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權時代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查可漢(艾爾鐵諾) 人類世界 水是這個星球上特性最好的連續、流動、高比熱物質,水是六合世界最好的載體,水是這個世界最大的面積,人類生活的區域大部分聚集在水域周圍,世界各個大陸的文明點也是主要集中在沿水地帶。 一個文明點發展到一定程度必須向外擴張,否則會停滯甚至腐爛衰落 一個擴張的文明點接觸到其它文明后會建立交流聯系 文明之間的聯系以貿易線連接 文明點連接的貿易線越多,文明越發達 陸地貿易線極其脆弱,持續性差,被切斷貿易線的文明無法避免衰落 二、海權為什么能打敗陸權 陸地支離破碎,海洋完全聯通 陸地構造復雜,海洋均質統一 陸地落差起伏,海洋全是平的 陸地為固體,海洋是液體。。。 連通性。導致維護貿易線需要克服無數的地理障礙。軍隊為了支援遼邊遠地區,需要從產糧地跋涉數月,耗費錢糧無算才勉強達到戰場。而海軍去全球任意一塊殖民地鎮壓,只需要在碼頭裝船,然后順洋流季風漂,少則幾天,多則兩三月。 統一性。導致維護貿易線需要更多的技術工具,你攻我防,相生相克。而海洋均質統一的特性,少數幾種技術一旦突破,非常容易形成規模效應,立即就獲得全球范圍優勢。 能量。是的,所有生命爭來奪去,說到底就是能量。陸地起伏太多太大,不僅造就了許多“易守難攻”的“天險”,而且從能量投入產出分析會經?!皠澆粊怼?。羽皇帝國的馬卡,龍洛兩國為何不征,還不是因為雞肋沒甜頭。 第四點恰恰是最重要的——機動性。正因為海洋由沒有固定形態的液體構成,所以任何形態的漂浮物都可以承載,這就直接導致了海面上可以出現巨大的可機動人造物——船,有了巨艦才會有大炮,才會有超大的帆和幾米高的螺旋槳,才會有上萬噸商船,才會有大宗商品貿易,也有小舟快艇,水能載舟各種各樣的舟,如果是陸地,是絕對無法產生上萬噸的貨輪 只要有一個文明,第一個大規模應用適應遠海航行的技術,那么就將自然而然地立即獲得全球優勢,并在短期內壟斷全球貿易線。 壟斷了全球貿易線后,將自然給該文明帶來資源、智力、物質、能量的凈流入。 該文明的發展程度快速提高,在極短的時間內超越其他對手,迅速成為星球霸主。 這一循環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會被打破:另一個文明在海洋實力(組織結構、技術裝備、人員素質)上成功超越并壓制霸主文明一定時間,使得貿易線完成調整,形成有利于新晉文明的流入流出分配,此時,后者就將取代前者成為新的霸主。 得海權者得天下。 此外還有一些小細節,例如維持陸權需要控制整片區域,任何疏漏帶來的都是全線的崩盤。 而維持海權只需要控制幾個節點,例如某某島(蒼藍島)某某港(升龍港)某某運河(速爾特爾運河)某某角(新坡,鹿丹,香城)。在常備兵力投入、后勤保障、快速反應、抗打擊能力等各方面,陸權被徹底壓制。 本書首發來自百書樓(m.baishu.la),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