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節
輕煙扶搖而上,涼亭之側漸漸的有了一層淡淡的暮靄,張芫蓉踏上長席,跪在古琴后邊,一雙纖纖玉手放在古琴之上,等著萬籟俱寂之時,開始抖動手腕按出了一個起調。 “錚……” 厚重的琴聲悠悠回響,繞著花木朝上盤旋,還未等眾人回過神來,那如流水一般的琴聲慢慢的在耳邊飄蕩。 這琴聲恰似珍珠散落,敲擊著冰晶玉盤,高高低低錯落有致,清脆得令人心顫,仿佛扶著白玉闌干在遠遠眺望,見著遠處的雪山上有蓮花盛放,一朵又一朵開遍山巔,燦爛漫然成了一片錦繡。 曲調層層疊疊的向上翻動,引著人屏聲靜息的聽著,總覺得這調子到了極致,可偏偏接下來又朝上翻了一層,似乎沒有窮盡之時。 “不錯!” 當琴音漸漸平息,胡太后率先拍掌叫好:“張大小姐這琴技果然極妙,快讓她過來,哀家實在喜歡,有小東西要賜她?!?/br> 張芫蓉得知琴藝得了太后娘娘的贊賞,心中得意,舉步上了涼亭,向兩位娘娘問候了一句,福身以后站直了身子,微微低下頭站在一側,那身姿婀娜,看得胡太后更是歡喜:“琴彈得好,人也生得美,張國公府果然真是出人才?!?/br> 張芫蓉抿嘴微笑,心里甜滋滋的。 “張大小姐,你且過來,哀家有好東西要賜你?!焙蟪瘡堒救卣辛苏惺郑骸斑^來些,讓哀家好好兒看看你?!?/br> 張芫蓉含笑上前,胡太后拉著她的手仔細打量了一番,嘖嘖稱贊:“原先隔得遠看得不是很清楚,只說生得美貌跟花朵兒一般,現兒在近處打量,竟是找不出一絲生得不好的地方,國公夫人可真是會養人,怎么就將這孫女兒養得這般水靈靈的哪?” 夸贊了張芫蓉一番,胡太后從自己手上抹下一個和闐白玉手鐲來:“張大小姐,這個鐲子哀家隨身戴了四十多年,養得還算圓潤,今日就賜給你罷?!?/br> 張國公臉色一變:“太后娘娘,芫蓉怎么禁得起這般貴重的東西!還請娘娘收回!” 胡太后的眼睛朝他橫了一眼,又轉過來望向張芫蓉,笑著道:“張大小姐,你可別被你祖父嚇住,這手鐲兒并不貴重,只不過是哀家貼身戴了四十多年罷了,都說玉養人,哀家現在是個老婆子了,還說什么養不養的呢,還是給了你們這些年輕姑娘罷,讓這玉養養你們年輕人才是正經?!?/br> 張芫蓉嘴角微微上翹:“多謝太后娘娘賞賜!” “我最喜歡你這樣的性格,直爽?!焙笮χc了點頭,拉住張芫蓉的手,親自將那白玉手鐲戴到了她的手腕上:“哀家當年戴這手鐲的時候也覺得手腕太瘦撐不住,后來竟越來越合適了?!?/br> “是么?”張芫蓉抬頭望向胡太后,笑意深深:“那是太后娘娘福氣多了,自然就戴得滿了些?!?/br> “啊呀呀,可真是會說話?!焙笮Φ酶情_心了,旁邊張皇后不由得多看了張芫蓉一眼,心道兄長這女兒越長越機靈了,早在五年前她曾跟著祖母進宮一次,那時候看著還只是一團孩子氣,現兒瞧著卻是貌美如花兼著冰雪聰明。 張國公面色沉沉,深恨長孫女怎么就這般不知輕重,竟然真的就這樣將那白玉手鐲給收了,難道她不知道這白玉手鐲對于胡太后意味著什么——戴到手上四十多年從未離過身,這手鐲自然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張芫蓉下去以后,緊接著張府的年輕人輪番上場,不僅僅是小姐們,就是公子們都到長席這邊來展示才藝,有彈琵琶的,有吹笛子的,有拉二胡的,一時間各種曲調悠悠,挽秋閣十分的熱鬧。 不會樂器的公子小姐們也有自己的本事,長席之側還有幾張桌子,有丫鬟站在一側研墨,幾位公子手里提著筆苦苦思索,似乎是即興賦詩,還有一個約莫四五歲的小公子跑到涼亭前邊,用稚嫩的童音背了一首長歌行,臉上的表情極為豐富,逗得胡太后與張皇后兩人笑了個不歇。 “若嫿,你們張家果然是詩禮傳家,這么小的孩子都能背如此長的詩了哪?!焙笊焓种噶酥改堑昧速p賜的小公子,連聲稱贊:“此子日后必成大器?!?/br> 張皇后含笑道:“不過是母后夸得好罷了?!?/br> 心中得意之余,她卻有一絲隱隱的焦躁,轉頭朝涼亭不遠處的一張案幾看了過去,案幾后邊坐著張鳴鏑,她的兄長。 他分明知道自己回張國公府的目的,為何還不將她的懐瑾喊出來讓自己過目? 張皇后覺得現在她正處于迷霧深深之處,日頭就在迷霧之后,而她卻只能看到一點點微微的日影,看不到那燦燦光華,這讓她實在有些不安。多么希望一伸手就能將那層迷霧撥開,能看到迷霧后邊的一輪紅日。 張鳴鏑垂首坐在那里,手里拿著一只螃蟹慢慢的剝著殼,仿佛那只螃蟹是現在他唯一關心的事情。他決定先將螃蟹的鉗子給解決,將兩只大鉗子拽了下來,鉗子簽子一起上,白嫩嫩的蟹rou便從紅色的蟹殼里慢慢的被掏出,一點點的落在小碟子里邊,用筷子夾起一塊蟹rou朝調味的碟子里蘸了過去,就聽著家仆報出一個名字:“懐瑾公子的畫作已成?!?/br> 他的心砰砰一跳,筷子好半日都沒有落下去。 不知外甥畫了什么畫?蘭如青告訴他,皇長子殿下天資聰穎又勤奮好學,不僅學了儒家典籍,還學著畫畫,而且畫得很有神韻,似乎天生便有這本領。張鳴鏑有些將信將疑,畢竟再怎么樣也只有六個月的光景,這半年的辰光又能做成多少事情?貪多嚼不爛,就怕皇長子殿下什么都會一點,又什么都不精。 一個穿著銀色長衫的少年捧著一幅畫從涼亭之側轉了出來。 張皇后的身子微微搖晃了一下。 她聽到了“懐瑾”兩個字,全身即刻間繃緊,似乎一張拉滿的弓。 上回張鳴鏑進宮向她密報皇長子殿下已經找到:“他被青山坳一對夫妻收養,自小聰敏好學,鄰村那個老秀才給他取了個名字叫懐瑾,只是他那養父母不識字,不知道如何寫,只喚他大郎?!?/br> 懐瑾,這是個好名字,張皇后點頭:“很好,我的孩子就叫懐瑾?!?/br> 自那以后,每日她都會心中默念懐瑾這兩個字——懐瑾,懐瑾!她琢磨過很多次,她的懐瑾是一副什么模樣?最終,今晚她要見到她的孩子,在他出生二十年后。 第257章 中秋夜(三) 月光照在青石小徑上, 輕輕踏在月光里,就如踏在人的心坎上,一步又一步, 崔大郎走得極慢, 仿佛每一步落下去就會踩著心尖尖那般疼痛。 一陣秋風漸起,小徑旁邊的樹上有飛花如雨, 花瓣飄零,落到了崔大郎的肩膀上, 又沿著衣裳緩緩飄落到腳邊, 長衫盡處點點緋色,猶如淚滴。他絲毫沒有在意身邊的一切,只是捧著那幅畫作, 慢慢的朝前走去。 涼亭里坐著四個人, 有兩個今日他下午已經見過,而另外兩個……崔大郎的心砰砰的亂跳著,那便是他的母親和祖母了吧? 兩人都戴著華麗的鳳釵, 長長的珍珠流蘇垂到了額前, 崔大郎不大認識寶石,但依舊看得出來, 流蘇下邊的那排紅色寶石墜子定然價值不菲, 在燈下閃著燦燦的光芒。中間坐著的老婦頭發尚黑,夾雜著幾根白發,與他的外祖母相比要顯得年輕,而旁邊那位四十許的中年美婦, 一雙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著他,舍不得移動半分。 那就是他的母親了,崔大郎捧著畫的手微微顫抖了起來。 “懐瑾見過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彼褪仔卸Y,將那幅畫高高捧起:“今日中秋月圓,懐瑾特地作畫一幅,恭祝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身體安康,一切順意?!?/br> 胡太后不以為意的看了一眼站在那里的崔大郎,轉臉望向張國公:“張國公,這是你第幾個孫子?” 張國公淡然道:“這是一個遠房的外甥孫兒,他祖母對我夫人有恩,現今家道中落,他祖母臨終前寫信與我夫人托孤,故此……” “原來如此?!焙簏c了點頭,滿心悲憫的望了過去:“你叫懐瑾?姓什么?” 頃刻間,氣氛凝重,張國公有些擔心的望向了崔大郎。 盡管他覺得用“許”這個姓氏并無大礙,可胡太后問起來,他還是忽然間有些心虛。 “回太后娘娘的話,草民姓許?!贝薮罄傻椭^站在那里,捧著宣紙的手心微微沁出了汗珠,有些濕滑,幾乎要將宣紙粘疊在一處。 “許?這是國姓啊,你老家何處?若是推起家族族譜來,指不定你祖上還會與□□是本家呢?!焙笈e目瞟了崔大郎一眼,只覺這年輕人身形高大,可卻因著低了頭看不清他的相貌,和顏悅色道:“許懐瑾,不必拘束,你且抬起頭來,讓哀家來看看你?!?/br> 得了吩咐,崔大郎不敢不從,慢慢抬起頭來。 抬起頭的那一剎那,張皇后身子搖晃了下,眼角有濕冷的淚珠滑落。 她生怕被胡太后發現,慌忙轉過頭來跟身邊站著的掌事姑姑說話:“青蘿,給我去剝個螃蟹來?!?/br> 轉臉瞬間,她舉起手來,衣袖從臉頰擦過,把那行淚水悄悄擦干。 這便是她的孩子,看到他面容的第一眼,她便知道不會錯。他的眉眼看上去是那般親切而熟悉,多少次自己對著鏡子看的時候發現也是這樣的一張臉。張皇后目不轉睛的盯住了崔大郎,那般高大挺拔的身材,那般英俊的面容,她的孩子,就如一株玉樹站在涼亭里,將整個涼亭都照得熠熠有光。 “好個標致的少年郎!”胡太后驚呼了一聲,瞇了瞇眼睛:“可惜了,這般整齊的孩子咋就這般命苦吶?許懐瑾,你家中已無親人?” “是?!贝薮罄勺呱锨耙徊?,將那張宣紙放在案幾上鋪平,一邊低聲道:“雖然懐瑾已無親人,可仍愿天下之人都團團圓圓,家庭和諧?!?/br> “不錯,有這般胸懷真真難得!”胡太后低頭看了過去,就見宣紙上畫著一輪明月懸掛于空中,花叢間坐著一群人,有男有女,有長有幼,期間有一小兒趴伏在母親膝蓋上,伸出手來似乎在索要什么東西,嬌憨之態著實可愛,而他的母親慈眉善目,雙手攏住他的肩膀,微微而笑。 “咦……”胡太后輕輕噫了一聲,一般的中秋畫作,莫不是著色中秋之月,或是江畔柳枝纏綿,一輪明月映照江水之上,或是月下海棠吐艷紅燭高照,畫紙之上構圖稀疏,要將那清淺的月色體現出來,可怎么這畫卻畫得如此之滿?畫紙上塞滿了各色人等,那空中的月亮反而顯不出亮色來。 張皇后也湊過頭來看崔大郎的畫,見著幼兒慈母,這眼淚再也忍不住,吧嗒吧嗒的落了下來。 張國公眉頭一皺:“懐瑾,還不快些退下!” 崔大郎“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看著張皇后趴伏在案幾那邊,雙目淚流,心中也是酸酸澀澀的一片:“娘娘請恕罪,懐瑾……” 說到此處,他忽然間無語,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如何往下說。 “無妨?!睆埢屎髷[了擺手,旁邊青蔦姑姑遞上了一塊帕子,她接了過來按在眼角輕輕擦去淚珠,一雙眼睛朝崔大郎看了過去,見他神色間有孺慕之意,不由得心間有戚戚,眼淚又慢慢的滾落下來。 “娘娘,懐瑾無父無母,一直由祖母撫養長大,后來竟是連祖母也過世,懐瑾只剩孤身一人漂泊于世,今日中秋月圓,見景生情,畫了一幅中秋行樂圖,只愿余生能有此團圓美滿,還請娘娘不要見怪懐瑾無理之舉?!?/br> “本宮并未責怪于你,只是觸目傷情而已?!睆埢屎髶u了搖頭,眼神迷離:“這幅畫本宮很是喜歡,不知道許公子能不能將這畫送給本宮?” “此乃草民之福?!贝薮罄衫事晳?,一份快意從心中漸漸滋生,有一樣自己的東西與母親作伴,多少能給她一點寬慰吧。 “來來來,本宮要賞你點東西?!睆埢屎笪艘幌卤亲?,用帕子擦了擦眼睛,極力將自己的情緒穩定住,滿腦子里都在想著該拿什么東西給他才好——如意?玉玨?九華冠?美玉腰帶?一大堆東西在張皇后腦袋里晃來晃去,似乎不能安靜下來,上上下下跳躍著,仿佛都在沖著她喊:“選我,選我!” 張皇后恨不能把天下所有的好東西都捧了給面前的這個年輕人,畢竟她缺失了做母親的職責二十年,用什么去彌補都覺得不夠,哪怕是最最珍貴的東西,也不及這斷層的二十年辰光。 “若嫿,怎么了?你打算賜什么給許懐瑾?”胡太后瞥了身邊的張皇后一眼,只覺她今晚實在有些反常,素日里兒媳都是一副處事泰然自若的神色,哪怕是皇上薄待于她,她也無半分異樣的神色,而今日,不過是區區一幅畫,就讓她這般動容? 雖說畫卷上的母子之情或許能觸動兒媳的心思,但也不至于讓她如此失態,胡太后盯著跪倒在地的崔大郎看了一陣,越看忽然覺得精神恍惚起來。 此人愈看愈面熟,究竟自己是哪里見過他?胡太后瞇縫了下眼睛,陷入了沉思之中。 張皇后想了又想,最后從自己腰間節下一枚玉佩托在掌心:“謙謙君子,溫潤如玉,這塊玉佩便賜予你罷?!?/br> 崔大郎高舉雙手接過,重重的磕了一個頭:“多謝娘娘賞賜?!?/br> 張皇后坐在那里,目光溫柔的望著崔大郎,眼角眉梢俱是歡喜神色。 兩位娘娘在張國公府并未坐很長時間,差不多大半個時辰以后,兩人便起駕回宮,張府眾人相送至中門,又是黑壓壓的跪了一地,張皇后上鑾駕之時,一雙手擎著簾幕,回過頭來戀戀不舍的望著那個穿著銀白色衣裳的年輕男子,站在那里失魂落魄。 “娘娘,該上鑾駕了?!?/br> 青蘿與青蔦兩人扶住了張皇后,在她耳邊輕輕提點。 娘娘今日可是有些失態,但愿不要被太后娘娘看出端倪。兩人有幾分焦急,壓低了聲音:“娘娘,太后娘娘在朝這邊看呢?!?/br> 張皇后如夢方醒:“時辰不早,該回宮去了?!?/br> 話是這般說,可腳卻舍不得挪動,過了許久,這才踏足上了鳳駕,坐到了鑾駕里,還悄悄掀開簾幕一角,一雙眼睛緊緊的盯住了跪在地上的那個身影,久久不能移開。 “起駕回宮!” 司禮內侍的聲音拉得長長,鑾駕輕微搖晃了一下,慢慢前行,張皇后猛的撲到了鑾駕之側,幾個抬著鑾駕的內侍只覺肩膀一晃,只覺奇怪,皇后娘娘在里邊作甚,為何忽然這步輦有些不穩當起來? 鑾駕微微的搖晃了兩下,很快又平靜下來,只是靠近張國公府的一邊要吃重些,抬著步輦的內侍們看了看張國公府的大門,前后挨著的兩人交換了個顏色,微微嘆息,心中還以為是張皇后舍不得離開娘家,正趴在步輦一側回望哪。 步輦之內,張皇后抓住了軟簾攥在手掌,臉上早已是淚流成河。 多少年了,她一直心心念念盼望著要見到自己的兒子,今晚終于如愿以償,可離別的時候卻是那般撕心裂肺的疼痛,幾乎要將她整個人生生的扯成兩半。 一半,跟著胡太后回宮。 而另一半,留在張國公府,留在她的孩子身邊。 第258章 中秋夜(四) 樂熙宮的內殿里燈光晦暗不明, 里邊的東西模模糊糊的一片,就連坐在那里的兩個人都只余下一團黑黑的影子,看不清她們臉上的神色。 “多謝母后陪我回張國公府?!?/br> 好一陣沉默, 張皇后只覺自己有些壓抑, 站起身來,走到了胡太后面前行了一禮:“母后早些歇息罷, 時辰不早了?!?/br> 一只手伸了出來,抓住了她的手腕。 “母后?”張皇后有幾分心虛, 眼神閃爍:“母后還有什么事?” “若嫿, 哀家留你下來自然是有事情?!焙笠浑p眼睛盯住了張皇后的臉,半分也不肯移動:“若嫿,你跟哀家交個底, 為何你今晚執意要去張國公府?” “母后, 臣妾只是想回娘家一趟,這么多年沒有回去過,中秋佳節陪著父親母親賞月團圓, 自然是一件賞心樂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