了,外面的一言風聲。 “眼下都在傳了,大王甚愛王后,王后不在了。嫡出的小王子馬上也是王太子。瞧著,付氏一族里多是又歡喜,又有些打了主意……” 寧國公主王遂娘說話這兒時,又是壓低了兩拍聲音說道:“女兒聽說了,付氏一族準備在后宮選秀時,會安排了付氏一族的女子進宮。那完全就是為了保護好王太子?!?/br> 付氏一族如今更看重的自然是王太子劉宗歇。 要知道,劉宗歇身上流著的,就有付氏一族的血脈。若等到了王太子登基,這付氏一族就是君王的母族。 想一想,于付氏一族而言,必然有天大的好處。 太王太后聽得女兒的話,點點頭,說道:“付氏一族肯定不傻。大王在意了儲君,他們與儲君又是息息相關。護了儲君,就是護了付氏一族百年的富貴?!?/br> 太王太后話到這兒,想了想,才是感概道:“真說起來。這一回,王后去了。想來,宮里總要選秀的。到時候,也盼著進宮的全是一些名媛淑女……” “哀家啊,就盼著王室多了曾孫輩的孩子?!碧跆竽呐掠行r候,是有些小私心了。又或者,人老了,想找些存在感。 可本心上而言,太王太后自然是盼著劉氏一族的未來,越來越好。 多子多福,多子多孫。 這是這個時代里,人們最簡單的期盼。 王室不缺了養孩子的米糧,那么,多生了孩子,多些傳承了她血脈的子孫,太王太后自然是盼著的。 “母后,您是一片慈心。大王會理解的?!?/br> 寧國公主這般安慰了話。 “哀家也是盼啊?!碧跆筮@般回道。 寧國公主王遂娘在心中想到,既然中宮娘娘沒了,聽母后又是如此的講法。想來,肯定王室的后宮是要充實的。 王遂娘暗暗琢磨了,她是不是要選些美人兒,去給了她的侄子呢? 獻美,以討好了君王,這真不是什么壞事。畢竟,王室里的人,也講究一個論資排輩的。當然,更講究了一個地位名份。 王遂娘如今是公主之尊,看著榮耀無比了。 可她的一切,全是建立在了母后的身上。母后寵她這個女兒。至于弟弟、弟妹? 弟妹更在意的,是弟妹小蕭氏自己生的兒女。王遂娘覺得她這個大姑姐,在弟妹小蕭氏的眼中,真不算事兒。 應合一下,盡點子親戚本份。 至于弟弟劉之燁? 多少年了,姐弟之間的感情自然有。若說多深? 王遂娘倒是覺得,總欠缺了一些。說起來,還是平平淡淡啊。真是站了立場,弟弟劉之燁肯定是站了劉氏一族的利益,站了侄兒那這的。 王遂娘總得未雨綢廖。 宣文八年,秋,九月九日重陽節。 這一日。 王宮里是早早的鮮活起來。 人人是新衣,人人是打扮得精神抖擻。 至于王室之中,重要的位置,人人皆是滿面笑容。 今天是冊封王太子的大典。當然,王太子尚小,這王太子自然就是需要了長輩的護持,然后,在君王的主持下,行了太子大典的典禮。 對此。 劉之燁和榮娘這二位,自然是當仁不讓的參加了。 大禮儀,祭祀天地與祖宗,在宗廟之內祈禱祭拜…… 一一禮儀行完后。 時辰已經過去了有大半天。 王太子的冊封,于一個國家而言,自然是要召告天下的大事。那冊封圣旨早早宣發了天下。今日的冊封大典,更多的是召告了天地與祖宗。 劉長石這一天是開心的。 他當晚,沒在王宮留宿。 劉長石去了王后的寢陵,在那一位墓陵前,他只是簡單的立了那兒。那些護衛遠遠的守衛著,沒人敢靠近了。 君王獨自站了王后的陵前。 “朕今日冊封宗賜為太子,你知道了,應該會很高興吧?” 劉長石說這話時,其實,只是說給他自己聽的。他當然懂,王后不在了??稍趧㈤L石的心中,付王后是還活著的?;钤诹?,他的記憶之中。 “朝臣又是有一些人上了奏章,想讓寡人選了賢慧的淑女,以充實后宮?!眲㈤L石說著朝堂上,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寡人壓下了?!?/br> 劉長石目光里,有些幽深。 “寡人會護好了太子,將來太子一定會是一個合格的儲君。寡人百年之后,這江山社稷要交到他的手上?!?/br> 劉長石說這話時,未嘗不是他對付王后的許諾。 “寡人會等待,等待宗賜的年歲再稍長的?!?/br> 劉長石哪會不懂得,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的想法?那些人都在圖謀了,新任繼王后的位置??赡莻€位置,劉長石從來沒想著選別人。 至少,目前是如此的。 劉長石哪會讓新的嫡子出現? 若再有了嫡子,繼續都是嫡子,憑什么宗賜是儲君?而其余的嫡子就真甘心嗎? 在權利面前,沒人是真君子,便是真小人都算得可愛。更多的,是人面獸心,又或著衣冠禽獸。 權利,這是世間最美的毒藥。 所以,劉長石不敢小瞧了,權利的魅力。更何況,還是權利巔峰的君王乎? 秋末。 王室又熱鬧了起來。 這時候。 莊縣伯爵付奇勇已經是守孝期過,除了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