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
趙春花對女兒榮娘笑著說道。 榮娘在心頭暗暗算了算。她決定再每日多做些豆腐,再多走些路程,再多走些胡同巷子,總之,加大豆府的銷量。 如此,一年應該能多攢些錢財了。 升平九年,過去了。 升平十年,春,三月初一日。榮娘滿了十周歲的生辰。 榮娘的個頭,哪怕有了勞動的辛苦呢。她還是長高了,她如今的身高已經跟親娘趙春花相當了。以榮娘的估算,等著她年紀再大些,鐵定是要超出了親娘的體量許多。 就是榮娘生辰這一天。 趙春花領著女兒榮娘專門去了一趟內城。 去了劉府的角門,又是給門人送了紅包,然后,才是遞了話頭。 當然,不是遞給了百明苑的主子。榮娘和親娘趙春花的牌頭,可不敢那般的大。這話,是遞給了王嬤嬤的兒媳婦春柳的。 春柳來見了榮娘和親娘趙春花。 趙春花送了春柳一雙自己親手做布鞋。爾后,才是拿出了東西來。 “這是奴婢專門給主子們做的東西。不貴重,就是小小心意。今個兒,大姑娘過生辰,后日三少爺過生辰……” 趙春花把禮物遞給了春柳,說道:“哪怕出府了,奴婢和女兒這心里頭,也是記著主子們的恩。春柳,這禮物拜托你轉交給王嬤嬤。求王嬤嬤瞧著合適不合適,呈到了主子們的面前……” “若不合適,便是算了?!?/br> 趙春花臉上倒是平靜,她淺淺笑容說道:“奴婢這心頭,就這點子念想?!?/br> 趙春花講得情真意切的。 春柳也就是應了。 爾后,榮娘和親娘趙春花留下禮物,就是離開了。 出了內城,回家的途中。 榮娘問了話,道:“娘,您是不是更喜歡劉府內的那種生活?” “府里有府里好,外面自然有外面的好?!壁w春花恬靜的笑道:“娘這般做,總是想著給你留下一條退路……” 榮娘一時間,有些明白過來了。 “娘,其實不必如此的?!?/br> 榮娘不想看著親娘把態度擺得低到塵埃里,那讓她覺得,她鼓勵親娘出府來的用意,全然就是在利用了親娘的母愛。 “我往后,會攢更多的錢,一定讓娘過了好日子?!边@時候,榮娘在想著,她也許應該更努力吧? 賣更多的豆腐,攢更多的錢財。 第19章 春,三月。 洛都城發生一件大事情。 災民北來。 非是天災,而是人禍。 北面的大秦朝廷已經被新的大魏朝廷奪走了江山社稷。不管哪朝哪代,一個皇朝興起之時,總是朝氣蓬勃的。 同樣的,一個皇朝最巨有擴張欲望的時候,也大半是在開朝之初。 大魏朝,非是漢人治理的朝廷。 大魏朝的國族是大晉朝未曾南難遷時,一統天下十三州時,大晉朝開朝之初在大晉皇族冊封之下,從漠北草原入了漠南草原生活的蠻人。 后來。 大晉朝廷南遷,北面的大秦朝廷崛起之時,大魏朝的國族就是大秦皇帝手下的打手,一直為大秦皇室立有汗馬功勞。不過嘛…… 一旦大秦皇室式微之時,大魏朝這等習漢文,用漢制武器的馬背民族,自然就是噬主了。 大魏朝的國族,立國之短。這等時候,行于四方的自然是武力。 大晉朝,在大魏朝的國族眼中,就是肥rou,而且還是一塊在嘴邊伸伸頭,就能連皮帶骨吞進肚子里的大肥rou。 升平十年。 春。 大魏朝的國族部軍南下。大晉朝的北疆重鎮,徐州城失守。 過了徐州城,淮南路以北之境,全是一馬平川。所以,大晉朝目前守住的就是淮南路的淮南水系,以及淮南路的山川要沖之地。 大魏朝想南攻,大晉朝想茍安。 這等情況之下,遭災的只是平民百姓。豪門大族早是有些風聲之時,已經南遷而走。于是,洛都城一時之間,人滿為患。 黃帝陰符經曾講:天發殺機,移星易宿。地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 在這樣一場動蕩之中。 哪怕是生活在洛都城的榮娘和親娘趙春花母女,她們二人的生活也是被影響了。 首先,洛都城的糧價上漲了。 其次,租賃屋舍的價格也是上漲了。 當然,榮娘的豆腐生意倒也是越加興隆起來。畢竟,南遷而來的,除了豪門巨戶,還有許多小富之家。至于災民什么的? 那些身無分文的人,早被攔在了洛都城外。 榮娘只在賣豆腐時,聽了一些進洛都城投靠親戚的南遷小門小戶人家,講了災民的可憐。那又如何呢? 榮娘幫不了誰。 榮娘目前討生活,想獨善其身,都算得勉強支持。畢竟,榮娘和親娘趙春花雖然小有積蓄,可她們母女在洛都城的生活,還是如浮萍一般。 入夏后。 洛都城的天氣非常熱起來。 榮娘這晚歸來后。 用了夕食。 榮娘就開始泡豆子,把手頭的雜事料理好后。榮娘沐浴一回,又是洗個頭發。 在院中納一納涼,擦干了頭發。榮娘跟親娘趙春花也是聊起天來。 “娘,我打算賣一陣子豆腐后,看一看光景如何?”榮娘說了這話后,又道:“要不然的話,咱們搬家南遷吧?!?/br> 榮娘會這般講。完全是因為她探聽了一些消息。 那些消息里講,跟大晉朝廷打仗的北面蠻人,都是兇惡成性的。燒、殺、搶、掠,簡直就完全是那等草原上的野蠻人作風。 總之,大晉朝廷失陷之地,不光是富戶得遭災,百姓也是落不得一個好字的。 特別是這時代的軍隊,常常在攻陷城池前,若遇抵抗的話,往往有屠城的習慣。 榮娘聽到那些聽來的消息,背后冷汗就是蹭蹭的冒。 至于榮娘為何起了想法,想搬家南下? 那是因為大晉朝廷建立都城的地方,還在更南邊的建業城。那里有一條天塹大江,守護了南方的土地。 南北風土不同。 中原大地,北人善馬,南人善舟。 大晉朝廷南遷后,對于水師這等利器,還是打造的非常利害。至少,榮娘在遂歌大姑娘身邊時,聽過女學先生講課時,就是夸贊過大晉朝廷的水師。 想來,能被那般夸,又是國之重器,再如何還是有些真本事的。 “搬家?” 趙春花聽著女兒的話后,連連搖頭。 “榮娘,咱們哪有那般多的銀錢?”趙春花說這話時,是苦惱的。她覺得女兒許是多想了。瞧一瞧,如今的洛都城多繁華熱鬧? 而且,洛都城又是淮南路,最是城高城堅的地方。 這大河以北的大晉朝廷疆域,就沒有哪座城池比洛都城更加能安穩了。 “往南邊去,一路上的花銷太大了?!壁w春花連連搖頭,反駁了女兒的提議。榮娘見親娘沒同意她的話,她也不在提了。 榮娘也就是提一嘴兒。事實上,她也是猶豫的。 到底這時代的搬家,可不像著她的前一世那般容易。在這個交通基本靠走,交流基本靠吼的時代里。搬家,特別是選距的搬家,確實不是容易的事情。 首先,就是路引的問題。 其次,你得有錢,非常有錢…… 嗯,歸根結底的關鍵,就是得有錢、有錢。錢乃萬惡之源,可沒錢寸步難行。 有了錢,其它打點打點,什么都是好解決的。問題就在于,榮娘和親娘趙春花屬于窮人這一階層的。她們缺錢,非常的缺錢。 升平十年。 夏,過去了。 秋。 天氣本來最好的時候。 榮娘這時候沒有賣豆腐了。她窩在了家中,跟親娘趙春花一起當了家里蹲。 這時候,榮娘心里頭是非常害怕的。因為,洛都城外,那陣天的喊殺聲太嚇人了。 洛都城,已經成為戰火燃了起來的戰場前沿之地。 洛都城中。 能組織的青壯年,已經被組織起來,當了護城的兵丁。大戶們也是捐錢捐物,總之,保衛自己的家園。 “唉?!?/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