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節
大魏朝在歷史上的名聲并不好,被大魏朝滅國的君主過得更凄涼。 司馬元曜仔細想了想,他還不準備改變歷史了。至少,在殺了劉伯玉之前,暫時不改變歷史,順其自然。 等殺了劉伯玉之后? 哪怕來一個與大魏朝平分天下,哼,也好過了司馬氏沒了皇權。 至于說,歷史之上那個讓漢人當什么天選之民的劉漢皇朝?沒了就沒了。 屁股決定腦袋。 他司馬元曜肯定是要當皇帝的。他的后人若當了皇帝,當了一個統治大江以南的南朝皇帝,也沒什么不好的。 反正劉伯玉得死。這個念頭在司馬元曜的腦海中生根了。 他不覺得,他有什么不對的。 司馬元曜想,等劉伯玉死后,他再提拔了劉伯玉那些手下就是。那些人在劉伯玉手下能立功,他擇了一部分最厚賞之后用了,肯定得保住了司馬氏的江山社稷。 第63章 咸安元年,八月。 榮娘、劉之燁這一對夫妻,自然是隨著母親劉王氏去探望了道觀中的劉遂歌。 有供奉的香油錢獻上。 道觀自然沒為難。 榮娘這是打從出了劉府,事隔十二年零十一月后,再次見到了曾經的劉府遂歌大姑娘。當然,如今得叫一聲“大姐”。 榮娘趕緊的遞上了,她們家備好的禮物。 劉遂歌對榮娘的態度挺平靜的,既然不熱絡,微是冷清。當然,應該有客氣話,還是有的。只是,榮娘瞧的出來。 這位大姑姐可能還是意難平吧? 在這個時代的士族姑娘眼中,榮娘的出生,確時低的可憐了。 榮娘倒不在意的。畢竟,人嘛,過得平安日子就好。 “這次來,娘有一事與你商量?!眲⑼跏蠈ε畠簞⑺旄枵f了起來。榮娘在旁邊就是靜靜聽著,她不發表了意見的。 其實,婆母劉王氏接下來要講了什么? 榮娘是知曉的。 因為,這個提議,本來就是榮娘跟夫君劉之燁講的。由劉之燁跟親娘劉王氏再提了一嘴兒。中間沒表露了是榮娘的意思。 劉王氏知曉后,只當是兒子心疼親jiejie了。 “娘,是什么要事兒?” 劉遂歌對于親娘劉王氏的話,自然是在意的。 “如今朝廷里掌權的是桓公。咱們家與桓氏一直有些聯系的,在桓公當政的人里,也有一些門路。都是老一輩兒留下來的舊關系?!?/br> 劉王氏說了這話時,也是因為她真讓兒子劉之燁給說動心了。 “遂歌,你這般年青,娘不能讓人一輩子枯死在了這道觀里。娘決定花了一筆積蓄,賄賂一些人。讓你出了這道觀?!?/br> 這話從劉王氏的嘴里吐出來后,劉遂歌的眼睛是眨了眨。 不過,劉遂歌沒打斷了親娘劉王氏話。 劉王氏繼續說道:“這事情娘有幾分把握的?;腹窒碌娜?,若得了好處,肯定也會行了方便。只是,往后你得改名換姓了……” “遂歌,你可愿意隨了娘的一點念想,將來出去后,嫁了一個好人家,過了常人的生活?”劉王氏對于女兒的期望,就是如此的小。 劉王氏活得這歲數,真不盼了什么榮華富貴的。她就想一雙兒女,都能有一個安穩的日子,平淡過一輩子沒什么不好的。 “……” 劉遂歌的睫毛動了動,隨后,她輕輕的點了點頭。 見女兒同意了,劉王氏歡喜的笑了。 榮娘在旁邊瞧著,也是花了一口氣。只要大姑姐沒意見,這事情婆母劉王氏自認為有把握的話,應該挺不錯的。 榮娘為何這般熱心? 嗯。 榮娘也是沒法子了。 因為,婆母劉王氏老來盯著她家啊,就想讓榮娘、劉之燁夫妻趕緊多添了子嗣。榮娘還是決定了,讓大姑姐也是過點正常人的生活。 到時候,若是忙碌了大姑姐的人生大事,婆母劉王氏肯定是會忙碌許久的。 許是等大姑娘劉遂歌的事情忙碌完了。榮娘家的玉娘、伯玉又長了歲數。到時候,兩個小孩兒已經稍稍能明了大人話中的事理。 到時候,榮娘也是樂意,與夫君一起再添了子嗣的。 只是事情得一步一步來,莫要cao之過急嘛。 轉移婆母的注視力,這就是榮娘這般熱心的原由。當然,從本心上講,當年在劉府時,劉遂歌這個大姑姐待她也不錯。 在觀里吃什么素,一輩子枯守名節,于榮娘眼中,也是可憐人。 若有好日子,讓親人過得更好些。榮娘不介意出出主意的。畢竟,女人不為女人,在這個時代里,大家都弱勢者啊。 更應該多多體諒一二嘛。 至咸安元年,冬。 建業城的冬天,已經冷了下來。 不過,許是因為大江在中原十三州的南邊,倒是不會向更北邊的大河那般,到了冬天有結冰的現象。 冬季了,還是南來北往的商賈在做了生意。 榮娘家自然也是繼續做了買賣。 到臘月時。 榮娘家添了一口人。嗯,左鄰右舍是不知道的。 “吃午飯了?!?/br> 榮娘做的午飯,擺了桌上后,去尋了大姑姐劉遂歌。這會兒,趙春花和劉之燁也是回了堂屋里,大家伙一起用了午飯。 唯榮娘是去替了親娘趙春花,先去忙碌了鋪子里的小買賣。 至于劉玉娘、劉伯玉兩個小孩兒,就是由得姥姥趙春花看顧一二,由得這兩個小孩兒自己用了飯食。 小孩子嘛,也是要學會了獨立的。 劉之燁吃飯速度快,他填飽了肚子后,就去替了榮娘的班次。 于是。 等榮娘上桌子,吃了專門給她留的飯菜時。這會兒,劉遂歌還是挺細嚼慢咽的。 瞧著大姑姐那等優雅的動作,榮娘得承認了。她們倆真讓人一瞧,就瞧出了大大的不同來。 等到了午飯后。 榮娘收拾好了一些小雜活。 待她到了院子時,就看見了大姑姐正用沙盤教導著女兒玉娘、兒子伯玉識字呢。 當然,兩個小孩兒里,玉娘還是學的有模有樣的。伯玉就是坐那兒,當了小背景板。對此,榮娘挺無奈的。 這一晚。 榮娘跟夫君劉之燁談了一個事情。 “三郎。要不,你平日城多教導一下伯玉?” 榮娘提了這話,是她瞧出來了,大姑娘對于傻愣愣的伯玉,似乎有些客套的過頭了??傊?,若是榮娘、劉之燁夫妻教導兩個孩子時,肯定是教導后,一一過問了兩個孩子的一切。 哪怕是伯玉從來不答了,榮娘、劉之燁也會在意的問了。 總之,榮娘、劉之燁夫妻也在力求了一碗水端平。 劉遂歌許是一個認為天賦更重要的人,小伯玉那等傻愣愣的,這位姑姐就是問了一二回,未得回應后,倒也是看淡了。 對此。 榮娘能理解。 只是,榮娘是親娘啊,她心疼兒子。卻也不好多講了什么。 就怕哪兒說錯了,挑起了家庭矛盾來。 “玉娘是女孩子,讓大姐教導挺不錯的。伯玉是男孩子,應該讓你教導了才好。他啊,還是得多學一學三郎你的為人?!?/br> 榮娘表示了,她就是挑了話頭之前,也是想好了理由的。 “言傳身教,以身做則。我覺得這才是教導的最好法子。三郎,你覺得呢?”榮娘說了她的意思。 劉之燁聽了妻子榮娘的話后,他點頭同意了。 “好?!?/br> “依你的意思。伯玉是一個小男兒,跟我這當爹的學習,那理所應當的?!眲⒅疅钔饬?。 打那一日后。 玉娘、伯玉平時,有在一塊兒玩耍的時候。當然,那是玉娘玩耍,伯玉在發呆。 更有時候,是劉之燁忙碌什么活,又或是外出有事時,更樂意帶了兒子隨行??傊?,劉之燁覺得,讓孩子多見一見市面,許能慢慢的變得好起來呢。 過了咸安元年。 來到了咸安二年。 春,三月初一日。榮娘過了二十三周歲的生辰。三月初三日,劉之燁過了十八周歲的生辰。 入了夏。 七月初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