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
王爺說的謊,旁人哪敢拆穿?孟殊時搖頭,道了聲:“無妨?!?/br> 梁允熱絡地牽起孟殊時的手,將他拉到一旁說話。這淮南王生得眉清目秀,月白錦袍外罩著靛藍披風,衣袍都是素的,唯腰間墜著一塊玉衡,樸實無華,令天生的貴氣自然流瀉。他本就年紀小,長相亦顯稚嫩,笑起來人畜無害,很快便化解了兩人間的尷尬氣氛。 孟殊時比梁允高不少,說話時微微躬身,顯出對王爺的尊敬。他出身行伍,時刻振奮精神,舉手投足自有軍人風采,雖連日趕路風塵仆仆,且被揍得嘴角流血,但略微整飭一番后,仍舊風度翩翩,很有幾分儒將風采。他雖神色恭敬,但半點不顯諂媚。 兩個官家人俱是氣度從容,只是隨處一站,風雪漫天的破落青石城,亦仿佛瞬間變成了流金溢彩的丹墀金鑾。 梁允和孟殊時站得遠,沒人聽得見他們說了什么。大家只遠遠看見,淮南王嘴唇翕動,面上時時帶笑,仿佛在拉家常般不停地說著。 而后,孟殊時的臉色便漸漸云銷雨霽。 按理來說,孟殊時是京官,同“非詔不得入京”的藩王們“老死不相往來”,本不必看梁允臉色。而且,他曾任殿中禁軍,現更當上了黃門侍郎,出入禁中,近侍帷幄,同皇帝關系緊密更甚藩王。若他再囂張些許,以對朝廷有不臣之心的罪名威嚇梁允,說不得淮南王還要反過來求他。 然而,單看孟殊時先前在擂臺上,以理勸說,公平比武,便可知其雖身在廟堂,難免攀附權貴,但正道直行,品行多少不同于尋常官吏。 未過多時,孟殊時點了點頭,臉上浮起笑容,顯是被梁允給說服了。江湖客們都覺得不可思議,看梁允的眼神不知何時,亦從先前的輕蔑轉成了驚疑——能在短短片刻間,說服剛被自己當眾羞辱的人,淮南王梁允,很不簡單。 岑非魚隨意掃了兩眼,嘲道:“梁允那小子,狡猾起來遠勝梁彥,你該多向他學學如何賣慘賣乖?!?/br> 白馬:“怎又看不慣他了?” 岑非魚輕輕揪著白馬的頭發,隨口道:“實話實說,非是貶低他?!耪咭匀蕿楸?,以義治之謂正,正不獲意則權,權出于戰,不出于中人’,在上位者想治理好手下人,中和、仁義遠遠不夠,謀事慮患理所應當。你父聰穎,精于此道,治軍恩威并施,強過我數百倍。往后,我把兄弟們都交給你來管,你定能青出于藍?!?/br> 這番話從岑非魚口中說出,實在令白馬感到驚訝,連忙摸了摸他的腦門,又同自己比比,道:“你沒燒糊涂,怎突然轉性了?你不是最痛恨別人耍心機么?為此,還曾同三叔大打出手?!?/br> 岑非魚想起從前,自感汗顏,道:“許是因為你解開了我的心結?子曰‘三十而立’,我前些年沒立起來,如今許多事都已放下,便慢慢明白過來了?!?/br>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權相交,權失則棄;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遠?!卑遵R說著,笑意爬上眼角眉梢,用拳頭碰了碰下岑非魚的胸膛,“你講感情、重義氣,跟手下人情同手足,別人比不了?!?/br> 岑非魚剛剛得意地翹起尾巴,白馬卻忽然想起自己進城那日的“遭遇”,那氣壯山河的幾聲“嫂夫人”,又在他腦海中回響起來,彷如魔音穿耳,不禁打了個寒顫,煞有介事道:“不過,你那幾個兄弟確實沒規沒矩的,該讓人好生整治一番?!?/br> 岑非魚:“隨你如何教訓?!?/br> 白馬的肚子忽然咕嚕咕嚕叫起來。他在臺上打了大半天,已是饑腸轆轆,見到白白嫩嫩的淮南王,只覺得他像是一塊被包在錦帕里的牛軋糖,直是越看越餓,用手肘捅了岑非魚一下,問:“你快讓他們別說了,再說下去,什么時候才能吃飯?” 岑非魚哭笑不得,跑上前去,打斷了梁允和孟殊時的交談。 淮南王親臨石頭城,孟殊時亦不敢造次,三方人馬不尷不尬地僵持著,一場風波暫時平歇下來。 比武的第四日,一晃眼便過去了。 至此時,即使是再沒有眼力的人,亦已明白,這場英雄會不為賞金,而是岑非魚為趙靈設下的一個局。有人夸他仗義,有人覺得自己被戲耍了,非得找他討個說法,不外乎是輸了的人想把賭注要回去。 然而,當他們走到岑非魚的廂房前,卻只見苻鸞帶著全副武裝的武士近二十余人,將房間護衛得如同鐵桶一般。再外一層,分別是淮南王和孟殊時帶來的官兵。 幸而,來人都碰了一鼻子灰。若他們真能強行闖入,自會見到抱著食盒吃茶點的檀青,以及躺在一地寶物中走不動路的陸簡,只怕是要氣死當場。 岑非魚和白馬哪里去了? 原來,夜幕落下后,兩人趁著夜色摸到僻靜西廂中。 白馬抓著岑非魚一路拖行,鬧得滿頭大汗,怒道:“岑大俠,你有點大俠氣概行不行!偷學武功本就不對,你去主動認個錯,你師父怎會同你計較?” “你把我劈死,抬著尸體給他去罷!”岑非魚抱住一顆大松樹,吭哧吭哧爬了上去,四肢抱著樹干不肯動。 白馬一掌劈斷大樹,運起內力,連人帶樹一同拖著走,道:“你到底在擔心什么?” 岑非魚仰天長嘆,苦哈哈地說道:“你是不知內情。魚山山陰處有個藏經洞,洞里擺著的多半都是漢譯經書,沒兩天就讓我看完了??稍挶拘≌f里都講,‘凡有山洞,必有絕學’。我閑來無事,還真找摸到了一個機關,發現一個洞中洞,里頭燃著長明燈,沒有經典,只有存放高僧舍利子用寶函?!?/br> 白馬無語,問:“你……不會吧?” “昂?!贬囚~摸摸鼻子,心虛地說道,“人死成灰,我還沒見過舍利子呢!出家人將骨灰弄得神神秘秘,還不許人好奇了?功法就刻在寶盒里,我順手學了幾招而已?!?/br> 白馬:“功法是死的,人是活的,物歸原主就是?!?/br> 岑非魚:“舍利子都是尸骨燒成的,在陰暗的洞xue里放上百十來年,味道極其難聞,懂?”他等了半晌,不見白馬回話,怕他生氣,略有些心虛,“其實就弄丟了兩顆,掉地上便散開了,我不是故意的?!彼姲遵R不理自己,心中一急,陡然松開抱著樹干的手,起身時腳上打滑,將白馬撲倒在地,順勢貼上前去對著白馬一頓又蹭又親,“我去見師父就是,你莫生氣?!?/br> “別鬧!”白馬紅著臉把岑非魚推開。 岑非魚只覺莫名其妙,一抬頭,嚇得大喊:“師父?” 白馬飛速把岑非魚從地上拽起來,幫他拍掉腦袋上的草根,壓著他僵硬的腰桿,向弗如檀行了個禮。 岑非魚梗著脖子,道:“師父,大晚上您在這兒聽雪?” 白馬實在很想跳起來給岑非魚一記爆栗,但弗如檀在場,他不得不給岑非魚留足面子。而且,他心里有些忐忑,感覺就像頭一次拜見心上人的父母,生怕自己言行唐突,惹對方生厭,一時間不知該如何做,便用力給岑非魚使了個顏色,偷偷從身后把他往前推:“外頭天冷,你們回房里說?” 岑非魚撓撓頭,知道師父不遠萬里前來此地,自然是因為關心他這個不肖弟子,便放下面子,好言勸弗如檀回房歇息,想著縱使被罵也認了。他便小跑上前,握著弗如檀的椅背,道:“我來吧?!?/br> 弗如檀點頭道好,并向白馬道了聲佛號。 白馬規規矩矩地退下,行在蜿蜒的回廊中。西廂偏僻,未燃火把,前方的道路一片漆黑,人行其中,不辨四向。他在路口站了片刻,等到額發染上一層薄薄的白雪,沒有聽見弗如檀房中傳來異動,才徑直向前走去。 置身于無邊黑暗中,人的五感異常清明。 白馬聽見北風呼嘯,揚起雪塵,甚為愜意,隨心停下斜倚欄桿,聽風吹松林如濤,白雪簌簌撲落。拂面的雪塵,帶著松枝與泥土的冷香,令人倍感心神安寧。 白馬閉上眼,腦海緩緩中浮現出,四年前的那個夜晚。他被人迷暈,一覺醒來,已被關在囚籠中帶到洛陽城。睜眼松林浮動,閉眼馬車搖晃,昨日如水東流去,他心中頓生感慨,言語所不及處,唯有叩欄擊節,唱起檀青教他的一支草原牧歌。 悠悠歌聲中,流淌著的是他一去不回的昨日。 還記得,剛進青山樓的那年,兩個少年日日被逼著唱客人愛聽江南小調,唱不對便沒有飯吃。江南的歌謠,大都清婉柔美,很容易讓人沉醉其中。他們唱著歌,心里卻很害怕,怕那樣的歌謠唱多了,自己便會沒了骨頭,失了草原男兒的野性。實在難過的時候,兩個人就用被單堵住門窗的縫隙,躲在桌下大喊大叫,狼嚎般吼上兩首家鄉的牧歌,如此提醒自己不可屈服,也才覺得自己仍是自己。 古老的鮮卑牧歌,飄蕩在劍拔弩張的石頭城里,仿佛正為這是非之地,洗滌著俗務帶來的凡塵。忽然,松林中傳出一聲爆響,聲音小而短促,像大風吹折了枯枝。 白馬眸光一閃,敏銳地捕捉到這聲響中,深藏著的一絲異常氣息,知道有人早已潛伏林中。他來時未有防備,沒能及時發現,想必眼下自己已成了對方的獵物。他的頭腦很冷靜,心道:“岑非魚的人,都是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以心相交,萬分可信。刺客不可能知道我的行蹤,能在此遇到,必定只是他們滿天撒網,不放過任何機會罷了。計劃如此周密,除了心急如焚的趙王,還能有誰?” 白馬還知道,周遭的埋伏遠不止于此。 他面上不動聲色,仍舊哼唱著歌謠,偷偷將手掌按在欄桿上,感受到一陣隱約的腳步聲,知道有一個人正從前方向自己靠近。然而,他來時的方向,似乎亦有人來者不善。 “趙王下定心思要殺我,他的人埋伏在林中。齊王為了符節,想要生擒我,極有可能派人隨阿九同行,見我不在房中,才前來尋我。除此而外,還有人想要我死,可他害怕暴露,小心翼翼地暗中跟隨,等待我落單才出手,會是誰?”白馬心中暗暗盤算,突然發現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若能生擒對手、順藤摸瓜,指不定能把那個藏身暗處的人揪出來。 當年的事,雖說是非原委都已清楚明白,但自從白馬知道有人暗中追加了賞金,便總感覺事情并不簡單。是故,他多留了個心眼,時時暗中留心,推斷玉門一案中另有隱情,其關鍵就是那個想取自己性命的神秘人。 白馬假裝站累了,側身挪了兩步,想要確定潛伏在身后的人同自己的距離遠近,腦中思慮不停,琢磨著如何生擒后方來人。 好巧不巧,恰在此時,空中流云飄散,月光銀輝灑落,照亮了白馬胸前狼牙上鑲嵌的寶石。 亮紅光點一閃而過,白馬的位置因此暴露??伤藭r除了袖中一把“如幻三昧刀”而外,再沒有別的武器,不能輕舉妄動,唯有覷準時機,想辦法以奇制勝。 白馬耐心地等待對方暴露,對手很快便按捺不住。 咻!咻——! 只聽兩聲爆響,林中忽然射出一連串短而細的暗箭,兩簇松枝應聲落地。那箭通體墨黑,箭尖帶著倒刺,沒有尾羽,顯然是專門用以無聲暗殺的奪命箭。 白馬沒有沖向射箭者,他迅速將狼牙收進衣襟中,躲開箭矢,原地后退一步,隱身于黑暗中。 月亮再度被浮云遮蔽,天地復歸幽昧。 置身于這樣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人甚至會懷疑自己是夢是醒,三方人馬互不相識,若真大打出手,只怕是費力不討好。但藏身于松林中人刺客隔得遠,未覺察到附近另有埋伏,率先出手,打算速戰速決。放箭的刺客共有兩人,其中一人將火折子綁在箭頭上,點燃后迅速射出。另一人則搭箭上弦,三箭連發。 火光在濃黑的回廊中飛閃而過,劃出一道明黃弧線,火焰隨風明暗,瞬間照亮前方來人手中的斬馬刀,以及后方來人的玄鐵匕。 火光明滅,落地的瞬間,照亮了白馬的臉,以及前方來人被黑布捂得嚴嚴實實的臉龐上,唯一暴露在外的碧藍雙目。只是一個照面,白馬便認出了他——此人就是當年追殺周望舒的那個“斬馬刀”,他是齊王的人! 白馬斂聲屏氣,腳跟一挪,踢飛地上的青石殘磚。趁著刺客們攻向青石殘磚,他悄無聲息地原地躍起,張開兩腿,腳掌一左一右蹬在青石墻和木欄曼妙的雕花壁上,向上躥動兩步。 白馬知道,齊王的人暫不會對他下殺手,便攀上回廊上方的梁柱,使出暗勁向后蕩去,繼而以腳掌勾住更靠后的橫梁,將腰彎成一個不可思議的弧度,換將雙手勾住橫梁,再反身對準“玄鐵匕”的后背猛力一踢! 那“玄鐵匕”剛剛祭出匕首,向前突刺,對準備痛下殺手,卻不想白馬早已不在原地,自己中了一記“聲東擊西”。他不僅撲了個空,還被踢得一個趔趄,向前撞在“斬馬刀”的刀上。 “斬馬刀”和“玄鐵匕”是敵非友,呼吸間便已過了近十招。 那“玄鐵匕”專司暗殺的刺客,只曉得一擊斃命,卻不擅于同對手纏斗,被霸道的重刀打得節節敗退。 然而,回廊狹窄,在其中展開搏斗好比巷戰,長刀雖霸道,卻施展不開,生猛地揮出幾十刀后,不僅并未砍中“玄鐵匕”,反而砍斷了破敗的木欄桿,亂了進攻節奏,漸漸處于歹勢中。 白馬不愿殺人,可來人想要取他性命,他便不能心慈手軟。 只聽“咄”的一聲悶響,兩支短箭擦著白馬的臉頰沒入橫梁。他迅速拔下箭矢,右手握住匕首,左手握住短箭,輾轉騰挪,換將雙腳鎖住橫梁,上身朝下探去,出其不意地對準“斬馬刀”的后頸,連刺五下,另其血濺三尺,瞬間斃命。 “玄鐵匕”趁機揮動匕首,朝白馬一陣急速猛攻。 白馬使出江湖散招“分花拂柳手”,單手如靈蛇游移,纏上“玄鐵匕”持刀的手,催動真氣,以內勁將他的手腕卸下,用牙咬住綁發的革帶,迅速將“玄鐵匕”的手腕和脖頸纏在一處,一扯一推,讓此人為自己擋住從林中飛來的箭矢。 就在這交戰的片刻,白馬已經看準了林中刺客的藏身處,只待其張弓瞄準不得分神的瞬間,左手一個猛擲投出方才拔下的兩支短箭。箭矢帶著千鈞力道,飛速向前,先后穿過兩名刺客的被月光照亮的眼珠,瞬間取下那兩人的性命。 正當白馬跳下地來,向前翻滾,準備起身再戰,降服那“玄鐵匕”,不知何處突然冒出另一名刺客。他一劍砍掉“玄鐵匕”的腦袋,一把將白馬攔腰扛在肩頭,飛身跑出回廊。 那刺客內力深厚、輕功了得,先前躲在暗處,竟騙過了白馬。 白馬反應過來時,已被他帶著跑出了數十丈,形勢萬分危急,白馬不敢多想,輪起拳頭砸在刺客腰側。 那刺客吃痛悶哼,卻不還手,只道:“小白眼兒狼,什么時候學了這樣厲害的功夫?早知如此,我便不管你了,還他娘的打老子!” 他說的是鮮卑話?白馬知道此人是友非敵,用鮮卑話說:“停下!你認錯人了?!?/br> 那刺客猛地止步,將白馬放下,一把扯著他的頭發,對著月光細細打量他的臉,驚怒道:“綠眼睛?你不是阿青,你是什么人?阿青的狼牙怎會在你手上?” 白馬掙脫刺客的束縛,疑惑地望向他,道:“不是我找上你,是你自己跑來綁了我,你又是什么人?” “先回答我!東西怎會在你手上?那支牧歌是誰教你唱的?他人在何處?”刺客顯是有些驚慌,連珠炮似的問了一連串問題。 凜凜寒冬,那刺客臉上卻都是汗,他一把扯下臉上綁著的三角巾,露出一張英俊的臉龐,星目劍眉,但顯然是個漢人模樣。 檀青的仇家都是鮮卑人,這漢人找他做甚?而且,他雖為漢人,說得卻是鮮卑話。白馬不敢肯定此人來意,一個問題都不肯答。若換作從前,他必然要挖空心思跟這人言語周旋一番,想辦法套他的話,但今時不同往日,白馬笑道:“你功夫不錯,但必定打不過我。若想活命,先回答我的問題:你是什么人?找阿青作甚?” 那刺客想了片刻,應當是在心中比較自己和白馬的實力,知道白馬所言非虛,不得不收起兵刃,道:“我不是壞人,我來帶他回家?!?/br> 白馬看此人神情不似作為,但畢竟事關檀青安危,必須小心為上,決定還是先行出言威嚇,道:“阿青是我的結義兄弟,你若想做什么對他不利的事情,還是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吧?!?/br> “呵,那小子向來傻人有傻福?!蹦谴炭吐勓?,不由笑了起來,“方才遇襲時,我看你應對得宜,當是個聰明人。你若真是那小子的結義兄弟,便該知道他家中的事,更應該知道,如今他家中還有什么人,愿意千里迢迢地跑來帶他回家,而非取他性命?” 白馬知道,檀青出身段氏鮮卑,部落中為爭奪權位正在內斗,他父親生前屬意他作繼承人,但他上面有幾個哥哥,俱是虎視眈眈,只會派人殺他,不會救他。而他的母親王氏是漢人,乃博陵公王復嫡女。 從前,白馬謀劃復仇,時時留心朝堂動向,對朝中人事所知甚廣,他知道,博陵公王復曾任烏桓校尉,在北方勢力不小,更與幾個胡族部落有個千絲萬縷的聯系。此人妻妾甚多,但子嗣寥寥,女兒王宜蘭遠嫁鮮卑,唯一的兒子王霄漢則在其膝下承歡,坊間傳聞甚少提及,這人會是檀青的小舅? 白馬不能肯定,便問:“你姓王?” 那刺客點點頭,道:“鳶飛戾霄漢,螻蟻制鳣鱏。你已知我身份,當可放下心來,告訴我你是何人?!?/br> 白馬仍未松開袖中匕首,道:“我叫趙靈?!?/br> 王霄漢恍然大悟,道:“你就是搞出這場風波,拿朝廷和江湖人都當猴耍的趙靈。怪不得,你會同阿青結拜?!?/br> 白馬的語氣緩和了不少,又問:“博陵公勢力不小,你若真想找阿青,何故此時才來?他若覺得你可信,又怎會三年都不嘗試同你聯絡?” 王霄漢無奈道:“年前,鮮卑王室中發生變故,我才知道阿青沒有死于虎爪下。我從他失蹤的鮮卑山一路追查到洛陽。說起來,你當謝我才是?!?/br> 白馬:“別賣關子?!?/br> 王霄漢:“我同淮南王有些交情,他曾讓我幫忙打探消息。我追查阿青的下落,找到了當年撿走他的人販。我仔細看過那人販子的賬簿,發現他就是王爺要找的人。先前我王爺找那人販子做甚,但這英雄會把你的事鬧得天下皆知,我自然就明白了。所以說,你的信物、你要的證人,都是我找回來的,你難道不該謝我?” 白馬收了匕首,正容道:“多謝?!?/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