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孔明戰仲達(四)
冉閔在軍校的護送下,拉著敗軍回到軍營,司馬懿見到如此場面后,皺眉一皺,心道“讓你們打一個敗仗,你們也沒必要敗的這么徹底???” 見兩員大將都受傷了,也沒再惡語相向,好言安撫了幾句后,便令隨軍醫官為其醫治,同時緊閉寨門,不準任何人出戰。 另一邊,諸葛亮將得勝的戰報,差人送往長安,隨即又大擺宴席,犒賞三軍將士。 往后的幾天,潼關守軍士氣高昂,皆有出關請戰之意,而諸葛亮則不予理睬,繼續緊閉城門。 倆下罷兵,難得的風平浪靜,司馬懿的大軍一直沒有再攻城的意思,反而傳出糧盡將要退兵的風聲。 謠言一起,潼關軍士們便開始在軍中相互謠傳,皆言軒軍完全可以以少勝多,打敗司馬懿,唯獨丞相畏畏縮縮不敢出戰。 此語一出,全軍一片嘩然,慢慢的,就連那些領兵武將也皆有其意。 潼關,議事堂內。 諸葛亮還沒到場,武將們便已經按耐不住,紛紛對此時的態勢,發表著自己的意見,清一色的想要領兵出戰。 咳咳~ 一聲干咳之聲響起,使雜亂的大堂立即鴉雀無聲,諸葛亮從后面走出來,坐在主位之上,看著兩邊眾將輕聲道“本相知道,這幾日全軍士氣高昂,大家皆有請戰之意,但諸位不要忘了,雖然我軍小勝一戰,但敵軍的人數還是數倍于我們,若是冒然出戰一旦兵敗,潼關必有失?!?/br> 這時,李逵出聲道“丞相,司馬懿的大軍一直不動,明顯是怕了我軍,我們要是趁此時機出兵,一定會打的他們屁滾尿流?!?/br> 聞言,其余眾將一笑,但也都紛紛點頭稱是。 “李校尉,本相知你立功心切,但戰場風云變幻,可不是一仗可以決定勝負的?!敝T葛亮說道。 “丞相,近聞司馬懿糧草緊缺,此時開戰,無論天時地利人和,我軍皆在上風,為何不打?”一位副將說道。 “既然糧草緊缺,那他為何不退軍,反而又要將營寨向前挪?其勢分明是有攻城之意?!敝T葛亮反問。 一旁的薛仁貴聞言,則出聲道“向前挪動營寨,又不急于攻城,相信這只是司馬懿的障眼法而已,目的是為了迷惑我軍,等待后方的糧草?!?/br> 說著,薛仁貴又認真分析道“一旦司馬懿的糧草送到,必將全面攻城,到那時我軍便失去了主動權,只得坐以待斃,既然如此,不如此時出兵劫糧,比較穩妥,司馬懿手里有數萬大軍,一日無糧則軍心必亂,還望丞相三思?!?/br> 薛仁貴此言一出,立即引來眾將的一致認同,大家都連聲附和,等候丞相決斷。 “本相已令人聯絡曹cao,不日便將糧草送出,一旦曹cao得到軍糧,必定會出兵攻打洛陽,那時不是更穩妥些嗎?”諸葛亮輕捋胡須說。 “丞相,運輸糧草必走黃河水路,一旦糧食被司馬懿截獲,那我們不就成給他送糧的了?此計萬萬不可,還請丞相三思?!蓖跣吖笆值?。 聞言,諸葛亮輕搖羽扇,看著兩邊眾將,輕聲問道“那你們的意思是,我軍現在只有出兵劫糧這一條路了?” “丞相,戰機稍縱即逝,我軍想要讓司馬懿退軍,只有這一個辦法,一旦他們糧到,我軍則再無反擊的機會,還望丞相下令,讓我們出兵?!毖θ寿F起身,鄭重其事的請令道。 諸葛亮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望向其他眾將,見狀,眾將一齊起身說道“請丞相下令?!?/br> “唉~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司馬懿一次兵敗,就令我軍軍心大動,真乃當世奇才也?!?/br> 諸葛亮在心中嘆了口氣,隨后問道“若此戰失敗,你們又該當如何?” “末將愿立軍令狀!”薛仁貴拱手說道。 “好!”諸葛亮將羽扇放下,說“既然如此,此次劫糧,全部由薛將軍安排,不過,我只能給你三千騎兵?!?/br> “末將遵命!” 薛仁貴一臉喜色的回答,同時又望向身邊眾將,見大家均面帶興奮之情,朝自己投來贊許的目光。 ………… 當夜,薛仁貴親自挑選三千騎兵,帶領王玄策等八位曉勇的戰將,眾人飽食餐飯,多帶硫磺焰硝,趁著夜色出潼關而去。 見騎兵走后,李逵苦著臉來見諸葛亮,滿是抱怨道“丞相,你偏心,為何不讓俺去?” “呵呵~此次騎兵夜襲糧倉,當速戰速決,不太適合李校尉,何況你二哥程咬金不也沒出戰么??!敝T葛亮輕笑一聲,反問道。 “那是他受傷了,不然你以為他不去???再說俺也可以騎馬???”李逵再一次抱怨說。 “唉~既然李校尉這么想為軒軍立功,那么本相倒是有一個好差事給你?!敝T葛亮故作神秘的說著。 聞言,李逵兩眼放光,急聲問道“是何差事?” “呵呵~”諸葛亮搖著羽扇笑了笑,看向一旁的夏侯蘭,微微點了點頭。 后者會意,立即轉身走下城頭,帶領三百暗部騎兵,悄悄的出來城關。 ………… 且說,薛仁貴率領的三千騎兵,連夜向閻倉奔襲。 快接近時,薛仁貴勒住戰馬,對將士們說道“此地與司馬懿大營距離五十余里,我們速戰速決,務必要趕在對方援兵到前撤退?!?/br> “薛將軍,此地乃是司馬懿的命脈所在,必有重兵把守,應當如何作戰?”王玄策騎在馬上問道。 “昔日軒王曾百騎劫營,今日我有三千精銳,又何懼敵軍重兵?” 說罷,薛仁貴一舉手中畫戟,大聲命令道“隨我殺!” “殺!” 三千騎兵一起高喊,直奔閻倉軍營。 此時,正直深夜,但軍營糧倉仍燈火通明,寨門哨卡上的兩名軍校,遠遠便望見一隊騎兵極速向這邊駛來,當即敲響警鐘。 噗! 薛仁貴一馬當先,一箭射倒哨兵,隨后大戟劈開鹿角,領軍向營內殺去。 “殺?。?!” 隨著三千騎兵的闖入,大營立即亂作一團,守營軍兵連忙集結隊伍還擊。 不想,薛仁貴并不戀戰,只顧在營內奔馳,到處放火燒糧。 三千騎兵在營內一路狂奔,箭射,槍刺,使得董軍一時間無法抵擋。 可正在一切進行的非常順利之時,只聽四下突然喊殺聲大起,營外,無數的軍兵向這里圍來。 薛仁貴大驚失色,連忙用戟尖劃開一袋正在燃燒的布袋,只見里面哪里是什么糧草,分明是一些沙土泥石。 “中計了!” 心中暗叫一聲,薛仁貴立即率領騎兵突圍,部隊便在營外與敵軍混戰在了一起。 此時正直深夜,兩軍借著夜色戰到一處,殺得難解難分,雖然軒軍皆是騎兵,但由于對方人數太多,一時間也無法沖出去。 就在薛仁貴懊惱自己不聽丞相良言之時,只見敵軍后方突然大亂。 “仁貴誤驚,夏侯蘭來也!” 夏侯蘭的一聲高呼,猶如給軒軍打開了重生的大門。 騎兵們則一同朝著聲音方向殺去,隨著大家奮力廝殺,薛仁貴最終與暗部騎兵匯合。 兩下合兵一處,殺出一條血路,一同向潼關敗去。 此時薛仁貴再看身邊所剩的騎兵,原本的三千精銳也只剩下了一半,不過萬幸的是,一同而來的將軍們,則大多都跟了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