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因為當初圓行的失蹤,就是為著圓智一席話,方五十余年音訊全無。 故而道真一路觀察,明知無色真人是最值得查探的,孫勉手里的“千面”也有待商榷,他卻一直都不動聲色。直到孫勉用出了卍字訣,他這才確認,孫勉就是他那失蹤了五十多年的小師叔圓行。 因為那卍字訣,非結丹不可修,非佛心不可悟。 同時,也只有無量寺圓字輩,為圓智所認可之人,才有修習卍字訣的資格。 無量寺圓字輩,入室弟子僅有三人,分別是圓智、圓悟、圓行。 圓智失蹤前是煉虛真君,圓悟則在須摩提。 擁有“千面”,會卍字訣,境界有壓低卻不過分高,又十年前見過圓智,道真確信,自己的判斷不會出錯。 “見過圓行師叔?!?/br> 道真這么一喊,讓眾修士皆是一愣,不明白他為什么要這么喊孫勉。 圓行? 師叔? 如果沒搞錯的話,須摩提的和尚喊人,尤其是喊修為比自己高的,基本都是喊前輩。能被他們稱作師叔的,那真切是只有他們寺廟里的師長才能有此殊榮。 還有一點,沒記錯的話,之前道真喊孫勉,喊的可是施主。 這怎么才一會兒功夫不見,就改口喊師叔,還喊的是“圓行師叔”? 無色真人卻是一怔后,立時大驚,緊盯著孫勉,本就凝重的神色,當即變得更加凝重。 顯然也是因了道真那么一喊,立即就想明白了孫勉的真正身份,同時也明白了為何是凌云宗要收下洛紫,卻有道真這么個須摩提之人前來助陣。 無色真人雖是想明白了,但眾修士仍是百思不得其解,只得循著道真的目光,轉頭去看孫勉。 但見這人簪的是流云木,穿的是凌云衣,系的是白玉牌。他長發翩然,仙風道骨,縱然渾身血色,卻仍舊不掩其風采,打從骨子里是個真真切切的道修。 要說他哪里不像道修,也就,也就…… 眾修士的視線停留在“千面”金鐘和佛杖上。 陡然被喊破身份,孫勉神色不變,只轉身,背對東海,面向道真。 此時的道真還保持著晚輩面見長輩的姿勢,十分恭謹。孫勉看著,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只道:“須摩提只來了你一人?” 道真這才直起身:“只我一人?!?/br> “那他呢?”孫勉看向無色真人。 “他是蓬萊人?!?/br> 被點名的無色真人微微瞇眼:“道真小師傅說得不錯,我是蓬萊人?!?/br> 孫勉問道:“既是蓬萊人,何苦追著我不放?” 無色真人道:“你身上有圓智大師的東西?!?/br> 孫勉聞言嗤笑:“那又如何?” 他身上不僅有圓智的東西,更有與圓智傳遞消息所用的特殊傳音符,還有圓智特意留給他的諸多保命法寶,以便他在東海呆了這么多年,不管遇到怎樣的修士、怎樣的手段,也都能安然無恙地活下去。 可是,這又如何? “不如何?!睙o色真人垂了眼,須臾竟雙手合十,朝孫勉行了個禮,“是晚輩愚鈍,此前所為,還望長老莫怪?!?/br> 聽見“長老”二字,孫勉眼也不抬:“那你可還要繼續與我作對?” 無色真人搖頭,旋即身形一掠,竟是出現在了孫勉的身邊。 見他過來,還未想明白孫勉身份的修士們幾乎是條件反射般地齊齊一退,如臨大敵地看著他。 無色真人此人,雖是個散修,并未拜入什么宗派,但他的名聲卻是不低的。東海修士如此之多,他以結丹期的修為,竟也能在東海闖下赫赫兇名,其人心性手段可見一斑。 這樣的一個人,本就讓人頗為忌憚,如今又表明態度,與孫勉同處一線,修士們覺得,從孫勉手中奪走洛氏小輩的幾率,一下就降低了許多。 修士們緊張地看著無色真人。 就見他左手原本持著的佛珠已經套在腕上,此刻拿著的是背在背上的拂塵。右手長劍出鞘,在霞光中折射出淡淡烏光,分明未染血,卻無端端教人嗅到一股若有若無的血腥之氣,比腳下洛河散發出來的血味還要更加濃郁。 顯然,死在無色真人手里的人,怕是比今日死在洛河里的還要多。 修士們正緊盯著無色真人,不經意掃見那邊的道真足下金蓮朵朵綻放,不過一眨眼,竟也是來到了無色真人的身側。 金蓮極美,盛開在血色光芒里,仿佛能洗滌人心一般。他身上僧衣赤白斑駁,與孫勉和無色真人相比,看起來好似不曾涉世的他面色十分平和,明明身處修羅殺場,卻是出淤泥而不染,直讓人覺得違和。 然而這樣視覺上的違和,終究不比他的話來得更震撼人心。 他道:“無量寺人雖不喜開殺戒、結死仇,然時不待我,諸位施主若要繼續出手,貧僧也不懼結下這生死因果?!?/br> 語畢,他單手豎掌,另只手一翻,先前在人前用過一次的木魚躺在他手掌上。 眾人仔細看去,這才發覺,這木魚不比平時在寺廟里所見到的木魚,其色偏綠,隱有檀香,雕刻得極其精致細膩,竟是難得一見的圣檀木魚。 這么個木魚法寶被祭出,道真足下的金蓮也隨之有所變化。 但見朵朵金蓮不再一開一合地開放,而是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碗口大的花骨朵。 因主人不動,花骨朵便也不動,安安靜靜地呆在他足下,卻莫名讓人覺得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