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病因
七月二十二那日是三公主的生辰,她這個人一向講究排場,又在宮中受寵,所以這一日,自然有不少人上趕著幫她慶賀。 往年這天洛蘅也會備禮前去,然后找個不起眼的角落呆著,也算是全了禮數。 可是今年的這一天,她恰好染了風寒,自然是不好前去的,于是就備了禮讓人送去,當然也是說明了緣由的。 之后洛蘅也就當這件事過去了,并未放在心上。 誰料幾天后的一個午后,三公主的近身女官柳姑姑突然前來,說三公主有請,讓她務必前去。 三公主相邀,還親自派了身邊的女官過來,洛蘅自然不好拒絕。只能跟著柳姑姑前去了。誰知卻是被柳姑姑帶到了御花園的一處水榭里。 那位柳姑姑進了水榭,就請洛蘅坐下,只說公主一會就來,讓她在此處耐心等候。然后就肅容站在一旁,再沒旁的話了。 到了這一步,洛蘅心中自然是明白了這是三公主為了生辰那日的事情而使的下馬威。 若是洛蘅執意要走,不愿等下去,這位柳姑姑自然是攔不得她。 只是這樣一來,三公主就更有理由發作了。她這樣的人,心胸狹隘不說,還貫會胡攪蠻纏。駁了這一次,還會有更過分的下一次。也罷,洛蘅是真的懶得跟那樣的人歪纏下去了。 此處水榭恰好臨著鏡心湖,這是御花園里最大的湖之一。湖面十分開闊。 夏日在此處納涼最好??墒谴藭r已經是夏末入秋的時候了。這日剛好又是個陰天,秋風乍起。 水榭正好迎著從湖面吹來的冷風。 洛蘅被迫在此處等了三公主一下午?;厝ズ?,本就風寒初愈的身子,還未入夜就高燒起來了。 如此自然就驚動了太妃。太妃也來不及問緣由,只讓人去請張院使。這位張院使醫術高明,這幾年洛蘅的身子多虧了有他診治調養,才康健了不少。 可最后來的卻是張院使的徒弟王太醫,只說先時三公主身子不適,讓人召了師父前去,這會還在為公主診治。 這位王太醫年紀尚輕,醫術自然比不得張院使??墒沁@會人都來了,太妃只得先讓他試試。 洛蘅這次的病情來勢洶洶,一劑湯藥下去,卻并未有半分減緩。 最后連王太醫腦門都急出了汗。張院使一直未歸,太妃只得又召了其他幾位太醫過來??梢煌胪霚幑嘞氯?,卻始終退不了熱。等到張院使過來的時候,洛蘅已經高燒的開始說胡話了。 而此時的洛蘅已經真正地清醒過來了,再回想起這段往事,卻不知該說這場大病究竟是幸,還是不幸了。 *********** 一轉眼就是八月初十了,離中秋宮宴也沒幾天了,宮里越發地熱鬧起來。 對比永壽宮,就顯得冷清多了。 往日里,太妃就不怎么上心這些節不節的日子。如今,洛蘅身子尚未大愈,太妃就更沒心思放在過節上了。只把一應事務都交待給鐘嬤嬤,讓她安排著宮人去張羅。 可是這宮里的兩位主子都心情不大好,宮人們誰還敢歡歡喜喜地準備過節呢? 洛蘅已經渾渾噩噩地過了好些日子了。 這些天里,無論她是睡著的,還是醒著的,腦袋里真是沒有半刻停歇的。 往昔的一幕幕如走馬燈般地在腦海里一一閃過。而且她也實在是弄不清,這等奇遇,究竟是如何降臨在她的身上的? 想的多了,再加上病中精力不濟,越發覺得頭痛欲裂。 洛蘅剛準備閉上眼睛接著再睡一會,耳邊就傳來了錦霞小心翼翼的聲音,“縣主,您醒了?有沒有覺得哪里不舒坦的?” 洛蘅還是閉上眼,又翻了個身,才道:“沒有,你下去吧,我還要再躺一會?!?/br> 錦霞只好退了下去。 等出了內室,流霜立馬迎上來,錦霞忙沖她比了個噤聲的手勢,隨后把她拉到了角落里。 兩人站在足有半人多高的景泰藍大花瓶旁說話。 流霜朝著內室的珠簾望了一眼,輕聲問:“如何了?縣主可有覺得哪里不舒坦的?” 錦霞搖了搖頭,道:“這倒沒有。我也問了要不要起身,縣主還是說她要再躺一躺?!?/br> 流霜聽了皺眉道:“這可如何是好。前日張院使可是說了,縣主的身子已無大礙了。只是要想恢復地快一些。每日須得起來活動片刻。老是這樣躺著,不但于身子無益,還容易郁結于心?!?/br> 錦霞輕嘆了口氣,“我如何不知。早晨太妃身邊的令春jiejie還來問過縣主。我只得說縣主好多了,只是身上沒力氣。剛剛太妃又著人召蘇嬤嬤。太妃心里恐怕比我們還著急呢?!?/br> 流霜聽著更是急了,搖著錦霞的胳膊道:“這樣下去可不行啊,錦霞jiejie,我們得想想辦法啊?!?/br> 錦霞看了內室一眼,搖搖頭道:“這不是我們想不想辦法的事情。我這兩日瞧著,縣主似有心事,總是不大開懷。你想想,往日里縣主雖然話也不多,可是也不似如今這般,我們說個十來句,縣主只回個一兩句吧。還都是敷衍之詞?!?/br> 流霜兩手絞著帕子,哼哼道:“可不是嘛!任誰生了場大病,還開懷地起來,說來說去,還不都怪三公主……”話還沒說完,就被錦霞一把捂住了嘴。 錦霞瞪了她一眼,看了看四下無人,這才輕聲訓斥道:“你不要命了?主子們的事情,你也敢放在嘴里隨便議論?” 流霜還是有點不服氣,一把拉下了錦霞的手,嘟囔道:“我說的難道不是事實嗎?” 錦霞冷笑道:“我不跟你爭辯這個。我就一句話,你自己作死,可別連累縣主。咱們這永壽宮里雖然人事簡單,可這還是在宮里。咱們進宮第一天,教習姑姑是怎么教導我們的,你恐怕都忘了吧?” 想到當年初進宮時教導她們宮規禮儀的教習姑姑,那刻板嚴肅的面容,那打在手上就能腫老高的戒尺,流霜不禁打了個冷顫。是的,在這深宮里,最怕的,就是禍從口出,謹言慎行才是第一法則。 流霜咽了口唾沫,才支吾道:“我這……唉,我這不是心疼縣主么?!?/br> 說著,又抱著錦霞的胳膊道:“好jiejie,多謝你今日提醒我了。只是你要相信我,我無論如何都不會做對縣主不利的事情的。今日只怪我有口無心,而且我只是在你面前才這樣說的。對著別人,我定不會如此的?!?/br> 錦霞見她認了錯,心里也松了口氣,她自是知道流霜的忠心的,只是她有時候實在是沖動了些。 錦霞還是肅著臉道:“別說是對著我說了,今日的話,你最好爛在肚子里,誰都不能說。以后說話做事,一定要三思而行。若是平日里就說慣了,到時候在外面,怕也是兜不住的。闖了禍,自己倒霉就算了,還要連累縣主。那可就是萬死難辭其咎了?!?/br> 流霜知道錦霞說的話有道理,于是忙不迭地點頭,一再發誓保證自己再不會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