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節
“公子有事吩咐便是?!?/br> 南宮若塵也猜得到定是蒼翊囑咐了他們什么,也就不再客套,將剛才抄錄的名單遞給凌云:“這里有一份名單,我需要找到名單上的人,就有勞凌云統領了?!?/br> 凌云接過看了一眼,難掩震驚地瞪大眼睛,見南宮若塵一臉淡然的神情,隨即恭敬地道:“屬下這就去辦?!?/br> “什么時辰了?”目送凌云離去,南宮若塵突然問道。 “回公子,已巳時末了?!?/br> 南宮若塵頷首,抬頭看了眼陰云密布的天空,蒼翊若是再不回來,只怕得淋著雨了。 ☆、立儲 金碧輝煌的大殿上,朝臣們按例議事,慶元帝一身明黃色龍袍,頭戴冠冕,沉穩地坐在高貴華麗的龍椅上,安靜地聽著堂下越發激烈的爭論?,F下邊境安穩百姓安樂,朝臣最為關注的自然是下一任儲君的位置。 “皇上,儲君一日不立,朝局不穩啊……”蒼翊左后方一名官員走到殿前:“還請皇上早做定奪?!?/br> “那依卿之見,太子當立何人為適?” 慶元帝平靜地看著堂下諫言的那名官員,此人是先明國公楊震的嫡長子楊楓,楊震死后楊楓降級承爵為明國侯,雖無建樹卻也一直恪守本分,今日突然提出立儲之事,想來是已然站好隊了。 “依臣之見,三皇子蒼離精明能干,德才兼備,可堪當大任?!?/br> 此話一出立馬有人附和,只道三皇子是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選。 三皇子蒼離作為當事人自然不好說什么,只靜靜地聽著,面上平靜無波,似乎所說的話與自己毫無關系。 一旁的蒼邵雙拳緊握,手背上青筋暴露,卻不能辯駁一句。 “離洛國祖制,非嫡室子孫無資格承襲,二皇子為皇后嫡室所出,嫡子仍在卻立庶子為儲,只怕于理不合?!?/br> 勢頭一面倒之際,一直沉默不語的丞相秦延之開口了,一句話讓整個朝堂靜了下來,隨即二皇子派的人借勢開始辯駁,一時間整個大殿內議論紛紛爭論不斷。 慶元帝眼神微瞇,將朝堂上所有人的表情盡收眼底,包括從頭至尾一直置身事外的某人。 蒼翊心情復雜地聽著身后一群官員對蒼離的歌功頌德,只想要冷哼,忽而聽到丞相替二皇子說話,不禁有些驚訝。 在他的記憶里這位丞相是最忠誠的?;逝?,文武百官里他最看不透的人便是這位丞相大人了,他如此說當真只是為了所謂的祖制? 正在失神中,上方突然響起一道慶元帝的聲音:“翊王,你怎么看?” 帝王問話,所有人目光一凝,被點名的蒼翊瞬間成了全殿的焦點,回神環顧四周,又看向龍椅上威嚴的帝王,上前一步道:“臣弟認為,這立儲之事并不急于一時?!?/br> “翊王殿下這是何意?”明國侯面色一沉,蹙眉道:“若東宮長久空置,百姓人心惶惶,何以穩固朝綱?” “皇上正值春秋鼎盛,何必急于立儲,百姓安生所依賴的自是一國之君,東宮空置,但帝君仍在,不知百姓如何人心惶惶,又何來的朝局不穩?” 此話一出全堂皆驚,儲位一日不定,皇子必會一日不休,朝臣之間也會明爭暗斗,這翊王竟然問何來的不穩?是真傻還是假傻?不過再怎么鄙視他的回話這些人也不敢反駁,總不能說是皇子為爭儲位將導致朝局動蕩吧。 不管這些官員心中如何想,對蒼翊的話慶元帝還是很滿意的,他本就無意現在就立儲,蒼翊的話雖經不起揣摩,卻很好的堵住了那些催促立儲的人的嘴,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偏偏沒人敢用。 一場激烈的競爭在翊王一句話中落下帷幕,又有人上奏了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事,簡單地做了處理便下了朝。 剛下朝蒼翊就迫不及待地想趕回王府,據他了解,瑾竹此時定然還等著他回府用膳。不想還未走出殿門,皇帝身邊的大太監喜喬便追上來攔住了他:“王爺留步,皇上請王爺未央宮一敘?!?/br> “……公公可知何事?”蒼翊眉頭一皺,他還急著回王府呢。 “王爺說笑了,圣心豈是我們做奴才的可以揣度的,這所為何事,王爺去了自然會知道?!毕矄涛⑿χ椭^,一臉恭敬。 蒼翊暗自嘆了口氣,還是折去了未央宮的方向,為君者傳召,為臣者不得不去,縱使是親兄弟。 幸好走時對鐘叔多交代了一句,想到此便安心了些,腳下也加快了步伐。 到達未央宮時慶元帝也剛到不久,正在里間換下那身厚重的朝服,蒼翊便坐在外間候著,喜喬命人泡了壺上好的龍井送來,替翊王倒了一杯,可他此時沒心思喝茶,端著茶盞意思了一下便放置在了桌上任它涼著。 蒼蘭換好常服走出來時看到的就是皇弟一副坐立不安的樣子。 “你這如此急著回府所為何事???”上朝時就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現在人待在這未央宮,心思只怕早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 “皇兄?!币娙藦睦镩g出來,蒼翊站起身行禮,在慶元帝示意下又坐回原處:“今日天氣不好,臣弟想著回府晚了興許會淋著雨,故而走的急了些?!?/br> 慶元帝聞言看向窗外有些陰沉的天氣,眉頭一挑,這倒是個不錯的借口,輕笑一聲道:“倒是朕耽擱你回府的時辰了,若真下了雨,朕派人安排馬車送你回去便是?!?/br> “……” 看這樣子暫時是沒打算讓他走了。 蒼翊神色微黯,暗自腹誹了幾句,問道:“不知皇兄召臣弟前來有何要事?”他特意咬重了“要事”二字,若非要事他還得盡快回去。 慶元帝不買賬,刻意忽視他語中的意思,淡然道:“可用過膳了?” “……不曾?!?/br> “那便一起用吧?!睉c元帝示意御膳房傳膳,絲毫不給他拒絕的機會:“朕與你兄弟二人也許久不曾對弈了,早膳過后便對上一局如何?” 蒼翊知道他說的對局是指棋局,臉色不由得又僵硬了幾分,這一盤棋下來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去王府,但圣命不可違,他再是不情不愿,也不能抗旨不是。 看著滿桌子的山珍海味蒼翊頓時沒了胃口。 這幾日為調養南宮若塵的身體,兩人一直吃的較為清淡,現下突然變得這么油膩蒼翊一時還適應不了。南宮若塵那張淡漠的臉不受控制地再腦海浮現,他想他真是瘋了,才不過一上午沒見他便開始想念那人了,也不知他在府中用過膳了沒…… 心神恍惚地用完了早膳,望著已經準備好的揪木棋盤,連最后一絲僥幸也沒了,認命地坐到棋盤一側,執起黑子率先落下一子,也不管是否失了禮數。 好在慶元帝也不與他計較這些細節,相反蒼翊表現地越是急躁,他便越能確認自己心中所想。 記憶中熟悉的開局方式勾起了蒼翊的思緒,隔世之后久違的對弈,心緒有些微妙。 自他學會博弈開始,皇兄有空便會找他對上幾局,他的棋藝雖不是皇兄所授,棋技卻是皇兄練出來的,一直以來兄友弟恭的關系,因為瑾竹的身份出現了裂痕,從一開始的冷戰到互相試探,最終徹底敵對…… “似乎長進了不少?!睉c元帝突然發現蒼翊的棋風變了,同樣的開局,布局卻讓他很是意外,殺伐有度,攻守兼備,步步為營,一開始意在拖延時間的慶元帝也不得不集中精力認真應對了起來。 “皇兄謬贊了?!鄙n翊在棋盤上落下一子,心道若是毫無長進他豈不是白活了兩輩子。 慶元帝也不再說話,兩個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棋局上,平滑的棋盤上黑白棋子縱橫交錯,落子的時間間隔越來越久,蒼翊指間執著一枚黑色棋子無意識地摩挲,思考著下一步要如何走。 “皇上,二皇子求見?!?nbsp;棋局正處于白熱化階段,門外的一個小太監走進來道。 “他來做什么?”正用心分析棋局的慶元帝對于被突然打斷很是不滿,正想讓人打發了他走,又想起以現如今的形勢,如此做恐是不妥,便將人放了進來。 “兒臣給父皇請安?!鄙n邵一身暗黃色皇子朝服,自殿門處走進來,下跪行禮。 “免禮?!睉c元帝的心思還在棋局上,只淡淡應了一句,又在棋盤上落子。 蒼邵暗自咬牙,只把慶元帝對他的冷淡歸咎于皇后的不受寵,起身看了眼一旁沉思的蒼翊,強顏歡笑道:“不知皇叔也在,兒臣冒昧前來打擾了父皇和皇叔對弈,還請父皇恕罪?!?/br> 慶元帝怪異地看了他一眼,素來他與人對弈時皆會讓喜喬守在殿外,若非要緊事是根本無需通報的,他到殿外時,喜喬自會告知殿內的情形,他又怎能不知翊王在內。 “無妨,你有何事?” 蒼邵瞟了眼無甚反應的蒼翊,從懷中取出一份文書:“這是父皇前幾日讓兒臣擬定的有關江北河道治理的方案,請父皇過目?!?/br> 慶元帝側頭:“且先放置一旁罷,朕稍后再看?!?/br> “是?!鄙n邵恭敬地遞到喜喬手里,見慶元帝握埋頭棋局,看向蒼翊狀似無意地說道:“恰巧皇叔也在這,聽聞昨日在街上救了武安侯府的蘭雪表妹,侄兒還未曾謝過皇叔呢?!?/br> 蒼翊正準備落子的手一頓,劍眉緊蹙,突然有一種不詳的預感。 ☆、謠傳 慶元帝聞言抬頭,看到蒼翊沉下來的臉色,故作驚訝道:“哦?還有這等事?” “父皇有所不知,昨日蘭雪表妹上街采納,不料馬車出了故障,驚了馬,幸好皇叔路過,叫了京兆府的人處理了現場還專程找了馬車將蘭雪表妹送回了府,不然還不知道會鬧成什么樣了?” 見慶元帝有了興趣,蒼邵臉上的笑意又深了幾分。 他這話說的很是曖昧,只差明說翊王對武安侯府的小姐有意,特意相幫了。他本就是打聽到蒼翊來了未央宮才借著河道的事找來的,如今朝堂上的局勢已經很明白了,三皇子蒼離在朝中聲勢漸盛,他若沒有一個有力的支持者,這東宮之位只怕永遠與他無緣了。 蒼翊本就陰沉的臉色在聽完蒼邵的話之后更加的昏暗了,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道:“本王昨日出城后回府,卻在半路被一輛馬車沖撞,見是武安侯府的車馬,不過為了省些麻煩,才叫了京兆府的人來處理,不知二皇子是從哪兒聽來的消息,本王何時救了侯府小姐又何時送她回府了?” 毫不留情的否認讓場面一時尷尬,聽回來的人說翊王當時對方蘭雪很是禮貌,出轎時陰郁的神情在見到方蘭雪之后也緩和了不少,如此這般,莫不是回報的人看錯了又或是誤會了什么? “這事如今整個都城內都在流傳,又何須有人告訴侄兒,侄兒今日上朝前聽到街道上有人談論便好奇地多問了幾句,若是無心說錯了什么話還請皇叔見諒?!?/br> 在都城內流傳?蒼翊冰冷的眼神中多了一絲擔憂,將棋子扔回棋碗中,站起身來對著蒼蘭行了一禮:“皇兄,臣弟府中還有要事,先告退了,改日再來與皇兄分個勝負?!?/br> 蒼翊眼中的急切和擔憂慶元帝都看在眼里,聽他如此說也不好再多留:“也罷,今日這棋局一時半刻也分不出勝負,朕亦有許多公務要忙,你且先回去吧?!?/br> “臣弟告退?!?/br> 看著蒼翊消失在殿門處的身影,慶元帝神情復雜,一時竟全然忘了這殿中還有一人,直到蒼邵行禮告退才回過神來。 蒼邵的來意便是為拉攏翊王,此刻翊王匆匆離去讓他心里多了分忐忑,若當真偷雞不成蝕把米,可就得不償失了。 兩人前后離去,整個未央宮又再次靜了下來,良久的沉默之后,慶元帝重重地嘆了口氣道:“我本指著他能為皇家開枝散葉,豈料他竟然……”說完又止不住地嘆氣。 一旁的喜喬聽得此言卻是露出些真心的笑:“王爺和皇上一樣,是鐘情之人?!?/br> “可朕倒寧愿他多情一些?!?/br> 慶元帝拈起棋碗中的棋子,放下,拈起,又再放下。 以往翊王無心婚事,他也只嘆是緣分未到,想著若是他遇上了心動之人,縱是身份懸殊或者有些許不妥,他也會為他們賜婚,而如今這個人出現了,他卻是想要賜婚也不能了。 “罷了,便由著他吧,派人去查清那人的底細……” “是?!?/br> 喜喬躬身應下,那人出現的太過突兀,沒有人會不疑心,只是看王爺今日這態度,若當真有什么問題,皇上和王爺之間……想到此處,又充滿了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