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節
林清點點頭,把前因后果都說了一遍,還把分的方法也說了一下,然后看著四個兒子。 林桓幾個好一會才反應過來,知道他爹打定主意要分家,林桓首先說道:“爹爹既然打算分家,兒子沒有異議,至于諸子均分,爹不用擔心,兒子身為老大,本來無論仕途還是人脈,本來就比弟弟占了不少便宜,要是再在錢財也還占,就有些枉為兄長了。再說如今兒子已經是侍郎,本來俸祿就比弟弟們高很多,爹爹理應再多分弟弟們一些才是?!?/br> 林橋林樺林楠忙搖搖頭,說:“哪里能占大哥的給我們,本來就長幼有序,豈能因為大哥出生的早,就貼補我們?!?/br> 林楠還笑著說:“哥哥們現在都有侄子侄女要養,我和珞兒就兩個人,給我多了我也沒處花?!?/br> 林清很欣慰幾個兒子能不因為一點錢財爭的傷了感情,說道:“好了,你們也別推辭了,作為父母的,都想一碗水端平,可生活中,雞毛蒜皮,哪能真的那么容易的一碗水端平,所以這次咱就直接按律法來,諸子均分,也省得日后麻煩。這樣,你們回去先給你們媳婦通通氣,明天早晨,吃過早膳后,咱就在正院分家?!?/br> 林桓四個,聽了,忙應道:“是?!?/br> 林清說完,就把四個孩子趕回去,讓他們回去給他們媳婦說去了。 林桓回到自己的院子,齊瑤迎了上來,好奇問:“爹突然叫你去干什么?可是有什么事情?” 林桓笑著隨口說:“爹打算分家,把我們叫去,給我們說明天分家的事?!?/br> “分家?”齊瑤比林桓聽到分家時還驚訝,說:“如今爹和娘都在,怎么突然想到分家了?!?/br> 林桓帶著齊瑤進了屋子,讓屋里的下人都下去,然后把他爹林清說的給齊瑤說了一遍,感嘆道:“爹一走,身為長子,我自然要在這撐著,你是長媳,自然也要管家,爹如今分家,是怕咱倆難做,畢竟管家這事,從來就是出力不討好?!?/br> 齊瑤天天跟著婆婆王嫣管家,可比林桓深有體會多了,她這些日子還擔心,萬一公公婆婆走了,以后她管家,要怎么處理好,才能把事情弄的盡善盡美,正愁的天天掉頭發,如今一聽林桓說要分家,立刻問道:“那爹打算什么時候分?” 林桓撇了她一眼,沒好氣的說:“你倒是急!” 齊瑤知道林桓因為分家有些難受,畢竟兄弟天天吃一個鍋里的飯長大的,可她也沒有什么壞心,只是知道現在分家最好,就坦誠的說: “妾身知道大郎聽了分家不好受,畢竟兄弟從小在一起,可大郎不妨想想,現在爹娘在這,一切都好,可等爹娘走了,要是不分家,只能妾身掌家,雖然妾身自認為可以公道持家,三位弟妹也都是大家出身,也不是那種斤斤計較的人,可一年能行,兩年能行,如果十年,二十年呢,只要不分家,三位小叔賺的錢就得放在公里,每家除了當初爹娘成親時送的那些,就不能有別的私財,時間久了,大郎覺得弟妹們,能沒有怨言嗎?就只是人情往來這一條,只怕摻合久了也會出問題。再說,等到咱們的孩子長大了,就算大郎你,也不能捫心自問,就真能把兒子和侄子一碗水端平吧!” 林桓聽了,嘆了一口氣說:“你說的雖然刺耳,卻是實話,爹也是考慮到這個,才打算提前分家的?!?/br> 齊瑤說道:“妾身本來就是武將家出身,也說不出那些委婉的話,不過咱們成親最早,一直跟著公婆,也算賺了便宜,公公這次退了,陛下也只蔭了夫君,大郎不妨給公公說讓公公多分點給三個小叔,也省得三個弟媳覺得虧了?!?/br> 林桓倒沒想到齊瑤居然和他爹想到一塊去了,難怪他爹原來私底下曾夸他媳婦,說四個媳婦中,他媳婦雖然看著最粗,卻粗中有細,做事也夠大氣,堪為一族宗婦,林桓此時,也不得不佩服他爹的眼光。 林桓就把他爹打諸子均分說了一下,齊瑤聽了點點頭,說:“這樣三個小叔多分一點,三個弟媳心里肯定歡喜,也覺得有些虧欠咱們的,以后我們妯娌間相處,也能多幾分敬重,至于那點錢財,大郎放心,妾身不是那種眼皮子淺的人,多那一成,難不成還能發了不成。再說大郎俸祿本來就比幾位小叔高,幾年也就賺回來?!?/br> 林桓聽了,拉著齊瑤的手說:“得此賢妻,夫復何求!” 齊瑤錘了林桓一下,嗔道:“就會油嘴滑舌,不理你了?!?/br> 說著,拿帕子甩了下林桓,直接去內室了,林桓忙屁顛屁顛跟上,也進去了。 林橋也回去,把他爹打算要分家的事給自己的妻子劉云說了,劉云聽了也很是吃驚,畢竟大家族中,可很少有父母在,就分家的。 不過聽了能分家,劉云頓時歡喜起來,畢竟誰能自己關門過小日子,會想靠著別人生活,再說,她嫁的事老二,以后肯定要分出去的,那晚分自然不如早分,小家還能多攢些錢,所以對于林清要分家,劉云簡直是贊成的不能再贊成,走聽到林清打算諸子均分,更是歡喜的要命,不過有些擔憂。 “可公公要諸子均分,大嫂會不會不高興?”劉云問道:“雖然朝廷律法規定,諸子均分,可實際分家,還是長子占大頭?!?/br> 林橋倒沒覺得這是個事,說:“大嫂要是不高興,就讓爹多分一些給大哥好了,咱這樣的人家,犯不上為了那一點錢財生分?!?/br> 劉云本來還想說什么,可一想也是,要是能提早分家,真沒有必要為那一點錢財鬧的難看,就說道:“二郎說的也是,妾身也還有嫁妝,等分了家,妾身也可以買一些鋪子田產,到時生了利,確實不用計較這些?!?/br> 林橋笑著說:“你還忘了,我還有俸祿呢!再說,以后在官場上,我們四個弟兄也得相互扶持,不應該因為一點錢財生分了?!?/br> 劉云聽了頓時點點頭,說:“還是夫君想的長遠?!?/br> 同樣的話,也在林樺林楠的房中出現。 第二日,林清吃完飯,就把兒子兒媳叫到正院,然后當著四個人的面,把在京城的田產鋪子分成四份,然后讓四個孩子抓鬮。 等四個孩子分完,林清本來還擔心幾個兒媳婦會有不樂意的,可看到四個兒媳婦臉上掩飾不住的笑意,才放下心來讓他們都回去。 等孩子都走了,林清攬過旁邊的王嫣,感慨道: “以后,就咱老兩口過了!” 第二百章(大結局) 林清分完家, 又想到兒子們如今都住在一個宅子里,雖然宅子夠大, 每人都有獨立的院子, 院子間也隔的不近,可等一二十年過后,他的孫子都長起來了, 以他們家現在這個人口增長情況,以后只怕也擠得慌。 所以林清在第二天吃飯的時候,又特地加了一條,十年后,這個大宅歸林桓, 至于剩下的三個,可以自己在京城挑一個和大宅一樣大的七進大宅, 至于買宅子的錢, 由他來付,算是補償,當然,要是林桓不喜歡這宅子, 也可以買一個七進的宅子,錢同樣由他來出。 林桓聽了, 頓時笑道:“爹, 別人家都生怕孩子以后分開,您可好,生怕我們天天住一起?!?/br> 林橋也笑著說:“是啊, 爹,我們弟兄住一起挺好的,平時還有個照應,串門也方便?!?/br> “在爹眼里,好像他一走我們就要打架似的?!绷謽逭{笑的說。 “就是,就是,其實我們的院子都是獨立的,爹您真不用這么擔心?!绷珠f道。 幾個兒媳婦也在一旁點頭,雖然都說妯娌難處,可她們都是大家出身,如今分了家,她們也不會小家子氣的想要占別人便宜,所以處的也不錯,再說都在自己院子里關門過日子,誰也犯不著誰,反倒平時里喜歡串個門說說話,畢竟她們丈夫一去各部坐堂,她們在屋里也悶的慌。 林清看了他兒子和兒媳的反應,心道他這還真是白cao心了,就說道:“我知道你們兄弟感情好,只是如今孫子孫女多了,你爹我擔心等過些年孩子長大了,娶孫媳婦了,這宅子會住不開,到時委屈了我孫子孫女們。所以才先把話說在前頭?!?/br> 林桓看了看自家的四個,林橋看了看自家的三個,林樺看了看自家的兩個和他媳婦肚子里正揣著的一個,林楠倒是剛成親還沒有,不過看了看他三個哥哥家的,突然發現他爹還真是高瞻遠矚,他家的孫輩好像真的好多! 林桓看了一眼自己的兒子和侄子,突然說:“爹何必擔心這個,等以后孩子大了,兒子們直接給他們每房買個大宅子,讓他們弟兄們一起出去住不就得了,我們弟兄們留在老宅,以后等老了,也好串門?!?/br> 林清聽了,不由瞪眼,說:“你打算直接把我孫子都丟出去??!” 林桓反駁道:“我是等他們成親再讓他們出去,再說,爹,你不是也這么干的嘛!” “我哪有!”林清說道。 林桓林橋林樺林楠轉頭看著林清,林桓說:“爹,您不是拍拍屁股回老家,把我們丟京城了!” 林清:……… 感情這還是跟他學的!不過林清自己做了初一,兒子們如今想做十五,他也沒辦法。 不過讓林清沒有想到的是,林家后代成親后就分家不和父母一起過的慣例卻從這個時候就開始了,也正是因為如此,林家后代中依靠父母的少,父母插手的也少,反而讓林家這一支,更加繁盛起來,久經朝代更迭而不衰,一直流傳到后世。 林清把京城的事都處理完了,就帶著王嫣和大包小包回老家。 由于林清向來不喜和別人爭,為人又踏實,所以做官這些年,雖然沒有結什么朋黨,可在朝中的人緣,卻出乎意料的好,所以聽到林清今日離京,上至內閣閣老,下到禮部的官員,有不少來相送,甚至連周琰,都偷偷從宮里跑出來,來送他一程。 林清被周琰的出現嚇了一跳,連忙把周琰帶到旁邊,小聲的說:“陛下怎么來了,這碼頭人來人往,多不安全?!?/br> 周琰難得看著碼頭上人來人往的繁盛樣子,說道:“太傅不必擔心,朕帶了一隊貼身侍衛,都是挑了身手最好的,再說朕只在這呆半個時辰,不礙事的?!?/br> 林清四下瞅了瞅,果然看到周圍雖然都是穿著尋常衣服的人,可這些人一看就是底盤極穩,雙目有光的宮中侍衛,這才放下心來,對周琰調笑道: “陛下就算帶了侍衛,可今日送臣的都是臣的同僚,其中不乏是朝中重臣,也都認識陛下,陛下也不怕回去被朝臣們上書?!?/br> “反正朕天天什么都不干,他們也沒少上書,朕也不差這一本,再說,朕來送送太傅,也算師出有名,當初鐘太傅出殯,魏明帝還親自出城拉棺材上的韁繩,為其送葬呢,被后世傳為尊師重道的佳話呢!”周琰不以為意的說。 “臣哪里能和鐘太傅比,人家鐘太傅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绷智逍χf,鐘繇那種的神人,豈是他這種的凡俗夫子能比的。 “先生雖然沒有鐘太傅的天縱奇才,可對朕來說,卻不輸于鐘太傅對魏明帝?!敝茜f道。 林清忙擺擺手,說:“陛下可別這么夸,您在這么夸,臣會不知道已經姓什么的?!?/br> 周琰聽了頓時哈哈大笑,等笑完,對林清說:“太傅這一別,不知道咱們什么時候才能再見,太傅可有什么心中想卻沒完成的心愿,不妨告訴朕?!?/br> 林清看著周琰,瞪大眼睛,這是打算最后給他一個退休大禮包。 林清腦子立刻飛速的轉起來,要錢,不,這個他不缺;要官職,他都辭官了,要是要他還辭干什么,至于他的兒子們,現在已經都比同齡人要強不少了,再讓他們升,那就太出彩了,也不是好事。 林清糾結的想了一個否定一個,不由感嘆,周琰要是早說就好了,這樣他就能好好想一想他到底缺什么了。 林清想著想著,突然腦中一閃,頓時眼睛一亮,看著周琰,猶豫了一下支支吾吾的說:“陛下,什么都可以嗎?” “只要不對社稷有害就可以?!敝茜粗智宓谋砬?,倒是很好奇林清會提一個什么條件。 林清聽了周琰的定語,頓時放下心來,搓著手,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陛下,這個,等臣百年之后,陛下能找個文采好的史官給臣寫一篇好的傳記放在史冊里么,臣知道自從唐朝太宗皇帝后,歷朝皇帝就可以看本朝的史冊,等寫到臣的時候,還請陛下讓史官多夸臣幾句?!?/br> 周琰:……… 他怎么從來沒發現,他家太傅還好“名”呢? 不過這也就是他一句話的事,周琰點點頭說:“這個太傅放心,等修到太傅的傳記時,朕一定讓他們好好寫?!?/br> 林清聽了周琰的承諾,頓時放下心來,說:“多謝陛下?!?/br> 周琰覺得林清提的這個要求有些輕了,想到林清可能比較在意身后名,就說道:“既然先生這么在意這個,不過等先生百年之后,朕送你個‘文正’的謚號?!?/br> “可別,”林清忙說:“這兩個字臣萬萬擔不起,陛下要是有心,不妨把‘文清’兩個字留給臣吧,這兩個字不顯眼,其實還有一個字是臣的名,以后后人說起,也順口?!?/br> 周琰想了想,說:“那就依太傅所言?!?/br> “多謝陛下?!绷智褰o周琰行了一禮。 周琰連忙扶起林清,說:“太傅不必多禮,朕也不曾給先生什么?!?/br> “已經夠了,反正臣也不缺什么了?!绷智逵行┬臐M意足的說。 林清和周琰又說了一會話,看著時辰不早了,就和旁邊來送行的大臣一一道別,這些大臣本來想送林清的,可是看著周琰來了,也沒有敢上前的,不過眾人還是很高興,起碼多了一次在陛下面前露臉的機會,所以盡管被丟在一邊,還是沒有一絲的不耐煩。 等林清和眾人道完別,周琰讓楊云端來酒,倒了三杯,拿起第一杯,給林清說:“太傅將要遠行,朕特帶來酒,為太傅踐行,這第一杯,祝太傅老家父母身體安康?!?/br> 林清連忙接過,說:“多謝陛下吉言?!比缓筇娓改革嬒?。 周琰端起第二杯,說:“這第二杯,祝太傅身體安康?!?/br> 林清接過,說:“臣,謝陛下!”然后飲下。 “這第三杯,敬天地,愿太傅一路平安!”周琰說完,把第三杯酒灑在地上。 林清看著周琰,看著自己的四個兒子,看著身后的群臣,突然有一種想落淚的感覺,不過還是眨眨眼,對周琰拱手說:“陛下,臣,走了!” 對身后的同僚的說:“各位大人,林某在此告辭!” 然后拍了拍自己的四個兒子,說:“好好聽你們大哥的話!” 最后對前來送行的眾人說:“諸位,保重!” 林清說完,就帶著王嫣上了官船,他怕他一耽擱,就不想再走了。 等上了官船,站在甲板上,看著船慢慢的開動,看著岸上的人漸漸遠去,最終一點點看不見了。 林清看著逐漸遠離的京城,突然想起三十年前拖家帶口進京當官,不由搖頭笑了笑,嘆了一口氣: 三十年,又回去了,還真天生不是做官的命??!