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節
一滴眼淚掉落在掌心,滴進模糊的血rou之中,細細密密的疼痛從掌心蔓延,緊縮著他的心臟。 突兀的,他有些喘不過氣了。 【任務失敗】 作者有話要說: “我可以讀檔重來一次嗎?” 【模范手冊第七百六十三條,請各位任務執行者需知,所有衍生世界的命運走向僅有一次可以改變的機會,務必慎重對待?!?/br> “這個世界會怎么樣?” 【慢慢消亡、枯萎,到某個臨界點就會滅亡,類似于主世界所謂的末日。請放心,到了那一日,我們針對‘壞’星球的存活物種,進行‘小世界移民’?!?/br> 紀菀:“……這么簡單?” 【其實很難,他們要遠離故鄉,適應新的生活】 “……” 【好姑娘,你已經很不容易了,這不是你的錯?!?/br> 往返循環,他們耗盡心血只為了給衍生世界尋求一線生機,但并不是每一次都會成功,法則也不會允許百分之百的成功率……這并非人力所及。 你已經盡力了。 這不是你的錯。 【紀菀,和望舒是笑著走的?!?/br> 是不是并不虐??。?! 結果并沒有寫完,下一章是個番外。 瓶子當然沒有小jj,最后一個故事大綱還沒想好,不一定是be啦~ ☆、第81章 貴妃x太監(番外) 【任務失敗,請宿主選擇, 是否需立刻離開衍生世界!】 “否”’ “我阻止了男主、女主在一起……任務沒有回轉的余地?” 【為什么阻止男女主在一起?宿主, 我們都知道是為了避免原定的死亡結局。原著中男主在遇到女主的第十二年自殺身亡,這一回同樣是第十二年咬舌自盡。你曉得的, 任務已經失敗了?!?/br> 【紀菀, 這是命, 不是你的錯你永遠無法制止一個有自主能力的生命, 做自己覺得應該做的事情?!?/br> 紀菀沉默了。 她該想到的都想到了, 比如讓他干兒子帶過去的那句話你若死了,我也不活了。 不知道這句話帶到了沒有, 大約是帶到了的。當然,和望舒也可以不信,在他心里終將能做上太后的尊貴女子, 怎可能為了一個奴才輕易去死。 他不信。 …… 母妃有疾,照理來說, 皇子就算不床前伺候著, 怎么著也得來請個安。 皇帝倒是沒攔著大皇子, 可是紀菀并不見他, 只讓人遞話給他“你已經長大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拿主意。這些日子亂得很, 你平日里方方面面都多加注意。至于后宮,你不要來?!?/br> 永和宮所有的宮人都用了刑,沒有一個輕傷的,全部都在養病?,F在伺候的是從內務府調過來的幾個宮女, 還有就是皇帝身邊的人,紀菀沒有一點想使喚的意思。 她淋了一夜的雨,病得不輕,卻沒有在床上躺多久,第三日她便撐著病體看了一場大戲。 七皇子的生母是玉貴人,她自選秀入宮起就沒有受過寵,原是個小小的答應,沒想到初次侍寢就懷上了孩子,生下七皇子才晉了位份。按照老祖宗的規矩,嬪位以下的小主不得撫養皇子、皇女,可本朝太后涉政,皇帝為了避免外家生了更大的心思,皇后無子,也不得教養嬪位以下小主所生的子女。 所以哪怕是個貴人的位份,也養了孩子到四歲,直到太后過世,皇帝打起了七皇子的主意,這個平日里深居簡出的玉貴人才有了一點存在感。 無寵的小小貴人,自然是寶貝這個兒子的,如今被奪了身上的rou,心里能好過么?! 玉貴人心里是真不好過,卻不會受人撩撥,她是一個小小的貴人,皇后無子,七皇子能養在皇后膝下必然被視如己出。她這一生就這樣了,只要七皇子好,她便是死了也是好的。 可是七皇子死了。 當日一有消息傳來,她立刻便暈死過去了,所以根本沒有看到永和宮的情況。 這樣一個怯弱的女人,皇后根本沒有將她看在眼里,也沒人將她看在眼里。 玉貴人今日卻讓闔宮上下開了眼界,她帶人沖進景仁宮抓住皇后,將皇后按在地上,撓花了皇后一臉,然后蠻橫的騎在皇后身上,左右開弓就打了十幾個巴掌。 等景仁宮宮人反應過來的時候,皇后的臉都腫了。 玉貴人被幾個宮人架起來,還往地上呸了一口:“蛇蝎心腸小娼婦,幾歲稚童也能下得去毒手,我咒你不得好死,死了也要下十八層地獄不得超生。我的七皇子啊……” 說到這里悲從心來,愣愣的看著自己的雙手:“我恨不得抱在懷里好生養大,那么玉雪可愛的孩子,小小年紀就知道得了的好東西留給自己的母妃,會拉著我的手跟我說,母妃你寬心,兒子好好當差,你的好日子在后頭呢?!?/br> “我將這樣的好孩子親手抱到你手里的時候,你怎么說的?你說會將七皇子視為親子,讓我放心。哈,結果呢?小七冰涼的身子,躺在外頭,定然還等著他的親母妃,給他報仇雪恨?!?/br> “皇上駕到——” 玉貴人梗著脖子冷笑:“陛下乃得正好,嬪妃自盡禍及家人,陛下賜死嬪妾吧?!?/br> 皇帝:“……” 這還是那個軟綿得可以任人搓圓搓扁的玉貴人嗎? 皇帝亦失去了兩個兒子,眼睛都是赤紅的,可他沒有一刻能清閑的,后宮亂遭遭的,無一刻不出亂子,全仰仗著他上下處理,哪有時間休息片刻。 “朕說了,此事定會徹查?!?/br> 這一句話真的刺激了玉貴人,她眼眶通紅,形狀都有些瘋癲了:“乳母跟嬪妾說,那杯茶是她親手喂給七皇子的……陛下告訴臣妾,還有什么好查的?!?/br> 皇后膝下無子已久,不太能理解一個母親的心,更不能理解將孩子看得比性命更重的玉貴人。玉貴人并沒有一味嬌寵七皇子,當初皇帝下旨將七皇子奉給皇帝撫養,她亦沒有做任何的反抗,讓人忽略了她對七皇子的重視。 皇后當然摒棄了原先玉貴人那跟著七皇子的所有乳母、宮人、太監,玉貴人吱一聲都沒有,也沒有跟皇帝鬧。她半年如一日,查每一個伺候七皇子的宮人的背景,若能對本人施恩收買的,則接觸本人。如若不能的,就接觸其家人、同鄉好友、親人。 無所不用其極。 她沒有因為皇帝對她隱秘的憐惜而去乘機爭寵,在被人嘲笑的時候,她亦無一絲的憤恨,一顆心都放在了七皇子身上,只怕皇后對七皇子有一絲一毫的不好。 她明白,七皇子養在中宮自然比養在她膝下好,可還擔心皇后不夠用心。 真真是一片慈母之心,噩耗傳來之后,她差了一步,沒能去永和宮,就聽到消息傳來永和宮的大太監和望舒被皇后收買,乘內務府搜宮之時藏□□陷害昭慧皇貴妃被當場捕獲,后因受刑頗重吐露了皇后二字,愧對舊主咬舌自盡。 玉貴人險些瘋了,七皇子身邊所有伺候的人都被關押起來了,她想盡辦法從幾個人口中拼湊,才曉得養心殿那一碗百合蓮子羹是皇后令他面露垂涎之色的,也知道了當日七皇子去了景仁宮正殿向皇后請安,皇后親手喂他喝了一盞茶。 毒婦! 玉貴人知道了,皇帝自然也知道了。 *** “娘娘,皇后會攀咬賢妃嗎?” 紀菀拉住了桂花姑姑的手,讓她在塌下坐著。那一日她做了百合蓮子羹,是桂花姑姑親手捧了送到養心殿的,中間沒有經過第二個人的手,所以這碗百合蓮子羹是絕對沒有被下毒的。 作為主事人,桂花姑姑也受了重刑,一雙腿傷得不成樣子,走路都不便利,哪里能夠久站。 “皇后恨我,大約是不會攀咬賢妃的,她留著賢妃,想看我的下場?!?/br> 她輕輕抬頭:“可惜啊,這位皇后不及太后十分之一二。這位太后在位之際,雖丟了宮外的權柄,可孝道在上,照樣能壓得本宮投鼠忌器。所以這十年,皇后和賢妃明里暗里出了那么多次手,本宮都沒能摁死她們,平白讓永和宮的人跟著我受累?!?/br> 桂花姑姑雙眼含淚:“娘娘這是說的什么話,這都是做奴才的該受的。再說了,太后娘娘是什么人,她在這深宮幾十年了??!是等閑能撼動的?何況,哪一次娘娘也護住奴才們了……便是這一次,奴才所受,也不及娘娘當日驚險?!?/br> “娘娘,您好好的,我們才有活路?!?/br> 那日皇后和賢妃淚流滿面的來永和宮,卻是帶了毒酒來的,只等著內務府搜出□□來,便如今日的玉貴人一般,大鬧一場,在皇帝面前令她受辱,將她的尊貴踩在腳底下。 皇后、賢妃,背后站的的是皇帝母族、手握權柄的大將軍,加上天下文人的嘴。她們有理啊,她們是痛失皇子的一方,便是有什么不合規矩的也可以用悲痛欲絕來解釋。賢妃來個狀若瘋癲,以勢逼她當場喝下毒酒,并不難,恐怕心里還想著,若是有三尺白綾將她生生勒死尊嚴盡失自然更好。 皇帝不會救她,紀菀是做好了赴死的準備的。 和望舒卻救了她,哪怕用了一條命,他沒有按紀菀的要求避開,而是想辦法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弄到了□□,想到了翻身的法子,可見厲害。 他其實知道,若今日背上了背主的名義,就算僥幸留下一條命來,非大皇子登上寶座,否則他都要像陰溝里的老鼠一般,小心匿藏。 最重要的是,他活下來,皇帝就會疑昭慧皇貴妃。 其實這件事翻盤只需要三五日,可是皇帝不會信她,賢妃和皇后不會給她這個機會。 十幾年??!就算是太后在背后,兩人也沒有討到便宜,被紀菀一張嘴損得數次請了太醫,若是不恨,怎么會出這樣的招。 紀菀能理解,在宮里頭,如若不斗,就是你為魚rou,他人刀俎。 那么勝敗,便是各自的本事了。 皇帝下旨廢后那日,紀菀稱病居永和宮,關進冷宮的皇后要見她,紀菀也沒有見。 “她是哪個?隨便哪個要見就答應嗎?本宮跟她沒有什么好說的?!?/br> 十年前,賢妃假病而未選秀,是是因娘家表哥之故的留言傳出來。賢妃終于坐不住了,這半年,皇帝表面上待她如故,實際上心里知道小八的死與她脫不了干系,已沒有往日的恩情。 這件事再一傳出來……而能查到這件事,并有證據的,闔宮上下她只能想到一個人。 永和宮宮門緊閉,今日卻進了客人。 紀菀看著消瘦的、低著頭進來的賢妃,毫不掩飾的朗笑:“姜氏,你來的時候照鏡子沒?你這個樣子,可還有男人會喜歡你?!?/br> 賢妃夜夜夢到八皇子,臉上漸漸生了瘡,一叢一叢的生,消了就留疤。 “喜歡我給你的禮物嗎?” 姜氏驚異的瞪大了眼睛:“是你……” 紀菀輕笑:“你今日,是來求我的?” 賢妃嘴唇蠕動,看向紀菀的眼神里滔天恨意:“皇貴妃曉得這句話嗎?臣妾是從一個小太監嘴里逼問出來的,是一個宮妃要給太監帶的話珍惜自己的小命,若你死了,本宮也不活了?!?/br> 紀菀愣住了。 “你…攔住了他?!?/br> 紀菀手里的銀鐲子被捏變了形,神色冷凝:“和望舒啊……并沒有聽到這話!” 因緣巧合,莫過于此。 皇貴妃此刻的神色叫她害怕,賢妃整個人都僵硬了。 明明怕的應該是眼前這個女人才對。 堂堂昭慧皇貴妃??!與一個太監有染,足以將她打落塵埃,叫她死無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