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
風聞現任黨支部副書記徐有才是瞿總的接班人,何況他還是集團副總,贏面很大。老閆自從抱上他的大腿,一改往日對黨支部那伙人愛答不理的態度,集團申報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老閆比負責該項任務的黨支部還上心,整理申報材料,設計封面,甭管多小的事,黨支部但有所求,老閆無一不應。 很難想象最近好的蜜里調油的兩個部門會起沖突,也許老閆內分泌失調,自己發癲……猜不出所以然,舒楝聳聳肩,放棄追根究底。 下一刻,她知道了謎底。 本該明早九點出現的新晚報副主編傅辛成臉色鐵青地奔下樓梯,跟在后面的記者林孜琪也沉著臉,冷不丁和站在前臺旁的舒楝打了照面,他收住腳步,無奈地搖搖頭,嘆了口氣,扭頭去追自己上司。 傅辛成走到門邊,猛然回轉,雙眼噴火地盯住舒楝,手指就差戳她腦門了,“閆寶行搞什么鬼,新雜志樣刊都出了,線上交易平臺也正在試運營,他商量都不跟我商量就拍板兒賣出去了,還有你,他做決定前,你怎么也不跟我通下氣兒?當初可是你找到我談合辦新雜志提案的,費了多大勁兒才促成合作,沒有人比你更清楚,現在說賣就賣,千萬別告訴我,在這樁交易中,你沒摻一腳!” 舒楝的嘴張開又閉上,她找不到合適的語言形容她此刻的震驚和憤怒,沒錯,這樁交易中,她是無辜的,無辜的像個白癡,她甚至不知道老閆如何神不知鬼不覺的聯系好了買家,又如何把這個消息瞞得密不透風。 在傅辛成看來,舒楝和老閆是一伙的,他朝她發火理所應當,但看她的反應比他接到老閆的電話時更茫然,于是難以置信地問:“這事你不知道?” 舒楝惡狠狠地磨牙,“我要是知道了,這么缺德的事他干得成么!” 傅辛成終于讓怒火中燒的大腦冷靜下來,找回一絲理智,就立場來說,他和舒楝是一致的,兩個人都急于打破在單位受轄制的現狀,致力于開辟能夠自己說了算的新事業——傅辛成在報社是萬年老二,做了多年的抬轎人,終于熬走了一把手,以為上位的機會來了,誰知空降的人輕易地摘去了他望而不得的勝利果實。 舒楝的情況略有不同,她是為自己效力的部門謀個退路。 瞿總當家時,喜好作秀,熱衷搞面子工程,故而重用精通此道的閆寶行和他的企業文*化部,上行下效,集團和分公司的人也跟著高看老閆一眼,即使再不齒他的為人,見了面,也得捏著鼻子尊稱一聲“閆老師”。 企業文*化部地位超然招致了不少眼紅和嫉恨,人們在背后親切地叫老閆狗腿子,更把他領導的部門看作可有可無的雞肋。如果瞿總倒臺,老閆耀武揚威的日子也就到頭了,很難說繼任者萌哪一套,近來集團人事變動頻繁,有人升有人降,其中蹦跶得最歡的要數閆寶行的老對頭盧博士。 盧博士和他的企業戰略發展研究室正著手調整集團的組織架構,很多部門面臨著合并整合,一時之間,從高管到職員人人自危,企業文*化部更是首當其沖。 如此大規模的“戰略調整”,比較冠冕堂皇的官方說辭是“以更良好的姿態迎接未來的挑戰,而不得不經歷轉型過程中的陣痛”,但明眼人心中自有計較,不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老閆和盧博公開別苗頭不是一回兩回了,盧博這次手握尚方寶劍,磨刀霍霍揮向高耗低產部門以及非核心業務部門。作為后者,即便企業文*化部被調整沒了,也不過是“艱難地抉擇”下必要的犧牲罷了。 無論是舒楝還是老閆都不會引頸就戮,早在集團有異動時,倆人就琢磨著想轍兒躲過這一劫。舒楝的思路很清晰,獨立出去,只有這樣才不用戰戰兢兢地聽命行事,不用擔心因為上面的喜好變化而被裁撤,所以她想辦一本新雜志,老閆也同意了。 做一本可以發售的雜志,與企業內刊和dm雜志不同,不僅需要錢還需要刊號,刊號的事傅辛成可以用新晚報的名義申請,至于錢,舒楝正和幾個有意向的投資人在談,這個節骨眼上老閆釜底抽薪,只會說明一件事,他又抱上了新的大腿,并與之達成某種共識,把雜志和配套的線上交易平臺打包賣掉應該就是投名狀了。 前后一想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傅辛成冷哼一聲,“閆寶行涮我沒關系,可他連我們報社一塊涮,刊號的事兒就別惦記了!”,說完拂袖而去。 舒楝臉色幾度變幻,呆立半晌,轉身上樓,直接闖進老閆的辦公室。 “啥寧?”,老閆愕然抬頭,看到是舒楝,擰緊了眉頭。 “賣掉新刊和線上交易平臺,上邊就不動企業文*化部?” 這些年自己身邊的下屬來來去去,唯獨舒楝職位一路攀升不是沒有道理的,她是聰明人,不需點撥,心中想必早已透亮,反正塵埃落定,他不介意跟親信交下底,“徐總的意思是,咱們部門的攤子不要鋪太大,專注于企業內刊和公關宣傳這兩塊就好。以前咱們走領導路線,現在走基層員工路線,誰能說半個不字,出于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撤誰也不能撤咱們部門” 知道接下來要說的話無濟于事,舒楝還是忍不住質問:“只要新刊拿到投資人的錢,咱們部門立馬可以出去單干,什么瞿總徐總都不用理會,他們什么意思也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外行領導內行這回事再也不會發生了!” 老閆點了支煙,猛吸兩口,煩躁地說:“你真當投資人的錢那么好拿?他們為什么想投錢,還不是看咱們的后臺是城投集團!徐總說了,以后他會推我進行業協會當會長,有了行業協會的背景和資源,什么雜志辦不起來” 看來徐總許諾給閆寶行的條件甚為豐厚,那么需要閆寶行回報的絕不僅僅是賣掉一本小小的新刊。 舒楝輕輕扯了下嘴角,笑意未達眼底,“我就不問賣掉新刊和線上交易平臺的錢去哪兒了,料想徐總的胃口不會這么小吧,他一定另有所圖,你說是不是,閆老師” 聽了舒楝的話,老閆詫異之下被煙嗆到了,咳嗽平息后,不自在地撫了撫光溜溜的腦門,扭頭望著窗外,低聲說:“瞿總的位置,徐總還不一定能坐上,負責項目質量管理的廖建國也是有力的競爭人選……” 舒楝不露聲色地問:“所以呢” “所以——”,老閆的眼神晦暗不明,臉頰的肌rou神經質地抽搐了一下,獰笑著說:“所以就要搞他,為徐總讓路!” “怎么搞?廖總官聲良好,人緣也不錯,據我所知也沒什么黑料,閆老師想……無中生有?” 最無恥的嘴臉已經撕開了,老閆也不打算偽裝,他呷了口茶,淡淡地說:“廖建國不是跟著瞿總去了趟海南嘛,有沒有收東道主的錢誰說得清” “我說得清啊”,舒楝佯裝無知,“海南之行,我全程跟拍,收了錢我能不知道?倒是瞿總接受了東道主的好意,去歐洲學習考察了一圈” “那就更好了”,老閆彈彈煙灰,“有你在,廖建國就算有一百張嘴也說不清了” “你讓我誣陷廖總?” 老閆皺眉,“小舒,你用詞嚴重了!”,旋即又笑了,“咱們頂多算擾亂視聽,等徐總位置坐穩了,再為廖建國澄清也不晚,咱們要做的是態度曖昧點,廖建國也許收錢了也許沒收,需要考量的是上邊的人” 舒楝自問不是多么崇高的人,走出校門后,良心也有了很大的彈性,饒是如此,還是被老閆不加掩飾的卑鄙給惡心到了,她輕蔑地瞇起眼睛,“如果我拒絕呢?” 老閆的臉色霎時變冷,惡聲說:“那你要想清楚了,咱們是坐同一條船的,我遭殃了,你也好不到哪兒去,沒了企業文*化部,我還是辦公室主任,大不了日子過得清閑一些,你可有去處?人一旦失勢,比喪家犬還不如,小舒,我喜歡和聰明人共事,你應該明白,什么叫死道友不死貧道!” 舒楝雙手撐住辦公桌,垂首俯視老閆,“閆老師,你這是在低估我,還是高看我?” 見舒楝似有松動,老閆換上勸慰的語調,“低估還是高看全憑你的選擇,你現在供的房開的車花銷不小吧,你放心,只要咱們把這道坎兒邁過去了,什么都有了,錢,小意思!” “那閆老師就拭目以待吧” 舒楝回到自己的辦公室,失落與挫敗無所遁形,就像中了一槍,她聽到胸口破碎的聲音。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辦公室政治神馬的大家要小心 第7章 以夢為馬 傍晚下班,舒楝推了應酬,打車回家。 搖曳的燭光照亮室內一隅,角幾上擺著一支紅酒,舒楝裹著浴袍深深地陷在沙發里,波爾多紅酒杯遮住了半張臉,她不知節制地仰頭吞完最后一滴酒液。醉意朦朧中她想,每個人都有一段純白的日子吧,相信正義、相信夢想、相信一切美好的詞匯…… 這樣的夜晚,適合追憶。 七年前,除了夢想,她一無所有,那時的她元氣滿滿,不知轉彎,倔強得可愛,卻也格外讓人詠懷,青春對于她來說,在記憶深處永不散場。 舒楝從名牌大學新聞系畢業后,滿腔的理想主義遭遇了現實的無情絞殺,同一期畢業生里只有不到六位同學做到了學以致用,能跟報社或者電視臺正式簽合同,家里多少都有點背景,舒楝一個外地人想都不要想了??v使她實習期間表現出色,頗得紀實頻道的各位老師歡心,沒有名額也是白搭。 相熟的師姐幫她開拓思路,“咱們專業出來的,不外乎五條路,一讀研然后爭取留校;二出國鍍金拿個洋學位再回來當敲門磚;三考公務員,報個清閑衙門,對于女孩子來說最適合不過;四在電視臺沒名沒分的當牛做馬,小姑娘起早貪黑剪輯片子,不出幾年身體一準垮了,這樣煎熬等一個不確定的機會很虧;五當自己是祖國的一塊磚,哪里給錢哪里搬,都說中文專業萬金油,新聞專業也沒差,只要不造飛機火箭什么不能干?” 言者諄諄聽者藐藐,舒楝初出校門,正是書生意氣躊躇滿志之時,她想堅持新聞夢想,成為肩負社會良知,揭露黑暗現象的記者,怎么能為了稻粱謀向現實折腰呢。 年輕人有一往無前的資本和勇氣,舒楝也不例外,看到市報的招聘信息,不作他想,當即投了簡歷,筆試面試通過后,她和市報社簽了勞務合同,成了新聞版的一名編外記者。 帶她的前輩提醒,“你這合同簽的有欠公平” “只要能跑新聞餓不死就行” 呵,少年人不識愁滋味,前輩搖搖頭。 舒楝每天精神頭十足地來上工,端茶倒水掃地抹桌子干得不亦樂乎,指望自己勤快點前輩老師們外出采訪時捎帶上她。 社會新聞版的記者出任務是機動的,晚上還要值夜班,甭管跳樓的喝藥的肇事逃逸的,諸如此類的突發狀況又不會按時按點來,為了抓新聞線索,就得和朝九晚五說拜拜,忙起來幾天不見人影是常有的事。舒楝一職場菜鳥,重大新聞輪不到她跟,頂多打打下手校對校對稿子 相比同組前輩忙得腳不沾地,舒楝閑得發慌,決定發揮主觀能動性,火力支援報紙其它版的同事。她也不是那么沒眼色,跨版這事肯定要向直屬領導請示才行。領導劉聞和她是校友兼師兄,新聞系的大神級人物,拿過“中國新聞獎”,畢業多年,聲名依然在系里流傳。 劉聞埋頭寫稿,耳邊清凈的過分,小師妹初來乍到,趁著新鮮勁,拿他當大神供,小廝一般鞍前馬后伺候著。一向朝氣蓬勃的姑娘玩靜默他還有點不適應,不禁抬眼看去,嘿,師妹正向地產版塊的同事暗送秋波,那積極主動躍躍欲試的樣子,不由得讓他想起剛參加工作時的自己,職場新人需要入門忠告,更需要快速了解圈子潛規則的提點,避免做無用功。 “小舒,你知道咱們跑新聞是分口的嗎?” 舒楝點點頭,這誰不知道呀,各司其職唄。 劉聞看她一臉懵懂,心知話得說透點兒,“咱們報紙呢,比較好的口有地產、醫藥衛生,這種廣告性質的版塊,用不著外出采訪,就會收到對口單位制作好的成品,稍加潤色就能上稿” 劉聞點到即止,舒楝也不笨,領導的言外之意她秒懂了,人家地產版稿件現成,哪兒用得著她獻殷勤。況且你幫人家忙,人家不一定領情,涉及到署名稿費,人家憑什么便宜你一外版小記者。鬧不好被碎嘴八婆再編排一鉆營巴結人的名聲,她就不用混了。 多虧師兄的從旁指導,舒楝安然度過了職場新人期,初時的興奮與忐忑剛平復,隱憂又生——差錢吶,底層小記者基本工資少得可憐,獎金福利又跟資歷有關,稿費倒是收入大頭,多寫稿多賺錢,不出稿就等著喝西北風吧。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每月那點進項,交完房租,剩下仨瓜倆棗拮據度日,何謂“愁滋味”,舒楝終于有了切實的初體驗。 分進好口有rou吃,同期考進報社的人,分流去了行業版文娛版的,混得都比舒楝滋潤,行業版的不愁稿源,灰色收入自不必說,大家都懂得。文娛版的油水也不少,開機發布會、記者招待會、明星大婚,娛樂圈新人發通告,勞駕文娛記者共襄盛舉,那車馬費紅包能少給? 苦的是社會新聞版諸位同仁,掙扎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堅持新聞理想,寫出具有社會影響力的稿子,就要花費時間對新聞線索進行追蹤調查,一兩個月出不來稿件,沒有稿費拿,衣食住行都成問題。但跟生命安危比起來,那都不叫事兒,到違規違法的行當臥底暗訪,不走運被逮住暴打一頓,尊嚴掃地,真是掙著賣白菜的錢,cao著賣白*粉的心吶。 窮則思變,足不出戶上網百度,處處都是新聞,擅長乾坤大挪移的快手們,一天能東拼西湊出好幾篇稿子,錢有了,任務也完成了,兩全其美,傻子才去做耗時費力不討好的選題呢。 半年下來,舒楝摸清了門道,她不是圣人,做不到安貧樂道,就算她能固守清貧,不計得失,沒有稿件刊發,遲早會被淘汰。保工作要緊,可也不能胡編亂造無中生有,做新聞職業道德底線還是要守住的。正因為如此,舒楝很糾結,她不想寫低俗膚淺的稿子,什么小三囂張挑釁正室,正室街頭圍毆小三,這類新聞夠聳動,夠吸引眼球,可價值何在? 出稿量是列入考評計分的,迫于無奈,舒楝上交過幾篇不痛不癢的稿子,事后又覺得很沒臉,有愧所學,自我檢討了一番后,她便摒除雜念沉下心來想選題,確定好切入點,她把采訪主題和采訪計劃整理好交給師兄審閱。 開完采編例會,舒楝獨自留下,等領導示下。 劉聞彈彈手中的a4紙,笑著說:“你的選題不錯,切入角度很新穎,365行的日常,可以考慮做成系列報道” 預想中的批評指正并沒有發生,反而聽到了肯定和表揚,舒楝的自信心得到鼓舞,面對領導時恭謹的態度無形中輕松了不少,她很樂意談談自己的構思。 “對,我就是這么想的,人們對和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職業了解多少呢,消防員、環衛工人、便衣警察,這三種職業保障了人們生存環境的安全和整潔,很多報紙都做過類似的報道,但傾向找這個行業的楷模人物,以點帶面的略談他們的職業,側重的還是傳統的學先進樹典型那一套,老實說,對于行業中的佼佼者,人們是欽佩的,但優秀人物形象是高大的,行為是超凡的,普通人拍馬都趕不上,只能敬而遠之,同時還會產生誤解,好像警察、消防員就是給英雄當的。 這種認識無疑是帶有偏見的,那我就想何不從這些職業的日常工作入手,幾點上班幾點開始跟蹤記錄,形式跟真人秀差不多,應該能夠引發人們的閱讀興趣,畢竟人人都有好奇心,別的職業的工作內容是什么樣的,多多少少都想知道點吧。 當然策劃這個選題,目的不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窺私欲,而是為了祛魅、辟謠,譬如,做金融的是不是點金勝手,醫生是不是罔顧患者亂開藥,作為記者,站在客觀的立場上,記錄他們一天的工作過程不偏不倚,人們看了自有公斷。 最后重中之重,文章的立意,選題的旨歸,是為了揭示一個道理,平凡中見偉大,世俗中有閃光,就算是普通人,只要努力、只要堅持、只要盡責、只要無愧我心,環衛工人和宇航員一樣值得人們敬重” 說到得意處,舒楝雙眼閃閃發亮,劉聞恍然失神,很多年前的自己也是這樣的意氣風發激揚文字吧,可是那個正直的少年人去哪兒了,他的理想,他的抱負,他的志氣,他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信念,都去哪兒了。 劉聞搖搖頭,哂然一笑,把剎那的失落與感懷輕輕拂去,又做回青年人心目中的精神導師,嚴正不失溫和地給出評語: “職業敏感度是需要訓練的,對于很多人來說,可遇不可求,而你已經具備了,我想你會成為一名好記者的!” 哇,高規格認同,舒楝仿佛看到百佳新聞工作者的大獎在向她招手,想入非非了會兒,她屏住笑意謙虛,“我算哪門子的好記者” “在你眼中,什么樣的才算好記者?” “能懲惡揚善匡扶正義的記者” 劉聞深深凝視,似自語似忠告,“捍衛夢想是需要勇氣的” “以夢為馬,選擇永恒的事業,我——早做好準備了!” 舒楝握住門把手回頭,“師兄,你是我的偶像,追趕的目標,所以,我會加油的!” “偶像啊……” 劉聞目光半嘲半諷,落在不知名處。 作者有話要說: 作者:以下幾章又名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新聞工作者是如何墮落的! 第8章 小卒向前沖 舒楝策劃的選題寫成系列報道后反響不錯,電子郵箱里的讀者來信爆滿,贊揚的提建議的占多數,還有不少人寫信表示感謝的,感謝365行日常的系列報道在他們擇業時幫了大忙。 無意間做了件和諧社會的大好事,連報社的幾位頭頭都耳聞了舒楝的大名,透過她的頂頭上司劉聞師兄轉達了對她的賞識,并叮囑她這個初出茅廬的小記者再接再厲……聽著很意味深長,舒楝忍不住揣摩上意,難不成自己奮勉進取,就有機會從編制外變成編制內? 舒楝機靈懂事上班賣力不拖后腿,社會新聞版的同事都很喜歡她,和她開玩笑,說她是報社的小紅人。平時采訪也會帶上她。正如劉聞所說,舒楝的職業敏感度很高,經她整理的采訪提綱很少被采訪對象拒答。采訪錄音簡單加工就是一篇精彩的人物專訪。 工作順風順水,偶爾幫同事忙,舒楝也不居功,看她這么上道兒,同事們也樂得假手于人,舒楝不是活雷鋒,她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廣結人緣不過是為了等一個機會,一個真正能挑大梁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