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文斗
潼關城下,劉軒一臉疑惑的看著薛仁貴問道“人貴何事如此驚喜?” 薛仁貴一臉笑意的回答“軒王,臣發現一寶?!?/br> “哦?寶物何在?”劉軒再問。 薛仁貴故作深夜的笑了笑,便對身后的軍卒喊道“牽上來!” 言罷,就見兩名軍卒,前拉后拽的牽過一匹高頭大馬。 觀此馬,身高雄壯,膘肥體健,全身胭脂色的鬃毛,十分整齊,馬身兩側的鬃毛奇長,離遠看像是背生雙翼一般。 四蹄碩大,好似虎爪豹足,踏在地上堅韌有力,馬頭高昂,眼神透亮,口齒干凈利落,不時喘出幾口粗氣,驚得劉軒胯下黑馬,隱隱有后退之意。 見狀,劉軒不由得驚呼贊嘆道“此真乃駿馬良駒也!” “呵呵~軒王,這匹馬漂亮吧!”薛仁貴牽過戰馬,得意的說道。 “嗯,此馬何名?”劉軒問。 “我問禰衡了,此馬名為胭脂豹,乃是正宗的西域汗血寶馬?!毖θ寿F回答。 聞言,劉軒好懸沒從馬上掉下來,問道“鬧了半天,是禰衡的馬?” “是啊?!毖θ寿F很自然的回答。 劉軒無奈的搖了搖頭說“既然此馬有主,難道你讓本王殺了禰衡硬搶么?” 說罷,也不理薛仁貴,催馬向關內走去。 劉軒回到潼關后,并沒有急于召見禰衡,而是命令軍士將他先關七天,并且還特意吩咐道“關押期間,不準任何人與其說話,只顧好吃好喝的供應即可?!?/br> 劉軒的這道命令,可是將一向狂傲自負的禰衡給折磨夠嗆,整整七天,禰衡便被關在一個漆黑的牢房內,沒一個人與他說話,也沒有書讀,憋的他沒辦法,只能用干草在墻上胡畫亂畫。 直到七天后,劉軒親自來牢房看完時,只見他精神幾乎崩潰,行為如野人瘋子一般,哪里還有半點文人狂士的樣子。 劉軒微笑著,看著跪在地上的禰衡問“怎么樣,還狂不狂了?” “不了?!倍[衡搖了搖頭說,其聲音低沉,顯得很虛弱。 “哼?!眲④庉p哼一聲,對身邊獄卒吩咐道“帶他出去,好好調養,兩天后我要見他?!?/br> 兩日后。 劉軒正率領文武諸將,在校軍場檢驗軍隊,聞聽禰衡求見,劉軒笑了笑說道“讓他過來?!?/br> 帥臺之上,劉軒端坐于主位,其余眾將左右排班豎立,不一會,禰衡便被帶到。 再見此時的禰衡,身穿白衣一副書生的打扮,頭發梳的很是整齊,露出俊朗的面容,整個人看起來很有氣質。 “拜見軒王?!倍[衡拱手施禮,言語恭敬,與之前的狂傲相比,真是有著天差地別,想來是打心底怕了眼前這位蠻不講理的女王。 見狀,劉軒輕笑了一聲,夸道“嗯,這才有飽讀詩書的樣子嘛?!?/br> 隨即,便又開口問道“禰先生,之前本王多有得知,先生不會怪我吧?” “大王乃世之英雄,禰衡怎敢怪罪大王?!倍[衡低聲道。 “那好,本王愿請先先與我共扶漢室,先生可愿輔佐?”劉軒再問。 聞言,禰衡將頭抬起,微微挺直了腰板,環顧四周說道“軒王手下皆是當世人杰,吾一書生,無才無德,又怎敢與諸位為伍,還望軒王高抬貴手,放吾離開?!?/br> 劉軒微微一愣,皺眉道“禰先生,你這是何意?難道在責怪寡人不成!” “不敢,只是學生在潼關小住的幾日,發現軒王治軍頗有建樹,學生才疏學淺,怕若是輔佐軒王,只恐失德以天下,所以才自請退出?!倍[衡說道。 這時,一旁的郭嘉出聲道“禰衡,軒王有意請你,為何你又如此不識抬舉?” “道不同不相為謀?!倍[衡不卑不亢的說。 “好!” 劉軒突然鼓掌大笑,說“好一個道不同不相為謀,寡人來問你,既然先生不愿輔佐與我,又因何在我祭祀時擊鼓起聲,引起寡人的注意?” “山中擊鼓,只是為了祭奠那些犧牲的英靈,不想卻因此事,而讓軒王產生誤會,是學生的過失?!倍[衡說。 劉軒微瞇著雙眼,輕輕點頭說“這么說,倒是寡人自作多情了?那好,本王現在正式邀請先生加入,要是本王之前有什么怠慢之處,還望先生見諒?!?/br> “軒王,并非學生故意太高自己,只是軒王尚武,學生從文,兩者必不相容,若勉強相合,只恐令百姓磨難,還望軒王三思?!倍[衡拱手施禮,再次拒絕道。 “哎我去!還跟我這裝矜持?看我今天非得收服你不可?!?/br> 劉軒倔強脾氣上來了,在心中打定主意后,當即起身說道“既然先生說我,只通武,不修文,那本王就想跟先生比一比如何?” 禰衡一笑,有些得意的問道“軒王想怎么比?” “比詩!比咱倆誰做的詩好?!眲④幚事曊f道。 禰衡點了點頭說“煩請軒王出題?!?/br> “你來,你出題!”劉軒很是大方的說著。 聞言,禰衡回頭看了看身后整齊排列的軍營,隨后說道“軒王就以這此次出征為詩如何?” “好啊?!?/br> 劉軒起身走到帥臺之前,看著地上陣陣黃沙,將前世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改動了一下,說道。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函谷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洛陽終不還。 “好?。?!” 劉軒剛剛讀完,身后的郭嘉立即帶頭鼓掌,其余眾將更是連連喝彩。 一旁的禰衡聞聽此詩后,也不住的點頭稱贊道“好詩,好詩?!?/br> 劉軒得意的回頭,看向禰衡,下顎往上一抬,露出可人的模樣,問道“再來,你出題?!?/br> “這……”禰衡沉吟了一下,剛想開口,卻被劉軒突然打斷道。 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見對方疑惑的看著自己,劉軒擺了擺手說“吟詩作對,張口就來,治國又何用?” 禰衡一愣,脫口而出道“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因何無用?” “天下懂詩者有多少,不識字者又有多少,你自幼飽讀詩書,自詡當世奇才,不知報國為民,卻總想著獨善其身,你讀書又何用?” 禰衡被劉軒問得,一時間啞口無言,剛想出聲辯解,卻又被劉軒打斷道“詩不必了!比別的,你想一個!” 劉軒之所以這么說,其實自己肚里墨水就那么一點,與其說多了丟臉,不如馬上轉移話題,這樣看起來,倒像是自己不屑與之探討。 禰衡含在嗓子里的話,被劉軒這么一說,立刻硬生生給咽了回去,隨后說道“軒王之才,學生生平未見,下面我們來比音律如何?若軒王能在此勝過在下,禰衡必定拜服,盡心竭力的來輔佐軒王?!?/br> 劉軒一聽是比音律,立即來了興致,心道“比唱歌,估計當世沒有人能勝得過自己?!?/br> 想罷,便信心滿滿的答應下來。 隨后,令她傻眼的是,只見禰衡從懷中掏出一支長簫,然后又看向自己問道“軒王你先來,還是我先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