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節
charm,英文譯為魅力,魔力。 《charm》在全球各個國家都有不同版本的雜志,而華國版的《charm》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時尚雜志,向來是時尚界的風向標,更是娛樂圈眾明星的咖位大小的標識。 時尚雜志圈也有一二三線雜志,而娛樂圈明星們根據自己咖位大小,以及紅的程度,能上的雜志也不同。甚至會影響到她們的代言,要知道,明星賺錢的大頭,還是各種品牌代言。 除非神到已經不需要時尚圈來再給自己加光環,不然,對于一線時尚雜志的封面,各個明星還是會計較一下的。時尚資源也是重要資源,弄得好,曲線救國一把,也能另辟蹊徑提升自己的人氣。 而能上《charm》,無一不是一線明星或是當下紅到發紫的。 當然,也要雜志想請,才能上。 有些一線女星人氣和認知度都高,時尚資源卻不怎么好,所以極少能看到她上雜志封面。要上雜志封面,一方面是雜志方覺得合適,想請,另一方面明星這邊也要稍微主動點聯系資源,打好關系,兩方都得使勁,才能促成。 再者,雜志主編們也有自己的喜好,偏愛的女星可能就多請幾次。 有些天生條件好的,就走時尚掛,容易拿高端品牌代言,也是一個曝光和提升人氣的好途徑。 素雪現在的問題是,人氣夠了,條件也不錯,但定位非常模糊。 ☆、312 力排眾議 作為近一年來人氣高漲的新聞中心,素雪也進入了《charm》雜志編輯部的視野,他們原本是想做一期選題來采訪她,篇幅大概是內頁文字采訪+拍攝圖的形式,也算是給足了面子。 但是有編輯提出,或許可以考慮讓她上封面。 這個想法一提出,就遭到了各種質疑,他們不是覺得素雪不夠漂亮,不夠美,而是她在圈內的資歷還不夠,沒有神格,沒有拿得出手的長處,走的又不是高端路線。 總之,和他們雜志的格調還不夠相配。 “她現在的咖位就是在圈內沒有咖位,而且,讓一個穿快消時尚牌的模特上我們的封面,不是被別人看笑話嗎?” “清涵,你這個想法也太不著調了?!?/br> “她現在才出道多久,現在上,不合適?!?/br> “江素雪的人氣雖然高,但除了那幾個品牌廣告,沒什么拿得出手讓人信服的作品。她的定位是什么,實力派演員?還是高端品牌偏愛的風格?她確實美,但還不夠資格上我們的封面?!?/br> 大多數人都投了反對票,一時間各種意見議論紛紛。 終于,主編發話了:“好了,大家都停一下——清涵,你來說,為什么提議讓江素雪上我們的封面?!?/br> 對于這個提議,主編沒有說好,也沒有說不好,誰也摸不著她的態度。 就看能不能說服她。 于清涵被點名了,這也意料之中的事情,她也知道這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除去她個人對江素雪的偏好,也有其它理由催促她去嘗試提出這個建議。 她已經在《charm》干了三年,在雜志社內部也算是比較有話語權的一位了,但還不夠,她不僅想爬到副主編,主編的位置,還想成為能夠在《charm》的創刊歷史上留下一筆的編輯。 一屆又一屆的的主編沒有什么稀奇,轉瞬就會被人忘了,她想做些不被人遺忘的事情。 于清涵的野心很大。 想要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這事不是這么容易的。 嘗新都會,但沒人能夠面對第一個吃螃蟹帶來的巨大風險。 但于清涵想拼一把,她關注素雪很久了,除了是她的粉絲,也從她身上看到了潛力,于自己有益,互相成就的潛力:“好的主編。我提出這個建議,有我自身的考量,一個是江素雪現在的人氣確實很高,有利于提升雜志的銷量——” 這些年紙媒不好做,時尚雜志好點,但也是靠著品牌廣告等等在撐,同時也在弄新媒體。 但誰也不會嫌雜志銷量多的。 “至于她現在的定位問題,我認為這個于我們而言,應該是互利的。時尚雜志和娛樂圈明星本身就是互惠互利的關系,我們可以幫她們打造新的形象,轉變公眾印象,為什么不能給江素雪重新打造形象呢?” “她可以走高端路線,不是嗎?” “另外,你們忘記了很重要的一點,她比許多明星在國際上更有知名度,更利于我們華國版擴大影響力。fural品牌在m國之前因為肖恩·佩雷斯的妻子麗雅走紅,麗雅在歐美的地位不用我說,她本身就是時尚i,我們為什么就不能讓江素雪上封面?” 國外不乏知名攝影師發掘模特步入時尚圈,甚至已進入就是各大雜志封面,而在此之前,那個模特可能還只是一個草根。 這個圈子本來就沒有什么完全死板的規則,時尚瞬息萬變,潮流永遠一波跟著一波,誰也不知道什么會是下一個潮流,而時尚本身又在創造潮流。 這是一個求新求變的行業。 跟藝術一樣。 “再者——”于清涵十指交握,放在桌上,“你們說她資歷淺,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是將她當作一個藝人來看待。但她本來就不能用藝人來衡量,撇開這些,只看她本身的履歷,我們能夠否認她不優秀,不夠有資格登上我們的雜志嗎?” “換句話來說,她本身已經足夠成為榜樣式的人物。我們《charm》從不只青睞娛樂圈,我們也關注其他領域的優秀女性,作家、建筑師、風投人、奧運冠軍……我們也把鏡頭放在她們的身上?;剡^頭來看江素雪,她不好嗎?” 沒有人可以否認,她的確很好,沒什么好挑剔的。 除了把她作為藝人來挑剔,但她本來就還不算是藝人。 于清涵繼續說:“她很年輕,比我們都更年輕,完全是另外一代的人,我們需要關注這個群體。她是這個群體中的佼佼者,也是極有代表性的人物,至少在她這個年紀,沒有人敢說做到她這樣的成績。這些就是我支持她來上我們封面的原因?!?/br> “九十年代《charm》在華國創辦的時候,將時尚帶入了這里,一步一步建立起行業鏈,帶起潮流,我們是那個時代最前衛的標志之一。但是現在呢,我們需要做出一些突破?!?/br> 一本好的時尚雜志,會見證大師,見證時代。 “這些就是我支持她的原因,我說完了?!庇谇搴⑽㈩h首,看向主編。 主編也望向她,沒說好,也沒說不好,卻是點頭了。 其他人都沒有吭聲,似乎在思考于清涵的話,她說得有道理嗎?似乎足夠說服他們了,雖然有點煽情,但最后的那一句,卻勾地人蠢蠢欲動。 主編開口了:“既然大家各有各的理由,那么,我們來投票表決吧?!?/br> 匿名投票,寫在小紙條上,會議上就決定。 大家互相看了幾眼,開始唰唰唰寫投票,編輯部也有站隊,這次也是一次站隊。 投票寫完,全都交給主編。 主編將所有票數都一張張放出來,最后的結果是:“支持,十五票,反對,十三票?!?/br> 結果出來的一剎那,所有人都沉默了。 顯然,支持的那方贏了,有人被于清涵說服了,可是反對的人也不少。 但票數多,不意味著他們就能贏,最后的決定權—— 在主編手上。 ☆、313 學校找人 報出票數之后,所有人都看著主編,等待她最后的決定。 而主編的決定呢…… 她拿起那一疊支持的票數,往桌子上一按,看向于清涵:“既然支持的人數較多,那么——清涵,這件事情就交給你來全權負責吧?!?/br> 這是機遇,也是風險。 于清涵在這一刻,才倏忽感覺到肩上的擔子原來如此之重。全權交給她來負責,意味著最后成功還是失敗,褒獎還是斥罵,都由她來承擔。 但她也知道,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如果失敗,她就是失敗者,成功才能成為傳奇,否則只能被碾成塵埃。 “江素雪那邊也由你去聯系吧,不過我聽說她現在很少接受媒體的邀約,這事情,可以有點難度?!敝骶庍@話十分耐人琢磨。她到底是支持還是反對呢,誰也不知道。 或許有一點支持,也有一點反對。 干脆把這件事情交給了于清涵,是她提出的,就由她來做吧。 “如果對方拒絕,那么你提早到我這兒打個報告,我們還有時間啟動b方案?!敝骶巵G下這句話,“好了,會議就此結束,大家都回去繼續工作吧?!?/br> “好的主編?!?/br> “主編,這些是這個月送過來的……” 會議完畢,該走的走,該忙工作的去忙工作。 還有投了反對票的人對于清涵非常不滿,背后吐槽她:“于清涵是不是腦子進水了,竟然跟主編說讓小仙女來上我們的封面,完全兩個世界好不好……” “好了,少說幾句,最后能不能成還沒個譜呢。最后雜志沒人要,她可是要負全部責任的,真是的,還要我們陪著她鬧?!?/br> “呵,她能不能請到人還兩說呢,聽說小仙女幾乎不見媒體,可高冷了,于清涵到底在想什么???” 閑言碎語在辦公室里傳開,估計很快不少圈內人都要知道這個消息了。 于清涵一聲不吭,也不辯駁,她知道,自己當務之急,就是把這件事情做好。 她現在擔上了重擔,需要的人員她都可以調動,不過在此之前,她得聯系上素雪,讓她同意才行??上胍撓瞪纤?,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素雪沒有對外公布經紀人的聯系方式,也沒有公布經濟公司。她擺出來的姿態,并不像是一個專心于娛樂圈的明星,所以,除了通過她認識的人,根本沒辦法接觸到她。 于清涵知道微博上@吃瓜的姍姍是素雪的閨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聯系她。 但是每天私信@吃瓜的姍姍的太多了,少說也有幾百條,她想要讓她看到,并且會告訴江素雪,必須將私信寫地仔細些,確保她會把信息傳遞給素雪。 除此之外,于清涵還有另外一個方法,她的時間很緊,對雜志社來說,即使是一月一刊的雜志,也幾乎是從月頭忙到月尾,即使在雜志發行前一刻,她們都絲毫不能懈怠。 這期做完,下期馬上就接著來了。 一年十二個月,十二本雜志,沒一點兒休息的公司,時尚界的高強度工作,名不虛傳。 除了給文珊珊發私信,于清涵還自己跑到京城大學去找素雪,她那么有名,學校里一定有知道她的人。兩件事情幾乎是同時開始做的。 于清涵當天晚上給文珊珊發了私信,隔天就跑去京城大學找人。 她記得將素雪是英語專業的,那應該就是外語學院的學生。 但是在大學里,要一個個教室翻過去,找一個人,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大學又沒有固定教室,上完一門課換一個教室,學校又大,像在走迷宮。 誰知道她要找的人現在在哪里? 不過于清涵還算是聰明的,她知道有個地方一定找得著人,就是宿舍樓——她們肯定要回宿舍樓的。 于清涵干脆就沿路抓學生問:“你好,同學,你知道外語學院新生的女生宿舍在哪里嗎?” 許多學生都不太清楚,不過抓的多了,總有幾個撞上的,熱情點的學生,直接帶她過去了。于清涵干脆向學生打探了點消息:“你知道你們學校的江素雪嗎?” “當然。你是她朋友,還是……”小同學的警惕性還是很高的,她們并不歡迎媒體來打擾他們的校園生活。 于清涵連忙拿出名片:“我是《charm》雜志的編輯,找江同學有些事情,我沒有什么惡意,就是在網上找不到她的聯系方式,只能來學校碰碰運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