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節
“大家根據自己前幾次的摸底成績寫一下目標大學……” “誒,唐月,你想報什么大學啊,省內還是省外的?” “我爸媽根本不讓我出省念書……” “一定要找個宿舍環境好點的學校啊,我聽我姐說他們那有的大學還用的公共澡堂,宿舍都沒空調呢!” “不是吧,那夏天怎么辦?” …… 黑色長發,臉蛋瘦削的女孩低頭攥著自己手里的紙,盯著上面印著的“目標大學”四個字,雙眼發愣。耳邊是同班同學嗡嗡嗡的討論聲,對未來,大學的憧憬,似乎稍微沖淡了些對高考的焦慮。 大學意味著什么呢,自由,嶄新的未來,戀愛,明亮的圖書館,新的朋友,從象牙塔里小心地伸出手去,看看成人的世界。 也意味著,她可能要離開自己的故鄉,去另外一個城市生活四年。 忐忑,躊躇,興奮,復雜的情緒讓她的腦子有點亂。 但唐月知道,大學志愿,不是自己一個人能決定的事情。 “我媽想讓我報師范,說容易找工作,福利也好,鐵飯碗嘛?!碧圃潞屯婪解p聲交換著想法。 方怡顯然對這個想法反應平平,反問她:“小月,你自己怎么想的,有別的想報的專業嗎?” 唐月懵了一下:“我?不知道……師范也不錯啊?!?/br> 方怡的眼神很復雜,抿了下唇,說:“是挺好的?!?/br> 唐月靜靜看了她一會兒,總覺得她似乎還有什么話沒有說完,可最后,她猶豫著,還是沒有問。 鏡頭特寫落在唐月的臉上,將她所有細微的情緒變化,纖毫畢現。 午后的陽光落下,照地她的皮膚顯出一種蒼白來,還有一種深深潛藏的焦慮,和不確定。 恍惚間,周周好像看到了高三時的自己。 那時的她,也跟唐月一樣,對大學充滿憧憬,同時也對未來,對自己的選擇會將自己帶往哪里一無所知。 ☆、385 b面的意外 鏡頭靜止在對著“目標大學”發愣的唐月的臉上。 周周聽到了她的獨白。 是她沖著鏡頭說的,像在跟她們對話。 “我的選擇,是對的嗎?” 她瘦削的臉蛋露出迷茫,但很快,又彎起眼睛。 “當老師是個很不錯的選擇,對吧。反正我也沒有什么大志向,只想過安穩的小日子。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以后當家庭主婦也沒有關系,相夫教子,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啊?!?/br> “如果能回到母校當老師的話,那就最好了?!?/br> 唐月是笑著的,露出幾顆白白的牙齒,是個算不上漂亮,卻可愛的女孩。 似乎她已經堅定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說服了自己。 這是她想要的生活,不是嗎。 就這么走下去吧。 鏡頭一切,落在唐月填寫的目標大學上——一所省內的師范大學。 周周看到這里,卻有些恍惚。 總覺得,這不會是什么圓滿的故事呢,也不是說結局就是badending,而是,周周突然明白了,如果唐月真的照自己現在的想法走下去的話,她幾乎可以想象到她接下去的人生會是什么樣子。 一眼可以望到頭的人生。 不知道為什么,就覺得有些難過。 b面 另一個平行世界的唐月,做了什么樣的選擇呢? 這就是b面的故事。 看著字幕的切換,周周忍不住挺直身子,湊到筆記本前,認真看起來。 b面中,對于唐月的個人情況有了更多的介紹。 十八歲,出身沿海地區小縣城,父親是鄉鎮老師,母親做小生意,年收入十五萬上下,有房無車。本地省重點在讀,重本率50%,但真正能考到國內top20名校的只有20%左右。而她的成績不上不小,勉勉強強只能考到省內一本而已,這已經是她能夠選擇的范圍內,最好的學校了。 就像她自己對鏡頭說的:“像我這樣普通的女孩,一定有很多吧?!?/br> “如果一個人的人生,能用一連串的數字來評判,那我一定是在及格線掙扎的那個人?!?/br> “原來我覺得,很好啊,至少我是及格的。及格的人生,應該也不錯吧?!?/br> “可是現在——” “我想拿更高的分數?!?/br> 有什么不一樣了。 周周發現,靦腆的唐月眼里,突然出現了名為“野心”的情緒。 這種情緒在許多許多人的眼中,都曾經出現過,尤其是那些,毅然離開故鄉,撲向大城市的年輕人們,明知道前面是南墻,也要一頭撞上去。 曾經周周也不懂,那里有什么好。 就像曾經的唐月也不懂,她只想過及格的人生,但突然之間,她好像就開竅了。 為什么呢? 因為她的同桌方怡。 方怡要參加國外一個青年學生的夏令營活動,唐月不知道那是什么。方怡只是讓她幫忙看下她的自我推薦書,要翻譯成英文電郵給主辦方,進行資格審查用的。 如果不是看到這封推薦書,她不會萌發出那些想法。 唐月很好地掩去了心中的震動,和某種破土而出的想法。 她抬起頭,對鏡頭前的觀眾說。 “數學碩士的父親,銀行管理層的母親,在港城念書,會彈鋼琴的表姐,是那種提起來就會讓人憧憬的女孩子?!?/br> “第一次覺得,我原來真的會羨慕這些?!?/br> “薩特,房龍,卡爾維諾,《西西弗的神話》,這些名字,我連聽都沒有聽說過?!?/br> “她的人生,一定有80分吧?!?/br> 晚自習放學時,方怡的母親開車來接她回家,一輛白色的轎車,唐月并不認得車子的牌子。 鏡頭在方怡和目前面前停下,駕駛座的車窗落下。 周周看到方怡的母親探出臉來,對著鏡頭微微一笑,優雅從容:“為了小怡以后的發展,我們在h市和s市都買了一套房子,今年暑假就過去看裝修。其實我們更想送她出國,如果有合適的機會的話。我們家有這個能力,當然要給孩子最好的?!?/br> h市和s市都是經濟發達的省會城市,一房難求。 說完,她轉回頭,問方怡和她在一起的同學是誰,叫什么名字,家里是做什么的。 車子漸漸遠去。 渺茫的路燈下,迎著夜風,唐月獨自走著。 夜色很美,她卻沒有心看。 “我們家并沒有這種能力呢?!彼χf。 “所以要自己很努力才可以呢,我也想成為方怡的父母那樣的人,能夠給孩子買下幾百萬的房子,送他們出國,看到更大的世界。大概,是想成為很優秀的大人吧?!?/br> 非常稚嫩的想法。 這個時候的唐月,還并沒有階級的概念。 a面的人生里,也并沒有這種意外。 ------題外話------ 不愛看這種文中劇的話,之后就不寫了…… ☆、387 劇情一 命運從這一年開始,馳向兩個不同的方向。 認識一些人,聽過一些事,無論a面的唐月,還是b面的唐月,都漸漸塑造出了自己理想的生活,自己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并且讓自己的人生朝著這個方向,一直走下去。 a面和b面仍然在不停的輪換。 a面。 唐月報考了省內的師范大學,學校不在省會,而是在另外一個比較小的分校區。 她努力學習,參加許多教師技能比賽和活動,和室友關系和睦,開心又充實地渡過了四年大學生涯。唯一傷心的事,大概是跟同校外省來的男朋友分手,男友畢業之后要回家鄉,她不愿意跟他去內陸生活,分手告終。 難過了一段時間,又好像沒那么難過了。 她肯定是要回家鄉的。 在唐月眼里,家鄉是最好的,她可以回到熟悉的地方,見熟悉的人,過自己悠閑的小日子。 胸無大志,又有什么不好。 她都想好了。 可每次看到同伴同學毅然拋棄教師的鐵飯碗,選擇只身去大城市打拼,和身邊的人說:“反正我是不會回老家的……” 唐月感到困惑和不解,偶爾有點羨慕,畢竟她的家鄉,是一個在她上大學幾年后,才有星巴克的地方,相比之下,她的家鄉顯得那樣庸淡乏味。 但又覺得,沒什么。 “現在交通那么發達,想去大城市玩的話,一兩個小時就到了,很方便的啊?!?/br> “是這樣的,對吧,為什么一定要留在大城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