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節
看著面前這個臉上還帶著淺淺的笑容的男人,厲南燭突然出聲問道:“你后悔嗎?” 如果當初孫云昭沒有和她說起過那個苗族女子的事情,或許這次的事情, 她就不會聯想到他的身上——哪怕心中依然會有所懷疑,但總歸不會如此篤定,想要找到證據,也會更難一些。 分明是這樣一句沒頭沒尾的話,孫云昭竟聽懂了厲南燭的意思。他彎了彎唇角,看著厲南燭的目光很是柔和。 “當年雖未能將你過繼到我的名下,但我的心里,卻是一直將你當做自己的女兒來看待的?!闭f到這里,他忽地笑了起來,“只希望陛下別覺得,我是見陛下得了勢,才刻意討好親近才是?!?/br> 以厲南燭現在的身份,似乎這樣想才是正常,可這個人低眉淺笑的模樣,卻讓人無法將他與那些攀炎附勢的人給聯系起來。 ——我也一直將你看做自己的父親。 嘴唇下意識地動了動,厲南燭卻沒能發出一點聲音。 她對孫云昭的那份感情并非作假,可此時,在這樣的情境之下,在氣息微弱的母親面前,她無論如何都說不出這句話來。 見到厲南燭的模樣,孫云昭忍不住笑了起來。 “你知道嗎?”他說,“你和你的母親,其實一樣的冷情?!?/br> 分明前不久還在為厲天蕓的生死寢食難安,但在確認這個人沒辦法救回來了之后,厲南燭卻能夠這般冷靜地聽他說完事情的始末,面上尋不到一絲悲傷之色。 看著床上臉上已無一絲血色的人,孫云昭感慨一般地開口:“你終究,還是她的女兒?!?/br> 骨子里頭,還是有相似的地方的。 明白孫云昭在說什么,厲南燭抿了抿嘴唇,沒有反駁。 她可以說是自己在戰場上見慣了生死,對此早已習慣,也可以說是自己的母親行事太過下作,落到此般地步罪有應得,甚至可以說是與孫云昭感情深厚,不忍苛責,但自己心中的感覺如何,卻是無法欺瞞自己的。 孫云昭說得沒錯,她確實就是床上這個人的女兒,那些流淌在血脈當中的東西,并非那般輕易地就能夠剔除的。 “不要露出這樣的表情嘛,”看到厲南燭的神色,孫云昭忽地抬起手,輕輕地揉了揉她的發頂,“這又不是什么壞事?!?/br> 他雙眼含笑,側著頭看著厲南燭,如同在看自己不懂事的女兒——一如多年之前那樣。 沒有料到孫云昭會突然做出這樣的舉動來,厲南燭不由地愣住了,許久都沒有回過神來。 孫云昭見狀,眼中的笑意更深:“要是沒有那份硬心腸,又如何能做出如此大的功績?” 要是常常被各種感情而擾亂心緒,厲南燭早就死在戰場上了。又或者,從一開始,她就不會選擇如今的這條道路。 “能夠理智地看待許多事情,本就是一件值得夸耀的品質,”收回手,孫云昭就像曾經開導那個因為自己的父親離世而心情低落的女孩一樣說道,“不必為此感到羞恥?!?/br> 厲南燭怔了怔,不知怎的,就想起了聶訶,那個被各種感情而牽絆住了的人。對方的能力,其實并不下于她,只是被太多的東西蒙住了雙眼,絆住了雙腳,以至于最后,落得了那樣一個結局,不得不說,實在是令人感到慨然。 “不過,”孫云昭的聲音拉回了厲南燭的注意力,她轉過頭,看著這個似乎絲毫不為自己的未來擔憂的男人,心情有些說不上來的復雜,“要是陛下今后有了喜歡的人,可千萬別再學你的母親,做出這樣的事情來了?!?/br> 他不想看到另一個人,遭遇與自己同樣的事情,也不希望厲南燭最后,變成厲天蕓這個模樣。 聽到孫云昭的話,厲南燭頓時笑了:“要真是喜歡一個人,又怎么舍得傷他?” 至少她是絕對不愿意,見到顧臨安傷到一根手指的。 孫云昭聞言愣了一下,繼而忽地笑開了:“是啊……”他垂下眼,看著自己的十指,“若是真的喜歡一個人,又怎么會舍得傷他?” 便是掉了一根頭發,都能心疼好久。 厲南燭張了張嘴,似是想說什么,只是她還沒出聲,就被孫云昭給搶先了。 “既然能夠說出這樣的話來,”嘴角略微上翹,孫云昭看著厲南燭的目光中,帶著幾分調侃,“看來是有了心上人了?” “是那御朝的人?”盡管他不知道厲南燭這一陣子都在做些什么,但那御朝的使者今日到達京城的事情,他卻還是聽說了的。像是想到了什么,他的雙眼微瞇,唇邊的笑容顯露出一絲興味來:“是指點你回頭來這里的人?” 厲南燭:…… 就算她知道,孫云昭其實聰明得緊——要不然,對方早就如她的父君一樣,被人陷害至死了——但這么輕易地就被對方說中了這些事情,她還是有點不知道該怎么反應。 似是覺得厲南燭這不知該如何應對的羞赧模樣很是有趣,孫云昭眼中的笑意加深了些許,正欲開口說話,門外卻在這時傳來了通報聲。 太醫到了。 就仿佛是猛地勒住了馬韁一樣,方才屋中那甚至稱得上是溫馨的氣氛蕩然無蹤,就連溫度,都似乎在那一瞬間,降低了許多,讓人的身上,都有些微的發冷。 厲南燭沒有立即出聲回應,只皺著眉不知在想些什么,最后還是孫云昭率先出聲,讓候在屋外的太醫入內,替厲天蕓把脈。 只是,她會得到什么樣的結果,在一開始,屋里的兩個人,都已經心知肚明了。 看著年紀與自己仿佛的太醫誠惶誠恐地跪在地上,說著一些請罪的話語,厲南燭沉默了良久,才揮手讓她退了下去。 “我……”她頓了頓,改口道,“我們,想和母皇單獨待一會兒?!?/br> 對于厲南燭這種合情合理的要求,自然是沒有人敢提出任何異議的,進入屋里的人又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雕鏤著凈值花紋的木門被輕輕地合上,將里外隔絕成兩個世界。 “接下來,是不是應該賜我一杯鴆酒了?”和厲南燭一起在床邊坐了一會兒,孫云昭突然笑著問道。 不管厲南燭有多念舊情,出了這種事,都不可能輕輕揭過——哪怕此時,知道這件事的,就只有他們兩個人。 指尖微微一顫,厲南燭沒有開口說話。即便是她,這會兒都有些理不清自己的思緒。 一邊是自己的母親,一邊是自己當做父親敬重的人,這樣的事情,想來這天底下,都沒有多少人能夠碰上吧? 盯著厲南燭看了好一陣子,孫云昭的眼中浮現出些微的無奈來。 “傻丫頭,”他彎了彎唇角,言語間帶上了幾分寵溺,“這天底下,哪有叫自己的孩子為難的父母?” “你只是……”輕輕地嘆了口氣,孫云昭抬起手,替厲南燭理了理此時已經完全干了的頭發,“……來得太早了些?!?/br> “你……”驀地明白過來了什么,厲南燭的眼中流露出震驚的神色來,只是她才說了一個字,就被孫云昭給制止了。 有些事情,說不得,一說出口,就變了味道。 收回豎在唇前的手,孫云昭彎了彎眼眸:“便對外宣稱我和你的母皇染了惡疾,不治身亡了吧?!?/br> 這是最為體面的一種說法了,若是按照他原先的計劃,也該是這般發展。 只要厲南燭再晚一些來,她所見到的,就該是兩具尸體了。憑借他并未消去的線索,厲南燭想要推斷出事情的經過不會太過困難,這件事,最后也定然會這樣處理。 “我相信,陛下一定不會牽累我的家人的吧?”這大概,是他最后在意的事情了。 和這個到了這種時候,面上的笑容依舊淡然的人對視了一會兒,厲南燭終于還是緩緩地點了點頭。 孫云昭見狀,好似放下了什么心事一樣,笑意盈滿了雙眼:“多謝?!?/br> 這個孩子,果然還是沒變啊…… 作者有話要說: 要瘋,今天不但姨媽疼,還拉肚子,咸魚躺中,努力在明天好起來tat 謝謝王貓貓的雷,么么噠~ ☆、第99章 在當朝的太上皇因病逝世的消息傳到顧臨安的耳中的時候, 他正和洛書白一起,坐在先前和厲南燭一起來過的茶館當中,說著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盡管因為兩朝諸多方面的不同,他們無法將那些事物直接套用到御朝上去, 但從中汲取一些能用的東西,卻不是什么難事。 御朝那腐朽的制度, 也是時候做些改變了。 洛書白覺得, 他當初會在沒有任何人看好手中并無多少籌碼的三皇子的時候, 就選擇站在顧臨安的身側, 大概就是因為當時他就看出來, 這個人對于那些其他人會奮力維護的古舊的東西與自身的利益,毫不在意了吧。 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為那有如一潭死水的朝廷, 帶來些許變化。 但此時, 這個原先對所有的事情, 都不甚上心的人, 正緊緊地皺著眉頭,面色是從未有過的凝重。 毫無疑問的,這位在昨夜仙逝的太上皇, 定然也是厲南燭的母親。洛書白可沒有忘記,昨天晚上那位前來報信的侍女謹慎的模樣,想來對方當時和顧臨安所說的,就是與此有關的事情吧。 看了顧臨安一眼,洛書白沒有說話, 只和他一起,側頭聽著鄰桌對于此事的議論。 那兩人想必該是有官職在身的,是以對這件事比旁人要更清楚些。聽到她們口中那位為了照顧太上皇,染上了同樣的病癥的“昭貴君”,顧臨安的手指動了動,心下了然。 這種說辭,不過是用以應付不明真相的外人的假象罷了,只要是對這件事有所了解的人,只要一聽,便能將其中的內情猜出大半。 只是,顧臨安想不通的是,那位“昭貴君”,為何要選在昨天夜里動手?要知道,按照昨晚那名侍女的說法,太上皇可是已經脫離了險境了的,斷然不可能無端地暴斃。 長長地吐出一口氣,顧臨安抬手按了按額角。 厲南燭是個重感情的,無論她與自己母親原本的關系是好還是不好,如今發生了這種事,她都不可能若無其事。 ——可偏偏這種時候,他連見對方一面都做不到。 盯著自己面前的茶杯看了一會兒,顧臨安忽地站起身來,徑直轉身朝茶館外走去,那突兀的動作,讓洛書白都不由地愣了一下:“干什么去?” “找人?!鳖櫯R安丟下干脆的兩個字,腳下的步子沒有絲毫停頓。 就算這會兒厲南燭還在皇宮當中,他先去找到對方的府邸,在那兒等人回來也是一樣的。 那個家伙,總不可能一直待在皇宮里頭不出來不是? 見顧臨安腳步不停,一點兒都沒有等自己的意思,洛書白趕忙扔下了銀兩,起身急急忙忙地跟了上去。 ……是他的錯覺嗎,怎么感覺自家的主子和厲南燭待得久了,行事之間,也染上了那種想一出是一出的習慣了? 看著前邊的身影,洛書白忍不住無奈地扯了扯嘴角。 真是不知道這到底算是好事還是壞事,這個人的身上,總算有那么點人氣了。 等到兩人的身影從茶館當中消失,先前正在談論著厲天蕓的事情的兩人止住了話頭,朝他們離開的方向看了一眼。 “他們應該就是那御朝來的人吧?”其中一人開口問道。 “不然呢?”另一人嗤笑了一聲,“我還沒見過京城的哪家男兒,到了這般年紀,還未穿耳孔的?!?/br> 雖說因為各地的風俗習慣不同,并非所有地方都興穿耳孔,但在京城,這卻是流傳已久的習俗,耳飾更是男女間最為常見的定情信物。 “御朝的人啊……”先開口的那人拉長了語調,“太上皇的身子,一直以來,可都是很硬朗的?!?/br> 五十歲出頭,可算不上多大的年紀。而且,為什么早不病晚不病,偏生就在這節骨眼兒上病了? 另一人聞言斜了她一眼:“別多嘴,想惹禍上身嗎?” 有些話,尋常的老百姓說說可以,她們這些在朝為官的,還是把好自己的嘴巴比較好,要是不想自尋死路的話。 不說別的,這御朝的人,可是柳含煙親自派人一路護送過來的。 柳含煙是誰?那可是當初和政帝一塊兒打天下的人,縱然表面上是調離了京城,遠赴邊疆,可那手里頭的軍權,可是實打實的,有這人護著,她們這些朝中的小人物,還是別去觸這個霉頭的好。 聽到這話,那人顯得有些不滿:“嘖,我又沒說什么……”但她終究是沒有再往下說,只不過,心里頭是怎么想的,便是傻子也能看出來。 而如她這般想法的人,這京城里頭,可絕對不會少。 “誰傳出去的?”皺著眉聽完了面前之人的稟報,厲南燭的眼中有著明顯的疲憊與煩躁。 在顧臨安他們剛到京城的時候,就鬧出這樣的事情,她當然能夠想到后果。 男子為尊,男人當政,在許多人的眼中,本就是一種違逆人倫,有悖天道的事情,這會兒又這么巧地趕上了這種事,有心人會如何說,就是用腳趾頭都能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